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回礼说道:“丞相过誉了……哦,对了,有一件事情我需要和二位商议。”
冯劫坐下后看了一眼冯去疾,说道:“公子但讲无妨!”
“左丞相一职,不知二位可有属意人选?”
………………………………
第七章 册封太子
“这个嘛……公子认为谁合适呢?”冯去疾眼睑微低。
老狐狸……扶苏暗骂一声,说道:
“内史蒙恬,击匈奴,修长城、直道,陛下在时也时常夸赞其能,此次又领兵助我平定赵高之乱,今我欲拜之为左丞相,不知可否?”
“嗯……内史嘛……这个……”冯去疾一边沉吟,一边抬眼看了看侍立在凉棚内的黄门侍郎和内侍。
“你们先下去。”扶苏摆摆手:“不许任何人靠近凉棚十步之内!”
“喏!”
黄门郎等人退下后,扶苏拱手说道:“丞相但讲无妨!”
“老臣对内史并无成见,只是想要提醒公子,内史胞弟蒙毅,现任郎中令……”冯去疾慢悠悠的说了几句,随即一言不发的垂下目光。
郎中令,九卿之一,掌殿中议论、宾赞、受奏事、宫廷宿卫……宿卫!也即是说,宫中禁卫大多由蒙毅统领!要是让蒙恬当上左丞相?难怪冯去疾会隐晦的点这么一句……扶苏想了想,说道:“那丞相说,该如何赏功?”
“老臣认为,可封蒙恬为关内侯,增食邑两千户,迁太仆!”冯去疾目视扶苏,继续说道:“至于左丞相一职,老臣建议,陛下可以考虑一下太尉尉缭……”
太仆?类似于后世的交通部长兼皇帝的车夫?比如历史上有名的老司机夏侯婴就担任过这个职务。不过让蒙恬当这个,合适吗?嗯,应该合适,这时候的太仆还兼职替营造宫殿道路等任务,蒙恬曾主持修长城、直道,也算是有过工作经验。封关内侯,虽说不能世袭罔替,但毕竟蒙恬才50岁,还有上升空间!食邑两千户,就算是更高一级的彻侯也不过如此,也算是兑现了我当初的一部分承诺……扶苏点点头,问道:
“那太尉一职,由何人增补?”
他对于尉缭接任左丞相一职没有异议,因为此人就是《尉缭子》的作者,也是个青史留名的大佬。
“公子可还记得羌瘣' lěi '?”冯去疾问。
“羌瘣?曾经跟随已故武成候攻赵的羌瘣?”扶苏微微皱眉:“老将军尚能饭否?”
冯去疾笑呵呵的回答道:“虽不说饭一斗、肉十斤,但至少能跑能跳,比老臣可强多了!”
罢免了个年近七十的李斯,又来了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尉缭和羌瘣?我大秦这干部年轻化的进程,任重而道远啊……扶苏暗暗吐槽,不动声色的点点头,说道:
“朝堂之事就拜托丞相了!”
“公子放心!”
二人行礼后,冯劫将冯去疾搀起后缓缓离去。
天色渐渐暗去,扶苏跪坐在案几之后久久不语,冯去疾三言两语之间就把他安排的明明白白,不仅蒙恬未能拜相,就连掌握诸军的太尉一职,也换上了王翦旧部。
虽说大秦的军权直接由始皇帝掌控,太尉大多数时候形同虚设。可毕竟是三公之一,朝堂之上的话语权不可小觑。哎,我还是没什么自己的班底啊!也不知道扶苏这个始皇帝长子是干什么吃的,这么多年了就没有什么贴心的自己人!蒙家、王家、冯家,还有朝堂上的众大臣,以及山东的六国余党!我这是在刀尖上跳舞啊!难怪历史上始皇帝要不停的出巡,就连胡亥继位后,也要立刻出巡,威服天下,做皇帝,果然是天下一等一的苦差事……扶苏脸上阴晴不定,默默思索着自己该如何组建自己的班底,彻底掌控朝堂。
嗯,等回到咸阳,就派人出去抽点SSR回来,韩信、季布、郦商、萧何……对于一个即将富有四海的天子而言,SSR,多多益善!不过这些人此时名声不显,骤然间不可能身居高位,还是通过叔孙通,重新和儒家搭上关系再说,这一时期的儒家,还是能有一定作为的……想到这里,扶苏站起来活动着长期跪坐而血脉不畅的双腿。
“公子,待诏博士叔孙通有奏疏奉上。”凉棚外走进一个举着托盘的身影。
李承,侍郎(秦官,陪侍皇帝车驾),秩比四百石,陇西郡守李信的堂侄……李信,攻楚失败后夺爵做了陇西郡守……扶苏脑海中闪过一组信息,随即看向托盘上的一大捆竹简。
好家伙,我直接好家伙!这一捆起码也要有三四斤,可我今天的120斤任务已经完成了呀!这不是逼我加班吗?人干事?扶苏一边在心中吐槽,一边拿起竹简,走出凉棚,借着傍晚时分的光亮阅读起来。
‘人大孝,在乎善继。枢务之重,军国之殷,继而承之,不可暂缺……皇帝宜三日而听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释服……’
片刻之后,他得出结论。
这些年儒家过得不怎么样!
这么短的时间内,叔孙通能通过他胡编乱造出的几句话,硬是穿凿附会,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捆!
看样子儒家是想要拼命抓住这个机会了!
既然如此……
“将这份奏疏传阅丞相及诸位大臣。”扶苏重新将竹简放回托盘。
“喏!”李承向后退了几步,然后转身离去。
“公子,车驾已经准备好了。”新任中车府令杨喜从远处走来。
这就是那个先是被项羽吓的人马俱惊,撒丫子跑了好几里,之后又在垓下之战中分尸项羽,找回场子的杨喜?好像他有个后代,叫杨修,后代的后代,叫杨坚……只是现在他们家最出名的,是执掌皇宫诸门屯兵的卫尉杨端和,以及虎贲将军杨熊。
扶苏微微抬眼打量了一下:“好。”
……
如扶苏料想的一样,叔孙通的奏疏很快引起了大臣们的议论,但当右丞相冯去疾表示赞同之后,奏疏中的建议,很快就被奉常胡毋敬记录在档,列为永制。
于是,三天之后的咸阳宫,钟鼓齐鸣。
身穿黑色祭服,头戴长冠的扶苏跪坐在皇座之下,想象着始皇帝在这里和荆轲捉迷藏的样子,静静等待着太子册封大典的开始。
御史大夫冯劫手捧一卷帛书,缓缓展开。
“诏命:朕之皇子,唯皇长子扶苏秉承秦政,笃行秦法,……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诸子未有及者也,可以为嗣……朕后,左右丞相诸臣朝见,拥为太子,守孝期满着即继位,为二世皇帝……”
………………………………
第八章 女人只会影响我批阅奏疏的速度!
时间一晃过去了半个月,在此期间,扶苏独居于咸阳宫的政务殿,在宦者令韩让的指挥下,身边连一只母苍蝇都没有。
于是,扶苏顿时化身工作狂人。
女人只会影响我批阅奏疏的速度!……政哥每天120斤算什么,每天批不完150斤,我就不睡了!……扶苏手握蒙恬特意送来的一支兔毫笔,不带一丝情感的在竹简上写下了漂亮的小篆:
可!
除此之外,他还格外关心始皇陵的修建速度,在他的指示下,如小山般堆积在咸阳宫中,等待焚烧的过期奏疏,被一股脑的丢进了始皇陵之中。
吕不韦所编纂的《吕氏春秋》原本,以及很多咸阳宫的藏书及典章制度,都在他的命令下,由从整个内史地区抽调来的刀笔吏重新刻了一份副本,同样丢进了始皇陵。
后世的史学家啊,我暂时能为你们做的,只有这么多了!……扶苏默默想到后世挖开始皇陵的考古学家们惊呆了的样子,将手边刻着简体字的一捆竹简混入其中。
“殿下,成了!”侍郎李承一溜烟跑进政务殿,喘着粗气说道。
“备车。”扶苏放下竹简。
“喏!”中车府令杨喜转身离去。
片刻之后,在上百名铁鹰锐士的护卫下,扶苏的四马轺车驶入兰池宫。
“幸不辱命!”将作少府章邯弯腰行礼,在他身后,是一个高约四米的水车。
尽管有扶苏画出的详细图纸,可还是一连报废了数个水车,才终于在兰池旁边建成了这唯一的成品。
“试试吧。”扶苏下令。
“喏!”章邯大手一挥:“开始!”
左校令公输轨立刻指挥着分属于左中郎将属下的一群骑郎,打开位于水车上游的水闸。
刹那间水流涌向浆片,桨轴开始缓缓转动,发出一声声吱吱呀呀的声音。
表面包裹了一层青铜的桨轴被桨叶带动着缓缓旋转,尾端的齿轮与传动轮相切,带动一根长长的传动杆。
无形的能量,迅速从传动杆顶部传到尾部,又从尾部的齿轮处向下传递,最后稳稳地传到了双轮石磨的顶端。
石磨顶端的齿轮发出一声巨响,随即开始缓缓转动。
两只车轮状的石碾,在磨盘上相对而行。
刹那间,咕噜噜,咕噜噜的声音,令在场每一个人,都睁大了眼睛。
“让一让,让一让!”
匆匆从尚食令处讨来一桶小麦的李承穿过铁鹰锐士的行列,将木桶交给等在一旁的左校令公输轨。
很快,麦粒变成了微微泛黄的麦粉。
“殿下真乃神人也!”公输轨放下麦粉,长揖及地。
作为鲁班后裔,公输轨自然明白眼前这一幕代表着什么。
这一座小型水车虽然只是用来碾碎麦粒,可若是将它放大数倍,再放置在水流更加湍急的地方,必然可以带动一个更大的磨盘。
到时候,往日里那些耗费巨大人力才能砸碎的矿石,可以很轻松的磨碎。
不仅如此,将水车连接在沟渠之上,会省下多少浇田的人力?
关中,最不缺的就是水,可最缺的,也是水!
一旦大旱到来,临近河道的农田还好,可远离水渠和河道的呢?
太子殿下发明的水车,其功绩,完全可以和都水长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相提并论!
在公输轨激动到浑身颤抖的时候。
扶苏倒是没有想得太多。
晚饭吃面条还是肉夹馍,这是一个问题!……这些天不仅吃不好,还没有夜生活,太惨了!……扶苏忍不住为自己鞠了一把辛酸泪。
“让尚食丞的人来见我、孤!”扶苏向身边跟着的中常侍(太子属官,非太监)说道:“孤要好好教教他们怎么做一顿合格的饭食!”
“殿下不可呀!”李承劝说道
扶苏用眼神击碎了李承继续说下去的勇气。
当皇帝,真的是天下一等一的美差啊!……父母双亡,就连祖母也早就挂了扶苏的幸福的想着。
……
工地。
一群衣衫褴褛的刑徒,看着站在小土包上向他们喊话的工头。
“奉太子令,从今天开始,阿房宫就不盖了……”
在刑徒们既有些茫然,又有些喜悦的表情中,工头继续说:“不过你们别高兴的太早了,虽然你们不在这里干活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们可以回家。”
“按照新的命令,凡是年十五以上的,通通迁往栒邑……”
“不知官府要让我去哪里做什么?”一个身材瘦高,脸上刻字的刑徒从人群中走出。
“这个吗?”工头有些畏惧的看了来人一眼,但想到身后有太子派来的士兵,胆气顿生:
“你一个刑徒,问这干甚?”
在脸上刻字的刑徒冷笑声中,工头接着说道:
“太子殿下仁厚,凡是在栒邑做工满五年的,免去刑徒身份,重新编户,愿意留下来的,按日发放工钱!”
“这、这是真的?”刑徒们顿时沸腾了,他们本以为会在工地上干到死,工头的话,让他们如在梦中。
“那,年十五以下的呢?”一个出生在工地的少年问道。
“看那!”工头指了指远处一个腰悬宝剑,满脸落魄像的青年:
“你们去找他报到,那是太子新封的一个官,叫什么来着?对了,羽林郎韩信,据说是取自什么为国羽翼,如林之盛的意思。”
“咳,反正我也不懂,你们只需要知道,你们到他那以后,就是一个兵了!”
……
咸阳宫。
摆放在扶苏面前的,是一盏清水,一碗浸在鲜羊汤里,加了木耳、黄花菜的面条,一盘从北地郡运来的,炖煮了一个时辰的羊羔,以及一小碟混合着韭菜酱、葱花、茱萸,热羊油浇过后用细盐调味的酱料。
极简版烩面,手把肉,虽然没有辣椒,不过用茱萸代替了……对不住了,美羊羊……扶苏拿起挂满脂肪的羊尾。
当油脂在口中绽放的时候,扶苏只有一个念头:不愧是极富盛名的宁夏滩羊。
鲜嫩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