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还是再等两年吧。
而且,不是还有一些其他的,娱人娱己的有趣玩法吗!
扶苏等到戚蕊儿为他打理好外衣之后,勾了勾对方光洁如玉的下巴,居高临下的板着脸说道:“你做的很好。”
说完,他再不回头的转身而去。
皇帝权威的加持,让扶苏身上有一种无法掩饰的威严感和高贵气质,这让目视着扶苏背影的戚蕊儿红飞双颊, 身体再次微微打颤。
扶苏在尙衣令女官的服侍下,穿好他那里三层外三层的皇帝制服,旋即挑选了几块喜欢玉佩挂在腰间,接着制定了今日的佩剑,大步向寝殿外走去。
…………
林光宫西侧,临近驰道的宫门前,几十辆被重兵押解的四轮马车快速驶来。
为首一人,正是羽林将军王离。
他神情复杂的看着眼前将他拦下,验看着文书和货物的虎贲中郎将韩信,心中一阵唏嘘。
曾几何时,他爵至彻侯,官居九原军裨将,而对方呢,只不过是一个混吃混喝的落魄户。
但现在呢?
双方已然平起平坐,不,准确地说,对方这个加了‘中’字的将军,要比自己这个将军更受到皇帝的宠信。
譬如此时,自己要进入皇帝行宫,尽管双方都是熟人,但却需要装作不认识一般的查验身份。
而加了‘中’字的官员,则可以通行无阻,只需要向内官通报一下,就可以面见皇帝。
韩信验完王离的文书,公事公办的说道:“马车拉的是什么?”
王离上前一步,打开其中一个麻袋:“这是陛下让人采摘的棉花,嗯,这些都是!”
韩信摆摆手,一队身穿铁甲的士兵走了过来,他大声说道:“全部打开检查一遍,不要放过任何一处!”
王离退在一旁,一言不发,这是应该做的流程,万一宫中出现刺客,也和他无关。
毕竟当日始皇帝在兰池宫遭遇刺客后,封锁关中,杀的人头滚滚的事情,还依然历历在目。
………………………………
第二百七十四章 问策(上)(4k章)
“弹棉花呀,弹棉花……”
扶苏看着正在从棉桃中往外撕扯着棉花纤维的内侍,脑海中不由得想起了这一首魔性的歌曲。
棉花怎么弹来着?艹,完全不会啊……扶苏在原地站住不动,脑海中回想起曾经看过的这部电影。
他依稀记得好像是利用类似于弹弓之类的东西,人拨动弓弦,弓弦震动将棉花弹松……
算了,不费这劲了,反正棉花这东西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至少还要有三年以上的时间。不如把这种发明,留给别人好了!要相信,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大的……扶苏暗暗点头,向一旁负责监工的内侍说道:
“让他们仔细一些,不要漏掉任何一个棉籽,剥棉籽最多的那一个,赏千钱,前十,晚饭吃肉!”
听到扶苏的话,在场所有忙碌中的内侍,手上的动作立刻提速。
争取早点把棉籽都剥出来,再种一波……扶苏边向外走,边在心中规划。
虽然夏播棉的产量、品质均不稳定,但他要的,是足够多的棉籽,至于棉絮如何,其实并不重要的。
“嗯,今年再攒一波种子,等到明年、后年的时候,再用正常的方式,春播秋收,去收获优质的种子用来推广!”
“其实最好的棉花种子,是生长在中美洲的大陆棉,不过这属于有生之年系列了……”
扶苏向等在殿外的尉缭、羌瘣、王离等人走去,心中想的却是,再有两三年的准备,手中攒一波棉服和毛毡,以及大量繁殖的温血马,就可以尝试着去解决东胡人,然后从辽东郡向外扩张,让那片被异族占据的黑土地,回归祖国的怀抱了!
“臣,虎贲中郎将韩信拜见陛下!”
“臣,羽林将军王离拜见陛下!”
“臣,羽林校尉呼衍蒲奴拜见陛下!”
尉缭羌瘣只是拱手行礼,而韩信等人则是长揖及地而拜。
扶苏微微颔首,旋即笑着说道:“走吧,趁着天气还不热,陪朕走走。”
他今天让这几个老将、小将和‘匈奸’前来,主要是为了下个月的迎秋之礼提前做准备。
迎夏之礼,赏赐群臣。
而秋天主刑杀,当礼毕之后,赏赐的是军队,而且皇帝还要亲自给军中宿将讲授军法。
和那个拥有无穷威信的胖子不同,他哪怕瞎鸡儿乱讲一通,下面的武将也没人敢说半个不字。
扶苏就不行了,这年月不光文臣们喜欢怼皇帝,就连武将在不统兵时,也一样不会放过怼皇帝,然后让自己青史留名的机会。
比如王翦那一句,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把始皇帝说的不好意思了,直接给王家父子全封了侯!
这激将法用的,不愧是战国四大名将!
当然了,这也是他摊上了始皇帝这么个千古一帝,要是碰巧遇到了好面子,且小气的昭襄王,转过头来就赐剑自尽,想多活一分钟都不可能!
片刻之后,在上次招待尉缭、李信的荷花池凉亭中,再次摆上了一排条案,几个内侍奉上凉茶和精美的小点心之后,点燃熏香,倒退着离去。
羌瘣王离等人倒是面色如常,韩信也只是看着面前的小点心微微愣了愣神,而一旁仿佛进了大观园的‘呼衍姥姥’,则始终睁大了眼睛,满是震撼的四处打量。
王离用手肘捅了捅他,用如同蚊子哼的声音说道:“别盯着陛下看,当心判你个刺王杀驾之罪,推出宫门斩首!”
呼衍蒲奴打了个激灵,然后学着王离的样子正襟危坐,将头低下,注视着面前晶莹洁白的茶盏。
娘嘞,这就是大秦的皇宫吗?盖这么一套院子,得卖多少只羊啊……呼衍蒲奴在心中盘算了一下,觉得将整个匈奴的羊都卖了,也造不起这么一座规模的房子。
王离斜撇呼衍蒲奴一眼,这么多天的同吃同住,让他很了解身边这个蛮子的想法,他在心中呲笑,这只不过是皇帝的一座离宫,要是让这个蛮子见识一下咸阳宫和章台宫的巍峨庄严、富丽堂皇,他还不得当场昏过去!
作为掌兵事的太尉,羌瘣在众人坐好之后率先发言:“不知陛下想听何种兵法?”
《德胜兵书》最好了,可你懂吗?还是来点正常的吧……扶苏笑着说道:“朕想听听以步制骑之术。”
他看着呼衍蒲奴和韩信王离说道:“以及如何解决匈奴犯边之策。”
前者简单,早在姜子牙写《六韬》时期,就对于步兵在遭遇战车时该如何应对有所描写,而现在虽然战车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但战术思想却是相通的。
至于后者就难了,毕竟按照现在的形式,应该是冒顿向自己的部下询问,如何防御秦人北上劫掠的方法。
但扶苏知道,游牧民族的生命力极为强悍,就像是野草一样,春风吹又生,没有匈奴,还会有突厥、鲜卑、柔然等各种各样的外患。
所以他要问的是,在没有点出‘机关枪’科技,解锁【能歌善舞的游牧民族】这一词条之前,该如何防止游牧南下的问题。
后世里清朝解决游牧南下的条件,在这个年代几乎不存在。
比如和亲,或者说是联姻,就是把公主嫁给蒙古王公,然后再把他们的女儿或姐妹纳入后宫,然后给予蒙古王公们超国民待遇。
在后宫中给几个或几十个漂亮的草原妹子加副碗筷的事情,富有四海的皇帝是毫不介意的,但要是嫁公主……嗯,嬴阴嫚能把咸阳宫都拆了!
而秦国的大臣和宗室们,也根本不可能接受这种提议!
中原王朝中,除了隋这种不怀好意的,以及铁血强怂这种奇葩,对于和亲嫁公主都是抗拒的。
嗯,大唐也是个例外,不过那是在唐朝处于优势时和亲,类似蒙古和亲高丽。
谷举个栗子的话,就是唐朝和亲回纥,唐朝公主嫁回纥可汗为王后,回纥公主嫁唐朝敦煌王李承寀为妃。
双方有来有往,是一种相对平等的联姻。
而控制思想,用于减丁的喇嘛教,在这个年代更是没影的事!
至于像后世里让草原人从游牧转为定牧的条件,在没有发达的物流网和工业化的饲料处理技术出现之前,也同样没有太高的参考价值。
所以扶苏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从来没有人走过的一个新的道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没有任何成功的经验可以让他吸取经验教训。
每一步都是创新!
在凉亭之中,听到扶苏的问话,王离下意识兴奋了一下,以步制骑,在坐的武臣中,除了韩信,他是最有经验的一个。
他在和蒙恬复盘漠南之战时,对于自己的一系列举措,都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兵力相差悬殊,前期的准备不足都不是重点。
能让冒顿在第一天的试探之后,很轻易的就压制住秦军,并迅速突破他防线的原因,在于地形的选择和改造。
不过王离还是压抑住自己急于表现的冲动,低下头,眼睛半闭,等待着尉缭或羌瘣来做这个开场之人。
然而出乎王离意料的是,韩信猛然抬起头,抢先一步发言。
“既然陛下发问,那臣就从基础的步兵和骑兵指挥来简单讲讲好了。”
韩信站起,走到凉亭中央,向扶苏拱手行礼,见到对方向他微笑后大声说道:“步兵结阵而战,合千百人之力于一体。堂堂之阵,士兵闻鼓而进,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违者必杀无赦!”
步兵方阵,堵墙而进,令行禁止,慈不掌兵,这些纸上谈兵的道理咱都懂,不过看在你是兵仙的份上,我就耐着性子接着听吧……扶苏微微颔首,面对鼓励的微笑。
韩信看着扶苏的笑容,变得愈发自信起来:“所有的步兵阵型,无论是天、地、人三阵,亦或是其他的什么阵法,归根到底,只有三种模式。”
“既两军对垒时用的方阵,对垒之前,便于弓弩杀伤的横阵,以及快速行进的纵阵!”
“所有的一切排兵布阵、克敌制胜的方式,都是对这三种阵型的组合。”
韩信略微想了一下,笑着说道:“这就像是陛下曾经说过的,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看着尉缭、羌瘣投来的震惊目光,扶苏脸上露出职业性的假笑,心中暗叹,对不住了岳少保……
韩信继续说道:“和密集作战的步兵不同,至少在很多的时间内,骑兵用的是离合之阵,即便是不结阵而战,同样可以发挥出很强大的战斗力。”
“譬如当日的征讨羌人之战,郎中令李……”韩信停顿了一下,觉得直呼李信之名有些不妥,他脸上浮现出一丝尴尬的表情,接着说道:
“郎中令就是利用游骑兵骑射的优势,使得羌人步兵,不得不聚拢在一起,利用集中起来的盾牌和弓弩,使得游骑兵不敢冲阵。”
“但这正中郎中令下怀,羌人密集的阵型,使得我军的抛石器,随便扔出去一块石头,至少能杀伤敌人七八个,甚至十几个之多!”
“等到羌人大乱,随后就是蒙颖带领的重骑兵,直冲敌阵,生俘贼首,献于宗庙……”
该死的张良,要不是他始终阴魂不散,当日抛石器扔出去的就不是石头,而是炸药包了……扶苏双手合拢放在身前,边听韩信说话,边在心中盘算着是否给甘夫再拨一笔款子,让他组织起来一些‘朝阳群众’,检举揭发身边的‘敌特分子’。
韩信对于扶苏的走神一无所知,继续说道:“但假设蒙颖没有冲阵成功,羌人步兵将之击退之后,同样是无力追赶的!”
“这不单单是人的两条腿追不上战马的四条腿,而是因为步兵要追击骑兵,必然要先行解散方阵。”
“这,就等于说是解除了自己绝大部分战力,而骑兵的离合之阵在逃窜之时,战力却并不会减退,随便组织一个反击,就可轻松击溃追兵,甚至反败为胜!”
扶苏点点头,对此表示认同,后世的蒙古人就经常使用这样的战术,游骑兵散射寻找战机,然后诈败引诱敌人追击,等到敌人阵型从结阵而战的状态,变成追击的阵型之后,蒙古人就开始穿上重甲,拿着长矛开始猪突了。
韩信最后做出总结:“所以单纯的以步制骑是不存在的,作战之时,主将需要指挥的,不仅仅是步兵,骑兵……”
“他需要协调全部的士兵,长戟兵,剑盾兵,弓弩兵,轻骑,甲骑,弩骑……甚至鼓乐手,传令兵等等等等,只有将之拧在一起,之后才有胜负之分。”
“此所谓庙算多者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