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谍行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谍行天下-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堂兄此举,必定赢得众多黔首赞颂,能为我韩家赢得无数赞誉,更带来无限商机。”

    “此获利又岂是眼前小利可比?韩冲对此钦佩不已。”

    韩冲说完,转身看着韩涛深施一礼:“堂兄,韩冲过往诸多得罪之处,皆因误会堂兄为只知流连风月,品行败坏的纨绔子弟。”

    “唯恐家业落入你手而败落,才不择手段也要胜出。”

    “今日听君一席话,方知堂兄大智慧与高风亮节,小弟彻底折服,韩家产业交由堂兄来执掌,我再无异议!”

    韩冲说着向韩涛深施一礼,态度恭敬,表情认真,丝毫看不出一丝作伪的成分,表现的是完全的心悦诚服。



    第34章 突破口

    

韩涛看着在自己面前躬身的韩冲,却是面容冷漠地回击。

    “你以为此时的一番认错服输,就可以洗去你滥杀无辜、草菅人命的罪行吗?!”

    韩冲抬头看着韩涛,表情严肃地看着韩涛:“堂兄,小弟自幼读圣贤书,懂儒家礼。”

    “过往为取胜,的确是用了很多手段,但却绝无伤人之举。”

    “农具店被劫掠,无辜铁匠和下人被杀一事,的确与我无关!”

    “你说无关就无关?这件事我一定会彻查到底!”韩涛却根本不信韩冲的辩解。

    “小弟愿全力配合堂兄之调查,为死难的无辜讨回公道,也为洗清韩冲之冤屈!”韩冲再次诚恳地表达着自己的态度。

    “好,如果查出此事非你所为,我必定会为当日对你动手当面道歉!”

    “但若查明此事就是你指使,这笔血债一定要你血偿!”

    韩涛咬着牙,一字一句地瞪着韩冲说着。

    在他的心里,已经认定此事就是韩冲所为,并无一点怀疑。

    “好了,你二人不要再争吵了。今日是评判你二人胜负,决定家族执掌人的时刻。”

    “农具店的事情,官府自会调查。但没有确凿证据之前,我不希望再看到你们兄弟在发生争斗!”

    “毕竟都是一家人,切勿捕风捉影,互相猜忌,伤了和气!”韩义开口打断了二人。

    韩涛这才不再继续咄咄逼人的看着韩冲,转头看着韩义等长辈。

    韩义站起身,将一串钥匙递向韩涛:“涛儿,从今日起,你就是我韩家的执掌人!”

    “这是韩家账房的钥匙,还望你从今日起,继承你父亲的遗志,继续光大韩氏家族。”

    韩涛躬身从韩义的手中接过了钥匙,此时他的内心终于有了些许的激动和兴奋。

    历时多日,他终于拿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韩家执掌权,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获得了家族执掌权,韩涛却没有急着说出自己要招募兵马的打算。

    现在朝廷还没有下达解除党锢,允许民间募兵抵御黄巾叛军的命令。

    这个时候提前招兵,无疑等于拥兵自重,聚众谋反。

    韩涛可不会再冒这种险,他要耐心等到朝廷下达指令之后再行动。

    既然还不能招兵,接下来的时间,他决定就把所有心思放在调查农具店被洗劫一事上。

    那些铁匠下人都是因他而死,一定要还他们一个公道。

    送走韩义等长辈之后,韩涛马上让玉儿安排轿子前往县衙,他要找李祝和冯钟了解他们对案情的调查情况。

    听闻韩涛到来,李祝和冯钟也是马上安排他到后堂偏厅相见。

    三人简单寒暄后,韩涛开门见山地询问起了案件的情况。

    “二位大人,不知农具店被抢掠一案,现在可有了线索?”

    李祝看向冯钟,示意他来回答韩涛的问题。

    冯钟点点头,开始向韩涛介绍已经掌握的线索。

    “根据我们在现场的勘察,共发现死尸十一具,其中七人是农具店的铁匠,还有四人是韩府的下人。”

    “除了韩公子、马原和玉儿三人逃脱,当时在农具店的人全部被杀,并无活口人证!”

    “那可有其他目击证人?”韩涛不甘心地询问着。

    “我们后来询问着农具店附近的几户人家,他们基本都是被夜晚的喧闹声吵醒。”

    “却没人出门去看热闹,只是隔着门缝看到了外面劫掠的情况。”

    “根据他们的描述,这伙贼人大约有三、四十人。”

    “他们的头上都戴着黄色丝巾,倒是跟公文中描述的蛾贼装扮一致。”冯钟继续地介绍。

    “那我们后来追查,可查到这伙蛾贼的行踪?”韩涛继续询问。

    冯钟有些尴尬地回应着:“事发之后这几天,我派出多人四方查探。”

    “方圆百里之内,都未发现再有乡村遭到蛾贼洗劫,更未发现蛾贼的营地。”

    “他们竟好似插上翅膀飞了一般,没有一点线索留下。”

    韩涛冷哼一声:“什么插上翅膀飞了?他们本来就不是真的蛾贼,否则岂会只针对我一家下手?”

    “他们不过是杀人之后就恢复本来面目,大人按照蛾贼去追查,自然是查不到了。”

    冯钟点头:“我也是这样想,本来也想去找韩公子询问,你平日里是否有仇家,会不会是他们伪装起来行凶杀人?”

    “除了跟我争家族执掌权的韩冲,我倒真的想不出还有什么仇人!”韩涛直白地说出了自己的怀疑。

    “韩冲倒的确是有几分嫌疑,但这毕竟只是推测,没有证据。”李祝回应着韩涛。

    “大人,我有一事想请问,我记得案发当晚,您曾说守城兵士发现了那伙盗贼出城的踪迹。”

    “那之前几日,可有发现异常马队入城的线索?”

    韩涛知道汉代科技有限,查案的手法也相对单一,索性直接“引导”起了李祝和冯钟。

    “那倒不曾有。并未有人发现马队入城的消息。”冯钟马上回应着。

    “这就对了,说明这些盗贼必定是零散进城,在山阳县城内有人接应,先埋伏下来。专等到那晚在突然行动,行凶杀人。”

    “所以事先才查不到线索,也没有任何征兆。”

    “事成之后,他们或是直接远离山阳,又或是在城外分散,更换身份回城,自然是再也查不到任何线索。”

    “不过这么多的马匹入城集中,必定是要有专门的马厩供它们停放。”

    “山阳县内,又有几家有如此巨大的马厩,可以容留数十匹马,却丝毫不至于引起他人怀疑?”

    韩涛侃侃而谈,将自己的分析结果说了出来。

    “韩公子这样一分析,的确是有道理。”

    “下官马上派人到韩冲家去暗中调查,看看案发前几日,他家中是否有多匹马匹出现,再回报大人!”冯钟马上向李祝请示着。

    李祝当即准许,冯钟快速离去。

    李祝和韩涛则趁这个时间聊起了关于割鹿刀生意的事宜。

    韩涛向李祝承诺,他会尽快再买作坊聘请工匠,重新铸造割鹿刀,完成之前的交易。

    大约两个时辰后,冯钟兴冲冲地返回,向李祝禀报。

    “回禀大人,根据我们暗中走访调查,韩冲家在案发前几日的确是有多匹马匹曾经分批次进入,而案发之日后就不知所踪。”

    “如此看起来,这韩冲的确是有重大嫌疑。”李祝的脸色沉了下来。

    “冯县尉,你立即带人将韩冲带回,本县要亲自升堂审问。”李祝向冯钟下达了命令。

    冯钟立即起身,向李祝拱手后,向外走去。

    “大人,堂审之时,草民可否旁听,或许我可以从韩冲的辩词中找到破绽,协助大人破案。”韩涛向李祝申请着。

    李祝思索了片刻:“那就烦请韩公子藏身于公堂屏风之后旁听吧。”

    过不多久,冯钟前来汇报,已经将韩冲带回。

    李祝当即宣布升堂,韩涛则按照之前的约定,藏身在屏风之后旁听。

    公堂之上,李祝对韩冲展开了询问:“韩冲,你可知道今日本官为何将你叫来问话?”

    “草民知道,当时因为我堂兄韩涛的农具店遭强人劫掠,多名铁匠和下人被杀一案,怀疑是我指使,可对?”

    韩冲倒是丝毫没有回避,直接地回应着。

    “你既已知晓,那还不快从实招认?”李祝喝问着。

    “此事并非草民指使。不知大人让草民招供什么?”韩冲的态度非常坚决。

    “那我问你,你家中几日前,曾经有多匹马匹分次进入,这是为何?”李祝追问着。

    “我家也有做马匹生意,那几日有一云游马商经过,与我家洽谈马匹生意,在我家暂住而已。”韩冲平静地解释着。

    “云游马商?那他人现在何处?那些马又去了哪里?”李祝的语气越来越严厉,显然是对韩冲的话充满了怀疑。

    “案发之后,他与他的马夫、马匹都不知所踪,草民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韩冲回应着。

    “你不知道,分明是你在巧言雌黄!那些人分明就是你收买的贼人!你若再不招认,本官可要用刑了!”李祝厉声呵斥着韩冲。

    “草民所言句句属实,没有虚假,望大人明察!”韩冲却没有丝毫的慌乱,依然坚持着在为自己辩解。

    “看来不用刑,你这贼子是不肯招供了!来人,大刑伺候!”李祝终于发怒,向衙役发布了命令。

    衙役取出刑具摆在了韩冲的面前,然后开始对他用刑。

    韩冲疼得满地痛苦哀嚎,却依然是紧咬牙关,拒不认罪。

    屏风之后的韩涛,看着坚持不认罪的韩冲的惨状,短暂的内心畅快后,心里也出现了一丝波动。

    这韩冲如此坚持不肯认罪,难道真的是有冤情,自己冤枉他了,可眼前的证据又是如此明显,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韩涛正思索着,就听韩冲一声惨叫,竟然扛不住刑罚,直接晕倒在公堂之上。

    看到韩冲昏迷过去,李祝无奈地吩咐着:“来人,暂且先将韩冲收监,待日后再审!”

    衙役上前,将韩冲抬下了公堂。



    第35章 认主

    

韩冲被抬走后,李祝赶忙叫上冯钟,与韩涛一起回到后堂,几人开始分析韩冲的表现。“韩公子,那韩冲在公堂之上的表现,你也看到了,如此用刑却都不肯招供,真是冥顽不灵。”

    “你且放宽心,本县下次定会再加大刑罚,定要让他认罪!”李祝带着几分怒气地对韩涛说着。

    “大人,草民现在却有了一丝疑虑,或许此事另有隐情……”韩涛却在这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什么?韩公子你怎么反过来,倒为他开解了?!”李祝对韩涛的说辞颇感意外。

    “我虽对韩冲有怀疑,但毕竟是缺乏证据。现在的一切只是推断。我是一心要替死难的铁匠们找出真凶,但也绝不愿因此冤枉别人,哪怕他是韩冲!”韩涛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韩冲在公堂上的表现,的确是太过反常。但种种证据又都指向他,他也无法拿出有力的证据证明清白。

    韩涛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思索着整个案情的经过,希望可以找到自己忽略的细节,寻找到突破口。

    韩涛的眼前浮现出了死在农具店里那几名铁匠的惨状,他忽然想到了一个自己忽略的细节。

    “冯大人,我印象中有几名铁匠,并非是被刀剑砍杀致死,而是头顶爆裂而亡,请问这是何故?”

    韩涛向冯钟询问着。

    “哦,那几个铁匠是头部被重武器砸中致死的。”冯钟向韩涛解释着。

    “重武器?可是大锤、铁鞭之类?”韩涛追问着。

    “从伤口判断,行凶者使用的应是铁鞭。”冯钟回应着。

    “山阳周边可有山贼啸聚,其中是否有擅长使用铁鞭的贼首?”韩涛的眼睛一亮,赶忙追问着。

    冯钟仔细地回忆思索着,猛地一拍脑袋:“有了,山阳县往北约百里就是太行山,传闻那山上有一伙山贼,为首之人名叫文谡,就是善使铁鞭。”

    韩涛欣喜地:“他就是那行凶之人!”

    “文谡本就是山贼,必是有人许以重金,将他招到山阳,到农具店杀人越货。”

    “只要将其抓来审问,必可问出幕后指使之人!”

    李祝和冯钟听完韩涛的话,却都是面露难色。

    “那太行山山势险峻,易守难攻,这伙山贼啸聚多年,朝廷也曾数次出兵,都未能清剿。”

    “如今蛾贼肆虐,我等自报尚怕不足,哪里还有兵马上山缉拿此贼?!”

    “何况,现在一切只是韩公子你的猜测,也并无证据,我等又怎可贸然出兵?”

    李祝马上拒绝了韩涛的提议。

    对于李祝的拒绝,韩涛十分无奈,但也知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