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婴笑着说道:“当然了为了争夺女人啊!不过按照陛下的说法,骨伦国相对文明开化,只是阉割自己的奴隶,而那些更加野蛮的部落,通常会吃掉自己俘虏,将对方的脑袋挂在门前,以此炫耀自己的强壮,好获得更多女人的青睐……”
“这就是我之前说的,他们缺少一个像先皇帝这样伟大的人,给他们带去秩序,驱散无处不在的暴力和恐惧,消弭绵延不绝的部族仇杀。”
秦开猛然点点头,大声说道:“我懂了,这就是陛下经常挂在嘴上的,派遣船队南下,给苦难中挣扎的人带去文明之光!”
“难怪那些看上去一脸凶悍的瓯越隶臣,平日里恭顺如同绵羊!做大秦的奴隶,可比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山林里好太多了!”
“嗯,至少不用担心被别人吃掉,脑袋挂在门口!”
子婴等人互相看了看,莞尔一笑。
文明之光什么的另说,但至少这段时间来,番禺县周围很多人家,都有了一到两个耕奴帮着照料田地。
而这些语言沟通无碍,且多少会一些操舟潜水的黔首,都已经加入了皇家舰队,在海外为航路、以及新开辟的种植园提供武力支持。
当然了,为了家中的耕奴不孤单,他们偶尔也会上岸亲自请当地的土著到自家做客。
子婴眨眨眼睛,看向陈卯问道:“夫子来此,所为何事?”
陈卯一脸担忧的说道:“甘蔗就要成熟了,这么多的甘蔗可怎么处理啊!”
他前两天去甘蔗种植园看了看。
山坡之上,上万亩的田地里,甘蔗的叶子已经开始发黄,很明显已经成熟,到了收割的时候。
但,这也太多了!
陈卯跑进蔗林实地看了看,发现所有人都低估了甘蔗的亩产,在充足的肥料和细心的人工打理下,亩产至少在两千斤以上!
这么多的甘蔗,都榨成糖要吃到什么时候啊!
谷朴素的,做梦都想回到上古时期以物易物年代的农家前魁首一脸震惊的从蔗林走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至今……
尤其是他听说,在巴郡、蜀郡等淮汉以南郡县中,甘蔗种植的面积比南海郡小不到哪里去!
于是老头就愁的开始掉头发了……
和陈卯一同发愁的,还有任嚣。
他曾听一名工师说过,甘蔗成熟后如果不能及时吃掉或是榨糖,很容易就放坏了。
而他去年的时候见过,甘蔗处理起来很麻烦,榨糖的效率也并不高。
一想到这些价比金玉的东西要烂在地里,任嚣也同样开始掉头发了……
听到陈卯的疑虑,子婴倒并没有太过担心。
去年运回咸阳城的蔗糖,就连皇帝也不敢放开享用,听说为了宫中能吃上糖,皇帝已经开始惦记着驯养蜜蜂了……
所以今年的蔗糖运回咸阳城之后,唯一担心的是价格,而不是销路。
子婴在心中幽幽想道,宗室公族们出钱开辟种植园,然后赚到的钱,再购买种植园的产出,钱又流回了少府……嘶!难不成陛下当初就想到了这一步?恐怖如斯!
他摇了摇头,看向任嚣说道:“郡尉放心,绝对不会把甘蔗放坏,相反,我只担心甘蔗的数量不够!”
在子婴的气定神闲中,任嚣悬着的心渐渐放下,但有没有完全放下。
于是三天后,在陈卯和任嚣的辗转反侧中,种植的甘蔗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清晨,手中握着特制砍刀的隶臣从房舍走出,向山坡上的蔗林走去。
虽然是隶臣,没有什么人身自由,但每天能吃饱,也不用担心半夜睡着的时候,会被人把喉咙割断,最重要的是,不仅管饭,而且发钱。
这就让他们有了成为自由民的希望,平日里干起活来格外卖力。
只是即便是自由了,他们也不会离开种植园,他们追求成为自由民的身份,主要是为了涨工资……
于是伴随着特制砍刀的上下翻飞,一根根甘蔗不断倒下,之后砍掉上面没有甜份的地方,拿去堆肥,而剩下的部分,则有专门的工师按照编号捆扎好,再由隶臣抬到马车上。
嗯,编号是为了区分哪些甘蔗更甜。
而那些糖分少的,则自然会被连根刨除,换上其他品种。
这种选育的方式虽然简陋,但也是无奈之举,除非建设先进的研究实验室,否则只能如此。
…………
种植园外,几辆敞篷四轮马车沿着笔直平整的水泥路缓缓驶来。
自从阳山关的水泥工坊建好之后,从番禺县通向阳山关的道路就被水泥重新铺了一遍,而在主路旁边的种植园,道路自然也被重新改造了一番。
马车停稳,子婴和任嚣等人从车上走下。
任嚣打量着眼前的种植园,这里和他半年前来的时候,几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种植甘蔗的土坡,和种植水稻的平地之间的荒草地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正在翻耕,准备播种油菜的农田。
种植园临近河流的小型码头上,一袋袋装好的稻谷堆放在木箱上,被人力驱动的机械吊臂吊起,轻巧的放在渡船上,顺流而下。
任嚣微微皱眉,看着子婴说道:“收获的粮食都已经放进粮仓里了,为什么还要往外运?”
他疑惑的点在于,粮食究竟要运往何处。
毕竟南海郡地广人稀,在这个时间点上,基本家家户户都是粮仓满溢,市集上官方粮店已经好久没有开张了。
而下南洋的船队,带的都是盐巴、镰刀、斧子等高价值的商品。
毕竟船舱容量有限,在中南半岛上,一把上好的镰刀甚至可以换到拇指大小的一块蓝宝石!
之前他送给公子秀的满月礼和百日礼,就分别是两块拳头那么大的蓝宝石和一块巴掌大的粉红色宝石!
嗯,送给公子福禄和皇女可爱的礼物也已经在路上了……
所以前往南洋的船队,通常都是携带着工具或布帛,然后满载着宝石、奴隶或是粮食返航。
毕竟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条件,那里的人随便在地里撒一点种子,收获的粮食就够所有人吃一年了。
而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粟,将粮食运往中原的话,光运输成本就高的吓死人!
听到任嚣询问,子婴同样有些茫然的说道:
“这是陛下的密令,说是让准备五万石粮食,沿海岸线向北运输,在年底之前运到东海郡外海,等候指示……”
“至于为什么, 陛下没说……”
任嚣微微点头,既然是皇帝密令,他自然无话可说,只是跟着子婴一路向远处河边连成片的房屋而去。
秦开悄悄离开子婴身边,向另一侧而去。
种植园产的大鳄肉干是南海郡一绝,运往咸阳城后总是被哄抢一空。
昨日他接到家中来信,父亲说他有个朋友,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想要让他帮着直接在南海郡购买一些,快递回咸阳……
“也不知道父亲的朋友我认不认识……一百斤应该够了吧。”秦开边走边想,只是嘴角扬起诡异的笑容。
榨糖工坊内,陈卯有些目瞪口呆。
在他面前,一根根甘蔗被利刃截断,然后沿着传送带向前,经过两次冲洗,然后经过几个圆筒被多次挤碎、榨汁,汁液流入木桶,被提走过滤,然后上锅熬煮。
整个过程井井有条,看起来很是赏心悦目。
任嚣在短暂的震惊之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毕竟,这里面也有他的股份……
子婴微微点头:“等这里的蔗糖运到咸阳城,皇帝就不需要再去驯化蜜蜂了!”
………………………………
第三百一十九章 跃马扬鞭
上林苑皇家狩猎场,被价值不菲的丝绸围起来的帐幔中。
扶苏穿着一身玄衣纁裳,跽坐在蒲团上,眼前是一大票携带着家眷,开怀畅饮的嬴姓宗亲。
按照传统,现在原本是新年,但新历之下,过年还要再等等。
在更远处,两个自告奋勇,他完全叫不出名字的本家小青年,正手法娴熟的拆解着一只梅花鹿,准备烹调后给众人分享。
嗯,这头可怜的梅花鹿,是他之前亲手狩猎的,只是从梅花鹿奔跑的姿势可以看出,这应该是从小就被养在圈舍中,专门用来供皇帝狩猎用的。
毕竟家养的,在利箭穿喉而过之前,都显得不怎么怕人。
真可怜,等下烤的时候记得掌握好火候……扶苏摇晃着玻璃杯中的红色液体,决定等下自己的猎物要是被这两个小混蛋给毁了,就让他们去西域种棉花去!
他玻璃杯中的红色液体,是第一批东返的胡商带来的葡萄酒。
虽然胡商们坚称这是葡萄酒,但扶苏喝了一口后觉得,这就是葡萄汁……
我听说罗马人特别爱喝葡萄酒,所以他们一路向欧洲征服的时候,也把葡萄酒和葡萄庄园带到了被征服的地方……扶苏喝了一口在这个年代稀罕无比的东西,准备等明年就让人将葡萄引种到齐地诸郡,以及北地郡的贺兰山东麓。
嗯,后世的很多有名的葡萄酒庄园,就在这两个地方。
他在心中暗暗想到,听说这个时候欧洲人并没有掌握软木塞密封技术,所以他们的葡萄酒保质期很短,基本上一年的时间,就从酒变成了醋。
正好,红酒文化也归秦人所有了!
毕竟额滴,额滴,都是额滴!
而他了解这些,归根于后世里他约、不,是和妹子在家里谈心的时候,红酒是一件很好地辅助道具。
果香馥郁的红酒、跳动摇曳的烛火、轻柔舒缓的音乐……之后就可以和姑娘一起在铺满玫瑰花瓣的洁白床单上……向女孩展示自己的夜光手表。
扶苏放下手中的酒杯,看了看坐在他身边的戚蕊儿,决定晚些时候,和她一起鉴赏一个祖传的宝贝。
考虑到今天有很多从外地而来的宗亲,所以他没有让自家的波霸和她的塑料姐妹淘一起亮相,而是让她们去汤池宫泡温泉了。
毕竟她们尚在哺乳期,万一感染了传染病就不好了。
而且戚蕊儿是老秦人贵族出身,可以让她更好地融入到这场家宴中。
嗯,大人的抵抗力也比小孩子要高很多。
一旁的戚蕊儿浑然不觉扶苏内心所想,一双妙眸不时偷偷打量扶苏,眼神中带着欢喜和崇拜。
上午时候,扶苏策马而出,张弓搭箭的矫健英姿,深深印入戚蕊儿脑海之中。
突然之间,她呼吸凝滞了一下,俏脸飞霞。
跃马扬鞭……鞭……鞭打……戚蕊儿偷偷看向扶苏,眼中闪着诡异的光。
…………
汤池宫听泉殿。
田姬坐在殿中,单手托腮,圆润的脸蛋点缀着一双明艳的桃花眸,红唇鲜艳,一颦一笑之间,总流露出多情的妩媚。
在她的面前,是堆积如山的一大堆盒子,盒子中,尽是价值连城,珠光宝气的奇珍异宝。
嗯,大多是一些宝石、玉料、玛瑙之类的。
这些全部都是嬴秀满月和百日时,朝臣、宗亲,以及番邦使者敬献的礼品。
谷至于像一些宝马、猎犬、古玩摆件之类的东西,都放在别处,这里一件都没有。
她今天要做的,就是从这些首饰或者材料中,挑选一些,用于举行封后大典上用。
毕竟秦国从惠文王称王之后,只有王后,而没有皇后,所以皇后应该穿什么样的礼服,头上戴着什么样的头饰,都没有任何借鉴的可能。
于是,田姬捏着自己妩媚多情的俏脸,发出了哼哼唧唧的声音。
愁啊……
至于那些东西都是嬴秀的贺礼,按理说应该是他的私人财产……
嗯,这个不重要!
“来人啊,去把赵姬那个……赵姬夫人请来!”她哼唧了半天也没有想出该用那一件之后,果断进行场外求助。
陛下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这是善假于赵姬……田姬黑亮的眼珠子转啊转,嘴角洋溢起欢快的笑容。
…………
南郡,江陵县,通向武关的驰道上。
蒙毅站在路边,双手搭在额头,向北方眺望。
“按理说应该到了啊!”他轻声自言自语。
今天一大早,就接到了蒙恬派来的信使,说是今天就到南郡,要求他这个地方官做好接待朝中大员的准备。
作为被哥哥揍大的弟弟,蒙毅丝毫不敢怠慢,专门等候在驰道之旁。
而在他的身边,是整整五千名身高力壮,披着重甲的武士。
秋日的阳光虽然不甚毒辣,但他们站在无遮无拦的空地上,再加上穿着几十斤中的铠甲,早已是汗流满面,衣衫尽湿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