《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人说话间,熬糖区的铁锅中水汽蒸腾,空气里开始弥漫着一股蔗糖的甜香味,让人忍不住想要大快朵颐。

    这意味着甘蔗汁的水分正在快速消失,蔗糖就要被熬出来了。

    公输磐向二人告罪后,快步上前,大声说道:“大家不要忘记了要一直搅拌,小心别让它糊了!”

    手持木铲不断翻动的黔首们齐声高呼:“工师放心,吾等明白!”

    这不仅仅关乎到他们的工钱,更重要的是公输磐早就告知过他们,熬坏蔗糖所造成的损失,需要他们个人承担……

    没过多久,当锅底的糖水近乎凝固的时候,他们将糖水倒掉,过滤掉废蜜,然后利用余温继续搅动糖浆。

    而在另一边,一桶桶的甘蔗汁再次倒进铁锅,另一批黔首开始重复之前的工作。

    郦商趁热捻起一抹红糖放进嘴里,闭上眼睛反复回味:“甜而不腻,不输蜂蜜!”

    子婴也上前尝了一口,满脸微笑的点点头。

    有了这些成果,他也可以挺直腰杆返回咸阳了,越女虽美,但还是家中老妻更加贴心……

    老妻……子婴嘴唇上扬,若是玉奴听闻自己如此称呼,只怕会立刻赏自己两个耳光,毕竟她虽然生了两子,但今年却只三十有二。

    在子婴沉浸在思念中的时候,郦商啧啧嘴,指着被抬走的废蜜说道:“这些不再熬一下了?就这么倒掉是不是太浪费了!”

    公输磐嗤笑一声:“哪里浪费了,废蜜可以酿酒,不过你就别想了,按照陛下的诏命,所酿美酒部分用于和周边越人交易隶臣,剩下的送往咸阳,用于和北方蛮夷交易!”

    郦商摇摇头:“我这人并不好酒……”

    公输磐无情戳穿:“是,你不止不好酒,还不好色哩!只是辣手催了姐妹花而已……”

    ps:感谢‘梦的方向叫做闯’的打赏!感谢‘大酒神之戟’、‘书友2017……1760’、‘雷丶霆’的月票!(????)??
………………………………

第一百零八章 冰山一角

    初冬的咸阳,虽然天边挂着太阳,但却有零星的雪片飞落。

    扶苏坐在前往上林苑的马车上,双目微合,思索着甘夫报上来的消息,嘴角微微扬起。

    ‘有人夜探帝陵,疑欲寻公子胡亥所在!’

    后世里常说,垃圾就是放错了位置的宝贝,这句话一点毛病也没有。

    譬如自己那个志向为‘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的欧豆豆,若是一刀杀了,怎么还会有这种惊喜。

    “悄悄派人跟上,能找到主使者最好,找不到密切监视就好,切记,莫要惊了对方!”

    “喏!”

    等到甘夫离去,扶苏用手杖敲打车厢,车队随即再次出发。

    扶苏拿起一卷竹简,随即放下,回想起历史原有的轨迹,不由苦笑。

    莫道有才能治国,须知亡国亦有才。

    皇帝要把天下治理好固然很困难,而要想凭借一己之力把一个大帝国折腾灭亡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要先做到的,就是对官僚机构的高度控制,能做到上传下达,政令畅通无阻。

    只有如此,恶政才能直接作用于社会基层,迅速动摇整个帝国的统治根基。

    那些政令不出京畿的主,最多不过是把自己玩死!

    而要做亡国之君,需要的就是满足以下二者之一。

    1、帝国长期统治造成的统治惯性,以及官僚机构的成熟化。

    这一点,天下无出明槐宗之右者。

    2、帝国方立,皇权虽未深入人心,但皇帝本人才能杰出,可以完全控制官僚机构。

    这方面的典范,莫过于网庙十哲,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兆古一帝,隋炀帝广!

    征高丽,修运河,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砍谁的脑袋就砍谁的脑袋,驭百官如家奴,视黎庶如草芥。

    然而,即便以隋代中央集权制度之完备,隋炀帝本人才干之超拔,仍然折腾了十三年方才大功告成。

    至于扶苏自家那个愚蠢的欧豆豆,改元后第一年陈涉吴广大泽乡起义;

    第二年周文带兵车千辆,士兵数十万,攻入函谷关,进驻戏水(今陕西临潼东);

    第三年八月,自杀谢幕,子婴被立为皇帝,杀赵高;

    十月,刘邦陈兵咸阳,子婴投降;

    十一月,项羽进入咸阳,烧杀劫掠,杀子婴,秦国彻底灭亡……

    相较之下,隋炀帝和明槐宗可谓是瞠乎后已,直呼你真是我们的偶像!

    后人常说,亡秦者秦也。

    可在扶苏看来,这个秦字,指的是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而非胡亥个人。

    譬如指鹿为马。

    当他仔细阅读史料的时候,发现这一事件发生于二世三年八月己亥!

    事件发生三天后,赵高女婿阎乐率军包围望夷宫,杀死卫令,逼胡亥自杀!

    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望夷宫之变。

    在此之前的上一个月,既二世三年七月,在司马欣和赵高的骚操作下,章邯带着秦国最后的希望,约20万众于桓水南岸殷墟向项羽投降。

    而赵高杀胡亥的动机,是因为胡亥责问造反之事,赵高觉得瞒不住了,于是狗急跳墙。

    也即是说,胡亥其实直到死之前都不知道前方战局的具体情况。

    当然,要非说是胡亥只喜欢听天下太平的好话,那就见仁见智了。

    而现在,自己试探着准备铺开新政大展拳脚的时候,有二心之人就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了。

    扶苏无声的笑了笑,心中想道,古人精明,可穿越者也不傻!

    看似天胡开局,但熟知历史走向的自己明白,无论是博浪沙刺秦,还是东郡陨石案,都不过是隐藏与平静水面下的冰山一角罢了。

    这背后种种,若是写成了案卷,只怕堆积如山!

    自己故意留下李斯、胡亥,就是为了将这股力量引出来,现在看来,这股力量盯上的是羁押在帝陵中的胡亥。

    毕竟李斯自从返回咸阳后,遣散门客,大开中门,窝在所有人看得到的地方著书立说,从不与外人见面。

    仓中鼠终是聪明人,懂得如何明哲保身。

    既不惹得外人瞩目,又可避免自己猜疑,引来灭顶之灾!

    与人斗其乐无穷……扶苏想起某人的名言,心中充满斗志,随即拿起一卷帛书读了起来。

    这是子婴从岭南送来的加急文书,上面写着岭南的蔗糖已经榨出来了,共一千五百斤,正在重兵押送咸阳的路上。

    一千五百斤红糖,拿出五百斤用于赏赐宗室大臣,剩下的一千斤放在咸阳售卖。

    至于价格嘛?

    毕竟是前所未有的东西,定价低了就是看不起人。

    那就每斤售价2000钱好了,反正咸阳周边的富户有的是钱!

    有钱人嘛,从来都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一千斤红糖可换回两百万钱,除了分给宗室三成,既六十万钱之外,自己还可以留下一百四十万钱!

    比我预计的要少一点,不过第一年嘛,可以理解……扶苏捻着胡须,继续看下去。

    帛书上还写,押送蔗糖的共计有一万越人勇壮,郦商和子婴亲自带队,后续随行的还有越人勇壮的家眷,以及数以万计的越人隶妾。

    果然,给他一车盐巴,他能创造一个民族……扶苏微微咋舌,随即放声笑了笑。

    他并不反对秦人和越女婚配,毕竟越女只要不唱歌……而且也正好发给那些愿意迁徙屯田的光棍们做媳妇。

    发房、发地、发媳妇!

    免税、免赋、免徭役!

    这样的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湟中之地应该很快就被填满了吧!

    而让扶苏微微有些头疼的,是在哪里安置越人勇壮的家眷。

    毕竟当初承诺的,是将他们安置在关中地区,而且这是一支效忠于自己,且精于密林作战的军队!

    在扶苏的规划中,越骑营不止用来震慑南海诸郡的越人,而且可以让他们进入蜀地,将那些至今依然躲藏在深山老林里的巴人,以及蜀中平原西侧的羌人请出来,让他们补上这些年欠的赋税!

    扶苏略微沉吟,回想起关中到底哪里还有空地。

    嗯,有了!

    ps:感谢‘夏谢波’、‘画眉嘴国王h’、‘s神我人s’、‘胖胖我日’、‘独醉待天明’、‘矢三白’、‘海牙国际法庭’、‘天风古剑’、‘飞羽·艾菲尼亚’的月票!(*^▽^*)
………………………………

第一百零九章 駃騠?

    在滈水和潏水附近,有一座大墓,这里是始皇帝祖母,也就是扶苏曾祖母夏太后的陵寝。

    因夏太后并非孝文王正室,所以并未将她合葬在杜亭以西的寿陵,而是单独立了一座陵寝。

    只是后来这一带被划进了上林苑的范围,不许黔首迁入,所以并没有如老太太之愿:东望吾子,西望吾夫。后百年,旁当有万家邑。

    扶苏决定替她完成愿望,将越骑营的家眷安置在这片荒地。

    只是授良田百亩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只有将一部分山林划拨给他们,才能生活得了这样子……

    其实是越人不善耕种,适量给一些田地种点可以供自己吃以及用来交税的粮食就好,更多的良田给他们也是浪费!

    不如让他们的家眷在山上遍植桑树,养蚕缫丝贴补家用……

    毕竟采摘桑叶用于养蚕这件事,蹒跚学步的小孩都能完成,而养成的蚕茧,扶苏统一收购!

    嗯,这算不是大秦版的改稻为桑?

    扶苏笑了笑,将自己的意见写在竹简上,准备等下送回尚书,让萧何等人润笔后加盖印玺,发往外庭。

    今天需要解决的第二封奏疏是从上郡发来的告捷文书。

    是不久前的盐湖大捷,斩首两千又一十七级,这就意味着又要哗啦哗啦的赏赐出大量的田地……

    嗯,还是效法在湟中的做法,将新爵户的土地划在北方边塞。

    扶苏回想了一下具体的位置,贺兰山东侧,被称之为塞上江南的地方,也即是包括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和中卫市一带的宁夏北部黄河河东灌区。

    不过要想让这里成为和后世一样的商品粮基地,大型的水利工程必不可少。

    只可惜北方草原太过贫瘠,养不活多少人口,不像南海诸郡,崇山峻岭中几乎藏着无穷无尽的廉价劳动力……

    扶苏继续往下看。

    嗯,还发现了一座盐湖,这个好,建设新城的费用有了!

    俘虏牧奴四千余,羊两万只,骏马六万两千匹,其中駃騠(juétí)万余匹!

    嘶!

    他倒吸一口凉气,使得咸阳再次入冬失败……

    草原马虽说身材矮小,但耐粗饲,换言之就是不挑食,养殖费用低,可以让民间养来代替人力。

    不过駃騠?

    这好像是一种匈奴人所独有的马种,向来禁止外售,昔日蒙恬北击匈奴的时候曾经获得过一批,但好像没有繁育成功。

    扶苏回想起有关这种生物的记忆,随即恍然大悟。

    这不就是骡子吗?

    马驴杂交的产物,其中雄驴和雌马交配所产的称之为马骡,雄马和雌驴交配所产的称之为驴骡。

    马骡力大,驴骡善跑,各有各的好处,即便是扶苏穿越来的时候,很多偏远地区还在使役这种牲畜。

    这就是穿越者的优势,很多在这个年代是不传之秘的东西,在后世那个资讯大爆炸的年代里,根本算不得什么!

    只是后人常说的,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歇这句梗,并不适用与此时的大秦!

    因为关中地区的驴待遇比马好,是许多高门大户养来当做观赏的……

    嗯,就像是后世里很多地方养的羊驼。

    兰池宫中就养了十多头驴子,其中一头浑身没有一根杂毛的小白驴深受始皇帝喜欢,曾经多次亲手喂养,只不过没有骑过,毕竟他那个体型,骑上去分分钟压死驴……

    扶苏继位之后嫌弃它们闹腾,于是给它们钉上蹄铁,就让它们去拉磨了。

    如果不是考虑到这一时期驴子依然是重要的劳动力,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了解一下!

    扶苏回想起其中几头身材颇大的公驴,正好用来配母马,生下个头更大,更听使唤的马骡!

    而那些抓到的牧奴嘛?

    扶苏想了想,毕竟秦人自己就是养马起家的,且和戎狄血战了几百年,国内并不缺少善于放牧的民众。

    所以那些牧奴,就先安置在九原城以南、肤施县以北地区。

    这里位于九原军腹地,保证他们能够乖乖听话。

    而且也不担心他们吃白食,有的是工作让他们做!

    上郡这个地名听起来很陌生,但在后世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