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谍行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谍行天下- 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策却哪肯听劝,不满地说道:“什么拖延时间,我直接将张辽刺死,杀退敌军,岂不更加省事?!你压住阵脚,看我擒他!”

    孙策说完,不容程普再做反应,已经策马持枪杀了出去。

    程普想要阻拦已经来不及,只能喝令手下兵士擂响战鼓为孙策助威……



    第555章 张辽战孙策

    

张辽看到对方阵中杀出一小将,很是疑惑,开口喝问:“来者何人,报上姓名?!”

    “我乃长沙太守孙坚长子孙策孙伯符,特来取你项上人头!”孙策高声回应。

    张辽上下打量着孙策,见他年轻轻轻,不由得冷笑一声:“孙坚部下没人了吗?却派你这黄口孺子来送死!”

    孙策听到张辽轻视自己,发出一声怒喝,抖动手中长枪,就向张辽刺来。

    张辽看到对方刺来的一枪,竟然来势凶猛,立刻警觉起来,不敢再对孙策有丝毫轻视,端起大刀小心应对。

    两人枪来刀往,很快就拼斗了十几个回合,却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打了个不相上下。

    程普远远掠阵,看到孙策如此骁勇,竟然能和张辽斗成平手,不由得连声赞叹:“真是虎父无犬子,少将军如此彪悍,实属主公之福!”

    程普立即命令手下兵士,加紧擂鼓,为孙策助威。

    交战中张辽和孙策,此时各自的心态也是完全不同。

    张辽没想到这面前的少年竟然如此凶狠,枪法纯熟,自己和他缠斗十几个回合,却完全找不到破绽,感叹联军阵中真是卧虎藏龙,又出现了这样一名少年英豪。

    孙策和张辽斗了十几个回合,张辽刀法精湛,攻守有度,也是让孙策原本内心的狂傲减弱了几分,感叹张辽能在虎牢关前斗将大战中扬名,果然是武艺不凡。

    两人都对对方有了新的认识,出招时也更加的小心谨慎,找寻对方破绽的同时,也注重着自己的防守。

    徐晃看到张辽和那小将斗得不相上下,也是十分的惊讶,喝令着部下拼命擂鼓,来为张辽助威。

    两人在震天的战鼓声中,一直拼斗了四十个回合,却依然是没有分出胜负。

    此时,程普大军的背后,扬起了烟尘,孙坚、黄盖和刘备三兄弟带着五百骑兵急速返回。

    程普听到身后的动静,看到是孙坚他们返回,以为他们已经追到了刘协,露出了兴奋的笑容,赶忙策马迎了上去。

    但当他迎到孙坚等人的身边,发现孙坚的脸色阴沉时,立刻意识到了情况不对,随后就发现了韩当不见了,也未见他们带回小皇帝。

    “德谋,谁让伯符出战的?!”孙坚看到孙策竟然在场中和张辽单挑对决,怒意更盛,厉声地向程普喝问着。

    刚刚折损了大将韩当,孙坚的心情已经很差,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再出事。

    “我本要出战张辽,少将军抢先冲出,属下没能拦住,还请主公责罚!”程普看出孙坚的情绪不对,赶忙主动认错。

    “责罚你有什么用?鸣金,让伯符回来,我们马上撤离此处!”孙坚厉声地下达着指令。

    没能抓到刘协,现在面前又是金城郡的兵马,意味着他们想要重新去占据洛阳,也不可能。

    此时只有撤军一条路,否则韩涛引兵而来,和张辽、徐晃形成夹击,他们就更难脱身。

    刘备的心里很不甘心,他们一路奔袭,虽然是在龙虎山奇袭了荀攸、徐晃和管亥的伏兵,并且成功击杀了管亥。

    随后又杀入洛阳,闯入皇宫,但最终却是功亏一篑,让韩涛接走了刘协。

    带着这样的结果撤离,也就意味着他们此次的行动是完全失败,之前的所谓“胜利”也变得毫无意义。

    但是他也明白,孙坚此时的决定是正确的,如果不及时撤退,遭到韩涛和张辽的夹击,他们的损失也更加惨重,所以只能选择了沉默,在内心中感叹,就差了一步,没能将战局逆转。

    错失了这次机会,韩涛必定会在严密的防守基础上,展开对十八路诸侯联军的疯狂进攻,联军想要抵挡,将难度极大。

    程普听到孙坚的指令,不敢有丝毫的迟疑,立刻敲响了收兵的铜锣。

    孙策正和张辽斗的兴起,突然听到收兵的指令,心中十分的不甘,但又没有办法,只能虚晃一枪,和张辽拉开距离。

    “张辽,我军召我回阵,不是你家小爷怕了你,下次再对阵,我定要一枪挑杀你!”孙策撂下一句狠话,然后快速地向着本方阵地返回。

    张辽看孙策返回,又见对方阵中树起了孙坚的大旗,知道孙坚已经返回,心中也是暗自担心,不知道刘协是不是已经被他们追到,现在又是怎样的形势?

    张辽不敢轻易妄动,只能站在阵前,高声呼喝:“黄口孺子,不敢再战,还敢口出狂言,还不快换个有本事的出来!”

    张辽想用这样的方式来试探敌军,看看情况到底演变成了什么样子。

    孙策回到阵中,看到孙坚,知道必定是孙坚下令将他召回,着急地上前说道:“父亲,我和那张辽交手,已经占了上风,最多再有十个回合,就可将他挑落马下,为何却在此时叫我回阵?”

    孙坚知道孙策这番话带着几分狂妄和吹嘘,于是责怪道:“你初次上阵,又是迎战张辽这样的悍将,为父唯恐你有闪失。何况,此地我们不宜久留,要马上撤离!”

    孙策听到孙坚说要马上撤离,隐约地感觉到什么,赶忙开口询问:“父亲,难道你没追上那小皇帝?”

    孙坚不愿在此时过多解释,只是冷冷地下令:“别问那么多不该问的,引军向南撤退!”

    孙坚说完,率先带队向南撤离。

    孙策见父亲已经行动,不敢再多说也赶忙跟着程普一起领兵追上孙坚。

    张辽没想到孙策回阵之后,竟然不战而退,向着南方撤离,迟疑着看着对方部队撤离。

    徐晃赶忙催马上前,来到张辽的身边,着急地询问着:“文远,敌军撤了,我们该怎么办,会不会他们已经把陛下劫走了!?”

    张辽略一思索,轻轻摇头:“若是陛下真被他们劫走,必定要以此为要挟,要我们放弃抵抗。现在他们匆忙逃走,肯定是有了变故。”

    “那我们要不要追上去?”徐晃向张辽询问着。

    张辽正在迟疑,却看到前方出现了烟尘,一队骑兵迎面而来,而他们竖起的正是韩涛的大纛旗。

    “主公来了!一定是他接到了陛下,怪不得孙坚他们逃走了!”张辽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第556章 善后安置

    

张辽、徐晃立即策马迎向了韩涛的队伍,远远地招呼着韩涛:“主公!”

    韩涛也已经远远地看到了二人和他们所带的兵马,看到他们无恙,心里踏实了一些,回应着:“文远、公明!”

    张辽和徐晃来到韩涛的跟前,在马上抱拳施礼:“拜见主公,您和汉升将军怎么会到了这里!?”

    “我在虎牢关已经知道了孙坚、刘备奇袭我军在龙虎山伏击兵马的事情,担心洛阳有变,所以就赶紧领军前来救援。陛下已经被我们接到,现在洛阳的情况如何,你们又可曾遇到孙坚的兵马?”

    韩涛没有丝毫的拖沓,一边回答着两人的提问,一边追问着洛阳的情况。

    “孙坚和刘备的联军攻入洛阳,四处放火,两位荀先生和管亥留在洛阳救火和营救灾民,我们本来是追击孙坚的,刚才和他们斗了一阵,他们现在已经向南方退去。”张辽也迅速简单扼要地向韩涛介绍了当前的情况。

    “孙坚必定是怕我们两路夹击,才不得不撤走。汉升,你立即领兵追上去,掩杀他们一阵再回来!”

    韩涛知道孙坚和刘备仓促逃走,必定不会有太多的布置,此时掩杀应该可以给他们造成一定杀伤,立即向黄忠的骑兵部队下达了指令。

    黄忠马上领会了韩涛的用意,立即领兵向着孙坚等人撤离的方向追杀了下去。

    “文远,公明,我们先回洛阳看看情况。”韩涛招呼着张辽和徐晃,护送自己前往洛阳……

    因为张辽、徐晃也是连番赶路作战,兵士也十分疲惫,所以韩涛并没有下达急行军的指令,日过正午,他们才远远地看到了洛阳的城墙。

    进入城内,随处可见的是残留的黑烟和被焚烧后的残墙断瓦,和蹲在路边满脸漆黑,无比狼狈的灾民。

    韩涛看着眼前被焚毁的古都,心中的愤怒越来越强烈。

    在已知的历史中,洛阳是因为董卓强行迁都以及劫掠后,又放大火焚毁。

    韩涛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费尽心机,甚至不惜出动全部兵马去迎战十八路诸侯,阻止了董卓对洛阳的损毁,最后却毁在了孙坚和刘备的手中。

    “这个刘大耳朵,满口的仁义道德,果然才是十足的伪君子。居然放火焚烧都城,残害百姓,我若再见到他,定要亲手杀了他!”韩涛愤恨地咒骂着刘备。

    荀彧、荀攸和管承听到韩涛来到,赶忙集合兵马迎了过来。

    “主公,今晨风势太大,我等虽奋力营救,还是有很多民居被烧毁。皇宫内也有多处宫殿,被周边的火势蔓延烧毁,随时严重。”荀彧首先向韩涛汇报着火势的情况。

    韩涛看着他们满脸的黑灰,装扮十分狼狈,就知道他们必定也是辛苦救火,一直在忙碌着,赶忙安慰着:“我知道,文若,公达,你们辛苦了!”

    “主公,荀彧无能,未能阻止敌军进入洛阳,导致古都被毁,请主公责罚!”荀彧跪倒在地,以头拱地,不停地磕头谢罪。

    荀攸跟在他的身边,也是跪倒磕头:“主公,此事不怪叔父,是我的疏忽才导致我军在龙虎山被偷袭,要责罚也请责罚我!”

    毕竟韩涛对荀氏叔侄十分信任,将拦截的任务交给他们,并且未做任何的交代和布置,让他们放手去指挥,却变成了这样的结果,让他们的心中羞愧不已。

    “文若,公达,你们这是干什么?快起来。你们的分兵伏击计划我提前看过,并没有任何问题。出现这样的结果,只能说是孙坚和刘备太过狡猾,又怎么能怪你们,快起来!”

    韩涛很清楚此战毕竟是荀氏叔侄首次独立指挥作战,若是此时过分苛责必定会严重打击他们的自信,对未来他们的再次领军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赶忙加以安抚。

    荀彧叔侄遭遇的毕竟是在历史上建立了魏、蜀、吴三国根基的曹操、刘备、孙坚这样的汉末顶尖人物,出现疏漏也在所难免,即使自己,其实也没能想到孙坚和刘备会发动突袭,荀彧他们没有想到,也不为怪。

    韩涛虽然没有责怪,但荀彧和荀攸却依然不肯起身,依然跪在地上。

    “主公,因我叔侄的疏忽,不光使我军蒙受损失,更使国都被毁,实在是罪责深重,若是主公偏袒,不加以责罚,难以服众,也不足以抚慰洛阳民心。”荀彧坚持申请着责罚。

    “是啊,主公,洛阳民众本就因董卓的苛政叫苦不迭,现在又因我等疏忽遭此横祸,若不好好抚慰,将大失民心!”荀攸也附和着荀彧的话。

    二人这样一说,韩涛有些恍然,二人的目的其实是要韩涛通过对他们的责罚来安抚民心,稳固韩涛在洛阳民众心中的地位。

    “既然如此,那就罚你二人留在洛阳,负责灾后重建工作。重建所需费用,一半由我支付,一半由荀氏家族承担,以示惩戒!”韩涛会意之后,马上做出了相应的决定。

    荀氏叔侄也马上领会了韩涛这样的安排的意图,立即回应着:“谨遵主公之令!”然后才站起身来。

    “主公!”这时,管承才从远处赶来,他一看到韩涛,就带着哭腔地扑了上来,“主公,我哥他死了……”

    管亥之死,韩涛早已知道,但此时见到管承,心里也还很不是滋味,毕竟他们兄弟是自广宗就跟随自己,也已经有数年之久。

    尤其管亥性格单纯耿直,对韩涛也是忠心耿耿,本来这次韩涛安排他们兄弟跟随荀氏叔侄执行伏击任务,是想给他们立功的机会,却没想到害管亥丢了性命。

    “管承,人死不能复生,你也不要太伤心了,我会追封管亥为乡侯,给予厚葬抚恤。日后也定会用兵擒拿关羽,替你哥哥报仇!”韩涛十分郑重地向管承做着承诺。

    管承见韩涛如此安排,很是感动,连声谢恩。

    韩涛做好了这些善后的安排布置,心中感叹,洛阳已毁,尤其皇宫也受到了损害,修复需要时间,短时间内肯定是无法让刘协回归,他要认真考虑一下对他的安置问题。

    韩涛立即召见了三公大臣和文武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