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谍行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谍行天下- 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后他进入司州境内,潜伏在黄河岸边,就为了等待袁绍兵马败逃时进行拦截。

    马腾带着兵马的突然出现,彻底地打乱了袁绍的计划,他一下愣住。

    袁熙、袁尚也惊恐地瞪大了眼睛,一路奔逃,他们身边已经再无能出战之人,而且此时已经疲惫不堪,哪里能是以逸待劳的马腾的对手?!

    随后,在他们的后方,马超、庞德也带着兵马来到,连同马超的兵马,对袁绍的部队形成了包围。

    马超、庞德知道袁绍等人已经五路可逃,并不急于进攻,只是冷冷地看着面前的袁绍兵马。

    “袁绍,下马受降!”马超挥动手中的银枪,发出了一声怒吼。

    “下马受降!”他手下的兵士们一起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墩地,也发出了震天的怒吼。

    马腾部下的兵士也跟着一起呐喊,喊声此起彼伏,形成了极大的声势。

    袁绍此时也明白自己已经逃生无望,原本已经在不断喘息的他,此时听着四周传来的带有侮辱性的喊声,更是急火攻心,咳嗽得更加厉害,最后竟然一个倒栽葱,直接从马背上跌落在地。

    袁熙和袁尚大惊,慌忙下马上前搀扶着袁绍,大声呼喊着:“父亲,父亲!”

    袁绍在二子的呼喊中,缓缓地睁开了眼睛,他只觉得气血翻涌,猛地张口,一口鲜血直接喷涌了出去,将他的胸襟都全部染红。

    “父亲,你息怒啊!”袁尚着急地劝说安慰着袁绍。

    袁绍无奈地抬头看天,内心中充满了懊恼和后悔。

    就在几个月前,他还坐拥幽州、冀州和青州,可就是一念之差,出兵攻击并州,惹得韩涛出兵邯郸,结果又不听良言相劝,非要和韩涛决战。

    结果一步步地落入韩涛的陷阱当中,越陷越深,直至今日,不但地盘都被韩涛偷袭丢失。

    手下兵马、将领也消耗殆尽,如同丧家之犬一般,被韩涛追杀羞辱。

    “我袁绍本可以成就一番霸业,却偏偏遭遇了韩涛,两次组建联军,都败在他的手里,我真是生不逢时呀!”袁绍忍不住仰天长啸,大声地抱怨着。

    袁绍越想越气,心中越发的憋闷,又是一口鲜血猛地喷出。

    “父亲!”袁熙和袁尚着急地看着他,却又都无法劝说。

    袁绍接连吐了几口鲜血,已经是奄奄一息,眼神也暗淡下来,进入了弥留之际。

    “父亲,敌军就围在旁边,我们到底要怎么办呀?!”袁熙眼见袁绍就要不行了,着急地追问着。

    他性格一向懦弱,也难以主事,平时袁绍也不喜欢他,更多的事情,都是交给长子袁谭或者是三子袁尚去处理。

    可现在形势危急,袁谭又不在身边,袁熙只能主动开口询问着。

    袁绍歪头看看袁熙,轻轻摇头,随后又看向袁尚,努力地抬起手臂,指向袁尚,想要说话,但嘴张开之后,却是再也没有声音可以发出。

    “父亲,你是要让显甫(袁尚的字)来继承您的大业,主持大局吗?!”袁熙有些明白了袁绍的意图,猜测着询问着。

    袁绍看着袁尚,轻轻地点了点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出去,眼神就已经暗淡,随后歪头死去。

    袁尚和袁熙看到袁绍身死,伤心地抱着他的尸体放声痛哭。

    其他兵士看到袁绍身死,也都纷纷低下头,担心地看着袁熙和袁尚,担心着自己未来的命运。

    马腾父子看到袁绍阵营中的变化,也隐隐感觉到他们必定出了大事,所以也没有着急进攻,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袁熙和袁尚哭了一会儿,袁熙率先反应了过来,对袁尚说道:“三弟,父亲已经过世,他把大业都交给你了,你赶紧拿个主意,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呀?!”

    袁尚这才停止哭泣抬起头,无声地叹息着:“二哥,父亲不在了,大哥也不在身边。现在我们已经被马腾父子团团围住,根本就不可能再战下去。要想保命,现在唯有投降一条路可走了。”

    “投降?你觉得韩涛会放过我们吗?”袁熙有些担心地向袁尚询问着。

    袁尚被他这一问,心里也含糊起来,犹豫着不知该如何回应。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高声地吆喝:“本初兄,我来了!”

    随后,几骑快马自远处而来,为首的正是曹操,跟在后边的竟是韩涛和黄忠、吕布等将。

    马超看到曹操竟然跟着韩涛一起赶来,赶忙摆手,部队自觉分开一条道路,让他们通过。

    曹操直接冲向着袁绍的阵地,韩涛则停了下来,在黄忠、吕布等人的护卫下,看向袁绍阵地,等待着曹操的结果。

    没过多久,曹操带着袁熙和袁尚一起返回,来到了韩涛的跟前,一起下马。

    袁尚和袁熙一起向着韩涛跪拜:“罪臣袁尚(袁熙),拜见丞相,我父已经过世,我等不敢再冒犯丞相天威,情愿归降!”



    第666章 宿命的安排(大结局)

    

长安城的丞相府内,韩涛端然稳坐,正在看着面前刚刚从各地传回的战报。

    自数日前在黄河岸边,袁尚和袁熙带着袁绍的残部归降之后,他带着曹操和袁氏的旧部就一起返回了长安,然后交代袁尚去往冀州,劝说袁谭和袁绍的其他旧部一起归降。

    随后又派关羽、黄忠、吕布、马超等人前往徐州去收服赵云。

    数日过去,各路人马都已经陆续传回了消息。

    袁谭本就已经难以抵挡张辽、甘宁的冲击,袁尚、袁熙赶来劝说之后,他当即毫不犹豫地放弃抵抗,跟着他们一起归降,兄弟三人一起返回长安,来等候韩涛的发落。

    曹仁带着曹操的指令回到豫州和兖州,分别向夏侯渊和许褚下达了归降的命令。

    二人虽然心有不甘,但毕竟是曹操的指令,他们也只能服从,向着庞统和典韦投诚。

    现在各路人马都已归降,唯一还没有传回消息的就是徐州,去劝降赵云的关羽等人还没有消息。

    韩涛正担心,却见马原从外面匆匆走进,他的手里拿着一个小竹筒,脸色显得十分凝重:“老大,徐州有消息回来了。”

    韩涛看了马原一眼,已经猜到了大概,轻轻点头说道:“子龙还是没有归降是吧?!”

    马原点头,回应着韩涛:“是,赵云誓死不降。奉先、汉升、孟起等人无奈,只能强攻。赵云带着部下血战到底,最后力竭自杀!如今徐州全境已再无叛军!”

    “子龙忠义,若是刘备不死,或许他还有归降可能。可惜了这样一位虎将!”韩涛轻声地叹息了一声,“你传话下去,让奉先他们厚葬子龙,然后尽快返回长安。”

    马原答应着离开,去传达韩涛的指令。

    如今天下各州的“叛乱”都已经平息,终于实现了天下一统,韩涛的心里也终于踏实下来。

    数日后,征伐各地的将领在韩涛的安排下,除了留下安抚当地的人员,其他人都回到了长安。

    韩涛首先上奏刘协,请他赦免了曹操和袁氏的罪责。

    刘协本要按照韩涛的安排,赐予他们官职。

    曹操却深知无论是留在朝中为官,还是分封到地方州郡,都不足以让韩涛安心,主动请辞,表示永不入仕为官。

    韩涛明白他的意图,也不强求,让曹操去往洛阳安享清福。

    袁氏兄弟见曹操隐退,也赶忙效仿,表示也不愿为官,主动请辞。

    刘协也批准了他们的请求,让袁氏留在了长安,也安顿了下来。

    安顿好了曹操和袁氏,韩涛和刘协进行了一次彻夜长谈,将自己打造太平盛世的一系列举措,详细地向刘协做了一番讲解。

    刘协起初对韩涛提出的一些“民主”“平等”这样的词汇和想法,感到十分的惊愕和难以接受,但在韩涛的解释下,也最终全部接受,并同意按照韩涛的方案去执行。

    诸葛亮、荀彧、郭嘉、庞统都是内政高手,全部留在了长安,在刘协的身边,协助他治理朝政。

    黄忠、吕布两人分别封为车骑将军和骠骑将军,领兵驻守在长安,护卫刘协的安全。

    两人又针对天下各州的官员安排,做了一番详细的商讨,把韩涛部下的这些猛将、谋士,连同科举选拔的人才,进行合理分配后,做了分封。

    随后,各路人马、官员按照他们的安排,去往各地,开始了改革治理……

    ……

    时光飞逝,三年的时间一晃过去了。

    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大汉天下呈现了一片欣欣向荣,黎民苍生也从之前连绵的战火中重生,过上了安逸富足的生活。

    新春佳节之际,刘协邀请韩涛一家入宫一起欢度佳节。

    可没想到,派去邀请韩涛的内监却独自返回,只带回了韩涛留下的一封书信。

    韩涛在心中向刘协阐明:经过数年的改革,大汉已经重新恢复了繁荣,他心中的太平盛世已经呈现出来。

    刘协是一位明君,又有诸位名仕辅佐,一定可以让大汉重现辉煌。

    只要刘协记住一心为民,也就不需要韩涛在留在朝中,他现在要实现当初的誓言,带着妻儿一起游遍天下,享受天伦之乐……

    刘协没想到韩涛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激流勇退,心中对这位给了自己巨大帮助的姐夫,充满了感激,并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不辜负他的厚望,让这个太平盛世,一直延续下去……

    ……

    西湖上,一只画舫在湖上轻轻飘荡。

    船上坐着一家数人,正是已经退出朝政的韩涛和三位夫人,以及他们的子女。

    韩冲和马原在韩涛隐退之后,也选择了归隐,此时他们也已经各自娶妻,并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

    三家人却依然亲如一家,共同进退。

    此时,韩冲、马原陪着夫人和孩子,与拉巴子、玉儿和孩子们坐在船头,看着美景。

    韩冲诗兴大发,不时冒出一两句诗词,引得已经长大成人的韩霖也跟着一起附和,一副其乐融融。

    韩涛静静地独自坐在船尾,守着一只小火炉,独自沏上了一壶清茶,静静地看着眼前欢愉的家人。

    “子真,你真的甘心就这样归隐山林?”韩涛的身后响起了一个温柔的问话声,自然是万年公主刘菁发出。

    韩涛轻轻点头,回应道:”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名也好,利也好,不过是过眼云烟。现在天下已经太平,刘协的皇帝也做得很好,让黎民都能过上好日子,我又有什么放不下?!”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杀伐争斗,我此时才能真正的陪着家人,一起享受一下真正惬意快乐的人生,可以无忧无虑,再也无需钩心斗角,岂不快哉?!”

    刘菁看着韩涛笑着点了点头:“你选择归隐山林,又选择第一站就带我们来西湖,是不是也是因为你心中念念不忘的西施?!”

    韩涛看着刘菁笑了:“知我者,爱妻菁儿也!”

    千古第一谍西施完成了帮助勾践卧薪尝胆击败吴国的霸业后,就跟随范蠡一起归隐在西湖边。

    如今韩涛用自己的谍战之术,助刘协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太平盛世,随后归隐在西湖,这是他内心潜意识在驱使,也是冥冥中注定的结局……

    (全书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