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谍行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谍行天下-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回到帐篷,马原就一屁股倒在了铺好的地铺上,痛苦地哀嚎着:“老大呀,才一天啊,我这骨头都要散架了。这要是坚持下去,我的小命估计就完蛋了。”

    韩涛没好气地回击着:“我不是也陪着你们一起练呢嘛,现在受罪,是为了以后上战场不送命,要我说多少回,你才能明白?”

    马原无奈,只能趴在地上不停地哼哼着,但不敢再反驳。

    韩冲一边活动着胳膊腿,一边忧心忡忡地对韩涛说道:“堂兄,您的一番苦心我们能够理解,但我怕咱们那些兵士未必能理解。”

    “今天训练中,已经有很多人吃不消了。他们毕竟大部分都只是穷苦人,都是务农出身,哪里吃得了这种苦?又要训练,晚上还有识字,这样一直训练下去,我怕兵士流失得更加厉害。”

    “流失就流失,哪怕从一千人剩到一百人,我们也必须严格训练。一支精锐的部队,远比一支散兵游勇的意义要强。”韩涛的态度非常坚决,丝毫没有妥协。

    虽然他自己没有上过战场,但他很清楚,在冷兵器时代,士兵和将领的身体素质更加重要。

    尽管他们现在有防刺服和割鹿刀,相对其他普通士兵战斗力要强,但还是远远不够,如果没有好的身体做保证,在战场上被敌人击杀的概率同样很高。

    看到韩涛这样坚持,韩冲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是学马原一样躺下,由于都累了一天,二人很快就进入梦乡,发出了鼾声。

    韩涛躺在地铺上,却是没有着急睡去。

    他从怀里摸出了拉巴子留给她的狼牙项链,捏在手里抚摸着,尽管才刚刚分开一天,但他却感觉两人已经分别了很久,十分思念。

    “拉巴子,你一定要平安回到草原,等着我平定了叛乱,就来接你。”韩涛心里默默地念叨着,将狼牙项链,捏在了手里,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第57章 路遇虎将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最终留下了五百人左右的精锐义军兵士,此时的他们,已经基本具备了上阵作战的条件。

    这一个月的艰苦训练,韩涛带着韩冲、马原也全程跟随,一刻都没有掉队。

    他们用实际行动,给所有的义军起到了表率,也建立起了强大的威信和凝聚力。

    经过反复的考量和对历史时期的回忆,韩涛觉得是时候出兵了。

    韩涛选择了带领部队前往颍川郡,毕竟这里距离山阳县更近。

    而且在他的记忆中,朝廷官军对黄巾起义的胜利,也是由颍川的战斗开始的。

    旭日初升,义军们列队待发。

    韩涛来到队伍前,面对着面前的义军战士们:“各位兄弟,今日我们就要正式出发前往颍川,去歼灭黄巾叛贼。”

    “出发前,我给你们一个时辰的时间,各自回家去探望,向亲人作别。但记住,就一个时辰,到时候会准时出发!”

    众义军齐声回应:“是!保证按时回来!”

    韩涛摆手:“解散。”

    众义军纷纷四散而去。

    韩冲担心地走到韩涛身边:“这样真的行吗?这个时候放他们回家,我怕有的人就回不来了。”

    韩涛转头看向文谡询问着:“你觉得呢?”

    文谡信心十足回答:“我相信我训练的士兵,尤其是这批经过严格训练的,他们一定都会按时回来!”

    韩涛赞许地看着文谡点头:“一个信任自己士兵的将领,也一定会得到自己士兵的信任和爱戴。我也相信,你带的兵,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韩冲还想说什么,韩涛语重心长地开导着:“冲弟,我知道你的顾虑,但我要提醒你,我们是军队,要有严格的纪律,但也不能不讲人情。”

    “俗话说的好,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是当兵上战场,让这些兵士和家人道个别,是我们应该安排的。”

    “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也是希望他们可以真正的做到心无旁骛,做到安心,这对于凝聚我们的战斗力,只有好处!”

    韩冲不再坚持:“既然堂兄和文兄都对大家充满信心,那我也相信我们的战士,必定不会让咱们失望!”

    一个时辰后,五百名义军全部如数返回,他们身着防刺服,手持割鹿刀,列队待发。

    韩冲此时心悦诚服地对韩涛和文谡说着:“堂兄,文兄,我现在是真的相信你们的所说,我们的部队凝聚力真的是太强了!”

    韩涛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随后向文谡下达了出发的指令。

    山阳县城的城门口,县令李祝在县尉冯钟的陪同下,来给韩涛等人送行,在道路边,还有无数送别的黔首。

    李祝神情激动地走到韩涛等人的跟前:“子真,你就要带兵远行,你们此次出征,我希望你们尽己之心,竭己之力!匡扶汉室!”

    韩涛点头,带着身后的众义军齐声高呼:“尽己之心,竭己之力!匡扶汉室!”

    李祝摆手,有衙役端着托盘送上酒,李祝端起一碗酒,韩涛等人也跟着端起酒碗。

    旁边的萝筐里放着一筐土,李祝上前,捻起一小撮,放在自己的酒碗里:“这是山阳的土。喝下去,他们会保佑你们,也会使你们无论走多远,都能回来。”

    韩涛等人也都各捻了一小撮土,放在自己的酒碗里。

    李祝端起酒碗:“我祝愿你们踏上征程,多立战功!”

    李祝率先一饮而尽。

    韩涛等人也是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韩涛等人放下酒碗:“多谢县令大人相送,我们出发了!”

    一面“义”字大旗迎风飘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义军部队在韩涛、韩冲、马原、文谡四人的带领下,列着整齐的队伍向城外而去。

    玉儿站在送别的人群中,看着远去的韩涛,快哭成了一个泪人,本来她想要跟随韩涛一起去,沿途照顾他。

    韩涛觉得行军打仗太过艰苦危险,最终还是让她留在了家中……

    玉儿、李祝等人目送韩涛带着义军离去,都是眼含热泪,直到他们彻底消失在视线中,依然舍不得离去……

    正午时分,透蓝的天空,挂着火球般的太阳,云彩好像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片荒凉的原野上,大地干涸酷烈,路边的树木也被晒得干枯萎缩,看不到一点生机。

    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一支千人左右的队伍,顶着烈日在赶路,他们就是韩涛带领的义军。

    自山阳出发数日后,他们已经进入了颍川郡。

    这里和河内郡相比,情况就大有不同,因为天气干旱,沿途的农田干涸,稻田荒废,一片荒凉。

    部队又往前走了几里路,太阳渐渐西沉,在天边留下一抹残红。

    前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山坡,山坡上尽是黄土,偶尔有几棵树木,也都是干枯而死,整个山坡看不到一点生机……

    “堂兄,天快黑了,我们到那个山坡上歇歇,今晚就在上面过夜吧。”韩冲提议着。

    韩涛点了点头,部队向着山坡而去。

    当他们到底山坡顶端的时候,夕阳已经完全落下,一轮弯月升上了天空……

    士兵们埋锅烧水,准备做饭。

    韩涛刚在山坡顶上寻找到一块平缓的地方要坐下休息,突然听到山坡另一面,传来了一声凄厉的惨叫声!

    韩涛等人听到喊声,都是一惊,下意识地拿起了武器。

    韩涛见四周并没有野兽或者敌人冲出,摆手示意众人镇定,然后摆手招呼文谡和他一起走到山坡边缘,向山坡另一侧观察。

    在山坡的另一面的山脚位置,有一个山洞,洞口前有一块并不大的空地。

    十几个身着布衣的男子将一个四十来岁的壮汉和一个只有十来岁大的男孩围在了当中。

    那壮汉长得相貌堂堂,手持一把长刀,威风凛凛。但他身后的孩子却是面黄肌瘦,显得十分的虚弱。

    围着他们的男子都是身形消瘦,面无血色,甚至有些许的浮肿,都是寻常黔首装扮,手里拿着刀、棍等武器。

    他们当中的一人,大腿上被砍了一刀,不停地流着鲜血,刚才的惨叫声就是他发出的。

    这些男子围着壮汉,眼睛盯着他背后的男孩,眼中闪露着贪婪的凶光,慢慢地逼近着。

    “把孩子放下,我们让你走!”为首的一名男子向面前的壮汉喝令着。

    “休想,我就是拼了这条命,也绝不能让你们伤害我儿子!”壮汉怒吼着回应。

    “你儿子都病成这个样子了,本身也活不长,你又何必这么执着,把他放下大家一起食用,都可以活下去!”男子向壮汉劝说着。

    听到男子的这句话,山坡顶的韩涛瞬间恍然:过去在书本上看过记载,说饥荒的年份,有人为了活命易子而食。

    没想到自己今天竟然亲眼得见更残酷的一幕:这些饥饿的灾民,竟然直接要截杀这个病童来吃。

    “那你们就先问问我的大刀同意不同意吧!”壮汉发出了一声怒吼,抡起了手中的大刀。

    男子们见壮汉坚持不让,也不再犹豫,挥动着手中的武器发动了进攻。

    壮汉极为骁勇,但因为要照顾着身后的孩子,处处受到限制。

    那些男子似乎也看出了他的顾虑,故意不断地向着那孩子进攻,引壮汉去救援,然后再展开偷袭。

    壮汉一个照应不到,孩子的胳膊被划了一刀,立刻流下了鲜血。

    汉子大怒,挥刀砍伤了一个那个持刀的男子,但其他的人依然不肯退去,继续疯狂地向少年发动攻势。

    照这个样子再打下去,只怕再坚持不了多久,那孩子少年就要命丧在黄巾贼的手中。

    韩涛当然不会这样见死不救,他赶忙向文谡下达了指令:“快,上去救人,但也别伤了那些人的性命,把他们都活捉!”

    文谡立刻领命带领一队人马向山下杀去。

    那些男子本来围着壮汉,占据着人数优势,突然听到喊杀声,看到一队手持利刃的人马杀来,立刻慌了,只能仓促应战。

    这些人哪里是文谡手下这些经过严格训练的义军对手,转眼间都被打飞武器按在地上活捉。

    看到场面都被控制,韩涛这才带着韩冲、马原一起走下山坡,向着山洞方向走来,来到了壮汉跟前。

    韩涛看那少年的伤口不断流出鲜血,赶忙取出随身携带的伤药,上前帮助那少年将伤口处理好,包扎了起来。

    壮汉站在旁边,感激地看着韩涛,等到他将伤口包扎好,赶忙上前单膝跪倒跪拜:“多谢恩公救命之恩,黄忠拜谢恩公!”

    黄忠?这汉子居然是黄忠?!那可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呀!

    听到那汉子自报家门,韩涛内心一惊,他没想到,自己才刚刚出山,竟然会遇到一位顶级名将。

    随后韩涛冷静下来,仔细回忆也就释怀了。

    黄忠本就是河南人,是后来才去到荆州为官,这个时候他还年轻,应该还没有入仕为官,自己在这里遇到他也就不奇怪……



    第58章 收服人心

    

韩涛赶忙上前搀扶着黄忠:“区区小事,不当如此大礼,快快请起。”

    黄忠起身,继续询问着:“敢问恩公高姓大名?”

    “在下山阳商户韩涛韩子真,因黄巾四起,为害乡间,故募义军,要前往颍川协助剿贼,路过此地,不知这位壮士高姓大名?”韩涛向黄忠询问着,确认着他的身份。

    “在下姓黄名忠字汉升,南阳人士。因幼子黄权自幼染病,我带其四处求医,却遭遇战乱,流落此处,却不想被这些恶人围住,要抢食我儿。若非恩公出手救援,我父子只怕也要命丧敌手了!”

    韩涛赞叹道:“我观汉升刀法纯熟,很是欣赏。如今颍川已是战乱之地,你独自一人带幼子而行,恐多有危险,不如加入我军一起剿贼如何?”

    “至于令公子,我可派专人将其送往山阳家中,遍请名医为其诊治,也胜似你孤身一人,带着他到处奔波,反而与病情不利。”

    想到对方是未来的五虎上将之一,尤其还是年轻时期,只怕威力比起年老时更加威猛,韩涛立刻起了招贤之心。

    “黄忠何德何能,蒙恩公如此厚爱,日后定当誓死效忠!”黄忠听到韩涛如此恳切的邀请,哪里还会拒绝,当即跪拜向韩涛认主。

    韩涛刚出行没多久,就收了黄忠这样一位顶级名将,心中大喜,赶忙将他搀扶起来。

    “冲弟,你马上写一封亲笔信给玉儿,叮嘱她一定要请名医给黄公子诊治,然后派一小队人护送黄公子回去。”韩涛向韩冲交代着。

    韩冲连声应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