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这三百户并不归他管。
这就是商鞅变法为后代的秦人留的余裕,毕竟土地是有限的,而人则子子孙孙无穷尽。
秦国的制度设计思想更倾向于节约土地,优先保障低爵军民的权益,限制贵族阶层过分膨胀。
所以秦军功爵的初衷,本质不是让秦军变成虎狼,而是挑战世袭贵族的特权。
这也是为什么商鞅最后会被车裂的重要原因。
韩信将士兵安置在大原之后,紧赶慢赶回到咸阳,主要是为了迁户口。
嗯,他原来是民籍,而现在授左庶长爵之后,就可以将自己的户籍,转换为高爵者籍。
这样一来,他的子嗣在到了合适的年龄之后,可以直接进入学室,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接受成为秦吏的岗前培训……
“咳!我尚未娶妻生子,想这作甚!”韩信微微摇头,不由得想到了心中那个曾经的白月光。
只可惜时移世易,佳人已成人妻,而他也没有丞相之志。
“哎……”韩信骑在马上,看着远处高耸入云的十二金人,不由感叹命运之无常。
不久之前,他还是一个穷困潦倒的,遭受了胯下之辱也不敢反抗的无名之辈。
为了混口饭吃,还得忍受亭长妻子的冷嘲热讽。
而现在呢?
骏马任骑,高官任做!
沿途的黔首和小吏们,大多怀着崇敬和羡慕的眼神,偷偷打量着他头上的爵弁。
“陛下以国士待我,我必粉身碎骨以报!”韩信望着远处庄严肃穆的咸阳宫,在心中暗暗起誓。
在韩信发呆的时候,迎面响起一个清脆的,带着些许陇西口音的声音。
“喂,那边那个!”
韩信定睛一看,发现那是一个骑在枣红色骏马上的,英姿飒爽的少女。
他温和一笑:“首先,我不叫喂……”
喜欢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请大家收藏:()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更新速度最快。
………………………………
第二百三十六章 图穷
上林苑,官马场。
“嗯昂嗯昂!”
一匹体格健壮的公驴,心不甘情不愿的从母马背上离开。
“驴?马?”田韫满是疑惑的看着远处的驴片,情不自禁的挠了挠头。
不止是他,就连站在扶苏身边的陈卯也是满脸不解的神色,唯有依然留在上林苑,找扶苏另有要事的尉缭隐约猜出了一点。
这一时期的毛驴还不是拉车的牲畜,而是养在大户人家园囿中的观赏品。
即便是到了魏晋时代,也有人闻驴叫声如闻仙乐,如痴如醉。
比如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爱听驴叫,所以曹丕为他送葬的时候,就我们一起学驴叫,一起嗯昂嗯昂……
扶苏摇摇头,将那些奇奇怪怪的记忆驱散,笑着说道:“这就是匈奴名马,駃騠的来源!”
陈卯暗叹一声说道:“陛下园囿之中,飞禽走兽,奇花异草多不胜数,何必浪费国帑,贪求名马?”
听到陈卯的话,尉缭笑而不言,田韫则略有些紧张的拽了拽陈卯,一脸尬笑的说道:“陛下此举必有深意,老师还是慎言啊……”
扶苏摆摆手说道:“君子不镜于水而镜於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夫子之言亦是拳拳报国之心,朕岂会怪罪?况且不知者,也不为罪。”
“陛下圣明!有上古贤君之风!”尉缭拱手行礼,适时拍了一记马屁。
嗯,爽……扶苏继续说道:“匈奴人将繁育駃騠之术密不示人,当年秦匈商贸往来之际,駃騠一匹,价比驽马十匹!”
扶苏边说,边摆手制止了陈卯的劝谏:“夫子定是认为,朕在牧苑中繁育駃騠,是贪恋此物的价值。”
“但夫子有所不知,匈奴人称之为駃騠的名马,朕将之命名为骡,其中用公驴和母马交配而成的,名为马骡。”
“马骡相较于驴、马而言,体形较大,耐久力强,行走轻快,骑乘舒适,性情温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比普通驽马更好的大牲口。”
“最重要的是,这些孕育马骡的母马,全部是从匈奴人手中得到的草原马,其相对与秦马而言,更加耐粗饲,也就是说,在喂养这些继承了部分草原马血统的马骡时,可以降低其精料,也就是粮食的配比!”
草原马虽然不适合用于组建重骑兵,但仅凭耐粗饲这一点,就足以让其成为繁育新马种的母本了。
后世里日本人为了改良自家矮小如驴的马种,所以从欧洲引进了很多血统纯正的高头大马,于是在相对发达的近现代畜牧技术的加持下,终于培育出了被称为‘东洋大马’的合格军马。
但有多得必有所失,东洋大马虽然体格高大,但却继承了欧洲马的血统,日常饮食中,精饲料占比太高,以至于无法大规模发放到军队中。
后来新中国成立后,吸取了这一经验教训,于是在引进马种的时候,主动降低种马的血统,既让蒙古马也参与繁育,最终搞出了像山丹马这样的合格军马。
虽然山丹马或许比不过纯血马或是夏尔马,但在当时那个年代,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只可惜时代变了……
不过在如今的秦国,这就是一种很宝贵的经验了。
扶苏将缴获来的匈奴马分为两组,其中体型相对较大的,和原始种燕马杂交,用来培养体型大,耐粗饲的驽马,后世里那些体型一吨左右的重型挽马,才是他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将来点出火炮科技而准备的。
而继承了驴之血统的骡子,无论如何精心繁育,也到达不了这样的体型。
至于体格小的,自然是用来繁育马骡,毕竟相比于马,骡子的食量小,消化率高,很附和在山区、半山区、田间耕作和短途运输等农活的需要。
嗯,据说骡肉细嫩味美,属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用食品。
陈卯恍然大悟之后,笑着说道:“陛下是想要如同嫁接甜柿一样,大量繁育马骡,然后一生二,二生三,让天下的黔首都可以用畜力代替人力吗?”
没等扶苏说话,尉缭笑着说道:“夫子错了,骡子是没有生育能力的,虽然它们身上该有家伙一点都不少,但不知怎的,它们就是生不了,这就是匈奴人可以一直掌握着骡子这一秘密的原因。”
陈卯有些睁目结舌的看着尉缭,一个不能生他可以理解,但全部都不能生,这他就有些接受不能了。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毕竟陈卯日常以种田为生,偶尔教书育人。
如果让他讲解该如何种田,比如何时播种谷物,如何修剪枝丫,怎么高效的除草,以及母牛的产后护理,三天三夜也停不下来。
但对于骡子这种垄断型的高价值产品,他一个兜里比脸还干净的农家士子,不了解详情自然是很正常的。
扶苏笑着说道:“这正是天地造化的神妙之处,驴马相交生下的骡子,却不具备生育能力。但列位可能有所不知,天地之间不止有骡子无法繁育后代,就连小麦,水稻之中,也有一些无法正常繁育后代的呢!”
听到扶苏这么说,陈卯顿时来了精神,他一个箭步走到扶苏面前,双目圆睁问道:
“陛下莫非是在说笑?这世间难道真有此物?”
尉缭也走上前一步说道:“臣虽然从未亲自下田播种、收割谷物,但麦、稻,不是撒上种子,就可以等待收割了吗?种子是谷穗上结出来的,何来繁育后代一说?”
他话音刚落,不止陈卯向他投去了鄙视的目光,就连田韫也不禁翻了个白眼。
陈卯叹息道:“难怪曹刿曾言,肉食者鄙……不辨菽麦啊……”
“什么?”尉缭大怒,唇下胡须无风自动,一时之间腰也不酸了,腿也不颤了。
眼看着兵家大佬和农家大佬要进行一场友谊赛,扶苏轻轻的咳嗽了一声,宣示了自己的存在。
“两个加起来一百多岁的人了!怎么,还准备在朕面前比比拳脚?要不要朕给你们做裁判啊!”
尉缭赶忙拱手行礼:“君前失仪,是臣之过!”
陈卯则梗着脖子对尉缭说:“我错了,请左丞相原宥!”
喜欢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请大家收藏:()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更新速度最快。
………………………………
第二百三十七章 匕见
见到两人相互认错之后,扶苏微微点头笑着说道:“其实右丞相所言也有几分道理,普通的小麦,稻子,确实不需要像猪牛羊之类的、繁育。”
听到扶苏的话,尉缭轻蔑的瞥了一眼陈卯,整个人顿时如同一只骄傲的小公鸡般抬起了头。
陈卯正待辩解,却听到扶苏不紧不慢的继续说了下去:“这是因为小麦、水稻雌雄同体,在它的花蕊之中,生长着雄蕊和雌蕊,当风吹过的时候,二者结合,于是就产生了后代,也就是麦实,或者稻粒。”
“但造化之妙,无奇不有,这二者中还有一些,就如同骡子一样,先天不育。朕称之为先天不育系!”
袁老千古,一路走好……扶苏略微缅怀了一下,继续说道:“这种作物和其他同类相比,其花蕊之中的雌花正常,雄花败蕊。”
尉缭不解的问道:“陛下何以知道的如此详细?”
在他看来,扶苏出身天潢贵胄,知道些繁育战马的技巧,有可能是在上郡时候,蒙恬传授或是自学,但麦、稻……而且看陈卯神色,扶苏说的东西,即便是农家学子也完全不知!
扶苏则正色说道:“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此君王不可不察之道!”
尉缭点点头拱手而拜:“臣受教!”
嗯,其实我也懂得不多,毕竟我只是个工科男……扶苏暗暗叹息,早知道能穿越的话,就应该去隔壁农学院勾搭个妹子,白天聊聊知识,晚上练练姿势。
嗯,汉子也行……
扶苏将陈卯等人带离牧苑,走到他种在上林苑的实验田边,指着按照某种规律种植的麦田说道:“譬如朕在这里种的小麦,其中有长得低矮的,还有一些结穗大的,前者抗倒伏,而后者可以增加亩产。”
“朕的想法是,可不可以让两者交融,培育出继承二者优点的后代,既抗倒伏,又高产!而那边的稻田,也是同样的道理。”
陈卯频频点头,观其言而察其行,扶苏二者兼备,这就是他觉得扶苏是自己人的重要原因。
“但这就有了一个难点,那就是无论麦、稻,皆雌雄同花,开花前就已完成繁育后代的工作,这就让人力无法有效介入。”
扶苏微微摇头叹息:“但夺天地之造化,其乐无穷!朕就在想,可不可以借助那些先天不育系,来间接完成杂交,从而得到朕想要的品种呢?”
尉缭皱着眉头问道:“先天不育,何以能够繁衍后代?”
陈卯对于他打断扶苏讲话颇为不满,粗声粗气的说道:“陛下刚刚说了,先天不育系雌花正常,雄花败蕊,既然有雌,那就从别的地方找个雄的过来配种不就好了!”
尉缭捏着下巴赞叹道:“哎,是啊,举一反三,不愧是农家魁首!”
陈卯摇摇头说道:“左丞相错了,单不说没有农家魁首,就算是有,现在的农家魁首也是陛下!”
扶苏笑着说道:“既然如此,朕就勉为其难的做这个农家领袖吧!不过朕要把农家魁首改个名字!”
田韫凑过来问道:“改名字?不知陛下想改个什么名字?”
啊,朕的中二之魂……扶苏大声说道:“侠魁!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行吧,你是皇帝你嗦了蒜……尉缭拱拱手:“喏!”
快点吧,我想听具体要怎么利用不育系繁育杂交种……陈卯弯腰行礼道:“全凭陛下吩咐,农家陈卯,见过侠魁!”
小萌新瑟瑟发抖……田韫站在边上拱手而拜,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对不住了,我要开始文抄了……扶苏略微沉思了一下说道:“夫子所言正中要点,麦稻的杂种优势利用,只有依靠不育系雄性不育的特性。”
“朕深思熟虑之后,将具体的办法命名为,三系杂交技术。既分为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
“所谓不育系,就是之前说到的雄花败蕊之品系,但为了让此类品系繁衍后代,并使后代保持母本特性,既不育性,又必须找到另一种品系,既可自行繁育后代的雄花让母本品系株繁衍,即保持系。”
“至于恢复系,指谷物长成后,雌花和雄花正常,可自交繁衍后代,恢复系雄花与不育系雌花授粉后,结出第一代杂交谷种,这类杂交水稻谷种长成后,雌花和雄花正常,自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