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着移栽后的君迁子,也就是黑枣树说道:“野柿子虽然酸涩,但却有些品种,大而甜……”
扶苏看着尉缭等人对于品种这个词有些不解,于是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野柿子和甜柿子之间关系,就像是柳下惠和柳下跖一样,虽然是同种,但品行却既然不同。”
嗯,其实柳下惠比孔子早得多,他弟弟柳下跖也不会和孔子一个时代还活着,而且颜回死在子路之前,典故中却说却说子路死了,颜回陪着孔子。
所以这应该就是段子达人、只愿做泥中龟的庄子编出来的一个寓言故事。
见到尉缭等人恍然大悟之后,扶苏接着说道:“柿子树移栽极难,雍县这些年,也不过培育出了十七棵甜柿,仅用于祭品尚显不足,就别说是让黔首食用了。”
所以说,要实现柿饼自由任重而道远,而柿子和榆钱一样,在后世的很多时候,都是充当储备粮的存在。
“所以朕突发奇想,能不能将甜柿子的枝丫,嫁接到和野生柿子树极为相似的君迁子上呢?毕竟相比于柿子树,君迁子君迁子耐寒,耐干旱旱瘠薄,耐湿,须根发达,最重要的是可以用种子繁殖。”
扶苏指着新长出的枝丫说道:“如果朕实验成功的话,明年这个时候,咸阳城将多出成千上万棵甜柿子树!这不仅可以丰富黔首的饮食,更是青黄不接时节的救命粮!”
尉缭长揖及地:“陛下胸怀天下,实乃我大秦之福也!”
喜欢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请大家收藏:()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更新速度最快。
………………………………
第二百三十四章 农家陈卯,愿听从陛下驱使!
而在另一边,田韫和陈卯也同样俯身而拜。
见到扶苏坦然接受之后,陈卯直起身子,郑重其事的说道:“陛下无愧高贵仁厚之名,农家陈卯,愿听从陛下驱使!”
说完,陈卯直接双膝而跪,行三拜九叩之礼。
虽然秦国统一了天下,但这一时期的士子们还依然沿用着战国的那一套仕宦理论。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陈卯这一路所见,让他觉得扶苏有几分‘自己人’的味道,所以他从公子衍那里听到了些许风声之后,一见面就将象征农家的承影剑献了出去。
农家主张质朴,自食其力,而扶苏日常虽然是锦衣玉食,但无论是堆肥法、曲辕犁、铧式犁,还是现在的嫁接技术,都是可以直接改善民生的壮举。
尤其是扶苏说甜柿子是救命粮这一句,更是戳中了陈卯内心的G点。
毕竟农家的所有言论,都是立足在那些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贫民,毫不夸张的讲,农家在这个时代之所以无所作为,只因为欠缺一套马大胡子的理论,以及那个几千年才出一个的教员!
扶苏以皇帝之尊,能将视线注意到贫苦之人身上,仅此一点,足以让农家效忠一生了!
尉缭则在一旁再拜:“臣为陛下贺!”
扶苏等着陈卯八叩之后,上前一步将他扶起:“朕能得夫子不弃,三生之幸也!”
陈卯站起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能否求陛下一事?”
想做官?没问题啊……扶苏点点头说道:“但讲无妨。”
陈卯瞪了身边的田韫,以及远处的娄敬一眼后说道:“我被这两个孽徒挟持,已有一整天粒米未进了,陛下可否赐些食物,让我充饥?”
扶苏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倒是朕过错了……”
片刻之后,在长池边上的另一处空地上,摆上了几张条案。
扶苏本来还想将那一队乐工和舞女叫来,但考虑到农家一贯的尿性,只是吩咐庖厨将春日宴用剩下的食材,做一点简单又管饱的送过来。
于是,摆放在扶苏面前的,就是一大碗牛肉面,半只蜜汁烤羊腿,两份用猪油炒的青菜,以及一张外皮酥脆的葱油饼。
嗯,其实刚才的春日宴上,他还没来得及吃,就跑出来见陈卯了。
而在扶苏的下首,尉缭也一同加入用餐的行列,只是他年纪大了,所以和扶苏相比,少了一张葱油饼。
“哎,这也太奢侈了……”陈卯看了看面条上铺着的大块牛肉,忍不住一声长叹,开始了大快朵颐。
人总是会变的,相较于许行的原教旨主义,后来的农家士子也因出身不同,自然也会做出不同的修正。
哎,要是能有口糖蒜就更美了……扶苏看了看碗中能让某师傅用一年的肉量,一声长叹后,慢条斯理的开始用餐。
…………
南郡。
楚都最初在丹阳,名为郢,后邦国壮大,所以将国都迁移,而旧都因为埋葬了好几代楚王,所以这里也被称为夷陵。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攻楚,一把火将夷陵烧成了白地,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鄢郢之战。
始皇帝二十六年郡县天下,改夷陵置巫县。
此刻在滔滔江水边上,新任南郡郡守蒙毅,身穿黑色祭服,带着一郡的大小官吏,正在祭拜当年那个愤而投江的屈大夫。
按照这一时期的祭法,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也就是说,凡是被百姓树立为榜样的就祭祀,凡是因公殉职的就祭祀,凡是为安邦定国建有功劳的就祭祀,凡是能为大众防止灾害的就祭祀,凡是能救民于水火的就祭祀。
虽然屈原行走在汨罗江边,心想的是楚怀王的天下。
但现在楚国没了,那么大家心怀的,就应该是秦帝的天下。
就如同后世清朝皇帝大张旗鼓地祭祀抗清的史可法,修缮岳飞祠一样,扶苏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宣扬忠君报国的思想。
不过这一套东西,主要是给盘踞在南郡的旧楚国贵族们看的。
黔首们更加看重的,则是祭祀完屈原之后,按人头发放的米团子。
很明显,吃人嘴软。
毕竟那米团子里,用的可是精米!
站在祭台边上的蒙毅,清楚的感受到了周围人群,对他的敌意有了明显的下降。
尤其是高冠博带的熊阙出现在祭台上的时候,一些认出了他的人,更是忍不住的惊叹出声。
昔日那个靠给人庸耕为生的破落户,居然一跃成为了南郡郡丞,这可是南郡文官序列的第二人!
郡监御史隶属御史中丞,是朝廷的特派员,不在地方官员序列。
于是,南郡的遗老遗少们顿时化身兔子,双眼通红、目光炯炯的盯着祭台上的熊阙。
尤其是和熊阙同为本家,也是屈原一脉的那熊孩子们,更是恨不得冲上去,取而代之!
就如同扶苏预料的那样,他们盼望着楚国的复辟,无非是想要重新回到祖辈那钟鸣鼎食的生活罢了。
至于打进咸阳,夺了鸟位,自己来做皇帝?
在这群遗老遗少们身上,即便是最荒唐的梦里,也是从未出现过的想法。
“跪!”
“有司谨具,请行事!”
在礼官的指挥下,所有参与祭祀的人员机械版重复着鞠躬、拜、兴、拜、兴、平身这一整套流程。
片刻之后,一场小型的祭祀结束,从郡府调来的小吏们,开始按照民籍户册为参加祭祀的黔首发放米团子。
当堆积如山的米团子渐渐只剩了个底之后,蒙毅和熊阙一起,将剩余的米团子丢入江水之中。
“蒙郡守,为什么要把粮食丢进水里?”
“让鱼鳖不要吃屈大夫的身体,别问为什么不去汨罗江,这是陛下的吩咐!”
“那为什么要用竹叶包裹?”
“别问,问就是陛下的安排!”
蒙毅将粽子一一丢进江水之后,耳边听着人们感激称颂扶苏的声音,心中冷笑道:
“屈子特意选在五月五‘龙升天’的日子跳江,无非是用自己的一身血肉,为秦国下了血咒,但现在呢?呵呵!”
喜欢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请大家收藏:()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更新速度最快。
………………………………
第二百三十五章 首先,我不叫喂……(周末加更)
咸阳城,兰池宫。
田姬一身盛装,雍容艳丽得如同一朵牡丹花,宛如青葱的手指拈了一枚鲜艳的杏脯儿,轻轻放进娇艳欲滴的檀口。
在她的身边,则是趴在案几上,撅着嘴巴正在练字的嬴阴嫚。
韩让从殿外走入,身后带着一连串的内侍,手中捧着琳琅满目的珠钗配饰。
他指着箱子中件件都价值连城的首饰,如数家珍的讲解着:“夫人请看,这是从西域购得的奇珍,这是关东各郡送来的异宝,这是南海郡的越人君长们进献的……”
田姬微微打了个哈欠,然后在两名健壮的宫女搀扶下,从矮塌上缓缓站起。
其实她完全能凭借自己站起,但这种过度的保护,如果是皇帝陛下安排的话,那么就容不得她去拒绝。
今天韩让拿来的这一堆珠宝,是让她挑选一些,用于主持亲蚕礼的。
“呜,这个我喜欢,这个适合赵姬那个狐媚子,给她好了,这个也给她,还有这个……”田姬边翻看,边小声嘟囔着。
突然,她指着一块造型古朴精美的玉盘说道:“这是哪来的?”
田姬轻蹙峨眉,觉得自己似乎见过这个东西,但又想不起具体是在哪了。
“嗯,这应该就是陛下说的一孕傻三年了吧,嘻嘻!”她沾沾自喜的为自己的无脑做出辩解。
韩让看了一眼后解释说道:“回禀夫人,这是侯封从关东送来的,据说是从一个贪赃枉法的县令家里抄来的。”
田姬拿起那块略微翻着乳黄色的玉盘,只觉得触手细腻滋润,她有些惊讶的说道:“一个小小的县令家中,怎会有如此品级的羊脂玉?”
韩让小声解释道:“奴婢听尚书令所说,那名县令家有一女,专门擅长装神弄鬼,坑骗无知,给别人看个面相,最低也要五十金!”
“五十金?”田姬微微咋舌,板着指头开始算了起来:“一金16两,一两黄金可换576枚半两钱,五十金是……嗯,反正是好多好多钱!嗯,那人还算有点良心!”
嬴阴嫚抬起头,有些无语的看着田姬问道:“田姬姐姐,你为什么要这么说呀?”
田姬回头一笑,越发显得容颜如花,娇媚可人:“你想啊,看相需要这么多的钱,普通的黔首哪里负担的起,只有那些高门大户的豪奢之家,才会上当受骗,所以我才说,她还算有点良心,至少不骗穷人……”
“对哦!”嬴阴嫚对着食指,一双豆豆眼中充满了崇拜之意:“田姬姐姐你好聪明哦!难怪皇帝哥哥那么喜欢你!”
“嘿嘿嘿……”田姬笑了几声之后,板着脸说道:“你皇帝哥哥走的时候说了,你完不成他布置的功课,就不准吃饭!”
嬴阴嫚:o(╥﹏╥)o
田姬向外走了几步,将手中的玉盘举起,迎着窗外照射进的阳光,发现上面雕刻着数不清的,奇奇怪怪的蝌蚪文。
“咦?这是?”她拿近看了一会,发现完全看不懂,于是思索着如此美玉,只是做个摆件实在浪费,不如从中刨开,做成一对玉佩。
“嗯,我一块,陛下一块,到时候我俩一起出现在赵姬面前,气死那只狐媚子,吼吼吼!”
…………
咸阳城,笔直而宽阔的驰道。
韩信骑在一匹高大的黄骠马上,头上带着一顶崭新的双板长冠,这代表着他的爵位再次得到了提升。
诺水一战之后,他和王离一样,同样晋爵三级,于是他就从原来的第七级公大夫,升为了第十级的左庶长。
庶长,指的是‘众庶之长’,也就是‘百姓之长’的意思,左庶长曾是春秋时秦国四位执政大臣之一的官名,上马治军,下马治民,只不过渐渐变成纯粹的爵位名称。
后来汉承秦制,也一并沿用了二十等军功爵。
只是和‘大方’的刘亭长不同,秦的二十等军功爵就显得‘小气’多了。
在汉朝,第十级的左庶长可获得田74顷,宅74宅,徒附74人的待遇,而且汉朝的军功爵,是明码标价出售的,所谓卖官鬻爵,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这就让有钱人可以合法的,大量的占有土地、人口。
而在秦,则是严格按照每级爵位,赐田一顷(百亩),一宅。
也即是说,此时的韩信,只是一个拥有一千一百亩农田的中等地主。
嗯,除此之外,他还拥有三百户的的税赋作为食邑,这才是爵位的主要收入来源。
当然了,这三百户并不归他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