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微微摇头,现在的秦国和历史上的秦国不同,天下并未大乱,并没有出现可供野心家们火中取栗的机会。
如果张良只是为了躲避秦庭的抓捕,而逃离了咸阳城的话,那么反倒不足为虑了。
只是,一个被轻易吓退的人,能是历史上那个和韩信、萧何齐名的汉初三杰,张良,张子房?
扶苏坚信,张良一定就在咸阳城,只是不知道躲在哪个阴暗的角落里,阴鸷的盯着他,刺探着秦庭的一举一动,好在第一时间做出最佳的抉择!
“让你组建的‘地网’,现在情况如何了?”
既然搞不出来‘天眼’,那就先搞一个地网出来,无声无息,却又无处不在!
甘夫点头说道:“咸阳城内的地网已经铺开,现在正逐步向周边郡县蔓延,用不了多久,不光内史,整个秦国都会在地网的监视之中!”
他有些迟疑的说道:“只是地网的人好招募,家世清白就好!但摊子铺开之后,天罗的人手就不足了,毕竟他们才是擒拿反贼的主力,需要受过长时间的搏击训练!”
ps:感谢‘lmdfg’、‘wanwu丧志’、‘dark崔’、‘老大的主人’、‘111’、‘炉煮炼丹’的月票!?(′???‘)比心
………………………………
第二百七十八章 士(第二章)
甘夫眼皮向上抬了抬,看着扶苏说道:“能不能再从宫门卫士,或是蓝田大营里……”
地主家也没余粮啦!再说了,这些人我还留着有用……扶苏微微摆手,制止了甘夫继续说下去:“这个问题,朕会考虑的,一月之内就可解决!”
甘夫抱拳:“那臣就静候了!”
扶苏继续笑着说道:“你觉得,抓捕张良的难点在哪?”
甘夫略微回忆了一下,有些底气不足的说道:“臣没有他聪颖……”
“臣曾多次给张良下套,可总是被他躲了过去,有一次他还在原地留言,嘲讽了臣……”
正常,正常……扶苏点头,勉励的说道:“是朕的错,让你一人去对付张良,确实有些勉强了。”
他略微思索了一下说道:“这样吧,等下你去找中书谒者左丞陈平,让他做你的副手,协助你去办好这件事情。”
“那关东的儒家虽然迂腐,但有些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比如那句三人行,必有我师!”
“所以在抓捕张良的事情上,你要多听一下陈平的建议。”
甘夫重重点头:“臣明白,请陛下放心!”
……
片刻之后,扶苏望着甘夫策马离去的背影,独自沉吟。
其实他心中天罗的最佳统领,是跟着侯封一起离开关中的绣衣郎贯高。
在原有的历史线上,贯高是张耳的门客,张耳去世后,贯高继续效忠张耳的儿子,刘亭长的女婿,赵王张敖。
有一天,刘亭长从平城经过赵地,作为女婿,张敖自然鞍前马后的小心伺候,而刘亭长也没跟这头拱了自家白菜的猪客气,态度傲慢,动辄辱骂。
所谓主辱臣亡,贯高和他的老伙伴们就计划着干掉刘亭长,为自家大王讨个公道!
但却半路走漏了风声,被人告发。
当朝廷来人捉拿反贼的时候,贯高的老伙伴们都想着自杀谢罪,不至于危及张敖。
但贯高却不这样认为,他说张敖并未参与谋反,现在却被一并擒拿,大家都死了,不就连个为大王喊冤的人都没了?
于是所有人谋反之人和张敖一起,被押解回了长安城。
之后贯高受尽酷刑,被鞭子抽了几千下,浑身也被铁器刺了一遍,身上已经没有可打的地方了,仍然坚持说赵王张敖并没有参加谋反。
吕后虽然也为自己女婿说了说情,但当时正处于是否换太子的关键时间,刘亭长自然越发觉得谋反案的背后,有着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
只是当廷尉将贯高的惨状向刘亭长说了之后,这个在心中一直崇拜着信陵君魏无忌的老人,或许想起了当年那个‘北乡自刭,以送公子’的候赢。
于是慨然说道:“壮士!”
当一名和贯高有过私交的中大夫来问明情况时,贯高说:有谁不爱自己父母妻儿的?现在我被灭三族了,难道会为了保赵王而牺牲亲人的命吗!只是因为赵王真的没造反,造反的事就是我们自己干的!
在这个侠文化盛行,并且刘亭长早年也做过游侠的年代里,贯高和张敖被一并赦免了死罪。
但贯高却说:我之所以被打得体无完肤还不自杀,是为了告诉皇帝赵王没有造反。现在赵王已经出来了,我的使命就完成了。而人臣有弑君的罪名,有什么脸面去见皇帝!纵然皇帝不杀我,我心里难道就不惭愧吗?
于是自杀,在历史上留下了寥寥数笔,但重若千钧的故事。
也正是这样,扶苏坚信,贯高就是他一直寻找的,最完美的白手套的人选。
…………
日上中天之后,车队抵达工业区。
一下马车,扶苏后背瞬间就变得潮湿了起来。
空调,冰阔落……扶苏在心中默念着,希望如同望梅止渴一般,让自己变得凉快起来。
“参见陛下!”
早就等候在这里的公输轨急趋上前,躬身行礼。
“车床建的怎么样了!”扶苏热到无法呼吸:“朕让你车的螺纹模具做好了吗?”
公输轨拱手说道:“回禀陛下,第三架车床正在建设中,螺纹模具已经交给石室令徐亢,让他生产相应规格的玻璃瓶用了!”
他略有些疑问的说道:“不知陛下要这个是做什么用的?”
扶苏反问道:“你可记得之前的柑橘罐头?”
公输轨点点头,迎夏之时的赏赐中就有这种罐头,酸甜可口。
据说在咸阳城的黑市中,一瓶这样的罐头价值千钱!
嗯,主要是玻璃瓶值钱……
要不是担心软木塞封不严,保质期不长,我才舍不得赏赐呢……扶苏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道:“这种带螺纹的玻璃瓶,同样是用来生产罐头的。”
“铁质的盖子,比软木塞封的更加严实,这样罐头的种类,也就可以丰富起来了!”
嗯,红烧猪、牛、羊肉罐头,鱼罐头,甜瓜罐头,豆子罐头……即便只是接军队的订单,一年就不知道能省多少钱!
毕竟和后世饭都不管饱的军户奴隶不同,这一时期的军队在作战之前,一般都会杀牛杀羊的犒赏士兵。
而在长距离的行军时,也会不时将羸弱的牛、马宰杀了,让士兵食用。
所以后来的汉朝远征匈奴,大宛之时,才会出现十几万匹驼兽出塞,最终回来的只有几万匹或者更少。
这些消失的,大多是在行军的时候被当做军粮吃掉了。
只是这样的方法太浪费了!
而当罐头工艺解锁之后,秦军远征的时候,只需要将罐头用稻草包好,装到四轮马车上,就可以大大提升行军的速度和作战的效率。
虽然生产不出全金属的罐头,但制作玻璃罐头并不是难事。
加盖预封,放到蒸笼里加热,灭杀细菌的同时,也在对食物和罐头本身加热,这样等到罐头冷却下来的时候,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盖子就被紧紧的吸在了玻璃瓶上。
而在玻璃罐头中,也会形成一定真空度,这样排除了空气,也可以抑制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等到吃的时候,用刀子撬一下瓶盖底部,听到进气声就停,瓶盖就很好拧开了。
嗯,只是这样一来,难题就是瓶盖的制作了!
………………………………
第二百七十九章 瓶盖(第三章)
蓝田县工业园,利用傍晚时分的凉爽,十几个隶臣喊着号子,用滑轮吊将一个巨大的齿轮吊起,然后放置在水力锻锤上。
这是扶苏设计出的,用于锻压瓶盖的粗糙器械。
至于瓶盖的材料,则是镀锌的铁皮。
铁皮的制作简单,烧化的铁水倒在平面上,碾开冷却就行了。
而锌的制备虽然繁琐,但其实工艺很简单。
将挖到的铅锌矿加热,锌化为气体向外溢出,在炉膛上加上一根铜管,弯曲导向侧边,尾端附加一个冷水槽用于降温。
锌蒸汽在铜管内壁凝结为锌液,然后沿着铜管向下滑动,就得到了不是很纯的锌块。
当然了,还有很多的锌蒸汽直接在铜管上凝固了,等到熄火之后,钻进去刮下来就行。
再然后,用温度几百度的火炉,将锌块融化,搅拌分离之后,就得到了杂质较少的锌锭。
于是,当水力锻锤的最后一个零件被安装好之后,水渠的阀门被打开,从灞水中引出混浊水流翻涌而出,带动水车的旋转,进而让内部的锻锤猛地下压。
铛!
放置在下方的镀锌铁皮瞬间变形,在铁锤和模具的双重挤压下,变成了扶苏想要的样子。
俄顷,第一批生产出的瓶盖和玻璃罐头全部送到了扶苏手中。
咔。
扶苏将瓶盖拧上,站在他身边的公输轨和一众工师,脸上全部露出了喜悦的神情。
这不仅仅是知道自己将会受到嘉奖。
重要的是能够亲自参与,并见证如此奇妙事物的产生,对他们这些当了大半辈子百工之人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自豪感。
不过扶苏的喜悦和他们不同。
水力锻锤什么的,不过是蒸汽动力的降级版本,算不得什么。
扶苏的喜悦在于,工匠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他的构思转变为现实,这才是一件真正了不起的事情!
什么是工业化,什么是工业革命?
不是简单的搞出来蒸汽机然后就进入了工业时代了!
促使工业革命,生产力起飞的不是水力、风力、蒸汽动力。
而是集约化的生产和流水线化的工厂模式,大大降低了岗位工人的培训成本,技能要求,以及产品标准化后提升的产品质量。
就好像扶苏眼前的正在铛铛作响的水力锻锤。
杠杆、齿轮、大型铁锤……林林总总,若是按照扶苏刚穿越过来的那时候的制作方式,最少也要半年时间才能做成一台。
而现在,在分别加工,然后总装的生产思路下,半个多月就能做出一座拥有八个锻锤的水力锻压机!
这就是扶苏效法后世的工业生产模式,摒弃掉这一时代的师傅带徒弟的小作坊模式,所推广出来的新规定:
按照岗位的不同,专门培养出只需要学习某一部分技能的熟练工。
在旧有模式下,以培养一个制陶工人为例,学徒工需要从如何寻找合适的陶土开始学起,直到学会制作陶坯,掌握烧窑的火候。
这一整套技术学下来,即便是师傅愿意倾囊相授,最少也要学上三五年!
但在新规定中,拧螺丝的只管拧螺丝,其他的不要管!
想到这里,扶苏呲笑一声,重新塑造自己对于秦这个只在《史记》中留下聊聊千余字的朝代的看法。
穿越之前,在他的印象中,秦国是有着类似于后世的标准化流水线制作方式的。
但穿越之后他才发现,当年那个《复活的军团》,只是后世人的臆测罢了。
所谓的制式大规模生产,不过是秦国政府将一切社会生产的供需都法定化了!
这确实是有好处的,比如南郡生产出的弓弩,可以和咸阳城官坊中生产出的弓弩互相匹配零件。
但除此之外的其他地方,就充满了历史的局限性了。
比如在一个农业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农业生产。
按照蒙恬、蒙毅和陈卯等人发回来的奏疏,在他们所看到的地方,都存在一刀切的懒政行为。
既一亩地撒多少种子,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全部是机械的,严格按照秦国政府,根据在关中收集的数据颁布的《田律》、《仓律》来指导农事。
然而地理位置不同,水文情况和日照情况也不同,照搬同一套律令,无疑是错漏百出之事!
所以关东六国之民才会觉得秦法难以忍受,毕竟瞎几把种田,最后坑的是自己的肚子!
而要是不听当官的瞎讲,黔首们自行按照祖辈的经验农作,当官的就用秦律治你……
所以天下苦秦久矣!
哎,看来又要忍痛做出一个违背祖制的决定了……扶苏强迫自己做出一个痛心疾首的神情,来化解远处帝陵恍惚间的摇摇晃晃。
公输轨在一旁小声说道:“陛下,若是借用此等物品,是否可以大大提高打造那种大片甲胄的效率?”
扶苏偏转脑袋:“你说的是板甲?”
公输轨点点头:“正是!臣觉得,可以先用这种锻锤,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