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谍行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谍行天下-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记住本将军的叮嘱,一定要传话给朱儁、皇甫嵩,让他们务必擒住张角来给我!”何进并未因张梁被抓而消火,依然向曹操下达着催战的命令。

    “喏!”曹操赶忙施礼应诺,随后他有些疑惑地询问着,“敢问大将军,抓住张梁的,到底是什么人?”

    如果真是韩涛抓住了张梁,他应该不会急着到皇宫去请赏。但如果不是他,那又会是谁,这是曹操很好奇的问题。

    “是两个来自冀州的草民,圣上重赏了他们,还让他们加入了南军,封为屯长,专职护卫皇宫。”何进回答着曹操的问题。

    袁绍听了何进的回应,担心地说道:“冀州草民?这等来历不明的人,怎可直接加入南军护卫皇宫,这……”

    何进直接打断了他:“这是圣上的旨意,哪里是你等可以质疑的?如今张梁已经被捕,速速撤去城里悬挂的通缉告示,做好明日圣上出行盛典的准备才是你该做的。”

    何进这样一说,袁绍不敢再多言,只能低头拱手:“喏!”

    袁绍遭到了何进的奚落,曹操自然也不敢多言,只能低着头,跟随着和何进一起离开。

    曹操的心里开始暗自为韩涛担心,不知道他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第130章 他们要行刺皇上

    

天光大亮,阳光照进馆驿的院落。

    从封谞府离开后,韩涛安排黄忠等人将死难的义军找地方掩埋,自己就先回了馆驿。

    唯恐张梁会来报复自己,找拉巴子的麻烦,所以他第一时间先去了她的房间。

    看到拉巴子安然无恙,韩涛才放下心来,陪她说了一会儿话才离开。

    他向曹操的部下询问,得知曹操一直还没有回来,就先回了自己的房间。

    尽管一夜未眠,且十分劳累,但韩涛躺在床上,却是根本无法入睡,他的内心充满了懊恼和自责。

    本来设想着能够一举拿下张梁,甚至扳倒封谞这个蛀虫,最终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还白白地搭上了一个兄弟的性命。

    这一切都是源于自己的轻敌和急于求成,如果稍微谨慎一点儿,也不至于被张梁这么简单伎俩哄骗。

    这次能活下完全是侥幸,张梁放火之后就离开,又急中生智想到了用沙土灭火的方法,才避免了和黄忠等人葬身火海,但幸运女神不会每次都这样垂青。

    如果不懂得吸取经验,戒掉冒进和轻敌的毛病,下次遭遇的可能就是灭顶之灾了。

    总结完了自己的问题,韩涛也慢慢地冷静了下来,开始思索着张梁将自己关进地窖之后,匆忙离开到底是去了哪里……

    虽说自己被困在大火的地窖中,能够逃生纯属侥幸。

    但能让张梁等不及自己被“烧死”就匆匆离去,必定也是有极为重要的原因。

    韩涛正在沉思,曹操却在这个时候返回,他听部下说到韩涛已经回来,立刻过来找他。

    两人见面,都将各自的经历向对方讲述了一遍。

    “阴谋,这里面绝对是阴谋!”听完了曹操的讲述,韩涛马上做出了判断,此时他彻底明白了张梁为什么要急着离开,原来是就是要完成这个计划。

    曹操赞同地点头:“我跟我和本初随口说在皇宫附近发现了张梁的踪迹,以此来拖延封谞。可最后张梁居然真的是在皇宫附近被抓,抓他的人直接就带着他见到了圣上,还得到了封赏!这里面绝对有问题。”

    “只不过张梁自己被关进了天牢,他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可就想不明白了。”曹操有些无奈地看着面前的韩涛。

    韩涛短暂思索后,猛地醒悟:“我知道,他们的目的是要行刺皇上!”

    曹操被韩涛的话震惊:“行刺皇上?”

    “荆轲刺秦之前,献上了樊於期的人头,才得以拿着燕国的地图,近身到秦王嬴政的身边,用图穷匕见的方式行刺。那张梁是故意牺牲自己,让两个手下取信圣上。”韩涛向曹操做着解释。

    “没错,他们现在还被列入到羽林军,负责守卫皇宫,那有了接近皇上随时行刺的机会了!”曹操听了韩涛的话,也恍然大悟,明白了张梁等人的意图。

    “咱们快去拜见大将军,请他赶紧进宫提醒皇上,千万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曹操赶忙招呼着韩涛一起去见何进。

    两人匆匆冲出管驿,来到了大将军府,将刚刚的猜想,详细地向何进做了汇报。

    “你们说那两个义士是张梁的手下,有何证据?”何进用审视的目光看着面前的韩涛和曹操疑问着。

    韩涛从何进的眼神中看出了不屑,赶忙解释着:“大将军,证据我们的确是没有,但……”

    何进直接摆手打断了他,傲慢地回应道:“没有证据,那就是自己瞎猜了呗?!你让本将军进宫去见皇上,跟皇上说,因为颖阴县令韩涛韩大人,猜想圣上刚刚封赏的两位义士是黄巾军的刺客,请圣上马上把他们治罪,你觉得皇上会怎么说?!”

    说到这里,何进的脸瞬间板了起来:“你是想告诉皇上,他看不清好人坏人,错封了黄巾军的刺客,是个糊涂虫吗?!

    韩涛听了何进的话,一下语塞,处在何进的位置,有这样的顾忌是没错的。

    对于汉灵帝这样好大喜功的皇上,指证他封赏的错误,那无疑是当场打脸。

    别说现在没有证据,就是真有确凿的证据,身处官场的何进,出于明哲保身的想法,都未必敢去直面提醒汉灵帝。

    “大将军,可若对这二人放任不管,绝对是巨大的隐患,万一他们真的危害到皇上,那可就麻烦了!”韩涛据理力争地提醒着何进。

    何进听了韩涛的话,短暂地思索了一下后回应道:“你说的也有道理。这样吧,我设法跟羽林中郎将打个招呼,让他安排这两人巡视外宫墙的任务,让他们远离圣上也就是了。”

    “大将军,这二人绝非善类,不是调至巡视外宫墙就可以,只怕他们还有其他的阴谋。那张梁自投罗网,或许也是为了让圣上不至于取消出行盛典,或许他们还会安排其他人在圣上出行时下手,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还是应该劝圣上取消出行才是!”韩涛依然坚持提醒着何进。

    “够了,还需要你教我怎么做事吗?!明日就是盛典之期,岂能因为你这虚妄的猜测就让圣上取消盛典,简直是无稽之谈!好了,你二人退下,回去准备行装,等到盛典结束,速速押送粮草军械返回长社就是了!”何进厉声地呵斥着韩涛,直接驱赶着他们。

    韩涛看着何进跋扈的样子,知道再劝也是没有意义,只能无奈地拱手施礼,跟随着曹操一起离开大将军府。

    “子真,大将军不相信我们的话,不肯去劝说圣上,我们该怎么办?要不去找本初见他父亲,请袁司空去劝谏?”出了大将军府,曹操向韩涛提议着。

    “袁司空未必会帮忙,而且大将军说得没错,圣上好大喜功,怎会因我们没有证据的猜测改变行程?!”韩涛轻轻摇头,否决了曹操的提议。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曹操着急地看着韩涛。

    韩涛冷静地回应着:“既然张梁他们是准备在圣上出行盛典的时候行刺,我们现在又得不到大将军的支持,那就只能靠咱们自己的力量,阻止他们的行动了!”



    第131章 潜伏地点

    

馆驿的房间内,一张巨大的洛阳地图挂在墙上,韩涛、曹操、袁绍、黄忠等人站在地图前,他们在分析灵帝的出行路线,判断着如果真有刺客打算在沿途行刺,会选择在什么位置下手……

    袁绍是何进的亲信,可以直接接触到最高层的安排,他首先向众人介绍着此次灵帝出行的路线和乘坐车辇的情况:“圣上此次出行,乘坐的是一辆特殊的车辇。这副车辇是为了这次出行特别制造的,车身是半开放式的,方圆足有四丈大小。”

    “车上用白玉做成栏杆防护着四周,车上放有几案和龙椅,到时候除了圣上之外,车辇上应该还会有皇后娘娘,以及一些侍女、内监,这样圣上坐在车辇之上,既可以一边欣赏沿途景色,接受万民朝拜,还可以随时吃着美食,饮着玉露,会极为舒适……”

    “这辆车辇由三十匹健硕的骏马相牵,由于车辇本身宽大,所以寻常街道无法通行,选择的都是比较宽阔的道路。这样安排除了显示皇室的威仪,也是可以有效地避免经过一些小巷窄路,减少危险。”

    “圣上出宫的时间定在申时,自皇宫出发,按既定路线环城而行,约在亥时末返回,全程大约四个时辰。”

    “此次出行,王公大臣共有六十人乘马随行,八百名羽林军全程随行护卫。另有两千禁军,分布在沿途的主要街口进行护卫。”

    袁绍说完之后,拿起蘸了朱砂的笔,在地图上画出了整个出行队伍的行进路线,方便众人可以清晰地查看。

    曹操看着袁绍所画的路线,以及沿途街道的布置情况,看着韩涛说道:“子真,听本初介绍完,我现在有些理解大将军的自信从何而来了。按照目前的布置,刺客能够接近到圣上的可能微乎其微,很难完成行刺的。”

    韩涛看着地图,却坚持着自己的意见:“二位大人,行刺不一定非要向荆轲一样,凑近到秦王身边才能下手。远程攻击,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1963年发生的肯尼迪被刺事件,凶手就不是近身完成的刺杀。甚至在秦末时期,张良想要刺杀秦始皇,也是准备了一把大铁锤,用远程抛掷的方式完成的刺杀……

    尤其在汉代,弓箭的使用非常普遍,具备百步穿杨能力者极多,弓箭的射程范围之内,也都可以完成狙杀。

    “汉升,如果是你,占据一个有力的高点,一箭射中百步之外的目标,能不能做到?”毕竟黄忠就是顶级的射手,韩涛直接询问着。

    黄忠走到地图前,认真地看着地图上的红线,以及沿途的街道情况,尝试着做着标识:“这些地点如果让我占据,是有可能完成弓箭射杀的。”

    等到黄忠标识完毕,袁绍走上前,仔细地观察着那些标识地点,然后也拿起笔勾画着回应着。

    “这些地点,我们之前都做过排查,还会提前布置了兵士去看守,想要用弓箭远程行刺的可能性,已经被扼杀。”袁绍将黄忠标识的地点一一勾画掉,回应着韩涛和黄忠。

    守卫皇帝的也都是有着多年经验,韩涛和黄忠能想到的,他们自然也会有所防范。

    听了袁绍的回应,韩涛暂时沉默了,按照袁绍所说,羽林军的防卫的确是非常严密,外围的刺客的确是很难有机会下手。

    至于鲍通和薛凡两个人,按照何进的安排,出行的时候,即使能跟随羽林军一起参加,也必定不会出现在灵帝车辇周围,很难有下手机会。

    但韩涛依然坚信,张梁敢于把自己送进天牢,以他的智商,绝对是有着周密的部署和十足的把握。

    甚至鲍通、薛凡都根本不在他的计划里,毕竟他们能被选入羽林军,是事先无法预料的。

    那到底还有地方,或者是什么样的方式,是韩涛他们根本没有想到的,韩涛认真地看着地图上的红线,在不断反复思索着,到底还有什么地方是被他们遗漏的……

    突然,韩涛的目光停留在了地图上的一个地方,那是一座大宅院,宅院内盖有一座高楼。

    只是高楼的位置,虽然也在红线经过的沿途,但距离较远,早已经超出了一般弓箭的射程,所以也就没在黄忠的标注范围内。

    “这是什么地方,有没有安排兵士提前守护?”韩涛马上向袁绍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袁绍看着地图,又回头看着韩涛,露出了诧异的表情:“子真,这里是中常侍张让大人的府邸,那座高楼是他的住所。距离行进路线也远超弓箭射程,刺客也根本不可能进入的……”

    “张让的府邸?”听到袁绍的回应,韩涛也是微微一愣。

    封谞和黄巾军的关系已经非常清楚了,只不过自己没有足够的证据去指证,所以现在没法去对付他。难道张让也和黄巾军有关系?

    韩涛仔细地看着那高楼思索着,如果是自己,能够登上这个高楼的话,有什么可以使用的超远程行刺方式。

    袁绍看着韩涛沉思的样子,善意地提醒着:“子真,张让大人可是被当今圣上称为阿父的人物,那是位高权重,绝对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实在是没有和蛾贼勾结,相助他们的理由啊!”

    不得不说,袁绍说得非常有道理,从情理上来说,张让已经得到了最高的权利和金钱,他的确是没有背叛灵帝,去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