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直到看到曾经的族长被授予越人君长的职务,以及‘上造’爵位之后,爵位这种东西,一下子成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

    人都有向往美好生活的本能,越人勇壮们也许无法真正理解爵位是什么,但往日里骄傲豪横的族长有的,他们也想要拥有!

    于是,郦商的苦日子开始了。

    ‘校尉,我抓了一只山鸡,能有几级爵位?’

    “校尉,我送你一筐椰子,能有几级爵位?”

    ……

    对此,郦商在请教了任嚣后,在越骑营中颁布新规。

    军营中胆有私下使用越语交流者,罚十鞭;举报者奖励鲜鱼一条;隐匿不报者全伍连坐!

    于是,看着这帮日常交流主要靠手势的部下,郦商长出了一口气,不由感叹:

    姜,还是老的rua!

    突然之间,营寨中传出了几声犬吠,紧接着,传出了一连串的斥责之声!

    “不好,被发现了!”

    郦商举起环首刀,骤然吹响了口中的铜哨,反正已经破门而入了,那就干脆从偷袭变成强攻!

    沉睡中的瓯越人在凄厉的犬吠声中醒来,还不等他们看清发生了什么,一阵天旋地转后,手脚被绳索牢牢捆住。

    城寨内部,喊杀声夹杂着兵刃的撞击声、濒死的惨叫声震天而起。

    俄顷,一百名顶盔掼甲的秦兵出现在城寨门口。

    这是在外围负责压阵的南海郡郡兵,其中的一名百将不等郦商说什么,立刻率队向喊杀声响起的地方冲去。

    对于这群身经百战的老兵而言,眼前这不过是个小场面!

    郦商看了一眼四周,在他的再三申斥,以及连坐制的威胁下,周围的越人勇壮有条不紊的抓着俘虏,偶尔一拥而上,将一两名负隅顽抗者就地分尸外,

    对一旁衣不蔽体的瓯越女子,也一视同仁的五花大绑,无一人敢当众施暴。

    郦商点点头,带着那名越人君长和自己的亲随,向战况激烈处跑去。

    刚一跑到,就看到大约有数百名断发纹身的越人,被死死围在一座巨大的祭台周围。

    大约一丈多高的祭台上,站着一个身穿豹皮的瓯越人女子,一手高举青铜钺,一手持玉柄石刀,脸上则纹着一只青蛙。

    郦商知道,瓯越人女子脸上纹着的,正是越人中的一支,蛙部的图腾。

    根据子婴考究,蛙部是越人中善于稻做的一支,究其原因,是因为水稻怕旱怕涝,而蛙类则对旱涝比较敏感,越人不懂其中之理,便以蛙为图腾,祈求风调雨顺。

    一瞬间,郦商明白,为什么番禺周边的大多数越人部落都归降了,但这一支瓯越人依然频频袭击秦人。

    这是因为番禺周边的良田,大多数都是从蛙部手中抢来的。

    “对她说,现在投降还来得及,我以越骑校尉的名义可以担保,放下武器免死!”

    郦商大声喊着,身边的越人君长和几名翻译将他话翻了过去。

    但随着瓯越人女首领的一阵叽里咕噜,那个越人君长的嘴角抽搐,额上青筋直冒。

    一名秦人翻译凑近郦商,小声说道:“她说自己乃西瓯君译吁宋的孙女,只有战死的瓯人,没有投降的瓯人……大致是这样,剩下的大多都是……”

    没等翻译说完,那名百将摇晃着手中铜铃,一百名身穿铁甲的秦兵将短剑搭在盾牌上,按照铜铃的频率开始踏步向前。

    突然间,瓯越人中响起了尖锐的喊叫,紧接着,被秦兵逼迫不断向内收缩阵型的瓯越人纷纷丢掉了手中石斧短棒。

    “投降,我们投降!”尖锐的喊叫声变成了磕磕绊绊的秦语。

    瓯越人女首领见此情形,发出一阵渗人的笑声,随即猛地倒转青铜钺,砍断了自己的半个脖子。

    ps:关于西瓯人以及骆越人资料,有兴趣了解的可以看一看梁庭望先生所写的《古骆越方国考证》。
………………………………

第八十五章 奶茶

    咸阳,汤池宫椒兰殿。

    在强大的生物钟支配下,扶苏睁开眼睛,看着被朝阳驱散的暮色微微发呆。

    随着冬天的降临,他感受到了天地间似乎存在着一股奇妙的力量。

    盖在身上那厚厚的羊绒被在这股力量的支配下,将他牢牢地封印在了一张长宽近三米的大床上。

    不是我不想起床,而是我被被子封印了!……扶苏微微转头,看到了一双明亮的杏眼,以及杏眼主人那清纯而又充满诱惑力的俏脸。

    昨夜扶苏杀敌两名,自损数亿。

    此刻和他同裘而眠的,是于下半场发动突然袭击的赵姬。

    没老婆有没老婆的痛,老婆多有老婆多的苦。

    这就像是一座围城,城外的想要进去,而城里的还想要更多……

    扶苏抢在赵姬没有克服羞涩,在大白天纵身入怀之前,抢先一步破开被子的封印,一跃而起,冲到屏风之后的马桶旁清空膀胱。

    “你去找云阳玩吧,朕去给你们打一碗奶茶做早点!”

    扶苏拎着裤子向外走去,任由几名眼中充满期待、颇有几分姿色的宫女为他穿上一袭黑色直裾。

    片刻之后,扶苏熟门熟路的出现在汤池宫的厨房。

    这里的陶罐中,放着的是他命人从牛犊口中抢来的新鲜牛奶。

    他要做的,就是一碗没有芋泥、没有啵啵、只有奶茶的啵啵芋泥奶茶。

    换言之,这是一种更加类似于蒙古奶茶的咸口奶茶。

    没办法,要想为各郡收上来的茶叶找到销路,必须先教导草原上如何在冬日里享受一碗热气腾腾的奶茶,从而解决自己的便秘问题……

    所以,这小小的一碗奶茶背后牵动的,乃是游牧和农耕两大文明如何核谐共存的问题!

    按照扶苏后世去某自治州参加‘儿子’的婚礼时,那个寝室里投喂了四年的儿子亲手为他这个老父亲制作奶茶的方式。

    首先在锅上放水,烧开后加茶叶熬煮半刻钟,等茶汤舀起时呈深棕色时,把锅从火上拿开,加盐调味。

    换一口铁锅,放入牛奶,烧开后继续煮,蒸发掉一部分水分的同时养养/奶/皮/子(防河蟹)。

    大约几分钟后,将烧沸的牛奶从火上拿开,再次静置几分钟,这时就可以看到牛奶上凝结了一层厚厚的奶/皮/子。

    使用新鲜优质牛奶的好处就在于,挑开了第一层的奶/皮/子后,还可以再养一层。

    至此,咸奶茶的准备工作就做好了。

    剩下的,就是按照个人口味在牛奶中加入茶汤和奶/皮/子,搅匀就可以喝了。

    让人将奶茶端走的时候,扶苏在想:

    制作奶茶的方式简单粗暴,但是背后所牵扯的东西,却一点也不少。

    奶,游牧自有;燃料,游牧多用牛粪,也是自有。

    不过剩下的,无论是奶茶的另一个原料,茶叶,还是用来调味的盐巴,乃至于煮茶叶和煮牛奶的铁锅,以及参与制作奶茶的一系列工具,全都需要从中原进口!

    难怪大萌时期的蒙古人,抢劫的时候主要以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为主……

    俄顷,扶苏踱着方步走入椒兰殿,劈手从田姬嘴边抢走牛奶。

    “自己身体啥样心里没B数?你乳糖不耐你自己不知道?”

    扶苏呵斥了一声,随即让人将磨好煮沸的豆浆端了上来。

    说来也怪,这一屋子人里,只有赵姬和自己兄妹能喝牛奶,剩下的两人都有乳糖不耐症。

    扶苏听说,平日里少量食用一些乳制品,可以慢慢的让身体产生可以分解乳糖的酶,从而治愈乳糖不耐。

    不过最好的办法还是,不喝!

    补充蛋白质和其他元素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豆浆,据扶苏某任前女友亲测,大豆中富含的某种元素,可以使女性的胸怀更加宽广……

    ……

    距离汤池宫千里之外的枹罕,合练阵法无误后的陇西军正在准备开拔。

    数万大军的出动,如果一窝蜂的一拥而上,则不需要敌人动手,自己就先乱了。

    为了避免乱成一锅粥,李信在前一天就擂鼓聚将,将全军的行军计划以及行动路线,写在竹简,也就是檄书上,分发各将,要求他们按照命令行军。

    而在出发之时,根据先后顺序,以及各军职能,又分为兴军、踵军、分卒、大军几个部分。

    其中最先出发的,是被称为兴军的一只小股骑兵,主要是从陇西各县调来的戎狄骑兵。

    人数不多,人两千名,马五千匹,主将是李信的大儿子,军司空李骞。

     奇*书*网*w*w*w*。*q*i*s*u*w*a*n*g*。*c*o*m 
    因为钢铁的产能有限,这些戎狄骑兵只有一匹战马装备了马蹄铁和马镫,其余的驮马依然照旧。

    只不过他们身上穿的,不再是和兵马俑里的‘骑兵俑’那样,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筒马靴,头戴圆形小帽。

    而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两片用于护腿的甲裙。

    有了马镫之后,就不需要再用大腿加紧马腹,所以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加强对于腿部的防护。

    后世里,在马镫没有大范围装备之前,即便是名将张郃,不也是因为膝盖中了一箭后就死了……

    李骞手持将令从中军帅帐而出,对站在帅帐外等候将令的蒙颖和韩信点点头,尤其是对于后者,更是用意味深长的目光扫了一眼,毕竟这是他已经内定了的妹婿。

    活着回来,我妹就是你的了……某个一门心思要赶紧让妹妹去祸害别人的无良大舅哥幽幽的想着。

    兴军出动后,则是通武侯王庆带领的五千踵军。

    踵军是前锋步卒,背负强弩大戟,一旦兴军发现敌情,踵军就要迅速上前,配合兴军将其击溃,为大军开辟畅通的道路。

    按照扶苏的理解,这和二战时期的苏军战术有些类似。

    兴军为游击部队,负责前出迎敌,伺机穿插;踵军为堡垒部队,为兴军提供有力支援。

    当敌人大部队追击兴军而来时,踵军需要和兴军一起缠住敌军,等待后续主力跟进,从外围包围敌人后,再从中心开花!

    扶苏得出结论,人类的历史其实是个圈……
………………………………

第八十六章 仁义的吕雉

    王庆走后,蒙颖用手肘统统韩信,压低声音问道:“你看见章中郎将了吗?”

    韩信摇摇头,没有答话,这里是中军帅帐,私下里交头接耳是会被皮鞭伺候的。

    蒙颖自恃皮糙肉厚,环视一周后自言自语道:“不仅章中郎将不见了,就连从咸阳来的5000骑兵也被调走了3000……”

    突然,帅帐中传出军司马威严的声音:“羽林郎韩信何在?”

    韩信立刻踏前一步,高声唱名而入。

    俄顷,他和另外一名身穿长襦,外披铠甲做‘公乘’打扮的秦将一同走出。

    韩信晃了晃手中的檄书,向满脸艳羡的蒙颖微微颔首,随即上马离去。

    他的任务,是带领一千戎狄骑兵,在大军左翼平行而前。

    按照秦军的法度,这支军队被称为‘分卒’,主要做的是警戒任务,防止中军主力被敌人从侧翼偷袭。

    韩信走后,蒙颖在大帐外等啊等啊,直到大军开始拔营的时候,依然不见到李信给他分配任务。

    蒙颖本来想要进入大帐问个明白,但转念一想,现在军队已经转入战时,冲撞大军主帅轻则被打数十军棍,重则当场斩首……

    于是就老老实实的站在原地,接过门口卫士的大戟做起了执戟郎。

    大帐之中,李信面对着帅案之上的地图,盘膝而坐,反复验证着自己的部署。

    自从当日攻楚失利,大败而归之后,他始终有着强烈的心理阴影,每每坐在帅帐之中,眼前总是出现当日的一幕。

    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到处都是倒毙的秦军。

    昌平君的反叛加自己的轻敌冒进,让无数将士埋骨他乡……

    “将军,大军已整装待发!”军司马从帐外走入,出声催促。

    按照卜者所算的时辰,下个时辰再出发,军车将会有斩断车轮的危险!

    李信合眼叹息,随即一跃而起,手握扶苏临别前赐予的长剑,大声说道:“郎将蒙颖何在?”

    终于轮到我了……蒙颖手捧长戟,昂然而入:“末将在!”

    “命尔率五百重甲骑兵,并两千飞骑,压阵而行!”

    说完,李信一挥手,一名亲兵将调兵的印信交到了蒙颖手中。

    “遵命!”蒙颖抱拳行礼,转身而去。

    片刻后,蒙颖带着两千五百骑兵,簇拥着用十匹驽马拉着的抛石机行进。

    眼前是高高举起的帅旗,身边尚未完全冻结的河道上,则是满载着辎重的大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