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第二波前往南海郡的开拓队,足有上万人!

    扶苏听闻,其中大多数,都是善于耕种的隶臣。

    这说明,宗室的力量,已经切实无疑的和他绑在了一起。

    扶苏相信,只要自己愿意,宗室们可以在关键的时候,为他提供一支不少于一万人的精锐军队。

    毕竟,秦国统一天下的时间虽短,但是盘踞在陇西和关中的时间,却是数以百年计!

    至于军方,蒙家自不必说,若不是蒙恬没有嫡出的女儿,只怕扶苏不仅私下里称蒙恬为老师,还要喊一声岳父大人……

    王家,则是因为扶苏没有治王离的罪,反而让他以一个裨将的身份,执掌九原军;并且任命了王翦之子,王贺接替蒙恬为内史。

    由此,王家在军中的影响力,也尽归扶苏所有。

    而统帅着陇西军的李信,则借着上次觐见的机会,明确向扶苏表示效忠。

    毕竟,他因为攻楚失利而丢掉的爵位,还指望着对羌人作战后,由扶苏重新赐还。

    至于统领中央禁军以及咸阳驻军的卫尉杨端和、中尉辛胜、虎贲将军杨熊,则在扶苏的刻意拉拢下,也向他表示了忠诚。

    至于传说中拥有五十万的岭南军,完全是无稽之谈。

    而要想获得普通士兵的支持,只需要持续开发西域和长江以南的荒地,保证能拿出足够的田地,用于赏爵就好。
………………………………

第五十七章 屯田

    扶苏在宗室和军队后,打了个勾。

    目光盯着朝臣二字开始思索起来。

    掌握着军队的自己,以德服人不难,难的是,如何保证他们不阳奉阴违,歪曲自己的新政。

    比如让他们去征收一捆木柴,结果他们指着老百姓的房梁,说这就是朝廷要征收的木柴!

    扛着红旗反红旗的事情,扶苏见的多了。

    沉默一会,扶苏在朝臣二字旁,写下了两行小字。

    御史、酷吏。

    扶苏在酷吏之后写了个问号,这是因为大名鼎鼎的酷吏,大多是汉朝之后的,比如郅都、张汤。

    唯一一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候封,还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里耕田呢……

    扶苏翻遍各郡材士名单,没有找到候封之名。

    他略微叹息后,用炭笔在酷吏二字上画了个圈。

    没办法,只能自己培养了……好在以商君法治国的大秦,并不缺少熟读法条的法吏。

    扶苏回想起后世有关酷吏的评价:执法严酷、铁面无私、忠于君主。

    俗话说,一手萝卜嘴中塞,一手铁鞭抽屁股。

    用官位作为诱饵,招抚有野心,但野心不大的;至于那些冥顽不灵,矢志反秦的,就需要这些酷吏出手了!

    扶苏摇摇头,在心中很是批判了一番始皇帝,他要是不把韩非弄死,自己何至于要为法吏发愁。

    从这个法家大佬的学生中,随便挑选几个不就行了。

    不为我所用,必为我所杀……然后悔之晚矣!

    贱不贱呐!

    扶苏暂且搁置酷吏,转而看向御史二字。

    御史,最早的时候还兼职史官,不过现在的御史和后世的一样,头戴獬豸(xiè zhì)冠,纠察不法。

    在扶苏的支持下,新任御史中丞张苍,正在稳健清扫侍御史中的异己分子,至于外放在各郡的监御史,则需要等到十二月一日之后了。

    这是因为秦国的惯例,从十二月第一天到三月份,是各地官员考评的时间。

    扶苏在朝臣二字下划了一道横线,这表示这些人可用,但不可尽信。

    至于士子和贵族两字,则被他用炭笔圈了起来。

    秦朝虽然没有科举考试,但是入仕的途径并不少,除了军功封爵外,还有‘任子’、‘推择’等。

    但前者是蒙颖、李承等官二代的途径,后者则是相当于汉代的‘举孝廉’,需要你在地方上有家世、名望、财富,才会被乡人推举。

    比如韩信,就是‘始为布衣,贫无行,无得推择为吏。’

    扶苏所下的招贤令,虽说是唯才是举,不过他相信,其中定然混杂了不少豪强子弟。

    这正是他乐于见到的。

    毕竟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尽量延缓,或消弭明年七月,那场席卷天下的起义。

    接着,扶苏将视线移到了国人这两个字上。

    看上去轻描淡写的两个字,但在扶苏心中却是重若千斤。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这股力量站在谁身后,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要想争取他们的支持,其实也简单,轻徭薄赋,耕者有其田。

    对于其他的封建君主来说,知易行难。

    但对扶苏来说,反而是最好解决的。

    前者造成的财政缺口,可以用开通丝绸之路以及和周边蛮夷的贸易中得到补充。

    至于后者。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是最勤劳能干的民族,没有之一。

    他们把土地当宝贝,看到有空闲荒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多好的地啊,不种上稻谷/麦子/菜实在是可惜了!

    所以,无论是西北的绿洲,江南的水田还是辽东的黑土,哪里都可以承载上千万的农业人口。

    只是对于上面几个地点的开发,所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毕竟,仅靠个人或宗族力量的移民,搞不定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神出鬼没的蛮族。

    扶苏将草纸放回匣子,开始想念蒙恬,以及担忧匈奴人会不会赶在大雪封山前南下。

    ……

    阴山脚下,上将军行辕。

    蒙恬双眼布满血丝,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

    倒不是因为担心匈奴犯边。

    因为只要把他的将旗插在城头上,匈奴人至少会远遁数百里,并且派遣使者送上牛羊以作慰问。

    蒙恬主要忙碌的,是招募主动来投靠的匈奴人和楼烦人。

    短短的十天时间,他已经招募了一万九千多胡人,上马能战的武士有五千多人,其中匈奴人大约有三千多,就连赫赫有名的射雕者,也有数十人!

    无他,扶苏所开出的条件过于诱惑。

    士伍籍,授田。

    其中前者,对于胡人而言,是最有诱惑力的。

    毕竟在蛮人眼中,秦人的户籍可比后世的绿卡香多了!

    而扶苏在九原郡监御史杜辙对于胡人危害的奏疏中,只批示了从韩信那里剽窃来的四个字,多多益善!

    草原贫瘠,能养活的人口是有限的。

    自己这边每多招募一个胡人,北边的大单于和大可汗帐下,就少一个控弦之士。

    在没有什么民族、国家观念之前,胡人从来是有奶就是娘,谁给的钱多跟谁混。

    连坐法之下,胡人也会乖巧的像一只小羊羔……

    在扶苏看来,时机成熟后,这些匈奴人就是秦军横扫草原的人肉GPS。

    霍去病开挂般横扫河西,重要的原因,就是军中有很多的匈奴降兵作为向导。

    根据后世里在寝室投喂了四年的蒙族儿子所说,游牧年代里,牧民的冬季营盘,是固定不变的。

    大多是一座简易的城市,集中在山脉、草原、河流以及森林的交汇处。

    在扶苏看来,这就是匈奴人的弱点!

    精骑突进,突袭并驱散聚集在冬营盘的匈奴人,然后一把火烧掉他们的营地,带着俘虏和牛羊返回。

    让残酷的自然环境,埋葬掉漏网之鱼。

    就像后世李靖灭突厥一样,毕其功于一役,保边境十年太平无事。

    至于十年之后嘛……

    作为一名穿越者,有的是办法让匈奴人能歌善舞起来。

    于是,在扶苏明确支持下,蒙恬顿时忙的不可开交。

    将投效来的牧民登记造册,和修完长城之后,愿意留下来屯田的黔首混编,然后分批次,由屯田都尉们带往上郡、北地郡等地。
………………………………

第五十八章 鸽子?

    蒙恬合上竹简,伸了个懒腰。

    据探报,昨日草原深处已经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这也意味着招募胡人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

    蒙恬向帐外看去,辕门口戒备森严,士卒衣甲鲜明,目不斜视,从辕门到大帐,两排士卒站得笔直如线,仿佛铜墙铁壁。

    他将毛笔放在笔架上,喝道:“屯田都尉夏侯婴,周勃!”

    头戴爵冠,做军吏打扮的二人唱名而入:“末将在!”

    蒙恬将两份竹简递了过去,说道:“你二人各带一千户黔首,于下月十五前,到北地郡富平令处报到。”

    “喏!”二人接过竹简,抱拳行礼。

    “尔皆陛下所选之材士,破格录用,切莫辜负陛下信任!”蒙恬额外交代了两句,就让他们暂时退下了。

    “胡骑校尉灌婴何在?”蒙恬继续点将。

    “末将在!”怀抱头盔,身穿铁甲的灌婴同样唱名而入。

    “你带五千胡骑,即日返回咸阳,之后驻扎何处,由陛下亲自安排。”蒙恬将半块虎符,和一份调兵的文书递了过去。

    “喏!”灌婴抱拳行礼后离开。

    和夏侯婴、周勃的径直离去不同,灌婴打量着辕门上迎风飘扬的旗帜,久久不语。

    自己一个贩缯(帛布)之人,突然被人带到了咸阳,屁股还没做热呢,就被任命为秩三百石的胡骑校尉,跟着蒙恬一起到了九原郡。

    那可是蒙恬哎!战功赫赫的上将军!

    桀骜不驯的匈奴使者,在看到他的一瞬间,就像是羔羊见到猛虎一般,连走都不会走了!

    战战兢兢的留下了一千头牛,五千只羊作为礼物后,匆匆离去。

    仿佛多待一刻,就会担心自己人头不保一样!

    真是个胆小鬼!

    灌婴平复了一下心情,觉得自己双腿终于不再打颤,于是向辕门外走去。

    两名身材不高,但行走之间却充满了力量,双腿仿佛两根弹簧一样的军吏迎了上来。

    “校尉!”其中一个在下巴上留着一撮胡子的骑士抱拳行礼。

    灌婴点头回礼,这是他的属官,右都尉骆甲,出身于皇宫禁军。

    另一个满脸戏谑的,曾经是皇帝身边的禁卫,铁鹰锐士左都尉季必。

    灌婴从腰间摸出一枚秦半两递给季必。

    愿赌服输,这是对方应得的。

    季必接过,挑了挑眉:“和我说的一样吧,上将军一个眼神,就足以吓的人肝胆俱裂!”

    见到他将半两收进袖中,灌婴嘴角泛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秦律,士民赌博,罚二甲。”

    季必愣住,双眼逐渐睁大,心想,这就是陛下所说的钓鱼执法吗?

    骆甲仰天大笑,一时间辕门外满是欢乐的气氛。

    ……

    汤池宫,听泉殿。

    日中(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

    扶苏打开会稽郡监御史荃送来的密奏,说是郡守殷通利用个人职权,将吴县一起灭门惨案,说成了感染瘟疫暴毙而亡。

    荃在奏疏末尾,请求朝廷派人彻查灭门案,并将殷通押赴咸阳法办。

    扶苏微微一愣,回忆起自己对于殷通的印象。

    会稽郡守,项家叔侄的保护伞,最后却被项羽借人头一用,刷了好大一笔声望。

    那么殷通压下的灭门案,会不会也和项家有关?

    如果这时候把殷通撤职法办了,会不会打草惊蛇,让项梁跑到其他地方?

    扶苏清楚记得,项梁可是一个朋友遍天下的大佬。

    项梁当年在栎阳犯法,被抓进监狱,后来请朋友写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最终无罪释放。

    栎阳是哪?

    天子脚下,秦国旧都!

    在这种地方犯法被捕,最后却无罪释放,项梁的能量可想而知!

    秦灭六国,楚最无辜。

    楚地人心,始终心念故国。

    哪怕扶苏是楚国王女之后,楚地的人心,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争取过来的。

    这就导致了在处理殷通的问题上,格外棘手。

    结合史料以及荃的奏疏来看,整个会稽郡基本从上到下烂透了!

    砍掉一个殷通,还会有一个金通。

    只有将会稽郡的官吏队伍,从上到下大换血,并且获得大部分百姓的支持,才能够彻底解决问题。

    现在就使用暴力镇压,只会适得其反。

    毕竟,在项梁身边,还有一个力能扛鼎的项羽!

    派遣的兵马少了,就是羊入虎口。

    大兵压境,项梁等头目只要不傻,必然远遁千里,小喽啰们原地俯卧,一动不动。

    没有当地官员和百姓的配合,只能是无功而返!

    在扶苏看来,只要祸水不蔓延到其他郡县,一切就尽在掌控之中。

    他已经将会稽郡周边的东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