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者就厉害了,它会带着粪便中的病菌一同侵入水源,最后形成瘟疫。
比如当年肆虐伦敦的霍乱,就是粪便污染水源而导致的。
想到这里,扶苏结合自己作为键盘王者时,和别人激情对线时翻过的资料。
虽然有些不想承认,但奥利给其实是个好东西。
比如唐朝少府监裴舒曾经出点子,奏请朝廷通过卖马粪赚钱,一年可赚二十万贯!
……嗯,我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用于收集咸阳城的粪便,然后统一倒在城外堆肥,然后先用于官田施肥,等到人们看见实际效果了,再平价卖给需要的农户!
就不从中赚钱了,只要能多产粮食,让人民吃饱饭就行,毕竟,距离历史上的大泽乡起义,只有不到一年了!
………………………………
第十九章 没有金坷垃,怎么种庄稼!
咸阳宫宣正殿,扶苏边回忆,边向郑国等人解释着粪便的妙用。
当然,是假托在九原军担任监军时,从一位游历的农家士子处听来的。
这在当时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秦国以法家为主,当年鼓吹分封的儒家士子被始皇帝残酷镇压了之后,诸子百家的士子也随之遭殃,开始名为游历,实为云游讨饭的生活。
片刻之后,扶苏和郑国等人达成共识。
一、在咸阳城挑选300名善架马车的良家子,由咸阳各亭长属下的亭父(负责本亭保洁)统领,专司每日清晨收集城中粪便,日俸15钱,自备车马。
二、每车粪便1钱,由里正按各户人口分配。
三、动用内史郡的官奴隶,在咸阳城外的官田修建十九处用于堆肥的场地,公食,日6钱。
四、上述费用,由少府直接从皇帝内帑中划拨,不动用国帑。
……呵。老狐狸,真有你的!……扶苏打量了一眼看上去老态龙钟,颤颤巍巍的郑国。
当他提出用钱收买粪便,用做肥料的时候,郑国就开始隐晦的说着什么国库空虚之类的话,很明显就是不想从国库掏钱,支持扶苏据说是从农家听来的方法。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郑国,虽说中国利用粪便施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但是并不普遍和广泛。
在这一时期,施肥更多使用动物粪便,很少使用人类粪便。
而使用粪便作为肥料的方式,也相对粗暴。
那就是直接丢到田里,这种利用方法比较简单,效果也一般般,搞多了甚至会有反效果(粪便发酵不完全会导致粪便在田里二次发酵,土地的温度升高,产生烧根现象)。
所以这一时期的亩产其实很低,号称天府之国的关中平原,亩产也才一石半……
而宋朝年间,人们掌握了在粪便中掺水这一解决发酵烧根的技术后,亩产逐渐提升为2…3石。
扶苏知道,尽管自己现在是皇帝,可要想说服郑国这种老臣在短时间内改变固有的观点,几乎做不到!
所以他要做的就是用事实说话,用最终的结果去证明自己。
……我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现在开始堆肥的话,正好赶上冬小麦的播种……等过段时间,内史郡各县的水磨也建好了,让这一时代的‘黔首’,也可以从不好消化的‘粒食’,转变为更加有利于人体吸收的‘面食’。
“陛下,王离传来氐报,说是北地的长城即将合龙……”蒙恬等郑国等人离去,说道:“他询问,是否先将工期停下,等十月之后,再行合龙……”
……嗯?为什么要等到十月?……扶苏微微皱眉,猛然想到,秦制,以每年十月为岁首。
也即是说,现在还是始皇帝三十七年,要等到今年十月之后,才算是秦二世元年。
若是十月以后合龙,史书上就会记载是秦二世最终修成了长城。
……奇观建造,我喜欢,就是不知道相邻长城有没有金钱文化加成……扶苏沉吟良久,自己不杀王离,反而任命他暂为九原军统帅,所以他现在这样的举动,算不算投桃报李,或者说,投名状/悔罪书?
想到这里,扶苏微微点头,说道:“可。”
随即他又补充道:“太仆可想一想,该如何安置修建长城的黔首、刑徒……另外,合龙仪式,汝代朕前去吧……”
“喏!”蒙恬行礼后离去。
……
右丞相府,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姚贾、治粟内史郑国相对而坐。
郑国将扶苏召见自己的事情详细讲了一遍。
冯劫长叹一声:“陛下沉溺小道,不行君王大道,天下危矣……”
姚贾抬眼看了看冯去疾,说道:“我听闻,陛下调取了东郡陨石案的卷宗,似乎有意再次追查……”
冯去疾呼吸微微一窒,微不可查的看了一眼冯劫。
作为御史中丞,当初此案是交由他来查办的,可最后却找不到幕后之人,只得把周边的居民全杀了,再把陨石处理掉。
……陛下此举,莫非是察觉到了什么?……冯去疾脸上不动声色的想着,随即抓起一卷竹简,说道:“这是任嚣刚刚送来的奏疏,大家看看吧。”
“效巴、苴故事……封越人首领‘臣邦君长’,‘臣邦君公’……以越人治越人,秦人治秦人?”
啪!
冯劫将竹简拍在案上,眉头紧锁:“陛下这是在试探,试探我等对于分封诸侯的态度!怪不得我听人说,陛下前些日曾问过,老丞相王绾是否健在!”
“果有此事?”郑国问道。
“当然,我在宫中有眼线,陛下将寻访王绾之事,交由太中大夫叔孙通去办!”
姚贾点头说道:“好哇,这群儒家士子果然贼心不死,还想要蛊惑陛下,鼓吹周礼!”
“只怕陛下早有此心,汝等可记得,陛下当初就是因此事而触怒先皇帝,被发往九原军中做了监军!”冯劫大声说道。
姚贾长叹一声,说道:“老夫悔不当初,该应李斯之邀,前往离石一晤。”
“嗯?”冯劫猛然回头:“李斯当初也邀请你了?”
“是啊,当初信上只说,先皇帝病重,恐有不测,故邀我前往离石,共商大计。”姚贾点点头:“我当初隐约猜出几分,但只以为他欲扶持某位公子,却没有想到,他们会秘不发丧……”
“若是当初吾等齐聚离石,必然不是……”冯劫摇头说道。
“慎言!”冯去疾打断他的话,以目示意低垂着眼睑,仿佛睡着了一般的郑国。
“那、任嚣的奏疏,吾等该如何处置?”姚贾开口,将话题拉了回来。
……
芒砀山。
某处人迹罕至的山谷之中。
一个麻衣木钏,手提竹篮的女子蹒跚而行。
女子身上的麻衣虽然略显陈旧,且有明显的修补痕迹,却难掩女子的丰腴秀美。
“刘季……”她走到一处洞口,大声喊叫。
“你怎么找到我的?”一个邋里邋遢,近乎野人的男人从山洞里钻出。
在他的身后,还跟着十多个同样和野人无二的瘦高之人。
“你知不道,你所在的地方,天上有云气!我看见云气,就找到你了!”女子看着刘季,大声说道。
………………………………
第二十章 大炼钢铁
兰池宫,含章殿。
做完早操的扶苏告别了双眼迷离的赵姬,在郎中令蒙毅、侍郎蒙颖、李承以及近千名甲士的护卫下向蓝田而去。
昨夜傍晚时分,公输轨的奏疏送到,言说已经按照帛书所示,在霸水边建好了扶苏所要求的炼铁高炉和水排。
而之所能如此迅速的原因,就在于扶苏抽调了一万名用于修建骊山皇陵的刑徒,用于在咸阳各地挖矿并沿河流运输到蓝田。
对此,右丞相专门到兰池宫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作为一名受过良好教育的扶苏,对付这样的指责,最好的做法就是积极认错,但死不悔改。
时间,会证明谁对谁错!
况且,在他重新调阅东郡陨石案,以及一些暗地里呈送到他面前的陈年卷宗,他得出结论,冯家父子有很大的可能,拥有两幅面孔。
比如某刘姓亭长私放徒役的事情,泗水郡上报的公文,一入右丞相府,就如泥牛入海般没了!
扶苏在马车上摇摇晃晃的批阅着竹简,为他驾车的中车府令杨喜回身说道:“陛下,宗正公子衮求见。”
……嗯?他不在咸阳待着,跑这里做什么?……扶苏放下竹简,说道:“让他上来。”
“喏!”
俄顷,马车停稳后,身着黑色直裾的公子衮走进马车,行礼后坐下。
“宗正这是欲往何处?”扶苏问。
“臣之妻弟卧病在床,臣携家小前去探望。”公子衮脸上带着些许的忧虑,转而问道:“陛下这是要往何处去?”
……就是有个十四岁美且贤女儿的家伙?看来他和自己小舅子关系不错……在这个医疗水平不发达的时代,一次感冒就有可能要了人命!……扶苏在心中叹气,随即说道:
“朕去蓝田看炼铁!”
炼铁?……公子衮眉头微皱,他听右丞相说,陛下抽调了修建皇陵的刑徒,莫非……
“不知陛下可否带上臣一同前去?”公子衮拱手问道。
……嗯?你不去看望你小舅子啦?……扶苏笑着说道:“可。”
“陛下,容臣下车,交代家小自行前往商县。”公子衮拍了拍车壁。
……商县?……扶苏问道:“莫非生病的,是高武候戚鳃?”
“正是……”公子衮满是疑惑:“陛下怎知?”
“你说要去往商县,所以朕猜的。”扶苏敷衍的说,心想,看来他说的那个十四岁,美且贤的侄女,应该就是被吕雉切成人彘的戚夫人了,真是惨啊!
既然公子衮有意巴结朕,不如就给他这个机会,事先把戚夫人接进宫,萝莉养成什么的,我也很喜欢啊!……据太史公说,戚夫人善舞蹈……嗯,就这么办了。
“等下看完炼铁,宗正可愿伴朕前往商於故地一游?”扶苏为自己留宿商县找了个借口,顺便还可以视察一下武关防务。
武关可是咸阳的一道门户,当年刘邦就是听从郦食其的计策,从这里直入咸阳,最终灭掉了秦国……
“固所愿,不敢请耳!”公子衮跳下马车,拱手说道:“陛下先行,臣一会儿就到!”
……
嘟!
蓝田老营的哨位发现扶苏一行后,吹响了沉重的号角。
俄顷。
上万身穿花花绿绿的衣服,统一外穿黑色甲胄的士兵在大营外列阵。
此时执掌蓝田老营的,是虎贲将军杨熊。
“将军果然人如其名!”扶苏从马车上走下,扶起弯腰行礼的杨熊,以示亲近的拍了拍他宽阔的肩膀。
“陛下谬赞!”杨熊有些惶恐。
始皇帝称皇帝之后,极为重视法度,并不会和他这样等级的将领有如此亲昵之举。
左校令公输轨走上前,说道“陛下,已经按您图中所示,在霸水一岸修好高炉,矿石、焦炭、煤粉等物也已就绪。”
片刻之后,霸水岸边,上万蓝田士兵在杨熊的指挥下,将工地十里之内,围的水泄不通。
片刻之后,扶苏看到了严格按照他要求修建的竖高炉。
炉身呈塔状,内径最大处为三米,为防止垮塌,底部立有支撑架。
炉壁上薄下厚,炉腹处厚达半米,最内层采用新烧制的耐火砖,同时设计有送风口,由一架竖立在一旁的水排担任鼓风机。
为了提升炼铁的效率,扶苏特意让公输轨在另一边,树了一个用两头驴拉动的送料设备,包括一条爬升木轨和底部带活动门的特制送料车。
小车在牵引下爬至炉顶后,车底部的卡扣会被挂钩套入,从而拉开倒料口,将燃料或矿石倾泄入炉中。
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该套系统已算得上是顶尖技术。
和大开口,低热量的竖炉不同,高炉一旦投入生产,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停止运作,必须源源不断地投入燃料和矿石,产量也比竖炉要高得多。
为此,沿渭水、泾水,向霸水送料的船工几乎是人歇船不歇的忙个不停。
不仅如此,扶苏还打开少府的仓库,将许多准备修建宫殿的大木拿了出来,召集内史郡的工匠们全力赶制内河货船。
不单单是提升往高炉输送矿石、燃料的效率,更重要的是,炼铁剩下的废料,正好用来烧制水泥!
扶苏看着耸立在河边的竖高炉,问道:“可都熟悉流程了?”
“回陛下,已经演练过数十次,一点差错都没出!”
“既然如此,那就开始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