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驾具已备,皇帝启耕!”

    一名礼官高声呼喝,胪传之声接力向四面八方传递开去。

    顷刻之间,黄钟大吕的响彻云霄!

    “开始吧!”

    扶苏一震手中的皮鞭,两匹拖着铧式犁的驽马顿时开始发力。

    作为太仆,蒙恬一直没有为扶苏驾过马车,所以今天也算是小小的弥补了一下的他的遗憾。

    此刻农田之上,扶苏扶着犁,蒙恬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于是让所有人都惊呆了的一幕就发生了。

    扶苏一点都没有扶犁的样子,轻松的好像是在闲庭信步,行进的速度也远远超牛拉着的曲辕犁。

    冯劫笑笑说道:“陛下到底是天潢贵胄,让他耕田真是难为他了!”

    姚贾则附和的小声说道:“说的是啊,这样的速度,恐怕犁铧根本没有下土!你瞧,那扶手根本就不带晃的!”

    胡毋敬摇摇头说道:“哎呀,看看得了,陛下亲耕本来就是意义重于实际效果!”

    听着他们的议论,除了公输轨一脸的不屑的之外,就连张苍等人也是笑着摇头不语。

    胡毋敬说的对,皇帝日理万机,本来就不能、也不应该将重点放在如何耕田上,最好是像始皇帝在世时的那样,下去推耜三下算了!

    但很快,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不对。

    因为扶苏耕田的位置离他们不远,所以他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扶苏是真的在耕田,因为那些被犁铧翻上来的土壤,和表面地土壤的颜色截然不同。

    虽说他们一生中几乎从不下地干活,但要是连这种简单的判断都做不到的话,那还是早早回家带孙子好了!

    于是乎冯劫眉头紧锁:“这……这是怎么回事?为何耕地如此之快?难道那拉犁的是军中的战马?”

    姚贾微微摇头说道:“绝对不是,老夫在相马一道上还颇有研究的。那两匹只是一般的草原马罢了!”

    郑国向外走了一步,凝神看了一会说道:“莫非是和曲辕犁一样的新式农具?公输轨呢?莫不成又躲在哪里睡觉了!”

    公输轨笑呵呵的从人群中钻出来:“哪里敢啊!不知治粟内史叫我何事?”

    郑国指着远处的犁铧问道:“你可认得此物?”

    公输轨点点头:“当然,陛下手中扶着的那一个,是天字第一号铧式犁!”

    “铧式犁?”

    闻听此言,周围的三公九卿,以及千石以上官员们都来了精神。

    虽说他们内心各自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但像这种新式耕犁,哪怕拿到他们自家的授田中去,也是一件能给他们创造出更多财富的东西!

    于是一瞬间被所有人围在当场的公输轨,隐约找到了当日售卖玻璃的感觉,只是那时候将他里三层外三层围住的,是一大群暴富之后,报复性消费的嬴姓宗亲。

    看到了吗先祖, 匠人们也有春天……公输轨强行忍住眼中的热泪,吸了吸鼻子说道:“这是按照陛下所画图纸,新打造出的,一种集犁地与翻地与一身的……耕犁!和曲辕犁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犁辕和犁镜结合之处设有一个可使犁辕左右晃动的活络套筒。”

    “这样一来,使用的时候就不需要频繁的晃动摇晃扶手,能让人更加省力,再就是只需要握住扶手,犁坯的宽度和深度就可以一直不变,永远保持在一个最适宜的地方!”

    “惟一的缺点就是太重了,只适合畜力耕作的大块田,而且还有一种下面装载了五个犁铧的新犁,不过那个就需要四匹强壮的燕马才行了!哎,别走啊,我还没说完呢……”

    公输轨看着结队从他面前走过的公卿,顿时化身怨妇。

    奉常府的礼官们有心拦一下,毕竟这不和礼制,但见到自己老大跟在后面亦步亦趋,于是就只当没看到。

    ps:感谢‘晃过的人’、‘想得加钱’的月票!(‘)比心


………………………………

第二百零七章 鸿翎信使

    “吁!”

    蒙恬勒住驽马,呆呆地看着乌央乌央向他走来的公卿大臣们,他回身看着扶苏说道:“启耕大典尚未结束,他们也太不守规矩了!”

    扶苏点点头说道:“太仆言之有理,等下传诏,每人罚甲一副以示惩戒!”

    蒙恬突然看到自家老弟也混在其中,于是转而求情道:“罚甲未免过重了,臣以为还是申斥一番即可,毕竟都是公卿,还是要顾全帝国的脸面!”

    扶苏斜撇他一眼没有说话,皇帝金口玉言,一字万金,岂能说改就改?

    俄顷,冯去疾等人联袂走到扶苏三步之外,双手合拢俯身行礼。

    扶苏和人群之后的张苍互视一眼,后者微微颔首,一双因为又长胖了一点而愈发狭长的眼睛中,透露出了几分尽在掌握的神情。

    他向我眨眼是几个意思……扶苏微微皱眉问道:“尔等为何而来?”

    宗正公子衮走出,盯着扶苏手中的铧式犁说道:“臣等听闻陛下新作耕犁,故来此为陛下贺!”

    无论是后世还是现在的秦国,对于农户来说,好的农具都是一种创造财富的工具。

    不过扶苏明白公子衮虽然官面上说的很是大义凛然,但据扶苏私底下调查,仅他一家,就通过隶臣代为持有的方式,占据了至少三十万亩以上的耕田,且大多都是靠近沟渠的水浇田!

    而这些一脸热切的看着他手中的铧式犁的公卿们,家族占有的土地,也不会比公子衮少到哪里去!

    所以当后世里某亭长承认秦朝的军功爵同样在汉也作数之后,关中的老秦人就提着脑袋,帮某亭长再次统一了全国。

    哎,求同存异吧,毕竟要是细论,我才是这个国家最大的地主和奴隶主……某剥削阶级的大头目心中长叹,对围拢过来的小头目开启了‘产品展销’模式。

    观礼台上的其他官员虽然对与启耕大典的流程感到疑惑,但却并没有表示什么,毕竟拥有最终解释权的,是农田上聚在一起嘀嘀咕咕的那群人。

    而在更远处的背景板中,某个身穿绿衣的中年男环视四周,发现相比于秦国之前的其他活动,这一次活动的‘安保’等级有所提升。

    到场的黔首们被严格按照所在乡里编制成列,并有军吏事先对他们宣讲了连坐之法。

    而每一个黔首方阵之间,都有手持强弩坚矛的甲士巡弋,所有人的一举一动,都在严密监控之中。

    于是乎,韩信只得长叹一声,再次在心中告诫自己,君子藏器於身待机而动……

    而在其他的黔首方阵中,许多打扮的和周围人相同,但却在怀中揣着一方白帕的壮汉,也都装作无事人一般,只是一双双阴鸷的眼神,偷偷打量着巡弋的甲士。

    虽说匹夫一怒,天下缟素,但面对着如此严密的安防,如果他们不是傻子,就会和新任墨家钜子张良一样,老老实实的等候着大典结束,然后白嫖秦国一点酒肉。

    嗯,这也算是变相的削弱了秦国的国力……

    突然之间,远方马蹄之声大作,一队骑士打马如飞,携带着滚滚烟尘向着祭坛方向冲过来。

    “怎么了?”

    “发生甚事了?”

    一时之间,黔首们议论纷纷。

    很快,马队从他们面前一冲而过,为首的一名骑士黑甲黑衣,后插三杆红色信旗,正是秦军的鸿翎信使。

    不过他们倒不担心有什么大事发生,毕竟秦国国力强盛,正是如日方升的时刻!

    如果此时有人告诉他们,今年七月份会有一次戍卒造反,然后天下人赢粮景从,转眼之间整个山东六国故地烽烟四起,他们根本就不会拉着你去见官,因为疯子的话是不会有人往心里去的!

    但有些人却不同。

    此刻藏在人群中低着头的张良猛地抬头,凤目中显现出和打扮以及相貌毫不相称的锋芒。

    “这难道就是天命者所说的契机!”张良攥紧了拳头,生怕此刻他的异动会引来秦军甲士的关注。

    所以他虽然呼吸急促,心跳加速,但却面不改色,反而向身边的一个黔首露出了温润如玉的微笑。

    只是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他现在打扮的跟张飞似的。

    于是那名黔首默默地向外侧移动了半步,脸上的神情只写了三个字,不搞基……

    俄顷,鸿翎信使冲到祭坛一侧,几名中郎上前反复搜身后,信使在两队甲士的簇拥下,继续向扶苏狂奔而去。

    扶苏环视了一眼自己身边脸上或疑惑、或紧张、或面无表情的公卿一眼后,转而看向那名风尘仆仆的鸿翎信使。

    嗯?是他!

    扶苏认出来人之后,心中的巨石落下。

    这是章邯的弟弟,章平,曾经是他身边的一名郎官。

    如果不是来人是被派到九原军中历练的章平,他真的以为自己穿越之后,世界线也随之收束,XX乡起事提前发生了呢!

    “九原大捷!”

    鸿翎信使单膝下跪,将背上的竹简双手递给抢上来的韩让之后,整个人如释重负的猛然倒下。

    “看看他怎么了!”扶苏顾不得阅读战报,指挥着身边的侍从查看着章平的状态。

    好的事情可以等下再处理,但坏的事情一定要尽早去做。

    “回陛下,信使无事,只是累晕过去了!”

    “那就好,把他抬到那边的凉棚下休息吧。”

    扶苏点点头,示意将战报呈过来。

    尚书令李承走过去, 从韩让手中接过竹筒,眼看过漆封无误后,打开竹筒,从中取出一卷厚厚的帛布,打开查看没有夹带之后,将之合拢,双手递呈扶苏手中。

    这是自从荆轲刺秦王之后,秦国宫廷留下的后遗症……

    所以扶苏本着小心无大错的原则,将这一套也保留了下来。

    嗯,其实他今天这一套袀玄里面,还穿了一身编织的很细密的锁子甲……

    扶苏打开帛布匆匆浏览了一遍,大声对身边的众人说道:“北方大捷,斩首两万,俘妇孺五万,牛羊马匹百万,并于诺水东山之上,立永镇匈奴碑!”

    蒙恬等人立刻拱手下拜:“臣等为陛下贺!”

    俄顷,当战报传到观礼的黔首处,顿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声音。

    “秦军威武!”

    “大秦万年!”


………………………………

第二百零八章 年轻人到北部去吧!

    在山呼海啸般的咆哮声中,扶苏让蒙恬等人继续完成启耕大典,自己则重新打开帛布看了起来。

    和那些兄弟儿孙多在九原军中服役的黔首不同,他的内心既喜且忧。

    打了胜仗,自然应该高兴,但对于得胜之军的安置工作,就要了亲命了!

    毕竟那一颗一颗人头,代表着的是土地、宅院和食邑!

    所以,年轻人,到西部、不,北部去吧!

    扶苏嘴角含笑,他准备将这些得胜之军的受爵地,安置在泾水以东,旧长城以南的地方,嗯,大致就是后世的镇原县和环县之间。

    在这个年代里,那里的森林覆盖率还不错,后世水土流失的情况几乎没有,而各地土质也土层深厚,质地松软,十分适合耕种!

    不过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作为一名穿越者,扶苏知道再过不久,当年平均气温下降之后,那里将变得干旱少雨,逐渐成为后世里人们印象中的黄土高原。

    所以那里可以开发农业,但只能开发一点!

    扶苏想了想,决定在那里开展以畜牧业为主的三圃制农业。

    既将一块地分为三部分,一块春播,一块秋播,剩下的种植牧草之类的用于养殖牛羊牲畜。

    这样一来,没有了农作物这个耗水大户,那里的水土流失情况应该会减缓不少吧!

    毕竟扶苏在后世里听说,每收获一公斤粮食,需要消耗一吨的水!

    正好俘虏了不少的牧羊女以及牛羊,这么说只要盖上房子,划好田亩就行了……

    嗯,那里是黄土高原,还是修窑洞吧!

    毕竟相比于盖几间砖瓦房,修窑洞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

    但窑洞修好了,使用的寿命却比砖瓦房要长!

    毕竟中国人特别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为子孙后代着想……

    朝廷用钱把他们缴获的战利品,既牛羊赎买一部分。

    然后他们有钱了之后,正好可以雇佣别人为他们修建窑洞。

    如此,人人都有活干,人人自然也就有饭吃。

    扶苏想了想,转身向一旁的观礼台走去,并且吩咐韩让立刻准备纸笔。

    他准备将记忆中的窑洞复刻出来,然后将现有的窑洞挖掘技术提升一个档次。

    嗯,其实这个时候已经有窑洞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