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ps1:文中所说的盐湖,是吉兰泰盐湖。

    ps2:有关乌孙王昆莫。《汉书·张骞传》乌孙王号昆莫。昆莫父难兜靡,本与大月支俱在祁连敦煌间,小国也。大月支攻杀难兜靡,夺其地,国民亡走匈奴。子昆莫新生,傅父布就翎侯抱亡置草中,为求食,还,见狼乳之,又乌衔肉翔其旁,以为神,遂持归匈奴,单于爱养之。
………………………………

第一百零二章 匈奸

    蒙恬从鞍囊中抽出望远镜,啪的一声抽开,随即在王离羡慕的眼光中,踩在马镫上向四周望去。

    “果然从这边跑了!”

    “胡骑校尉灌婴,裨将王离!”

    “末将在!”

    灌婴和和王离策马上前抱拳领命。

    “命你二人帅所部骑兵,深入荒原追击冒顿!”

    “末将领命!”

    随即,调兵的号角声响起,大约五千胡骑和一万秦军骑兵沿着匈奴人留下的马蹄印追了上去。

    蒙恬看着匈奴人仓促留下的毡帐,心中想道:

    上一次的北击匈奴,我为领军大将,陛下为监军,王离为裨将。

    相比于我的轻骑追击缠斗,步兵随后赶来参战,之后轻骑脱离战场再做迂回侧击的战术,王离更加倾向于稳扎稳打的步车协同,徐徐推进。

    究其原因,不过是王离已经承袭了王翦的彻侯爵位,封无可封,所以一切求稳,就像当日王离接到朝廷奏报,根本不予分辨一样。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所以只是被几名士兵羁押在营帐中,他们就任由自己和陛下带走了全部的军队……

    不论事情成与不成,他们的罪过都不大!

    只可惜,按照陛下所说,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所以对于他们的安排就是:爵位一撸到底,但仍保留职务……

    于是这次出兵,王离就急吼吼的要和匈奴人决战了……

    蒙恬看着王离远去的方向,嘴角扬起意味深长的笑容,随即带着身后的一万骑兵向西追击,那里正是驱赶着羊群的牧奴所逃离的方向。

    ……

    荒原之中,王离趴在马背上,双腿紧紧夹住马腹。

    因为产能有限,生产出的马蹄铁、马镫等物,优先供应了出塞作战的陇西军,以及驻守在咸阳的禁军。

    直面装孙子中,不敢大规模南下侵扰的匈奴人的九原军,于是就没有装备骑兵三宝。

    王离侧过头,避开扑面而来的风,大声喊着:“灌婴校尉,咱们追的方向对吗?”

    灌婴也作出同样的动作,大声回应:“放心吧,负责引路的是射雕者中的佼佼者,他们个个都是能在疾驰中追踪的好猎手!”

    王离大声吼道:“那就好!”

    为了这次作战,蒙恬特意派人快马追上了率部返回咸阳的灌婴,要的就是那些善于在草原追踪敌人的胡人骑兵。

    片刻之后,远方响起低沉的号角声,这并不是匈奴人的号角声,而是秦军发现敌人,用以召集战友的军号!

    王离等人面露欣喜之色,手中的马鞭抽打着鞍鞯,刺激着战马向前疾驰。

    远处烟尘四起的战场上,大群大群的秦军和匈奴人厮杀在一起,无数或受到惊吓,或失去主人的战马嘶鸣着四处乱奔。

    最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和匈奴人厮杀在一起的,还有在寒冷冬季里,依然袒露着左肩的匈奴人。

    王离和灌婴对视一眼,灌婴很有自知之明的抱拳说道:“但凭将军调遣!”

    王离微微颔首,毫不客气的接手了全军的指挥权。

    不过他虽然立功心切,但却并没有急冲冲的加入战场,而是在多年养成的习惯下,开始稳扎稳打的列阵。

    一连串各种音调的号角声过后,一万多骑兵按照早就烂熟于胸的阵法排列。

    手持强弩的骑兵在前,高举长戟的冲击骑兵在后,身穿各色胡装的胡骑在两翼列阵。

    而在远处和匈奴人缠斗在一起的秦军、胡骑,也慢慢脱离战场,在另一侧列阵,和王离所在的军阵成掎角之势。

    “呼衍蒲奴,你这个喂不熟的狼崽子!”骑在红色战马上的冒顿破口大骂,他手中的青铜内弧刀在适才的战斗中已经崩刃,乍一眼看上去就像是一把锯齿刀。

    冒顿口中所骂的呼衍蒲奴,正是一名袒露左肩的匈奴人,在他的身后,列阵着上千名身材矮小但健硕的匈奴骑手。

    “匈奴脏话!”呼衍蒲奴毫不示弱的骂了回去,并不时说几句黄段子,引得身后的匈奴人开怀大笑。

    “总有一日,我要夺回我的母亲!”呼衍蒲奴用这一句作为结尾,随即大睁双眼,怒视着远处的冒顿。

    灌婴听着身边的一个匈奴武士翻译之后,转头看向王离问道:“他说这话什么意思?”

    “你不知道?”王离嗤笑一声:“匈奴习俗,父死娶母,兄死娶嫂。冒顿杀头曼夺位,自然不会放过头曼的阏氏,也就是呼衍蒲奴的母亲……”

    “你是说呼衍蒲奴是头曼的儿子?可是他不是姓呼衍吗?”灌婴微微皱眉。

    这些时日和归降的匈奴人在一起厮混,他多少了解了一些有关匈奴的秘辛。

    匈奴和诸夏一样,大多数的平民只有名,没有姓。

    呼衍氏、兰氏、须卜氏是和匈奴单于所在的挛鞮氏并称的贵种。

    “他如果不改姓呼衍,冒顿焉能让他活着!”王离冷冷一笑,随即压低声音说道:“或许,这就是分封诸王之弊……”

    灌婴点点头,又问道:“那呼衍蒲奴怎么归降我们了?”

    王离斜眼打量灌婴,随即笑道:“此乃军中机密,所知之者二三人也。不过现在不是了,若要细说,只怕需从数月之前讲起……”

    灌婴在心中大骂王离卖关子,吊人胃口、不当人子,但却面带微笑:“还望将军告知!”

    王离四下打量,发现距离军队排好阵列还有一段时间,于是接着说道:

    “当日陛下从九原返回咸阳之时,曾在半路上被一自称鬼谷传人的士子拦住,二人详谈一夜后,那名士子就带人去了草原,之后呼衍蒲奴趁冒顿南下,于是在那名士子的策动下,率一千多亲信部众归降。”

    “就在他归降没多久,上将军接到了左将军李信密报,言称冒顿即将北返,于是就有了我军此次出战!”

    灌婴暗自点头,怪不得大军行进能够不走岔路,直接横穿贺兰山就发现了匈奴主力,原来是有一个同样熟悉草原的匈奴王子做内应啊!

    他附和着说了几句,王离笑呵呵的说道:

    “正是如此,草原虽然广袤,但水草丰茂,能养活人马牲畜的地方却不多。故此,可供冒顿行进的路线只有那么几条……此乃天意,让吾等立此大功!”

    ps:感谢‘afei7086’、‘闲适32’、‘duwers_du’、‘静缘心’的月票!?(′???‘)比心
………………………………

第一百零三章 奔马阵

    王离没有说的是,此次作战虽然是南北对进,但也只是尽人事听天命。

    能碰到冒顿最好,不能的话,就毁了荒原中的地标,这样一来,匈奴人也休想再从荒原北侧找到通往盐湖的道路!

    之后迁徙人口,在盐湖周围建立城寨,彻底断了匈奴人获取食盐的渠道!

    王离抽出腰间长剑,这是他的父亲王贲离世之时,传承给他的,据说是大父灭楚时所用。

    看着剑刃在阳光中闪动着冷冽的剑芒,王离喟然长叹:

    一着不慎,致使大父豁出命换来的爵位没了!若是不能重新获得爵位,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就在两处的秦军彼此以号声相和,准备同时发动进攻的时候。

    匈奴人也在快速的调整着阵型。

    他们将一些身材矮小的驮马换到阵中,而后换乘了另一匹空跑了很久,体力充沛的战马。

    在战马踏地扬起的尘土中,冒顿和一些精锐的匈奴士兵,悄无声息的从阵前移动到了阵中。

    “不好!冒顿这个狗贼想跑!”同样熟悉匈奴战术的呼衍蒲奴大吼一声,随即抢过涉间手中的号角,用力一吹!

    嘟!

    低沉的号角声在荒原上回荡,全军的号角顷刻间开始回应,交织成一阙壮烈的交响曲。

    随即,震天的喊杀声和震耳欲聋的号角声一起,如天雷疾电般席卷向匈奴人!

    杀!

    王离高举长剑,胯下骏马人立而起,随即带领全军开始冲锋。

    另一边,满脸络腮胡子的涉间白了一眼呼衍蒲奴,随即也开始带队冲锋。

    “来得好!狗杂种们,你们等着吧!”冒顿咬牙切齿的咒骂一声,随即用手中的内弧刀,刺进了一匹驮马的屁股。

    他身边的匈奴武士有样学样。

    刹那间,屁股向外冒血的驽马嘶鸣着冲向秦人的骑兵。

    王离大睁双眼,心如电转:昔日齐人有火牛阵,没想到今日匈人居然有奔马阵!

    “快让大家聚在一起!”一个匈奴射雕者用蹩脚的秦语大声嚷嚷着。

    王离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但他回想起上次北击匈奴之时的经验,于是下令吹响号角,全军从散阵变为圆阵,前排的弩兵用强弩射杀冲来的惊马。

    果然,一些排头的马儿被射杀后,后续冲来的马儿见到许多人马聚在一起,如墙一般,于是下意识的开始绕行。

    偶有几匹闷着头乱冲的马儿,随即就被一阵箭雨射成了刺猬,轰然倒下。

    万马奔腾过后,王离再次带队向前冲锋,却发现匈奴大队已经逃离,只剩下寥寥上千人被两翼的胡骑拦住,厮杀在一起。

    “无胆鼠辈!”王离出奇的愤怒,毕竟眼瞅着到手的爵位飞了,任谁都是如此。

    但也没办法,这就是匈奴人惯有的战术。

    有利可图就一拥而上,战斗失利就做鸟兽散……

    王离无奈,和涉间汇合后,只分出了一小部分的骑兵衔尾追击,自己则带领大队加入对匈奴人的围歼。

    “此战,绝不留俘虏!”

    带着对斩首得爵的渴望,通常是一个匈奴骑兵在前面逃窜,后面紧紧跟随着十多个秦人骑兵。

    这一时期的匈奴人虽然也有且驰且射,既后世里被称为曼古歹战术的战法。

    不过他们没有马镫和高桥马鞍,这就导致了在疾驰的马背上,他们虽然可以张弓搭箭,但是一箭射出,箭矢飞向何方,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要想瞄准射击,并且将骑弓拉满,就必须要降低马速,让自己在马背上舒展开身体,于是就会被加速冲过来的秦骑刺倒在地。

    再加上匈奴人大部分使用的都是骨制或石制的箭簇,穿甲能力太差,通常有一两个倒霉的秦骑身上中了一箭,但却只是皮外伤,属于打完仗后不主动包扎的话,就会自己愈合那一种。

    也因此,在这个年代,以及后世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冲击骑兵暴打弓骑兵……

    很快,在秦军的强弩、以及前后围追堵截之下,匈奴骑兵死伤殆尽,剩下的小部分虽然跪地投降,但依然被按倒在地斩首。

    按照秦律,大军野战只有斩首超过两千,才算大胜,所有参战的士兵才可以晋爵一级!

    因此,每一颗匈奴骑兵的人头都格外珍重,一些被马蹄踏烂的,更是被小心翼翼的拼在一起。

    等到蒙恬带着骑兵,驱赶着牧奴和羊群赶来的时候,见到的就是一帮在荒原上东拼西凑的秦军士兵。

    “禀上将军,此战斩首两千又一十七级,俘获匈奴马匹无数!”王离上前行礼,大声汇报着自己的战果。

    马匹的数量他还没有统计,这是因为有不少跑散的马匹正在被驱赶回来的路上。

    蒙恬捋着唇下短须微微点头,此战过后,匈奴人至少需要三四年才能恢复元气。

    威已经立了,接下来就是等到草原化冻之后,派遣使者和匈奴议和,商讨边关互市。

    “嗯,等下给陛下报捷的时候,需要申请一批水泥,在盐湖周边修建城塞,用盐湖中采集的食盐,和匈奴人交易。”

    ……

    和蒙恬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从青海湖周边巡查归来的章邯。

    自从陇西军在先零羌降兵的带领下,逐一扫荡了这里的烧当羌之后,就需要派出游骑,日常在青海湖周边巡弋,防止羌人或月氏人偷偷采集湖边析出的盐卤。

    章邯看着远处军营中的一座座毡包,觉得有些违和。

    如果不是到处飘扬的秦军旗帜,只怕一眼望去,会以为这是哪个羌人的营地!

    毡包是按照后世里蒙古包的样式而建的,虽然看上去不大,但却可容纳一什的士兵住宿。

    章邯进到了李信的帅帐之中,随即就看到了有些剑拔弩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