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里就是陛下所说的产房吗?”
夏无且扭头看向韩让,后者则肯定的向他点点头。
夏无且再次问道:“为什么要选在这里,而不是就在田姬夫人居住的偏殿?”
“当然是为了消毒!”一个带着几分威严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拜见陛下!”
“都起来吧。”
不就是拱了你孙女,至于吗?呵呵,你等着……扶苏看向始终‘厌屋及乌’的戚横,垂在身侧的手不经意间摆弄着腰间的铜铸人首鸟身佩。
老头心不甘情不愿的重新双手聚拢,俯身下拜:“见过扁鹊。”
扶苏点点头,看向满脸促狭的夏无且,正色说道:“朕让尔等来,并非单单是为田姬接生,而是给你们打个样,今后长阳街妇产医院的产房就照此处理。”
他带着一群穿‘白大褂’的向‘产房’走去。
…………
琅琊郡,琅琊县。
侯封天不亮的时候,就在一群琅琊郡的官吏,和当地名望很高的田姓豪强陪同下,一起登上琅琊台,恭恭敬敬的祭拜了始皇帝留下的琅琊石刻。
他今天来这里不仅仅是为了游览琅琊台,祭拜石刻,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则是巡视这里存放的水师战船。
………………………………
第二百九十三章 楼船
当年始皇帝最后一次巡游天下时出武关南下,抵达云梦泽,之后到达九疑山(今湖南九嶷山)望祭虞舜;
随后乘船沿长江而下,经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南下钱唐(今浙江杭州附近),渡过钱塘江,登上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市附近)祭祀大禹;
由会稽山北上,过吴县(会稽郡郡治,今江苏苏州),嗯,就是在这里,项籍说出了那一句流传千古的‘彼可取而代之’。
只是始皇帝并没有听到那个跪在道左的年轻人说出的豪言壮语,他的船队由江乘(今江苏句容北)北渡长江,沿海北上山东半岛,先后抵达琅琊、荣成、之罘,而后西返;
到了平原津(今山东平原西南)时,突然病倒,没过多久便在沙丘(今河北广宗县附近)病逝。
而那些耗费巨量财富打造的大船,小一部分被徐福带走,前往东海寻仙,大部分则留在了琅琊县的港口。
嗯,就是在这片海域,曾经爆发过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海战。
进攻方是吴王夫差率领的吴国水师,防守方则是齐国水师。
最终的结果则是吴国胜利……
侯封祭拜过琅琊石刻后,远眺了一下碧蓝如洗的汪洋,感叹着命运之无常,人生之短暂。
贯高从琅琊台下迎了过来,抱拳询问说道:“禀右丞,楼船校尉已到,是否让他过来?”
侯封微微颔首,此刻他代表皇帝在祭拜琅琊石刻,所以尽管楼船校尉是秩比两千石的高官,也依然要等在一旁。
俄顷,一个身高近丈,看起来极为彪悍的青年快步走来。
“楼船将军孟贲,参见右丞!”
难怪陛下说关中出将……侯封心中赞叹,想起对方曾经在海中搏杀海怪的传闻,旋即上前一步,仰头说道:
“不愧是力搏海怪,被先皇帝赐名为贲的猛将!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孟贲微微摇头,谦虚的说道:“称不上海怪,不过是一条吃人的巨鲨罢了……”
他略有些疑惑的问道:“不知右丞传末将前来,究竟所谓何事?”
侯封浅笑说道:“将军快人快语,我就直说了。我让将军前来,乃是奉陛下之命,请将军带我巡视水师战船。”
孟贲抱拳说道:“既如此,还请右丞随末将一同去琅琊港就是!”
…………
日中之后,侯封从马车上走下,随即向四周打量。
在他的不远处,数不清的‘楼船之士’头戴黄色小帽整齐列阵。
嗯,这主要是因为阴阳五行学说,土克水,所以水师服色和步兵骑兵迥然不同。
侯封向远处港口望去,只见到一座高十余丈的大船漂浮在水面上面,如同一个庞大的水上堡垒,威风凛凛。
他不由得轻声呢喃道:“这就是当年先皇帝的御船吗?果然不凡。”
“右丞错了。”孟贲笑着摇了摇头,轻声解释道:“这是末将的船,用来观测敌情,指挥作战之用。”
他指着另外码头另外一边,一条长约十五丈,宽约四丈的三层艨煌说道:“那才是陛下专用的御船。”
侯封偏转脑袋,看着那一艘雕梁画栋,船舷上多用黄金装饰的大船,不停点头称赞,心中却想,我还以为先皇帝转了性子,晚年开始节俭了呢,原来是我错了!
他旋即带着几分疑惑问道:“将军的船,为何会比陛下的船更大?”
毕竟始皇帝是一个什么都喜欢大的奇男子……
孟贲笑着解释道:“右丞有所不知,凡战船,分为大翼、中翼、小翼,另外还有楼船、突胃、桥船等。”
“若是按照当年伍子胥的说法,将水师比作陵(陆)军,则大翼如同驷马战车,小翼如双马轻车,桥船如轻骑,突胃如攻城之冲车,楼船便如楼车。”
侯封点点头,他明白了各种船只的用途,但还是不理解为何始皇帝的御船没有孟贲的指挥船大。
孟贲接着说道:“楼船太高了,不仅航速太慢,而且如果遇到大风浪,还容易倾覆。但水战不比陆战,大家都在同一个平面上作战,楼船高于所有战船,方便指挥作战。”
“最重要的是体型够大,看起来很壮观,所以水军的将领,就以楼船将军,楼船校尉命名。嗯,类似于步兵的车骑将军,骠骑将军。”
侯封恍然点点头,其实他还是不太懂,为什么说楼船容易倾覆,但再问下去,就太丢脸了。
于是他换了个话题问道:“水师船帆改造的情况如何?”
孟贲叫来了军中的工师, 让他给侯封详细汇报。
工师略微想了一下,语气平稳的说道:
“我水师共有大翼三十船,每船容短兵二十六人,棹卒(桨手)五十人,舳舻三人,持长钩、矛、斧者各四人,共计九十一人,已经改造完成的共计十九船,其余本月之内可完工……”
侯封不停点头,对琅琊水师的效率表示满意。
只是他在心中腹诽,大翼长12丈,宽1丈6尺,没想到才能够乘坐不到百人,相比之下,陛下在长池建造的新式帆船,长度和大翼差不多,同样有船员百人,但除此之外,还可载重数千石……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该扔!
片刻之后,侯封询问道:“若是等到全部战船改造完毕,大约还需要多少时日?”
工师略微在心中盘算了一下:“最多再有一月,就可全部改造完成!”
侯封奇道:“如此之快?尔须知军中无戏言!”
孟贲笑着解释道:“改造船帆不难,无非是将前帆改为三角帆,至于后帆,则并没有多少船有后帆……”
“最难的一点,就在于让操舟之士学会逆风航行,虽说有陛下画的教程,但毕竟和以往的航行之法截然不同,所以尚需时日才能适应新的作战技巧。”
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哑然失笑道:“嗯,陛下所绘制的三角帆,我水军虽然尚未完全掌握,但琅琊郡的渔民却已然掌握,并且先水军一步将之应用在出海的渔船上……蛇形前进,船速至少提升一倍!”
………………………………
第二百九十四章 辰国
侯封听着孟贲的话,微微点头,在心头盘算着自己的事情。
就在此时,一名绣衣郎从港口外策马而来。
“禀报右丞,护东胡中郎将、渔阳郡守、辽东、辽西郡尉严湛到了。”
这么多人……孟贲心中腹诽,但脸上如常。
来的好快啊……侯封快步向外走去,回头说道:“将军随我一同去见严郡守,有陛下密令相商!”
片刻之后,港口一间僻静的房屋内,代表着皇帝的侯封坐在上首,严湛、孟贲相对而坐,房屋三丈之外,遍布着手按环首刀的甲士。
孟贲看看侯封,再看看严湛,满脸疑惑。
侯封同样打量着二人说道:“按照陛下密令,让我等选择适当的时机,向东方航行,擒拿徐福回咸阳治罪……”
孟贲眉头紧皱,举手示意道:“徐福何罪之有啊?他所做一切,全部是奉先皇帝之命而为。”
侯封正色说道:“齐人徐福,妖言蛊惑先皇帝,耗资巨万,却始终未获仙药,罪之一也!”
“此寮先后两次,携我秦之童男童女投之异域,罪之二也!”
“有此两罪,就是族诛此贼亦不为过!”
“楼船校尉莫非想要包庇此人不成?须知秦律昭昭,包庇奸人与降敌者同罚!”
孟贲瞬间睁大眼睛,满脸的惊怒交加。
他有些不敢置信,此时这个咄咄逼人,面如豺狼之人,竟然和刚才那个语气温和,彬彬有礼的是同一个人。
一瞬间,孟贲想起了对方的先斩后奏之权,额头瞬间冒出一层细密的汗水。
严湛看了看满头大汗的孟贲,心中叹气,但还是决定看在同为秦国公族的份上,伸手拉对方一把。
他满脸堆笑的打着圆场:“廷尉右丞多心了,楼船校尉必然不会包庇奸人,还是说一说如何出海擒拿徐福的事情吧!”
侯封顺势收起阴鸷的神情,脸上重新挂上敦厚的笑容:“按照陛下所说,我等需要先在东海建一基地。”
“毕竟徐福向东航行,到底去了哪里,谁也不知。”
“况且一同出海的还有卢生、韩钟、侯生、石生等人,故而这不是一次两次出海就可成功的事情。”
孟贲擦了擦额头汗水,附和着说道:“右丞所言甚是,茫茫大海,要想找到徐福等人的确不易!”
严湛也笑着说道:“我觉得,向东航行的基地,不如就放在辰国。”
侯封微微一愣:“辰国?那是哪?”
严湛解释道:“就在箕子之国以南,其国共有七十八部,民多但兵弱,懂农耕,亦擅冶铜,男丁多聒噪,但女子却很温顺……额,过几日我送二三子几个辰国隶妾,好好享用享用……”
他自从被任命为护东胡中郎将之后,就很自觉的将妻子儿女送回了蜀郡老家,身边只留下两个陪伴多年的妾室。
习武之人体格健壮,欲望本就强于常人,且像他这样出身贵胄的,在女色方面更是来者不拒,所以网罗了很多异域女子。
听到严湛的话,孟贲满口称谢,但侯封却摇了摇头,拒绝了严湛的好意。
女人,有秦律好看?
他看着严湛说道:“郡守这么一说,我还想起了陛下还曾说过,让我等择机从箕子之国寻觅耐寒的稻种,引种辽东。”
“这次出兵,正好可以完成这项任务!”
孟贲看着严湛铺开的舆图,点头说道:“若是能降服辰国,使之成为我大秦的藩篱,那么向东航行之时,就可不用担心补给的问题了!”
他抬起头,有些疑惑的问道:“但,我等具体该如何去做呢?”
侯封笑着摇摇头:“我乃法吏出身,虽然曾在陇西军中效力,但对于指挥作战之事却没有天赋,此事全凭二位决断,我尽力配合就是。”
孟贲也摇了摇头说道:“我虽然生于关中,但多年的水师生涯,已经完全忘了该如何组织陆地作战,所以……”
严湛点点头说道:“既如此,那某就当仁不让了!”
听到严湛如是说,侯封和孟贲齐齐笑着表示赞同。
严湛在将舆图调整方向,招招手示意他们二人过来:“此次出兵降服辰国,我的打算是南北并进。”
“具体的方法则是调动渔阳、辽东、辽西三郡郡兵,再从东胡调遣部族军,然后借道箕子之国,向辰国发起攻击。”
“这是北路进军的方式, 至于南路,只需要琅琊水师出港向东,绕过胶东半岛,封锁辰国船队,使得他们不能骚扰北路军的补给船队。”
“等到北路军抵达辰国都城,琅琊水师再顺流而上,将攻城器械运送过来就行!”
他说的攻城器械,指的是当日对付过羌人的重力抛石机,要是让步兵携带着这么个大型的攻城武器,穿越半岛北方的话,不知道要走到哪年哪月!
侯封点点头,严湛的谋划虽然看上去平平无奇,但占据优势的一方本就不必要搞一大堆的花式操作,只需要一路横推过去就好了。
而一旁的孟贲则满脸疑惑:“陛下之前下诏,说是停止征发徭役,征调戍卒,严郡守这样做,会不会招来御史弹劾?”
严湛微笑摇头:“没有必要征调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