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真乃神人也!”屋内的公卿们拱手下拜,屋外的千石官员也一同山呼起来。
爽!……扶苏不动声色的点点头,头上的冕旒哗哗作响。
虽然他知道,这些人并不是真心称赞,毕竟他作为一个君王,总是搞这些‘奇淫技巧’,已经引起了很多大臣的不满。
若是严格按照商君法,像他这样的发明,通常都是500钱加一面锦旗……
不过扶苏坚信,生产力就是这么一点点的提升起来的,人民的幸福指数,也会真真实实的有所提升!
“都准备好了吗?”扶苏询问。
“回禀陛下,都准备好了!”公输轨拱手回答。
“那就开始吧。”
随着蒙毅的一声令下,几名身材高大的宫门卫士走了进来。
他们向扶苏行礼后,脱下身上的甲胄,赤着上身,露出壮硕的肌肉。
一名工师向他们简单交代几句,宫门卫士排好队,抓住撞木用了荡了起来。
砰!
伴随着一声沉闷的撞击声,撞木精准的撞击在了三角形的木楔上。
有过一线统兵作战的冯去疾、尉缭、羌瘣还好,他们见过攻城槌撞击城门的样子,毕竟撞城门的时候,重点攻击的是门栓的位置。
但像其他一些文吏出身的公子衍、公子衮等则有些目瞪口呆。
撞木荡了这么一大圈,怎么就刚刚好撞到了木楔?
扶苏看了一眼,但并没有和他这些远房亲戚解释。
秦律以军功赏爵,这些人虽然身居高位,但却并没军功在身,也就不会有封地,所以他们虽然一大把年纪了,但别人还是称呼他们为公子,非要叫名字的话,应该叫他们秦衍、秦衮才对。
毕竟秦国嬴姓秦氏,他们这些没有封地的宗室,自然以国为姓。
有了封地之后,就可以以封地为姓了,譬如号称智囊的樗里疾,嬴姓严氏,就是后世严姓的祖宗。
始皇帝出生赵国,所以赵氏,当然,有些无聊的人非要称他为吕政,对此,已经派兵马俑去查水表了。
公输轨简单的解释了一下,大约就是扶苏所说的那一套,只要算准高度,卡好绳索的距离,就不用担心会砸偏。
钟摆原理嘛,简单易懂!
扶苏用手挑起眼前的门帘,专心致志的看着榨油。
砰砰的沉闷敲击声响个不停,原本严丝合缝,挤的根本就再也放不下东西的榨床内,随着木楔子不断的向内砸入,不管是木块还是油饼,都开始发生位移。
“快看,这是什么?”公子衍大叫一声,吓得冯去疾一激灵。
ps:感谢‘jklghk’的打赏,?(′???‘)比心!
感谢‘VV辉哥VV’的月票,作家助手后台抽风,没有显示投票信息,感谢的晚了,勿怪鞠躬!
甩锅完毕,理不直气也壮的要一波推荐票!(叉腰傲娇脸)
………………………………
第七十一章 秦朝版油泼辣子
见到亲爹受惊,冯劫赶忙上前搀扶了一下,随即怒目相视公子衍。
公子衍拱手致歉,冯去疾却摇了摇头,示意无妨。
蒙毅走过去,用手接了一滴,随后用手指捻了捻,满脸惊喜:“真的是油!”
说实在的,在此之前,他从没有想到油菜籽中可以榨出油,之所以坚信扶苏所说,主要是因为蒙氏一族已经和扶苏深度绑在了一起,在不损害家族利益的前提下,扶苏说什么就是什么。
满屋的公卿也都惊呆了,油脂这种东西在他们的原有印象中,都是从动物身上提炼出来的,可没想到油菜籽炒一下,然后碾碎放在器械中,居然可以用这种方法挤出油来!
公输轨见状,将一个麻布制作的过滤器放在油槽下方,用来过滤滴下的菜籽油。
蒙毅问道:“不知油菜籽一斤可以榨出多少油?”
扶苏想了一下,语气微微迟疑:“五出其一应该是有的。”
后世里的油菜籽含油量一般都在百分之三十以上,考虑到秦朝时的油菜品种较为原始,含油量也应该在百分之二十以上……
蒙毅和羌瘣等人对视一眼,频频点头说道:“若是榨油剩下的残渣还可以用作饲料的,油菜倒真是一种不可多得之物!”
冯劫和公子衍等人也议论纷纷。
“哟,这油越出越多了啊!”
“菜油看起来比膏脂要清亮的多,只是不知道味道如何?”
“依老夫看,应当不及膏腥,但优于膏骚……”
“御史大夫此言差矣……”
……
郑国看向扶苏,正色说道:“油菜生长时,可以做菜,待成熟后亦可榨油,臣立刻发文各郡县,让人在农田之外广种油菜!”
扶苏点点头,头上的冕旒哗哗作响,这让他有些不想讲话。
劝课农桑,这是治粟内史分内之事。
和其他的封建王朝不同,秦朝的农民是在田典的指导下耕种。
《仓律》写道,撒种子时,稻、麻每亩用二又三分之二斗;粟、麦每亩一斗;黍子、豆每亩三分之二斗……
不仅如此,连每亩地该如何除草、施肥、浇水等,也有详细的教程。
这就是商鞅变法以来,秦国所奉行的耕战国策。
而推广种植油菜,可以一举多得。
压榨菜籽油和利用榨油残渣喂牲畜或肥田自不必说,油菜在生长阶段留在地里的落花、落叶、根系和少量残茬腐烂后,对提高土壤肥力也有重要作用。(注1)
最关键的是,在岭南诸郡可以和双季稻轮作,形成油菜…早稻…晚稻…油菜……这样的一年三熟!
再加上一个稳定的中央政府做调控,人口爆炸之后的岭南便可以向四周同化越人,然后伺机登上海南岛,席卷东南亚……
不仅仅是东南沿海,蜀中,关中也照此而为。
扶苏记得曾经看过的一篇清朝人写的《齐民四术》,里面详细的写了油菜的种植。
文中建议,如果田里全部种上麦子,则耗费肥料和人工太多,应该将三分之一的田地种上油菜,因为油菜即可榨油又可肥田,一亩菜籽饼可以肥田三亩。
扶苏将自己记忆中的资料和郑国探讨之后,决定有关套种和轮种油菜的事情,先在咸阳周边的官田以及南海郡试种,等到明年收获之后,再向天下推广。
在众人的议论纷纷中,第一遍的压榨结束。
按照后世的说法,榨出的第一遍油叫做‘头榨油’。
只是头榨油含水分较多,成色也不够透亮,但是用来炒菜还是没有多少问题的。
当油槽中不再有油滴落的时候,头榨的工序就算是完成了。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剩下的油渣进行第二次压榨。
和第一次压榨前的准备一样,还是磨碎原料上锅蒸,然后压成圆饼送到榨油机中榨油。
不过在拆卸的时候,几名浑身冒汗的宫门卫士有些犯难了。
榨床内的油饼已经完全挤在了一起,用人手几乎是掰不开的。
公输轨看着这几个在皇帝注视下手忙脚乱的士兵,心中一阵好笑。
一名工师手持木锤和细长的木楔走了上来,他将木楔插入油饼间的缝隙中,轻轻敲了几下,挤压在一起的油饼就从中分开。
数名隐官隶臣低着头走入,将油饼抱着向外走去。
扶苏见到展示的目的已经达成,觉得没有必要再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于是他带着冯去疾等人转身向外走去,临出门口的时候,吩咐道:“等下给这几名出力的宫门卫士,每人拿上二斤菜油。”
闻听此言,冯劫嘴角不自觉的抽动了几下。
扶苏所说的二斤,应该是和昨日所说的两块肥皂一样,都是实指,而不是虚指。
冯劫回忆起昨日离宫之时宦者令韩让从宫中追出来,塞在他手中的两块两寸见方的肥皂,不由得和郑国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的脸上看到了同样的神色。
大约一个时辰后,车队跨过渭水,直入章台宫。
忙碌了一上午,又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和不管饭的始皇帝不同,扶苏为了刷声望,频频和大臣们一同用膳。
此刻在章台宫中,随着他一同看了榨油的大臣们汇聚一堂,等待开饭。
因为随扈的人数不多,于是很多只能在殿外参加饮宴的千石官员,此刻也坐在了大殿之内。
午餐很简单,炖肉、煎肉、腌菜,只是为了养成大家吃面食的习惯,每个人面前都摆放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捞面。
礼记上说,孟冬之月应该吃猪肉,所以捞面的浇头,就是猪肉炒香菇。
虽说香菇是贡品,往日里难得一见,但众人的关注点却并不在其上,而是在案几上一碟散发着油香和辛辣气味的酱料。
“此物名为藙'yì',蜀中送来的佐餐佳品。”扶苏用小勺舀了一勺,放入面条中,轻轻搅拌起来。
藙,就是茱萸。
扶苏前些日发现,茱萸也分好几种,其中蜀中送来的这种茱萸,味道虽然不如后世里的辣椒,但对于他这个微辣党来说,辣度正合适。
于是,就有了众人面前的这一点秦朝版的‘油泼辣子’……
PS:注1,出自《中国科技史料·我国古代的油菜生产》,作者曹隆恭。
………………………………
第七十二章 范增
孟冬之月(十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虹藏不见。
会稽郡吴县的城郊,四里八乡的村民走出家门向着一个方向汇聚。
因为大家都是空着手,并没有携带兵器或农具,所以依靠在亭舍门柱上的亭长和亭卒们,懒洋洋的晒着太阳,并没有做出应激的反应。
一个身高八尺、体型健壮如熊虎般的青年人风尘仆仆的牵着马从远处走来,满脸疑惑的看着行色匆匆的黔首。
秦律严苛,这么多的成年男子聚在一起,是一定会被治罪的!
难道说……
叔父一直苦苦等待的机会到了?
“喂,尔等这是做甚?”青年随手拉住了一个从他身边跑过的乡民。
也不知是青年手劲太大,还是乡民的衣服太过破旧,刺啦一声后,乡民的衣服裂开了一个大口,露出了内里黝黑的皮肤。
“乃公的衣服!”乡民大怒,随即就是一阵密集如发电报般的破口大骂。
要知道,这年头生产力低下,衣服可不便宜,人死的时候,甚至会把好点的衣服当做不动产写进遗书里……
“好大胆!”
青年怒不可遏,抬手欲打,突然看到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于是肃然行礼道:“亚父!”
老者没有理会青年,从怀中摸出一枚黄金制作的故楚货币,‘郢爱’放进了乡民手中。
当然,这是一块残缺不全的郢爱,毕竟‘爱’是楚国的重量单位,一爰等于一斤,约250克。
“竖子无礼,老夫代他赔罪!”老者拱手欲礼。
衣服被撕破的乡民赶忙避开,将手中的‘郢爱’塞了回去,一脸的诚惶诚恐。
他认出了这就是曾经效力与项燕帐下的范增,那么那个身材魁梧口称亚父的青年,一定就是传说中力能扛鼎的项籍!
怎么办,我刚才骂了他,他不会杀了我吧……天气虽然已经转凉,但是那乡民的后背上却瞬间就湿透了。
秦国统一后,虽然以秦律治天下,但在远离咸阳的吴越之地,延续了数百年的贵族统治并不是一夕之间就消失不见的。
秦律能约束的,只有像他这样的黔首,而对于曾经的显贵……呵呵!
吴县之人,谁人不晓得仲槐一家死于何人之手,可凶手就好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而且还每日里鲜衣怒马,就像是自己家一样在郡守府进进出出!
唯一一个敢于调查真相的监御史,还被排挤走了……
这一切,都是尽管范增和蔼,但却让乡民惧怕的原因。
“拿着吧,去买一身好点的衣服!”范增并没有想到电光石火间,乡民心中都想了什么,他只是态度坚决的将手中的郢爱塞了回去。
周围的人围的越多,千金市马骨的效果就越好!
在项籍威胁的目光中,乡民无奈,只得收下郢爱,千恩万谢后一溜烟的离开了。
范增训诫了项籍几句后,和他一起朝乡民集结的地方而去。
项籍一脸不以为然的呲笑一声,随即将牵着的高头大马交给身后的随从,和范增一起步行前进。
“亚父可知发生了何事?”项籍左顾右盼,有些好奇的询问。
“你怎么不把老夫的衣服也撕开?”范增头也不回的回答。
“今日之事,皆是籍之错,还望亚父恕罪!”项籍无奈,快走两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