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父亲曹嵩被徐州的陶谦部下击杀,已经在兖州有了足够兵力的他,立即出动大兵向徐州进击,征讨陶谦。
陶谦无奈下,向北海的孔融和平原的刘备发出求援,双方在徐州展开激战。
刘备鼓动袁绍偷袭了曹操的大本营兖州,曹操不得不回转兖州,和袁绍派出了大将麴义展开厮杀,最终曹操击败麴义,夺回了兖州的地盘。
经此一战,曹操没能夺取徐州,还险些丢掉自己的根据地兖州,不敢再轻易出兵,于是在兖州休养生息。
袁绍本想集结兵马,再战曹操,但考虑到北方幽州还有公孙瓒虎视眈眈,也只能先集中兵力去对付他,放弃了对兖州的争夺。
徐州之围虽解,但陶谦还是惊吓过度,老病复发。临死前,他将徐州交给了刘备。
袁术和孙策也在这段时间在扬州各自扩充着势力,孙策随着自己的兵力扩充,彻底地占据了庐江,此时的他也不再依附于袁术,开始独立。
两人签下盟约,互不侵犯,各占据了扬州的部分郡县。
韩涛和贾诩、荀彧等人商议后,决定先不急于向中原和北部的袁绍、曹操、刘备等人发动攻击,任由他们各自发展,争夺地盘,其实也是让他们相互制约,互相消耗。
韩涛把重心放在了扬州,毕竟这里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一旦夺取,则东南也全部平定,可以与司州、并州对北方形成合围。
就在韩涛思索着要如何向扬州发动攻击时,朝廷内却来了一位意外的使者,他是孙策派来的。
使者呈递了孙策的书信,向刘协表达了忠心,供奉了礼品,并承诺了以后按时纳贡缴税,听从韩涛的调遣。
孙策的主动示好,让韩涛很是意外,但他也很清楚,孙策绝对不是真心归顺,不过是和他当初依附于袁术一样,是为了避免自己派大军去征讨,可以争取到更多的发展时间。
韩涛虽然明白孙策的意图,但他也很清楚,要征讨扬州,水军是必不可少。
蔡瑁死后,荆州水军群龙无首,需要让甘宁、文聘去操练更多的水军,并且需要建造新的战船,这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而且在益州的征战,必定还是有兵力和物资的消耗,也需要时间去休养生息。
所以韩涛欣然地接受了孙策的示好,并请刘协封他为庐江太守,赐予爵位安抚,同时下令休整三年的时间,操练水军,修建战船,同时在司州、并州也操练兵马,等待出击的最好时机。
韩涛深知水军的强大,对于未来征讨扬州乃至徐州的重要,所以除了甘宁和文聘之外,也把张辽和周仓安排一起加入水军,让他们也勤习水军的作战方式。
除了水军将领和兵士的培养,船只和舰队的构建也极为重要。
韩涛根据自己的记忆,选择了中国历史上冷兵器时期最为著名的两种战船来进行建造。
首先打造的就是福船,这是中国古代帆船中的一种。其高大如楼,底尖上阔,船只巨大,虽然是帆船,但是稳定性和安全性极佳,即使在海上遇到大的风浪,也不会轻易倾覆,非常适合远程航海。
韩涛尝试着将强弩车和弹簧投石器装配在福船上,形成新的可以快速远程运动,并且具备远程攻击和承载兵士多等多重优点的新型战船。
韩涛舰队打造的另一种船就是“鸟船”。这种船船体小,但速度快,比起艨艟还要轻便,非常适合游击战和抢滩登陆。
韩涛相信,拥有了这两种新式战船的水军,再加上长时间的操练,他可以打造出一支强大的水军。
韩涛这样做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征讨扬州的孙策和袁术,还有着长远的意义,他要将海外的夷州(台湾)也一并收回,证明台湾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年的时间说快也快,说慢也慢,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了。
在段日子里,韩涛大力地发展生产,整顿所属七州的吏治,使得民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公元196年,刘协再次改元为建安,韩涛在长安组织了大汉朝廷的第一次科举,来自各地的举子、考生云集于此。
科举分为了文试和武试两项,选拔出了不少的人才。
武将方面,韩涛得到了魏延、吴懿、侯成等人,文人方面得到了刘晔、马良、张松。
几名武将中,魏延的出现,让韩涛很是欣喜,毕竟在三国的中后期,这也是一位智勇兼备的猛将了。
几名文人中,刘晔、马良和张松各有不同的能力,也都被韩涛委以重任。
本以为科举也就到此结束,可没想到,文试临近结束的时候,韩涛却看到了两个让他激动的名字:庞统和徐福。
庞统不用多说,那可是被称作凤雏的顶级谋士;徐福也就是后来刘备的谋士徐庶,只不过徐庶是他的化名,徐福才是他的本名。
这两人可以说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谋士天花板级别的人物,有了他们的加入,韩涛无比的兴奋,认为自己平定天下,指日可待,也在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向袁氏兄弟和曹操等人发动最后的攻击。
公元197年,韩涛等待已久的时机终于来了,耐不住性子的袁术,竟然在寿春选择了称帝……
第604章 鬼才郭嘉的计策
长安的大将军府内,韩涛召集了部下的文武官员,一起商讨对袁术的讨伐事宜。
“诸位,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置公卿,还在城南城北筑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坛,这已经是公然的背叛大汉朝廷!”
“这袁术奢侈荒淫,挥霍无度。但其治下的兵士和民众却是处于饥寒交迫当中,苦不堪言,甚至还出现了饥荒之中人吃人的惨状。”
“这等恶贼若不铲除,必定会引得其他人争相效仿,也会使更多的黎民蒙受苦难,我决定即刻起兵,前往征讨!”韩涛向众人宣布着自己的决定。
庞统作为韩涛新晋提拔的谋士,上前献策道:“主公,这袁术固然是可恶之极,但却也给了我们一个削弱其他势力的好机会!”
韩涛听了庞统的话,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缓缓点头:“士元(庞统的字),你的意思,是我们以汉室朝廷的名义给孙策、刘备、曹操这些还打着汉臣名义的人发出指令,让他们前去征讨袁术?”
庞统看着韩涛点了点头:“不错,正是此意。”
韩涛略微思索,觉得庞统的计策很容易成功。
孙策刚刚被朝廷册封,肯定急于表现;刘备一向以汉室后裔自居,袁术公开背叛汉室,他身为徐州牧,奉旨征讨也是责无旁贷;至于曹操,之前也是以汉室臣子自居,此时也应该不会选择站在袁术一边。
“好,马上给曹操、刘备、孙策三人分别发出书信,邀请他们一起进军寿春。同时给吕布发出指令,让他引兵自南阳而出,杀往寿春!我亲率三万兵马,自洛阳出兵,五路齐发,定要将伪帝袁术击杀!”韩涛做出了战略部署。
韩涛和庞统的想法果然准确,孙策和刘备为了表达对汉室的忠心,很快就做出了回应。
孙策首先劝说广陵太守吴景(也就是孙策的舅舅)脱离袁术的政权,使得袁术丧失广陵郡,随后自庐江出兵,自南路向着寿春进兵。
刘备也不甘落后,派关羽带糜芳、傅士仁等徐州将领,领一万兵马,自东北方向杀往寿春。
韩涛随即带领两万兵马,带着典韦、魏延、高顺、黄忠、马超、张绣、庞德等将,自司州从西北方向杀往寿春。
吕布也带领驻扎在南阳的部下兵马,领魏续、宋宪等将领,自西方杀往寿春。
……
兖州的陈留。
曹操控制兖州之后,把治所挪到了陈留,把这里变成了他的大本营。
曹操所处的位置十分微妙且尴尬,北面是虎视眈眈的袁绍,东面是刘备在徐州新近崛起,南面的豫州大部分地区在袁术的控制范围内,西面则是韩涛代表的汉室朝廷,他其实是处于一个四面被围的局面。
几年来,他和刘备在徐州,和袁绍在青州,和袁术在豫州都有过对战,在郭嘉、戏志才的计策,以及手下众将的奋勇拼杀下,虽然都取得了胜利。
但曹操很清楚,韩涛已经拥有了半壁江山,他根本不具备和韩涛对抗的实力。
“韩涛给我们发来圣旨,让我们一起出兵进攻袁术,真是歹毒。借我们手去除掉袁术,同时也消耗我们的兵力,我们还无法拒绝,否则就变成了袁术的同党,会成为韩涛下一个征讨的目标。”
“本以为韩涛引兵入西川还有休养生息的这几年,我们可以在中原一带建立自己的地盘和势力。”
“可没想到,争斗了好几年,最后却还是只有兖州一块地盘,一旦韩涛灭了袁术,在控制了扬州,我们就再难有取胜的机会!”曹操看着部下的众人,显得很是无奈且烦闷地说道。
“主公,看上去这件事对我们似乎是百害而无一利。但如果利用得当,却未必不能变坏事为好事。”郭嘉平和地安慰着曹操。
听到郭嘉这样说,曹操马上意识到郭嘉必定是已经有了应对的方法。
这几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不断征战增加的经验,郭嘉的智谋能力也表现得越来越强,曹操能够在夹缝中实力不断增强,且占据整个兖州,郭嘉绝对居功至伟,曹操对于郭嘉也是越来越依赖和信任。
“奉孝,你且说说,我们要怎么做?”曹操赶忙向郭嘉询问着。
“韩涛肯定不会只给我们发出圣旨,必定也会征调刘备、孙策一起出兵。但我们和他们有着明显的不同。”
“孙策、刘备的属地都可以直达寿春,而我们从兖州过去,则必须要穿越豫州!”
“主公可以回信给韩涛,响应他的要求,出兵攻伐袁术在豫州的属地。此时袁术四面被合围,肯定无暇顾及豫州,我们可以借进军寿春的机会,先收服颍川、汝南两郡,以及梁、沛、陈、鲁四国,将豫州完全掌控到我们的手里。”郭嘉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不错,韩涛若是追问,我就可以推说袁术军固守要塞,我们若是不将这些地方收复,难以通过。”戏志才马上明白了郭嘉的用意,向曹操补充着。
“如果一来,我们既迎合了韩涛出兵攻击袁术的指令,还可以借机扩大自己的地盘,岂不是因祸得福?”郭嘉做出了最后的总结。
曹操连连点头:”不错,不错,这果然是条妙计。不过,我却还有两个顾虑……”
郭嘉不等曹操说完,马上笑着说道:“我还有一计,可让主公的这两个顾虑彻底化解。”
听到郭嘉都不容自己说出两个顾虑是什么就做出回应,曹操对他更加佩服:“奉孝请说。”
“主公和袁绍手下的谋士许攸乃是故交,可差人送书信一封给他,让他趁韩涛和吕布远离南阳和司州之际,自河北出兵,进取河内和洛阳。”
“这样一来,袁绍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司州,自然无暇偷袭我军后方。韩涛也必定要调动兵力对洛阳布防,也不会追究我军在豫州拖延夺地之过。”
“我军就可以趁机休养生息,甚至趁着袁术兵败的机会,继续从豫州进击扬州,进一步扩大地盘!”
“不知道我这条计策可能解除主公的顾虑?”郭嘉说完之后,笑着向曹操询问道。
“奉孝果然是有鬼神之才,这两条计策果然绝妙。我马上亲笔修书给许攸,请他劝服袁绍,然后回复韩涛,即刻出兵,助他攻击袁术!”曹操兴奋地做出了指令……
第605章 袁绍出兵
寿春皇宫内,伪帝袁术召集了自己身边的“文武大臣”一起议事,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了平日骄奢狂妄的气质,显得十分的慌乱。
“根据刚刚得到的军情报告,韩涛联合曹操、刘备、孙策,共举五路人马向我领地杀来。各位爱卿,你们可有退敌良策?”袁术着急地向众人询问着。
众文武官员面面相觑,都是无言以对。
袁术见众人都不回应,忍不住发怒道:“众亲家平日都是享福无数。朕如今有了危难,却完全指望不上你们了?”
阎象此时已经被袁术封为太尉,是首席辅臣,他看到袁术发怒,赶忙站了出来:“数月前陛下欲称帝之时,老臣就曾极力劝谏,认为时机不当,贸然称帝,必招来各方征讨。但陛下执意即位,才有了今日之祸端……”
袁术本就心烦意乱,阎象却还在这个时候埋怨他,让他更加恼火,不等他说完就将其打断:“,严太尉,今日我们是商讨如何退敌。朕是让你们出主意,不是让你来编排朕的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