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又检查了一下锯条是否固定好,最后点点头,通知外面的工师将水车连上。
只听得外面传来水流哗哗的声音,锯条瞬间就开始上下动了起来。
公输磐告诫道:“大家都注意,锯子在运转期间,千万不能被不相关的人接近,即使是操作之人,也应注意锯口一尺的范围内不能接近,否则会死人的!”
等待工头将他的话翻译完,几个奴隶也点头之后,公输磐回到锯床后,顺着圆木的边缘往前看了看,随即对郦商说道:“可以开始了。”
郦商推了一下,随即惊喜的说道:“好轻巧啊!”
虽说圆木需要由好几个奴隶才能抬到锯台上,但他推动锯床却并没有花费什么力气。
公输磐白了他一眼,心说你一个单挑大鳄的壮汉,当然觉得轻松了!
郦商向前推了两三尺,木头前端已经抵到锯条上了,便听得‘吱嘎’连响,上下移动着的锯条切入圆木之中。
锯条上方有水流下,将锯末冲走,流入下方提前挖好的沟渠中。
郦商不断把锯床前推,‘沙沙’声不断,眼看已经快锯到木料底端了。
公输磐边盯着郦商的动作,边吩咐道:“快!快把要锯下去的边板接住!”
工头把他这句话翻译之后,四五个奴隶连忙走到锯后,去接那锯下的边板。
因为是没有去树皮的木料,最后有一小片树皮被锯条带着卡在锯台上,本来也没什么大碍,但有一名奴隶竟然伸出手想要捏下来。
公输磐连忙吼道:“住手!”
那名奴隶虽然听不懂,但还是猛地一个激灵,愣在当场。
骆越人工头走上前去,一把将他拉回来,随即用鞭子抽打起来。
惨叫之声连连,但同站在一列的骆越奴隶却充耳不闻,脸上反而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神情。
“行了、行了……停!”子婴面露不忍之色,出言制止。
“好……喏!”工头赶忙停下来,学着秦人的样子弯腰拱手行礼。
公输磐无奈的再次重申:“水力锯打开后,锯前面不能站人,手要和这锯条保持至少一尺远的距离。否则,这就是下场,听明白了的把手举起来!”
工头照着翻译了一遍后,几个奴隶举手表示懂了。
公输磐摇了摇头,对郦商小声嘀咕:“其实刚才的话,我已经告诫过他们很多次了,没办法就是记不住,公子还不让打……”
郦商只是笑了笑,并没有接话,他走到锯好的木板看了几眼,叫出声来:“好直呀,一点弯也没有!”
子婴替那个挨打的骆越人处理完伤口,笑着说道:“下面有轨道控制,当然不会弯啦!”
………………………………
第六十七章 鄙视链
郦商看着下方轨道,啧啧称赞了一会,随即向前推着锯床,将整根圆木锯成了板材。
见此情形,公输磐赶忙走到他身边,说道:“锯床向后退的时候,注意要拉动这个铁杆,这样会让锯床的上半部向外偏移一下,不至于撞到锯条。”
郦商拉了一下,锯床上半部连着木料都向外偏移了几分,再退回来时,木料就没有蹭到锯条。
“哎呦,厉害啊!”郦商睁大眼睛问道:“这也是鲁班秘术?”
公输磐摇摇头,满脸钦佩:“不,这是陛下的设计!”
郦商点点头,一脸的习以为常,陛下嘛,要是不能做出能人所不能之事,那才奇怪哩!
又锯了两趟后,郦商有些不耐烦了,于是他唤过来一名工师,顶替了他的工作。
“公子,咱们出去转转吧!”郦商转头说完,见到子婴无异议,于是叫人把马牵过来。
自从扶苏为马儿钉上马蹄铁,并在马鞍下加上了铁质马镫后,许多年轻一代的军功贵族们也不再乘车,而是改为骑马出行。
毕竟,亲自驾驭一匹上千斤(秦斤)的大牲口疾驰,要比跪坐在马车上舒服,也拉风的多!
在咸阳的公卿宗室圈里,还形成了一条鄙视链,骑西域马的瞧不起骑秦马的,骑秦马的又瞧不起骑草原马的,骑草原马的就只能鄙视一下骑牛的了……
更有甚者,在不知道从哪传出的歪风下,谁要是骑一匹肩高低于五尺七寸的马,通常会被连夜退圈。
不过这一套并没有传到南海郡,所以子婴的马,是一匹温顺的小母马,肩高只有五尺多一点。
郦商骑在马上,无奈的弯了弯腰,让自己看上去和子婴差不多高。
子婴倒是没有察觉,他用马鞭指着正在开垦中的荒地,面带兴奋之色:“再有半个月,这片土地就将成为良田!”
郦商点了点头,任嚣曾经说过,这片河滩地,曾经是西瓯君译吁宋的王田。
后来西瓯被灭,秦人在番禺设县,因为战死者顺流而下,从远处召来了大鳄,所以河流两岸的田地无人敢来耕种,因而才荒废了下来。
任嚣之所以将这块田化为种植园,也同样是出于这样的考量。
河水中藏有大鳄,这就意味骆越人奴隶无法涉水逃跑,而道路另一边,则分布着秦人的里聚,向南,则是南海郡的郡府,番禺。
这种情况下,只需要简单修建几条篱笆墙用来划定地界,根本就不担心奴隶会逃跑。
郦商骑马跟在子婴身后向前走去,目光所及,是一条条严格按照秦律所开垦的田垄,阡陌相通,横平竖直!
他隐约觉得,在秦律的熏陶下,似乎所有人都有轻微的强迫症。
因为不仅仅是田地如此,就连临时搭设的帐篷,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竹屋,也全是这样,大小一致,看上去规整极了!
“公子,这么说来,从骆越、中南半岛那换来的稻种,不是很快就可以播种了?”郦商畅想了一下,脸上浮现笑容:“说实话,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人种稻子哩!”
闻听此言,子婴脸上的笑容顿时僵硬了一下,他让人取来一份竹简,递到郦商手中:“自己看。”
郦商接过,发现这是一份从咸阳发来的奏疏,上面还残留着中书令的印封。
中书令?这是陛下亲笔批示的?我看合适吗?不管了,有事公子抗……郦商打开竹简,发现这是子婴请示在南海试种稻种,以及请求从咸阳调拨农具、水泥的文书。
扶苏只批准了调拨农具,并且强调要对这些铁质工具登记造册,统一管理,无论是镰刀还是锄头,必须做到当日借出,当日归还,官吏如有疏忽,就依秦律治罪。
至于水泥,奏疏上丝毫没有提及,很明显是没戏!
最后一行,是关于播种稻种的问题,奏疏只批了三个字,问农夫。
郦商眨眨眼,疑惑地问道:“公子,陛下这是何意?”
子婴略带尴尬的回答:“最初之时,我和郡尉也对此感到迷茫,于是便招来田典(负责组织农耕的小吏)一问,哎……”
子婴长叹一声,却把郦商急的抓耳挠腮。
怎么了,接着说呀!为什么要叹气呢……郦商内心虽急,但却不敢催促。
子婴摇了摇头,似乎想借此摆脱当日的尴尬情绪:“南海郡种稻和关中种麦的秋种夏收不同,此地种稻,是春天之后的事情了。现在并不是播种稻子的时令……”
“不过陛下前两日还发来一封文书,只是收在郡府之中,没有带到此处。”
“那封文书上,详细记录了关于种植两季稻的要求,既每年五月下旬前插秧,七月中下旬收割,随后翻耕水田、再次插种秧苗,十一月时收割。”
郦商点了点头,随即皱着眉头问道:“那在此期间呢?就这么让地闲着,什么也不做?”
子婴笑着说道:“这里的秦人是这么做的,轮作以修养地力。不过陛下说,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播种芸苔(油菜)。”
郦商挠了挠头,依然满是疑惑:“芸苔我知道,用来做菜羹的,咱们这么大的地方全用来种这个,吃的完吗?”
子婴依然笑着说道:“陛下说,种的芸苔不是用来当菜吃的,而是用来榨油!”
“榨、榨油?”郦商眉头紧锁,双眼中似乎有一圈圈的蚊香:“这又是什么啊?”
子婴摇了摇头,随即又重重的点了点头:“我也不知道,不过陛下说能榨油,就一定能!”
……
温汤宫中,御史大夫冯劫和治粟内史郑国联袂而来。
郑国一脸看桀纣的表情:“老臣听闻,陛下要将芸苔的种子都用了?”
冯劫拱手下拜:“陛下,种粮万万动不得啊!”
扶苏深呼吸,放下手中的厨刀:“朕何时要动种粮了?”
这话真是越传越歪,他明明只是下令让人去咸阳的粮仓中取一些油菜籽回来榨油,可不知道怎么的,传到他俩耳朵中的时候,就成了要绝油菜的种了!
………………………………
第六十八章 油菜籽榨油?
郑国不依不饶的说道:“可太仓丞来报,陛下派人从太仓中取走了一百石的芸苔种子!”
“太仓中共有多少油菜籽、不,芸苔种子?”扶苏拿起一块肥皂,边洗手边问。
这是他用草木灰和猪油做的,因为制作麻烦,所以只做了几块自己用。
在他的调研中,肥皂这种穿越者敛财的大杀器,完全不适用与现在的秦国。
肥皂在去油污的能力上很强,但这时的人们大多没什么油水……
况且,人们还有免费的皂角可以用。
这就导致肥皂不会像预料中的那样成为盐巴这样的快销品,而是像糖这样的奢侈品。
“除了陛下拿去的,还有三千七百石!”郑国不假思索的回答,只是微微皱眉看着扶苏手中的肥皂。
这么看来,我确实拿走了不少种子……扶苏用清水将肥皂沫洗掉,突然将想到,这一时期的油菜主要是当菜吃,况且油菜籽也不是五谷,更重要的是,关中周边地区的油菜都已经种下了,太仓中存放的也是存粮,即便是自己全拿走,也不会对农业种植有影响!
那么,为了这么一点小事,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联袂而来,是不是就有点小题大做了?
是担心我会大肆侵占国帑,所以防微杜渐吗?
扶苏心如电转,将另一个词压下心中,不动声色的擦干手上的水滴,看了一眼郑国说道:“这是朕闲暇无事时所作的肥皂,洗手特别干净,等下你二人走的时候拿上两块。”
冯劫一时有些无语,他二人是来劝谏扶苏的,怎么突然间竟成了来讨要赏赐的?
但扶苏这样说了,他二人还是立刻长揖及地,口中称谢。
扶苏虚扶了一下,正色说道:“二位卿家之劝谏,朕铭记心中。”
随即脸上带起一丝笑意,接着说道:“日已西斜,二位不妨在兰池宫中用过晚膳再回咸阳。”
“喏!”
……
兰池宫听泉殿,虽然天色尚未全黑,但殿内已经点亮了大量的烛火。
郑国仔细看一了眼,认出了这就是近几日风靡咸阳的虫蜡。
相比于从前的膏灯,价格低廉且明亮,更加令人心动的是,虫蜡燃烧时没有油脂燃烧时的臭味!
陛下敛财有道啊……郑国暗暗点头,在两名小内侍的搀扶下,跽坐在一张黑色的漆木案几之后。
因为汤池宫是皇帝行宫,所以一切仪式从简,只有七八个乐工奏乐,十多个舞女起舞。
在等待上菜的时候,郑国拱手问道:“不知陛下取芸苔种子要做什么?”
扶苏示意乐曲之声稍微小一点,随即看向郑国:“榨油!另外,从即日起,芸苔更名为油菜,其种子,命名为油菜籽!”
芸苔,主要指的是油菜鲜嫩的菜心,官田中的油菜心多是专供公卿宗室或皇帝御膳,有时候也会用作祭祀品。
后世里湖北武昌洪山寺出产的紫苔菜,有‘金殿玉菜’之称,被皇家列为贡品。
除了芸苔这个名字之外,油菜还被称为旋芥、寒菜等,不过既然秦朝车同轨,书同文了,扶苏自然也顺应潮流一把,把这个名字也统一了。
毕竟,将来油菜的主要用途,是用来榨油!
郑国和冯劫自然对此毫无异议,反正只是一个名字罢了,他们在意的,是扶苏说油菜籽可以用来榨油这件事。
冯劫疑惑的说道:“芸苔、油菜籽中也有油脂?所榨之油,莫非和桐油相似?”
扶苏摇了摇头:“菜籽油是一种食用油,和桐油不一样。”
郑国脸上两条稀疏的白眉皱在一起,手扶着案几说道:“此等油脂,老臣倒是闻所未闻!”
这一时期可供食用的油脂,主要来源是动物的脂肪,植物油中的桐油是不能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