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谍行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谍行天下- 第3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613章 穷途末路的袁术

    

“陛下,我们逃命要紧,不要再带这些身外之物了!”

    阎象着急地催促着袁术,都到了这个时候,他居然不赶紧逃生,还想着带这些没用的东西。

    阎象的话让袁术醒悟过来,只能无奈地丢下手里的珠宝古玩,跟着阎象一起向外跑去。

    阎象准备的只是一辆很普通的马车,应该就是他个人平时所用。

    此时的袁术也顾不得许多,飞跑着上车,钻进了车厢。

    众多嫔妃跟着跑来,也要一起上车,但其实拉车的马只有两匹,车厢也十分狭小,根本容不下十几个嫔妃一起上车。

    袁术也意识到带着这么多的人无法逃生,厉声地喊着:“走开,走开,你们都自己逃命去,不要跟着朕!”

    可嫔妃们都担心兵马杀入皇宫,他们难逃一死,或者是沦为玩物,不肯离去,还在争抢着上车,使得马车根本无法出发。

    袁术不停地推搡着要上车的嫔妃,并且开口喝骂着她们,让她们滚开,但嫔妃们根本不听,场面十分混乱。

    “噗嗤”一把利刃刺入了一名嫔妃的后心,鲜血飞溅到旁边嫔妃的脸上和身上,她们惊恐地发出了尖叫,转头看去,却是阎象手持利刃杀了那名嫔妃。

    “再不滚开,她就是你们的榜样!”阎象厉声地怒吼着。

    情况紧急,为了搭救袁术,他不得不采取了这样极端的手段,通过杀人立威,迫使嫔妃们让开!

    嫔妃们看到阎象如此凶狠,哪里还敢再围拢在马车边,纷纷逃开。

    阎象立即吩咐着车夫出发,带着数十名护卫,保护着坐在马车内的袁术向外逃去……

    ……

    连续下了数日的大雨,在寿春被彻底攻陷之后,居然也停了下来,罕见地还出了太阳。

    韩涛在部下将领的陪同下进入寿春,此时城内已然是一片废墟。

    尤其是北城一带,依然是有着齐腰深的洪水,水面上漂浮着无数的死尸,其中有兵士,也有无辜的民众。

    韩涛策马从远处经过,看到这凄惨的一幕,也是心中不忍,向着身边的庞统叮嘱道:“士元,安排下去,扒开城墙,重新掘开河道,尽快将城内的积水清理。贴出安民告示,然后调拨军粮抚恤灾民,一定要把损失降到最低。”

    战斗已经结束,韩涛自然是要第一时间去消除战争对寿春平民的伤害。

    “卑职遵令,马上去办!”庞统答应着离开。

    “城内战斗是否已经结束,曹操、孙策、关羽他们都在何处,袁术是否已经抓到?”韩涛开口询问着。

    “回主公,城内袁术的部下除了被水淹和战乱而死者,都已投降,曹操等人正在各处清点战场,袁术在大军杀入皇宫之前,已经趁乱逃走。”黄忠赶忙上前汇报着。

    “袁术跑了?往哪里跑了?”韩涛赶忙追问着。

    黄忠有些尴尬地低着头,显然他是不知道袁术的下落。

    “马原,立即派出暗影使者四处查探,一定要在找到袁术!”韩涛马上向身边的马原下达了指令。

    尽管已经夺下了寿春,但如果让袁术逃走,这场胜利也会被抵消很多。

    如果不能将袁术击杀,无论他是逃到冀州和袁绍汇合,还是另外找地方藏起来,凭借着袁氏的巨大影响,他很快还会东山再起,形成新的威胁。

    “老大,放心吧,你没吩咐之前,我已经调动暗影使者去调查了,应该很快就有消息传来!”马原镇定地上前回应着韩涛。

    经过多年的捶打,马原此时也早已成熟了许多,不再是以前那个只知道胡闹的纨绔子弟,成长为了一个合格的间谍头目。

    马原正说话间,一只信鸽自远处急速飞来,在众人的头顶盘旋几圈后下落,落在了马原的肩头。

    马原迅速从信鸽的腿上取下小竹筒,取出情报向韩涛汇报:“老大,找到了,袁术在阎象和亲兵的保护下,出了寿春东门,正一路向着东北方向逃窜。”

    “汉升、立即调五百骑兵,我要亲自去追击袁术!”韩涛立即向身边的黄忠下达了指令。

    黄忠哪敢怠慢,立即传下军令,很快五百骑兵就集结完毕,韩涛带着黄忠、典韦,在五百骑兵的护卫下,急速冲出寿春的东门,向前追击而去……

    连日的大雨不断,使得空气中的湿度很高,太阳出来以后一晒,水汽蒸发,显得极为的炎热难受。

    袁术自深夜从寿春城里逃出,一路奔行出数十里,此时早已经是饥渴难耐。

    平日养尊处优的他,哪里受得了这种苦,他掀开马车的帘子,向着跟着车边步行跟随的阎象抱怨着:“阎爱卿,天气闷热,朕已经累得不行了,我们找地方休息一会儿吧。”

    阎象有些没好气地回应道:“陛下,我们现在离开寿春并不远,敌军随时会追上来。老臣步行都没有喊累,还请陛下在车里再坚持一下吧。”

    阎象的潜台词就是,你坐着车还喊累,老子岁数比你大,还是腿儿着,都没喊累呢!

    袁术却根本没有理会阎象的话,耍赖地说道:“朕真的很累了,我们小歇一会儿再走,也不妨事的!”

    阎象见袁术如此耍赖,也不能一味地回绝,抬头向前看去。

    “好吧,前面不远处有一处废弃的庄园,我们就去那里休息一会儿吧!”阎象无奈地回应和袁术。

    阎象指挥着亲兵护卫着袁术来到那处庄园,此处已经是墙倒屋塌的一片废墟,阎象勉强找出了一间还算完好的屋子,请袁术进去休息。

    “阎爱卿,朕口渴的厉害,快取蜜水来给朕解渴!”袁术向阎象催促着。

    “陛下,此处荒郊野外,我们又是仓促逃生,什么都没带。微臣又去哪里给你找蜜水,现在要喝,只有老臣的血水给你了!”阎象无奈地回应着。

    袁术没想到自己已经沦落到这种地步,气得他仰天大叫:“我堂堂仲氏天子,怎会沦落至此!”

    说罢,他竟气得狂喷鲜血,倒在了地上……

    破屋外,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韩涛带着五百骑兵追踪至此。

    袁术的部下们看到追兵来到,都已经无力再战,只能是勉强举刀,胆怯地看着韩涛等人。

    韩涛冷冷地用目光扫了一眼那些兵士,那些兵士接触到他冷酷的目光,都害怕地放下了武器,不敢有丝毫的抵抗之意,主动让开了道路。

    韩涛在典韦的护卫下走进废墟,来到了正在不停呕血,奄奄一息的袁术面前……



    第614章 最后的体面

    

“公路兄,多年不见,别来无恙。”韩涛平静地看着面前的袁术打着招呼。

    袁术有气无力地抬起头看着面前的韩涛,此时他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命运。

    “子真,你来得好快呀。”袁术有些无奈地叹息。

    此时,他的胸前、嘴角都是自己吐出的鲜血,显得十分的狼狈,还不停地大口喘着气。

    韩涛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典韦,招手道:“典韦,拿水壶来。”

    典韦帮忙将水壶递给韩涛。

    韩涛接过水壶送到了袁术的面前:“公路兄,喝点水吧。”

    袁术惊讶地看着面前的韩涛,他似乎没想到对方不但没有出手抓捕自己,居然还主动给他水喝。

    “韩子真,你可真是个仁义之人。”袁术感慨地看着韩涛,却没有伸手去接水壶。

    “公路兄。你袁氏一门世代公卿,对大汉天下更是立下无数功劳。我善待于你,那是看在袁氏一门的功绩。”

    “但你对民众横征暴敛,更篡权自立,我不得不出兵征讨。你今日落到如此地步,完全是咎由自取。”

    “我接你回长安,至于要如何处置你,还是由当今天子来决定。”韩涛平静地对袁术说道。

    “我好歹也是仲氏天子,哪有被其他人处置的道理?我宁肯做个被杀的天子,也不愿做一个苟活的阶下囚。”袁术愤恨地回应。

    身为袁氏子孙的袁术,骨子里有着高傲的基因,即使到了这一刻,他也不愿改变自己傲慢的性格。

    韩涛理解的点了点头,从自己的腰间取下了割鹿剑,放在了袁术的面前。

    袁术颤抖得要伸手去摸地上的宝剑。

    一直瘫坐在一边的阎象,此时按捺不住,飞身上前挡在了袁术的跟前,伸手握住了他的手臂,着急地劝说着:“陛下,你可不能做傻事呀!”

    袁术轻声叹息着看着面前的阎象:“阎爱卿,悔不该当初没有听你的劝说,非要执意称帝,才有今日之祸。”

    “这一切罪责都该由我自己承担。韩子真乃仁义之君。我走之后,你可投在他的门下。以你的才华在他的手下,定可创出一份功绩。”

    “陛下,老臣生是你的臣子,誓死追随。若是陛下以身殉国,老臣又岂敢苟活?”阎象向袁术表达了心意。

    “爱卿,这又何必呢?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我现在才明白,什么名利,什么权位,其实都是过眼云烟。能好好地活着。原来才是最重要的……”袁术带着几分哀怨地说着。

    他突然抓起地上的割鹿剑,不等阎象做出任何反应,快速横剑自刎,倒在了血泊中。

    阎象看到袁术身死,跪地抱着他的尸体放声大哭。

    韩涛看着地上袁术的尸体,内心中也是无比的唏嘘。

    原本身世显赫、傲视天下的袁术,最终却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而结束自己的一生。

    “阎先生,袁术已死,也请你节哀顺变。我会安排人将他厚葬,定不会缺了礼数,这也是我留给他最后的体面。”韩涛淡淡地劝说着阎象。

    阎象慢慢转身,向韩涛施礼:“多谢子真公。”

    “阎先生不必客气。先生之才华,我也甚为钦佩。扬州黎民受袁术暴政盘剥已久,如今袁术已死,我要组织灾后重建,先生对此地民情更为熟悉,还望先生可以助我。”韩涛诚恳地向阎象发出了邀请。

    阎象看着韩涛却轻轻摇了摇头:“我主已死,我又岂能独活?多谢子真公的好意了。尊驾的仁义之名,天下皆知,纵使没有老夫相助,你也定可还扬州百姓一个安定的生活。老夫还是决心要追随我主而去了。”

    阎象说完,从地上拿起割鹿剑,也是横剑自刎。

    韩涛默默地看着倒在地上的阎象,恭敬向着他的尸身深施一礼,一个如此有才华却又忠心的人,只是可惜未遇明主,但一样是值得尊敬的。

    “把他们的尸身送回寿春厚葬。”韩涛向着随后进入废墟的黄忠下达了指令,随后没有任何表情地向外走去……

    ……

    回到寿春,韩涛立即召见了曹操、关羽、孙策等人。

    数年未见,再次相见,虽然每个人都是心怀鬼胎,但表面上大家还是做出了一副亲近的样子。

    韩涛告诉众人,袁术已死,寿春之战已经结束。

    关羽马上向韩涛提出要返回徐州,韩涛也未做挽留,只是让他代为向刘备问候,关羽领兵离去。

    随后,孙策也向韩涛告辞,领兵返回庐江。

    曹操独自一人留下,心中却有些惴惴不安,唯恐韩涛会追问豫州地盘的事情,他甚至已经做好了,万一不行就翻脸和韩涛厮杀的准备。

    韩涛却没有针对豫州地盘说什么,反而是平静的询问,曹操是否愿意回长安去任职,并把自己推行科举,整顿吏治后的成果,对曹操进行了一番介绍。

    曹操对韩涛施行的仁政十分钦佩,但随后也表示,自己远离政治中心多年,已无心再进入朝堂,情愿就做一州牧,留在兖州。

    韩涛也不多说,同意曹操回去,并在送别时表示,豫州黎民被袁术也欺压了很长时间,十分困苦,希望曹操可以善待他们。

    曹操满口答应,与韩涛道别后,领兵离去。

    “主公,为什么不趁着曹操、孙策等人都在我们身边的机会将他们拿下,直接铲除,还要将豫州交给曹操?”吕布对韩涛这样的安排很不理解,主动询问着。

    “这几人目前都公开效忠朝廷,我若这时对他们动手,岂非失信于天下?曹操虽然为人狡诈,但其治下倒是民生富足。若是他真能长久效忠朝廷,做一州牧倒是个合格的人选。我们现在的敌人并不是曹操、孙策这些人,而是袁绍。”韩涛平静地向吕布做着解释。

    韩涛心里非常清楚,只要自己能够在短时间内击败实力最为强大的袁绍,曹操、刘备等人实力不济,恐怕也就不敢再有反意,自己也就能不战而平定天下。

    能够减少战乱,尽快平定天下,施行仁政,才是韩涛最大的心愿。

    韩涛任命庞统为扬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