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谍行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谍行天下-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城头之上的“夜叉擂”也开始发动,投入到城下的敌群中,随后汉军士兵绞动绞车,使夜叉擂滚动起来,开始大面积碾杀黄巾军士兵。

    黄巾军冲车边的士兵在箭雨和夜叉擂的交叉攻击下,瞬间被绞杀干净,冲车也停了下来。

    紧接着,床弩、投石车也再次发动,向着后续不断进攻的黄巾军部队投射,阻止着他们的靠近……

    汉军顽强的防守,使黄巾军付出了大量的死伤,第一波攻势被彻底瓦解……

    看到汉军的战斗力,城楼上的韩涛震撼的同时,也对皇甫嵩产生了极大的敬意。

    此人不愧是东汉末期的名将,指挥镇定自若,部下兵士也是骁勇善战,难怪之前可以固守长社多日而不败。

    黄巾军大纛旗下的波才看到黄巾军的攻势被阻拦,却是大怒,他没想到拥有了攻城器械的黄巾军竟然还是难以攻破汉军的城池!

    波才当然不甘心接受这样的结果,他猛地冲出腰间的宝剑,高声发出了指令:“全军继续攻城,破城者,赏万钱!”

    波才的将令立刻层层传递了下去,总攻的战鼓声也震天响起,城下的黄巾军顿时沸腾了起来。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山呼海啸般的吼声再度响起,黄巾军又铺天盖地地向着长社城冲来……



    第89章 开解

    

日渐西沉,天色慢慢地暗了下来。

    从正午开始,黄巾军在波才的重金激励下,又动用了大量兵力,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势。

    皇甫嵩却是从容不迫,不断地调遣兵将,运用各种守城器械,顽强地顶住了黄巾军的攻击,始终没有让一个黄巾军兵士攻入城中,力保长社不失。

    眼见天色将晚,挑灯夜战对黄巾军将更加不利,只会损失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波才无奈地下达了撤军的命令,他的大纛缓缓地撤回到了大营中,黄巾军也缓缓地撤退。

    此时长社北侧城门的城墙下和城头,已经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黄巾军作为进攻方,付出了数千名士兵的性命,而汉军也有过千名士兵战死。

    这一天的血战,双方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城头上,激战一日之后的士兵们都在进行着紧张的休整,士兵们奔走着清理尸体,运送伤员。

    看着眼前的惨状,韩涛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只是短短的一天,数千个活生生的人就永远地离开了。

    “子真,你总说时机还不到,现在到了吗?”朱儁着急地向着有些发呆的韩涛询问着。

    他很清楚,如果黄巾军一直按照这样的态势强攻下去,官军的压力极大。

    韩涛抬起头看着朱儁,迟疑着要不要说出内心一直纠结的火攻计策,他也看得出,黄巾军的攻势太过猛烈,这样死守下去,汉军的损失将直线上升。

    而且即使汉军可以顶住黄巾军的攻击,但战机是稍纵即逝,从之前的几次用兵也可以看出;波才也是极会用兵之人,现在只是被酷暑所困,才会把大部队布置在丛林之中。

    一旦波才发现屯兵于树林的危险,将部队撤离,火攻的时机就将失去,到那个时候,城内官军再难抵御黄巾军的攻击。

    可是真让韩涛说出计策,眼看着那十万黄巾军葬身火海,他的良心却又过不去,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你倒是说话呀,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发挥你的计策呀?!”朱儁着急地催促着。

    “现在还不行,让我再想想吧。”韩涛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不说出计策,他低着头想要离开,“我先失陪了。”

    朱儁和曹操看着韩涛离去,只能无奈地叹息,转头走向皇甫嵩,去和他商量,如何调动官兵守城,抵御黄巾军的冲击。

    韩涛匆匆地走下城楼,刚想要离开,一个关切的招呼声在他背后响起:“子真,留步!”

    韩涛停下脚步转头看去,站在其身后的人却是刘备。

    韩涛向着刘备拱手施礼:“玄德公,有事?”

    刘备走到韩涛跟前,关切地说着:“子真,敌军攻势凶猛,现在全军上下都在指望你尽快拿出良策击败敌人呀!”

    韩涛当然明白刘备所说的情景,但此时他内心的纠结还没有结果,他并不想向刘备坦露。

    他小心地掩饰着:“是,我也是一直没能等到好的时机,所以心中也十分烦闷,多谢玄德公惦记了。”

    刘备见韩涛如此推诿,迟疑了一下,然后压低声音,对韩涛表达着理解:“如此两难之境地,备其实也是一直纠结,所以对子真内心之烦闷,深表理解。”

    刘备这句话,却让韩涛一愣,抬头看向对方。

    从刘备的眼神中,他看出刘备其实已经想到了和自己同样的计策。

    韩涛知道已经隐瞒不下去,索性轻声叹息着向刘备坦白:“玄德公,既然已经猜到,我也就不再隐瞒。此计乃退敌的唯一办法,只是我实在不忍见生灵涂炭,所以才犹豫不决。”

    刘备理解地看着韩涛,躬身行礼:“子真乃当世大贤,心地善良,不忍大开杀戒,我先替这些黄巾军士谢过您了。”

    韩涛赶忙闪身避让:“玄德公切勿如此。”

    刘备起身看着韩涛,却用手指着城楼上下守卫的士兵开口询问着:“只是不知,子真可曾有为他们想过?”

    韩涛被刘备问得一愣,转头看向那些军民,一日的鏖战,让这些士兵的脸上都写满了风尘和疲惫,却依然目光坚毅地固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刘备继续说着:“蛾贼作乱,百姓受难。若是不加以制止,汉室江山垂危,百姓也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也正因此,备才举义军参与平叛。这些军士为何要每日拼死守城,还不是为了城中数万百姓免遭涂炭?”

    “子真怜惜那些黄巾军士,却可曾想过,一旦城破,城中军民又将遭遇何等命运?长社城破,颍川全郡百姓又将遭受何等命运?”

    韩涛被刘备的一席话质问的有些不知该如何回应了。

    “我也曾听闻子真的身世,父母双亲也是因蛾贼一案受到牵连而死。眼前这些黄巾军虽非首恶,但也是帮凶。”

    “若是不将其平定,天下又有多少百姓要遭受噩运?子真对他们积善念,却害了更多百姓,这到底是善,还是恶?”

    “先生聪慧,无需备多言,自有裁断。还望子真能以天下苍生为重,莫要再犹豫了。”刘备继续地劝说着。

    刘备的一番话声音不大,但每句话都直击韩涛的内心,让他内心的纠结彻底打破。

    韩涛陷入了沉思,自己的确只想到了黄巾军的悲惨命运,却忽略了若是不尽快地平定叛乱,对整个战局的影响,以及天下黔首命运的影响。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这句至理名言开始在韩涛的脑海中回荡。

    韩涛当下不再犹豫,一脸诚意地看着刘备:“玄德公当头棒喝,如醍醐灌顶,一言将韩涛点醒。”

    “先前的确是我想法狭隘了,只是一味地妇人之仁,险些误了大事。我当马上去向两位将军讲明计策,助他们击破城外的蛾贼。”

    “我替城中军民及天下苍生,谢过您了。”韩涛说着,如同刚才刘备给他行礼一般,向着刘备深施一礼。

    刘备也赶忙向他回礼,两人起身时相视,都露出会心一笑。

    压在韩涛心里多日的阴霾,也在此刻一扫而光,他快步走上城楼,去找皇甫嵩和朱儁……



    第90章 争功

    

“火攻?”听韩涛将自己的计划讲述完毕之后,皇甫嵩和朱儁的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神情。

    两人都是作战经验极其丰富的将领,在经过韩涛的分析,马上也就察觉到了黄巾军将营寨安插在树丛中的弊病,这的确是发动火攻的最好时机。

    “子真啊,你怎么到现在才把这个好办法说出来呀?!要是早点说出来,我们早些动手,也就无需今日损失这么多的兵士了。”皇甫嵩赞叹的同时,对韩涛也略带出了一丝埋怨。

    “我之前一直觉得时机不对,其实也就是差了今日这一战。”

    “我军之前连番骚扰夜袭,已经让黄巾军十分疲惫,但也提起了他们的警觉,此时火攻未必能有效果。”

    “但今日则不同,白日的恶战,双方互有死伤,黄巾军的疲惫程度更甚于我军,此时发动火攻也更利于成功。”

    韩涛的这一番话虽然有为自己解释开脱的意思,但也都说的是实情。

    “子真说得有道理,今晚火攻的确是最佳时机。”

    “义真(皇甫嵩的表字)兄,你白日指挥守城已经太过辛苦,今晚火攻夜袭,就由我率军完成吧!”朱儁认同着韩涛的计策,并主动申请出战。

    好不容易等到了这个报仇的机会,朱儁自然不会放过。

    同时他也清楚,若是今晚一战成功,那将是偌大的功劳,也要努力争取。

    “今晚乃是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击败蛾贼的大好时机,仅靠公伟(朱儁的表字)兄的人马,恐怕还是加上我的兵马一起出战才好。”

    皇甫嵩当然明白朱儁的心意,但自己率军守城数日,好不容易有了这个复仇立功的机会,自然也不肯轻易错失。

    韩涛看着朱儁和皇甫嵩,已经完全明白了两人的小心思,自己一直担心的争功内斗,果然还是发生了。

    “既然今晚是决战之夜,那就干脆所有人一起出城杀个痛快就好了!”张飞忍不住插嘴,也参与到请战的队列中。

    “今夜既是决战,自然是要官军出战合理调度,才能确保取胜,你等义军就不必参与了。”

    皇甫嵩申请出战,朱儁无法阻拦,但张飞等人也要参与进来,朱儁就有些不满了,直接开口回绝了张飞的请战。

    张飞一听就不乐意了:“怎么到了这种杀敌立功的时候,却不让我们参与,这什么意思……”

    一直在旁边静坐没有发言的曹操,此时才缓缓开口:“两位将军领兵出战,孟德要和子真、玄德二位头领一同守城,确保长社安全。”

    韩涛偷眼看了曹操一眼,却见他表情十分平静,看不出任何的情绪变化。

    韩涛心中赞叹,曹老板果然是为官多年,懂得官场的水深。

    这个时候主动退出,不参与两位中郎将的争功,两方都不得罪的前提下,争到了一份守城的任务。

    同时也带上了刘备和自己,虽然不能算是大功,但战后也会记入功劳簿,等于也给了两方一个人情。

    这件事做得果然是够圆滑,滴水不漏。

    刘备见曹操出面说话,不愿张飞得罪朱儁,赶忙伸手拽了他一把:“三弟,曹都尉安排得极好,我们是义军,是配合官军作战的,就要服从调度。”

    刘备也这样说,张飞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无奈地坐了下来。

    皇甫嵩见众人都不再争,做出了决断:“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安排,我和公伟领兵火烧敌营,孟德与玄德、子真领兵留守,希望我们今晚计策成功,大破蛾贼!”

    众人齐声回应:“大破蛾贼!”

    这日夜里,不甚强烈的东南风将长社城内外的暑热吹得散开了不少。

    这一个月来一直饱受天气和汉军的骚扰的黄巾军士,又经过了一日的激战,都已经是疲惫不堪,难得有机会趁着夏日的微风睡一个好觉。

    直到黎明将至,黄巾大营外亦是静悄悄的不见一个人影。

    负责守卫的哨兵,此时也已经困得睁不开眼,开始打盹。

    就在这个时候,长社的北门开了,朱儁带着部下的三千兵马悄悄出城了……

    朱儁和部下走得极为谨慎,生怕发出声响惊动了黄巾军。

    再看众人的装束,一个个内裹皮甲,外披毛毡所制的短襟和裤子,脚蹬猪皮靴子,腰挎环首刀,背后背着弓箭,弓箭的箭头都提前绑好了布条。

    每人还挂着个瓦罐,里面盛的都是满满的火油……

    他们正是在韩涛的计策安排下准备发动火攻的先头部队……

    皇甫嵩则带领一万官军在城内等待火起再杀出接应。

    朱儁亲自带着一百名敢死士兵,先悄悄地来到了黄巾大营,果然发现守卫十分松懈。

    汉军士兵快速上前,两人一组,悄无声息地将哨兵解决,快速在大营北面打开了一个长长的缺口。

    朱儁立即带着士兵们,快速从缺口处进入黄巾军大营,将装有火油的瓦罐取下,快速在黄巾大营中喷洒着。

    由于连日的劳累,大部分黄巾军都睡得十分沉,以至于朱儁所带的敢死部队将大半个营区都喷洒了火油,居然没人发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