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曼此时也意识到了问题,赶忙向身后的部下命令:“快去向渠帅禀告,这是一座空营。”
立刻有士兵飞奔着去向大营外的波才汇报,片刻之后,波才亲自率领一队人马杀入了汉军大营。
看着面前的空营,波才脸上的怒意更盛。
“渠帅,这是怎么回事,这些汉军人都到哪儿去了?”何曼疑惑地向波才询问着。
“还能去哪?这分明是连夜逃走了。”波才恼恨地回应着。
“跑了,那他们怎么连营帐都不要了呢?”何曼不解地问着。
“这就是他们的疑兵之计,故意留下营帐,再用草人穿上盔甲,守住营门,让我们以为他们还留在这里。”
“目的就是拖延我们,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撤退时间。如果我没有猜错,他们现在恐怕早已经逃到几十里地之外了。”波才气愤地说着。
“这个朱儁,居然打不过就跑了,可他们能往哪儿跑?”何曼询问着。
“还能去哪儿,整个颍川的汉军,除了他们的兵马,就是长社的皇甫嵩,他们肯定是要跑去那里和他合兵一处,再跟我们继续抗衡。”
“何曼,你立即率三千骑兵,沿着去往长社方向的道路追击汉军,务必要将他们追到!”此时的波才恼怒不已,他有一种被戏耍的屈辱感,已经失去了理智,向何曼下达了追击的命令。
何曼立刻抱拳:“得令!”
何曼率领着三千骑兵,冲出汉军大营,向着长社方向开始了对汉军的疯狂追击。
此时的汉军早已经离开大营足有几十里的距离,正在一条小河边喝水休整。
为了给大部队争取撤退的时间,韩涛故意让朱儁留下了营寨不撤,并且安排人手迅速扎下大批草人穿好铠甲守卫在营门口,大部队则趁着夜色,连夜急行军撤离。
他这一招算是把《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空城计和草船借箭来了一个完美的结合,成功地达到了疑兵之计和争取时间的目的……
部队简单的休整后,朱儁和曹操招呼着韩涛等人:“时间差不多了,我们继续赶路吧!”
韩涛看着面前的小河,嘴角却又一次露出的狡黠的笑容,随后说道:“二位领大军先行,我和玄德公留下,招呼一下蛾贼的追兵吧……”
【作者有话说】
今日第三更,希望各位可以满意,多多追读、催更,支持狂龙,谢谢!
第76章 伏击
朱儁一脸疑惑地看着韩涛:“追兵?我们不是布下了疑兵之计拖延敌军吗?”
“那波才也是个懂得兵法之人,也该明白穷寇勿迫的道理,难道还会带人再追击我们?!”
韩涛点了点头,向朱儁解释着:“我们的空营之计拖延敌军的同时,也必定会将波才的怒火点燃。”
“他引兵初胜,就想着再对我军展开围歼,但却被一座空营拖住,愤怒会转化为一种羞辱,让他觉得受到了戏弄。”
“这种情况下,他会失去理智,做出错误的决断,安排人追击,只为喧泄内心的愤怒。“
朱儁思索后觉得韩涛说得非常有道理:“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安排兵马伏击便是。”
“既然是追兵,必定是追求速度的轻骑,人数不会太多,所以倒也不必用大队人马伏击。”
“由我和玄德公的两路义军已经足够。大队人马行进缓慢,还是请将军尽快起程。”
“我们伏击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再次阻击敌军,给大军争取时间。”韩涛向朱儁做着解释。
听了韩涛丝丝入扣的分析,朱儁不再坚持,他拍着韩涛的肩膀:“子真,这次能够脱离险境,全都是仰仗你的计策和安排,还要辛劳你伏击敌军。”
“你放心,我定会向朝廷表奏你的功绩,为你讨取封赏。”
“将军心意,韩涛心领,请将军速速出发!”
送别朱儁和曹操的大队人马后,韩涛和刘备一起看着面前的小河。
刘备此时却主动向着韩涛深施一礼:“多谢子真贤弟。”
韩涛赶忙还礼:“玄德兄为何要谢我?”
“此次伏击,我军以逸待劳,击杀蛾贼疲惫之师,乃是必胜之局。子真贤弟将这等功劳赠予我等兄弟,我又岂能不谢?”
韩涛听到这里,心里却是非常的尴尬,他留下刘备,只考虑了三兄弟的武勇,同时也是为了大部队可以顺利撤军,倒真的没考虑送刘备功劳。
但对方却主动承了自己这份“人情”,他自然也不会拒绝,赶忙顺水推舟地回应:“玄德兄本是汉室宗亲,家道中落,才沦为平民,却依然心系汉室,举义军剿贼。有此等建功机会,我又怎能不想着仁兄?”
“子真厚意,刘备谨记在心,那就请子真布置兵马,我们该如何伏击敌军。”刘备向韩涛道谢,随后请教着。
韩涛也不再客气,指着面前的小河,开始布置:“蛾贼追到此处,已是人累马乏,必定要饮水休息。玄德兄可与二位潜伏与河边密林之中,待蛾贼饮水中途,挥军杀出!”
刘备立即拱手:“谨遵子真安排,我等这就去埋伏了。”
刘备说完,招呼着关张二人,一起前往河边的密林潜伏下来。
韩涛回身招呼着自己的部下:“文谡!”
文谡立刻上前:“属下在!”
“文谡,你引三百精锐,在河对岸埋伏,若敌军被刘备部下袭击,准备渡河逃窜时,你可率部杀出,将其与河内击杀!”韩涛向文谡布置着任务。
文谡拱手施礼:“是!”
韩涛这样布置的目的很简单,平时冲锋陷阵都是黄忠率部冲杀在前,已经立下了不少功劳。
今日属于伏击敌军,胜券在握,也要让文谡去刷刷数据,得些战功,才能让他的心理也得到平衡。
韩涛回身招呼着韩冲和马原:“冲弟,马原,河对岸有个小山坡,我们三人就到山坡之上,等着看文谡杀敌立功!”
黄忠见韩涛没有给他布置任务,着急地上前询问:“主公,我做些什么?”
韩涛轻笑:“汉升,我听说你箭法很是不错。这样,你就随我们三人一起到小山坡上,敌军到时,你就在山坡放箭,若能射杀敌军主将,又记你大功一件。”
黄忠欣喜地赶忙回应:“谨遵主公军令!”
韩涛等人立即分兵,在河对岸也潜伏了下来,静待黄巾追兵的到来……
日渐西沉的时候,远方出现了大片的烟尘,随后就听到了急促的马蹄声。
在山坡上远远观望的马原露出了兴奋的神情:“来了!”
韩涛赶忙摆手,示意他不要出手,然后传令所有部队注意隐蔽,做好伏击的准备。
何曼带领部下急速行军,一口气追出数十里,此时已经疲惫到了极限。
前方出现的水面清澈的小河,让何曼和全体部下都露出了兴奋的神情。
何曼立即用马鞭指向了小河:“全军暂停追击,到河边休整,半个时辰后继续追击!”
得到何曼的指令,疲累的黄巾士兵都是欣喜异常,纷纷下马来到河边。
一边自己喝水解渴,一边放开马匹,让他们也在河边吃草喝水,稍作休整。
何曼也下马在河边一颗大石头上坐下休息。
韩涛指着远处大石头上坐着的何曼向黄忠示意。
黄忠会意,取下自己的硬弓,搭上箭矢,向着河对岸的何曼瞄准着。
一名黄巾军的兵士用水袋为何曼取来清水,让他饮用。
何曼刚刚接过水袋还未来得及举起,耳边就听到了利箭破空之声。
何曼下意识地将水袋举起遮挡,一支利箭精准射中了水袋,否则就将直接贯穿何曼的咽喉……
黄忠一箭未中,脸上写满了遗憾,懊恼无比地捶着自己的大腿:“哎呀!”何
何曼正惊愕,就听到响起了喊杀声,河边树林中杀出一支人马,为首的三人正是刘关张三兄弟。
何曼立即向部下大喊:“快快迎战!”
怎奈他的部下都在河滨饮水,放松了戒备,仓促下遭到突袭,来不及拿起武器,就已经被杀伤了一片。
尤其刘关张三人骁勇异常,杀入黄巾军阵中,犹如四个杀神,凡有靠近的黄巾军,基本都是被直接斩杀。
何曼眼见无力抵挡三兄弟的冲击,赶忙向部下下令:“快,渡河突围!”
他亲自带领着黄巾军,向着河对岸逃去。
没想到,他们才刚刚到达河中心,河对岸就又杀出了一支人马。
为首的汉子面相凶恶,他和手下的兵士都是身批怪异的甲胄,手持钢刀向着何曼等黄巾军杀来……
【作者有话说】
编者按:穷寇勿迫一词出自《孙子兵法·军争》:“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到了《后汉书·皇甫嵩传》才引作“穷寇勿追”,故本书中用的是“穷寇勿迫”的说法,特此解释一下。
今日还是三更,新书阶段,保持每日六千。希望各位多多追读催更支持,谢谢了!
第77章 缺口
何曼大惊,赶忙招呼着部下迎战。
文谡和他所率领的部队,手中的武器锋利无比,交手时往往直接一刀,就可以砍断黄巾军手中的兵器。
他们身上穿的护甲也极为坚固,黄巾军反击的刀枪砍刺上去,很难穿透。
攻守都如此强悍的部队,对黄巾军的杀伤就更大,一时间杀得黄巾军鬼哭狼嚎,一片混乱。
身后的刘关张三兄弟也已经率军追来,此时的何曼部队,已经在两路击杀,尤其还处于河水之中,完全发挥不出骑兵的威力。
何曼也意识到此时败局已定,不敢再恋战,只能匆匆招呼着亲近士兵冲杀出了重围,向着来路飞逃。
刘关张兄弟和文谡看到何曼逃走,也不追赶,只是继续砍杀留在河里的黄巾军。
转眼之间,战斗结束。除了少部分黄巾军跟着何曼一起逃走,被砍杀在河边及小河中的黄巾军不计其数,鲜血将河水全部染红。
“老大,我们胜了。”马原看着眼前河边的战局,兴奋地向着韩涛呼喊着。
韩涛看着眼前的情景,却微微流露出了一丝不舍,毕竟是因为他的计策,上千条性命就这样断送在河水之中。
但他也非常清楚,战场上就是这样你死我活,接下来,他必须带领着部队赶紧撤离,去追上朱儁和曹操的大部队,尽快去往长社。
想明白这点,韩涛顾不上再伤害,立即下达了撤退的指令,招呼着刘关张和文谡集合在一起,快速离开……
与大部队汇合之后,连续几日的昼伏夜出,快速行军,他们终于抵达了长社附近。
提前派出的斥候这时来汇报,此时的长社,战局也发生了变化。
黄巾军的副渠帅胡建带着五万人马向着皇甫嵩的部队展开了围攻,皇甫嵩知自己兵力不足,不敢正面对抗,只能退守到长社城中,不与何曼部部队正面对敌。
得知长社被黄巾军包围,朱儁等人不敢贸然进军,决定要亲自去查探一番。
于是,朱儁、曹操、韩涛和刘关张一起登上了长社城北的山脉,查看黄巾军的布局。
他们站在山顶向长社方向望去,只见两条大河仿佛两只手臂一般伸向远方,而手臂中间的长社城则显得低矮破败。
长社城以北,却是连绵数里的黄巾军大营。
看到胡建的营寨布置,韩涛等人就看出,胡建还是略懂兵法的。
大营坐落在长社城北,因为是北高南低的地形,站在黄巾军大营中虽谈不上俯瞰长社,却是占了地形上的优势。
若长社城中大军想进攻黄巾大营,需登高作战,极为不便,而近水扎寨,可以保证饮水的干净,取水方便,只需挖一条自河中通过来的沟渠,便可源源不断地供应大营所用。
也所幸此处是河流源头,水量并不大,否则黄巾军掘河堤引水灌城,长社恐怕早已不保。
朱儁看着眼前长社被四面环围的局势,忧心忡忡地说道:“我军来迟了一步,蛾贼已经将长社团团围住,我们要想进城将相当艰难。这可如何是好?
曹操和刘备兄弟看着眼前的情景,也都是面露难色。
韩涛一言不发,只是认真地观察着,却让他发现了敌军围城的缺陷。
“朱将军,敢问长社城南面是何处?”韩涛忽然开口询问着。
“长社往南是颖阴和许昌,根据之前斥候的线报,此二次都已经被黄巾军占领。”朱儁回应着韩涛的问题。
韩涛恍然地点了点头:“原来如此,那就难怪黄巾军的布置留下了这么大的缺陷了。”
“缺陷?”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