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涛心里清楚糜竺的身份之后,微笑询问着:“糜先生远来辛苦,不知是有何事?”
“回禀丞相,我家主公已经带领十万兵马,从徐州出兵。”糜竺向韩涛汇报着。
“哦,刘使君行动果然迅速,不知他们是准备出兵进攻青州的何处?”韩涛听到刘备已经出兵,倒感到了几分意外,开口询问着。
“回丞相,我家主公率领的兵马并没有进攻青州,而是西向进入兖州,然后再一路向北,直奔邯郸而来。他派我来,就是向丞相回禀此事。”糜竺赶忙回应着韩涛。
韩涛听到刘备没有带兵进攻青州,也带兵向邯郸而来,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圣旨不是说得很清楚,让刘使君引兵进攻青州,来牵制袁绍的兵力。为何刘使君不听从调遣,却要擅自行动?”韩涛带着几分不悦地开口询问着。
刘备也在这个时候,选择不去青州,而是引重兵前来冀州,肯定也是有其深意。
“丞相息怒。并非我家主公不听从号令,主要是他听说丞相与袁绍在邯郸决战,觉得若是来此助战,助丞相一战胜之,就可彻底将袁绍击败,大将军的威名必定扬名天下,必定天下归心。”
“我家主公与丞相自黄巾起义就是故交,自然要全力助丞相成就霸业,所以才不惜舟车劳顿,前来助战。”糜竺赶忙向韩涛进行着解释。
糜竺到底是商人出身,无论是情商,还是交流能力,自然都是上乘,否则刘备也不会派他来做使者。
几句话说的,既捧着韩涛来说,又让韩涛找不到刘备的破绽,的确是滴水不漏。
韩涛也明白此时想要责备刘备,或者是阻止刘备继续进兵,都已经不现实,只能故意做出一副欣喜的样子,笑着说道:“难得玄德公还记得当年的故交,既然如此,那就烦劳糜先生回去告诉他,我多谢他的厚意,就在邯郸恭候他的大驾了。”
糜竺向韩涛施礼后退出了中军大帐。
“文和,你猜得果然不错,刘备果然也有了变化,他和曹操一样,都是不遵号令,擅自将兵马向邯郸集结,或许他们之间已经达成了某种协议,都抱着相同的目的。”韩涛转头对贾诩说道。
“只不过,他们现在都是打着前来邯郸帮助我的名义,我还不能去直接指责,或者是强行命令他们去往青州,这倒是给我出了道难题。”韩涛有些无奈地说道。
“主公也不必着急,曹操和刘备虽然都有不臣之心,但他们的实力有限,即使引兵前来,也必定不敢直接跟我军开战。”贾诩安慰着韩涛。
“没错,他们肯定只能是暂时屯兵,设法挑起事端,又或者是等待主公和袁绍展开决战的机会,在背后捅刀暗算。所以我们只要小心防备就是,倒也无需过分紧张。”荀彧也安慰着韩涛。
“原本我们想着是调曹操和刘备相助,可以尽快击败袁绍,却没想到,倒招来了两个强劲的暗藏对手。”
“不过这样也好,把他们集合在一起,一战全部拿下,倒也省得以后再一个个去对付了!”
韩涛却丝毫没有表现出不安,反而是豪迈地表现出了一种豪气,来到这个乱世已经十几年,能够早些结束战乱,平定天下,去创立心中的太平盛世,自然是韩涛心中求之不得。
当然,韩涛心中也清楚,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此时他面对的三个敌人,也可以说是汉末最强大的对手,是以往的任何时刻都比拟不了的。
虽然颜良、文丑已死,但袁绍依然拥有着众多猛将,也有许攸、田丰、沮授这样的奇才,就从之前布置偷袭毁掉韩涛的远程攻击部队,就知道他们并不好对付。
曹操现在的实力也壮大了很多,除了原本的曹氏、夏侯氏的帮助,又征召了很多猛将;谋士方面也有鬼才郭嘉和戏志才、程昱相助,实力也不容小觑。
至于刘备,虽然谋士方面他可能差一些,但是关张赵三人,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存在。
可以说,经过数年的发展,现在这三方势力的联合,比起当初的十八路诸侯联盟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韩涛也不敢有任何丝毫的懈怠,他调动兵马围住邯郸,静静地等待着曹操和刘备的到来。
数日后,曹操和刘备各领十万兵马来到了邯郸,他们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地将各自的兵马驻扎在了韩涛大营的两侧,随后就一起来到了韩涛的大营拜会他。
几人会见后,简单的寒暄之后,各自分宾主落座。
“孟德、玄德,数年不见,多谢二位能够引兵前来相助。不知二位可有击败袁绍的计策?”韩涛开口向二人询问着。
“袁绍此人刚愎自用,最吃不得激将法。不如我来修书一封,对他进行一番讥讽,约他出城决战。到时丞相引兵居中,我和玄德领兵从两侧夹击,定可一战击溃袁绍。”曹操向韩涛献策道。
“我与袁绍对峙数日,也曾多次邀战此战,都被他拒绝,只怕激将之术,未必能够奏效。”韩涛对曹操的计策提出了自己的担心。
“丞相不必担心,我和袁绍自幼相识,对他的脾气性格更加了解,我敢断定,我的书信,定能将他激怒,让他同意出城决战。”曹操信誓旦旦地向韩涛做着保证。
“好,既然孟德有如此把握,那就烦请你向袁绍下战书吧!”韩涛同意了曹操的建议……
第632章 拒绝偷袭的刘备
事情果然如同曹操所说,他给袁绍送去“战书”不久,就得到了回应,袁绍同意了他的提议,约定在三日后出城和韩涛决战。
曹操马上把这个消息汇报给韩涛。
韩涛对曹操进行了一番赞赏,让他和刘备各自回去做好了决战的准备。
“文若、文和,你们怎么看待袁绍同意和我们决战的事情?”韩涛安排好一切后,召集手下的谋士们,开始商讨对策。
“袁绍这么多天都不肯出战,就凭曹操几句话就改变了态度,这结果已经再明显不过。”贾诩冷冷地说道。
“不错,名义上他们是要和我们一起夹击袁绍,但等到我军真的和袁绍对战的时候,他们到底是夹击谁,这已经再明显不过了。”荀彧也附和着贾诩的话。
“既然他们想要自己找死,那我们就好好地招呼一下他们吧。”韩涛的脸上露出了招牌的微笑。
此时的他早已经想好了应对的对策,决定将计就计,好好地和曹操、刘备周旋一番……
第二日的中午,韩涛特意派人把刘备、曹操请到了自己的大营之中。
“二位,我决定今晚要夜袭邯郸,还希望你们可以出兵相助。”韩涛开门见山地向二人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我们不是已经决定要在后天和袁绍在城外决战,为何还要冒险攻城?”曹操听了韩涛的话,大为惊讶,不解地询问着。
“就因为我们已经和袁绍有了约定,此时他一定会把注意力放在后天的决战,才会疏于防备,我们此时夜袭,才有可能成功!”
“若是我们可以借着偷袭一举攻克邯郸,又何必还要和他决战,去消耗兵力?”韩涛平静地向二人做着解释。
“这,是不是有点胜之不武啊?”刘备显然是不太愿意去执行偷袭,脱口而出找了一个极不靠谱的理由来反对。
韩涛忍不住笑了起来:“玄德公,兵不厌诈的道理,难道你不懂吗?有可以直接取胜的战术却要去讲究什么仁义道德,这又有何意义?”
“我们本来就是兴仁义之师,替天子扫平叛逆,所作所为,自然要顺应民心,更要行仁义之举。我们已经和袁绍达成了决战的约定,却在此时暗中偷袭,岂不是要将朝廷的信誉丢失?以后却还有谁再敢相信丞相的话,还请丞相三思。”刘备继续冠冕堂皇地劝说着韩涛。
“玄德公,你可还记得我们二人当年在长社城头的一番对话?”韩涛不急着反驳刘备,只是开口询问着。
刘备不明白为何韩涛要提起当年的对话,有些茫然地看着韩涛轻轻点头:“时日久远,我已经有些记不清了,不知丞相提起此事,是何意?”
“当初在长社,我因不忍数万黄巾军葬身火海,而迟迟不肯献出火攻之计,是玄德公规劝于我。若是对敌人仁慈,也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
“我也正是听了玄德公的劝说,才下定决心,献出了火攻之策,助皇甫嵩、朱儁二位将军火烧黄巾军,才挽回了败局。”
“今日的局势,和当年又有何不同,袁绍的河北兵马十分强悍,如果我们坚持正面决战,必定要损失惨重。”
“那我们又为何要守着所谓的信誉,放弃可以轻松取胜的方法,而让我们的兵士去拼死厮杀,血染疆场?这难道不是对他们的残忍吗?!”韩涛开口反驳着刘备。
韩涛的话说得句句在理,刘备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尴尬得不知该如何是好。
“丞相,当年在长社我们用火攻之计,是有必胜的把握,可今日夜袭邯郸,却是胜负难料。倘若袁绍军守备严密,我们的偷袭或许就不会有任何成效,反而会白白损耗兵力,而且还错失了引袁绍出城决战的机会,那不是得不偿失吗?”
一直沉默的曹操此时开口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目的也是想阻止韩涛出兵去偷袭邯郸。
“任何战役也没有必胜的把握,难道就不尝试了吗?!”韩涛毫不客气地反驳着曹操。
“二位不必再劝,我意已决,二位马上回去调拨兵将,听我号令,今晚一起奇袭邯郸!”韩涛不再和二人用商量的口气,而是直接下达了命令。
曹操有些尴尬地看着韩涛,但最终还是拱手回应着:“喏!”
刘备却在此时态度坚决地回应着韩涛:“丞相,我刘备一向奉行仁义,最重信誉。这种背信弃义的战术,恕我不能从命!”
韩涛故意发怒地喝道:“刘备,此乃军令,你竟敢违抗,你难道不怕我斩了你来正军纪吗?!”
韩涛的话音刚落,站在刘备身边的关羽、张飞立刻挺身而出,护在了刘备的身前。
“我看谁敢动我哥哥?!”张飞瞪起环眼,厉声地喝道。
原本坐在刘备和曹操对面的吕布、庞德等将立即起身站起,上前两步,怒视着关羽、张飞。
双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动手的趋势。
曹操看到这里,赶忙起身,站在中间劝说着:“几位,稍安勿躁,都不要动气,不要动气。”
曹操转身对韩涛说着好话:“丞相,玄德他一向仁厚待人,他只是不愿去行这有违信誉的事,不如就由我和您出兵去偷袭,让玄德领兵固守大营吧。”
韩涛看着曹操,又看看刘备,“哼”了一声:“好,既然孟德替他求情,这次就算了。玄德,你就带着你本部人马固守大营,孟德回去整顿兵马,跟我一起奇袭邯郸!”
刘备这才向着韩涛拱手:“喏!”
随后,他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向中军大帐外走去。
曹操也向韩涛拱手后告辞离去。
韩涛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了一丝浅笑。
他已经预感到,今晚的“偷袭”必定不会那么顺利,一定会有其他的意外发生。
当然,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现在就是要故意“引蛇出洞”,让曹操和刘备自己露出马脚,然后再设法将他们拿下……
第633章 奇特的连弩兵
“吕布、马超、张绣、庞德,你四人今晚各带五千兵马,分东西南北四面接近邯郸城门,于三更时分,悄然登城偷袭,无论任何一人破门成功,都放火为号,我会马上引大军接应。”
韩涛的中军大帐内,他开始向部下们做着夜袭的部署。
四将领命后退下,开始去整顿兵马做出战的准备。
“汉升,文长,你二人各领三万兵马随时候命,一旦看到城内火起,立即出兵接应,夺取邯郸。”韩涛随后又向黄忠和魏延下达了指令。
二人也领命离开。
荀彧将韩涛把最为得力的六名战将都派了出去,有些担心地上前提醒着韩涛:”主公,我们已经知道曹操和刘备有不臣之心。很有可能会趁今夜,我军夜袭的时候,暗中对我军偷袭,您为何还要把所有主力都派遣出去?这样大营空虚,一旦他们临阵倒戈,向我们发动偷袭,只怕难以抵挡。”
“曹操、刘备都是心机缜密,且十分狡猾的人,尤其曹操身边,还有郭嘉、戏志才这样的谋士,我军若是主力尽在大营,他们又怎敢行动?”
“我的计划本就是进退自如,今夜我就是先要保证夺下邯郸。大营之内,我也早已设下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