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中一些从河东盐池来的工师,和从将作少府调来的,扛着游标经纬仪的工师,大步向盐池走去。

    他们在离开咸阳城的时候,就曾听扶苏说过,若是今年降雪之前,在这里用跟河东盐池一样的方法,开采出食盐之后,所有工师晋爵两级,赏万钱!

    而北方的降雪比南方要早,所以他们必须分秒必争!

    至于从九原军中来的军吏, 他们和军中带来的工师一起,开始测量地形,准备从这里一路向东,修一条连接贺兰山西麓的长城。

    最起码也要先把烽燧修起来。

    毕竟这里是盐池,产出的是白色的金子,匈奴人必然不会甘心盐池被秦军夺去,所以堡垒,烽火台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前者是用来限制匈奴骑兵来去如风,对守军发动突然袭击的;而后者,则是召唤九原军前来收割脑袋,换取军功爵用的。

    蒙恬挥了挥手,负责警戒的骑兵分成三组,其中一组向远处撒开,剩下的两组则跳下马背,解下马鞍,任由马匹啃食青草,舔舐咸咸的湖水。

    “记着,修建长城之时,记得将引水的暗渠先修好,这么多人和牲畜,没有足够稳定的饮水可不行!”

    蒙恬叫来一名工师仔细叮嘱,后者在纸上记录之后,行色匆匆向别处跑去。

    没、没礼貌……蒙恬微微咋舌,但随即放声大笑了起来。

    “或许,这就叫做利出一孔吧!”

    ps:感谢‘丁卯年戌月八钱’的月票!


………………………………

第二百五十四章 治黄

    咸阳城,章台宫之东,极庙之南。

    天还未亮,一万五千甲士已经在这里列阵。

    左军一万人是虎贲将军杨熊统领的蓝田大营士兵,而右边的五千人则是中尉辛胜率领的咸阳城防军队。

    等到日上中天的时候,这里将是举办迎夏祭典的时候。

    穿着一身明亮扎甲的杨熊的走到辛胜身边,小声嘀咕道:“陛下是不是有些过于谨慎了?”

    哼,等下热死你……辛胜一脸艳羡的看了看杨熊身上的明光甲,摇着头说道:“陛下系天下于一身,陛下的安危,就是大秦的安危,无论如何小心都不为过!”

    马屁精……杨熊重重点头道:“那还是按照之前几次的规矩,将所有人分成三队,分别将这片区域检查三遍,然后你我做最后复查?”

    “可以。”

    …………

    咸阳城,三槐里。

    一个颌下留着山羊胡子,身穿绿色短袍的中间人,矫健的翻上里坊的围墙,几乎不发出任何声音的轻轻跳下。

    “参见钜子!”

    十几个衣领上用白粉和碳粉抹出黑白相间形状的游侠单膝跪倒行礼。

    张良上前将他们衣领上的标记抹掉,小声说道:“计划有变,通知大家撤退!”

    领队的墨家游侠刚想质疑,旋即想起墨家一贯的规矩,于是点点头,嘬唇而啸。

    俄顷,从驰道两旁的里坊中传出了犬吠声、鸟鸣声等各种奇奇怪怪的声音。

    如果从天上向下看的话,可以看到大约有数百名形形色色的男子,从里坊中悄悄离开,如同一滴水汇入大海般,消失在偌大的咸阳城中。

    张良看了看四散的游侠,略微长叹一声。

    他在澡堂中蛰伏了多日,以给人搓澡换取一日三餐及住宿之资。

    虽然有些屈辱,但很多前来洗澡的客人,不乏有秦庭官员,所以在搓澡之时,或多或少能够获取一些核心机密。

    有很多时候,客人的一句无心之言,听在张良耳中,不亚于雷霆万钧。

    所以在他看来,要想复韩,唯有再度刺杀秦帝,以此使得秦庭大乱,那人的各个儿子为争夺皇帝之位,大打出手。

    从而使得天下大乱,方便他进行火中取栗。

    张良看着一溜烟散掉的墨家游侠,再次长叹一声:“留下个人给我踮踮脚啊,这么高的坊墙很难爬的!”

    …………

    大约一刻钟后,一群身穿软甲,手持强弩、圆盾、利剑的黑衣之人冲入三槐里。

    当头一人,正是曾经擒拿过裨将王离的甘夫。

    他看着眼前空无一人的地方,恨恨的用手锤了一下里门边上的老槐树。

    “妈的,又让他们跑了!”

    他指挥着手下,将被关在地窖中的里民放出,心中幽幽想道:“莫非,这就是陛下所说的,一生之敌?”

    …………

    兰池宫,扶苏打着哈欠,甩着袖袍登上金根车。

    昨夜虽然没有盘肠大战,但却批阅奏疏直至黎明,毕竟黄河上游即将进入雨季,需要记录上游各县的降雨情况,并派出都水监的官员,去巡查黄河大堤。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咸阳城吗……扶苏依靠在车内的沙发上,继续看着手中的奏疏。

    按照后世的记录,黄河的决口一般发生在春夏之交,上游的积雪融化,在加上天气转暖之后,降雨频频,导致黄河水流量暴涨,最终冲出河道。

    相比之下,长江流域因为湖泊众多,所以调节水流的功能很强大,到不用太过担心决堤的问题。

    嗯,最重要的是长江流域并没有太多的人口,即便是决堤了,对于帝国整体的影响也不大。

    扶苏拿着奏疏,比照着眼前的微缩版黄河走势图。

    “果然,如果说黄河下游是一条摆动的手臂,那么她的肘关节,就是从管邑县(今郑州)到定陶县(今菏泽)的这一段距离了。”

    “好像后世里很多次的黄河决口,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扶苏拿着一只炭笔,将这一段的黄河大堤圈了起来,这将是都水监官员的巡视重点。

    “好一条母亲河啊!”扶苏长叹一声,突然笑了笑:“不过在秦汉之后,亲妈就变成了后妈……”

    毕竟在隋唐年间,黄河平均27年决口一次,而到了明清以后,决口是每年一次,甚至于没半年一次!

    若是按照后世的一些观点,黄河形成现在的规模,其实也只有一万多年……

    第四季冰川末期,高原冰川的融水北流而下,向低海拔地区而去,在山间盆地形成湖泊,然后汇集其他水系,浩浩荡荡向东流去。

    在此期间,黄河裹挟着黄土高原的泥沙,一路填满了大陆架的浅海海域,形成了面积广大的冲击平原。

    华北大平原!

    也就是说,后世的河南、河北的很多内陆平原,在若干年前,可都是不知不扣的滨海城市!

    尤其是后世里人均相声大师的某座城市,此刻还在海里埋着呢……

    不过可惜的是,华北大平原和渤海,同属于渤海湾盆地,在地质构造上存在着缓慢的沉降问题。

    要不然,放任黄河携带泥沙滚滚而下的若干年之后, 后世的辽东半岛,就会和华北大平原连为一体了……

    扶苏笑了笑,将思绪放归现实。

    现在修理黄河大堤的方法,是沿用战国中期时的的成功经验。

    既在距离中心河道十几里,甚至几十里的地方修建河堤,直接将黄河两岸近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变成蓄洪区,让黄河的河道在这几十里宽的地方尽情摇摆。

    不过人口少了可以,当人口繁衍的多了,这样浪费土地的行为就不可取了。

    毕竟靠近黄河的土地不仅肥沃,而且利于灌溉。

    扶苏想了想,决定等过段时间,结合明朝年间的束水攻沙法,重新修理黄河大堤。

    也就是沿着河道修堤,人为提升黄河枯水期的水流速度,将水中携带的泥沙冲进大海,用于继续扩张国土面积。

    而远离黄河河道的另一道大堤,则是黄河冲出第一道大堤之后,用来进行二次拦截。

    这样一来,两道河堤之间的滩涂,稍加改造,就是良田无数。

    ps:感谢‘孤独寂寞的孤狼’的打赏!(〃'▽'〃)


………………………………

第二百五十五章 迎夏

    距离极庙七里之外的一处土台。

    尽管此时的温度并不算高,但若是穿着一层又一层的朝服,站在大太阳之下的话,体质稍微弱一点的人,还真是接受不了。

    于是,就在所有人都翘首以盼的时候,一骑飞驰而来。

    “皇帝车架已至极庙——”

    中书谒者左丞陈平忍不住长叹了一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陛下到了极庙,还要沐浴更衣……也就是说,距离迎夏正式开始,还要有一个时辰!”

    站在他身旁的张苍则促狭一笑:“嗯,你这是心有怨怼啊,正好我这个月还差一个弹劾指标……”

    陈平笑了笑,岔开话题说道:“你发没发现一个问题。”

    张苍转过头:“什么问题?”

    陈平向四周看了一眼说道:“今天这里的满朝公卿大致分为三队,领头的是三公九卿,中间的是宗室,这是一直以来的惯例。”

    他停顿了一下,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宗室右边的,全部是我们这些加了侍中衔的皇帝近臣……”

    张苍微不可见的点点头:“这个我已经发现了,我还听说,这样的站位安排,是陛下亲自调整过的……”

    陈平注视他良久,试探着说道:“你的意思是……”

    张苍摆摆头笑道:“我可什么都没有说!”

    都是千年的狐狸,你在我这玩什么聊斋……陈平想起了扶苏曾经说过的话,尽管他并不知道什么是聊斋,但这一时期有着数以千记的‘神鬼’,所以狐狸的含义他还是明白的。

    在陈平看来,今天的站位绝对不是一个偶然或巧合,其中必然有着别样的意思,这一点,从宗室左边那些官员的汗流浃背就可以看出。

    也好,萝卜坑就那么多,不把他们拔出来,我怎么跳进去……陈平看了看身边若无其事的张苍,对方的更进一步已经定下了,而自己的似乎还是云里雾里。

    他想起了之前还在材士馆时,扶苏曾经向他们询问过的一个问题。

    论长治久安!

    他看着礼官们在土台上的忙碌,恍惚间似乎找到了一些和当日不一样的灵感。

    于是他用手肘捅了捅张苍,询问道:“今天在这里迎夏,怎么来了这么多人?”

    张苍奇道:“怎么?你不知道?”

    陈平点点头:“我知道啊,但我想让你给我说点细的!”

    张·大秦百科·苍淡淡一笑,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今天的迎夏,称之为郊祀,主要祭祀对象是天神。但却又和西王母这样的神明不同,而是星宿之神。”

    “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五方、五色、五音、五味、五行、五官与四季、四象相配!”

    “因为今日立夏,太阳在此刻向北快速移动,植被蓬勃枝叶繁茂,所以周人用五行中的火来代替南方,火色‘赤’,所以今天用赤红之旗。”

    “黑的。”另一边的萧何轻描淡写的吐出两个字。

    于是张苍收回指向土台的手指:“嗯,往年都是红的……”

    陈平点点头:“你继续。”

    谷张苍向着萧何翻了个白眼之后,接着说道:“迎夏之祀,主要是祭祀的是南郊赤帝,以及南方诸星神。”

    “也就是井、鬼、柳、星、张、翼、轸这样的朱雀七宿。另外还有炎帝配祭、火正祝融从祀。”

    陈平微微皱眉:“炎帝?就是五帝之一的神农氏?”

    张苍点点头说道:“正是,不过神农氏是在周朝的时候,才成为五帝之一,据我猜测,这应该是因为上古五帝并无一人的都城在南方,所以就只好委屈曾为缙云之职,主政南方的神农氏为炎帝,用以配祭了。”

    陈平颔首道:“说起商朝,我曾听乡野之言说,商为人皇,称帝,与天平等;周为天子,不称帝,低天一等……”

    萧何笑着说道:“我也曾听人这么说过,但不过是人云亦云,胡乱揣测罢了!”

    “然也,然也!”张苍转过头,笑着说道:“商人认为自己是天之子,是天的继承之人,所以上天不亡商汤不亡。”

    “比如《汤誓》中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就是说自己接到了上天的命令,征讨夏朝是代天行罚!”

    “而周人则‘天命靡常,惟命不于常’,也就是说天没有‘儿子’,也不会偏爱于谁。商人失德则失天下,周人有德而得天下,所谓天子是有德之人。”

    萧何略一思索道:“这不就老子曾言的,天地不仁……”

    陈平则在一旁大声说道:“到了我大秦,则德行冲天,超三皇,盖五帝,始称皇帝!”

    张苍一愣,有些不解的看着突然之间,如同打了鸡血的陈平。

    唯有萧何似乎隐约猜到了一些,只是眉头紧锁,一言不发。

    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