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这才说道:“各位,非是袁绍不肯出任盟主之位,只是我们虽然号称讨董联军,但我们兴义军,总要有个名目和理由,才能让天下人拥护和服气呀!”
听袁绍提到这个问题,曹操等人都哑然了。
虽然他们号称是义军,但毕竟只是擅自行动,如果董卓借汉献帝之名发出圣旨,那他们就成了造反的叛军。
不明就里的人反而会把他们视为叛逆,那他们反而处在了不利的地位。
可现在他们又能到哪里去找到举兵的名目和理由呢?
就在众人为这个问题发愁之际,东郡太守桥瑁站了出来,微笑着对众人说道:“诸位不必担心,我这里有一封书信,乃是洛阳朝内的三公联名所写的告天下书。”
“信中所写,恶徒董卓惑乱朝纲,施行暴政,已经天怒人怨,特命袁氏兄弟率领天下诸侯,共举义兵,讨伐董贼!”
“有此书信在此,我等举义军就是响应三公之召,铲除国贼,匡扶汉室的义举!”
众人看着桥瑁手中的书信,都是精神大振,有此三公书信,他们也就师出有名。
桥瑁毕竟是已故太尉桥玄的侄子,又和洛阳来往密切,由他拿出的这封书信,自然真实性不容置疑。
“本初,你听到了,连三公都联名所书,命你为首举义军讨贼,你可万不可再推辞了!”曹操对袁绍说道。
众人也纷纷附和,一起劝着袁绍。
袁绍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也不再谦让,冲着众人拱手道:“既然如此,袁绍责无旁贷,愿为盟主,率诸公一起讨伐董贼,匡扶汉室!”
盟主之位定了,众人立即布置人准备坛场,共同盟誓。
等待布置坛场的时间,袁绍对曹操说道:“孟德,如今你被董卓通缉,剥夺了官职,未来行事诸多不便。”
“我且先行表奏你为行奋武将军,只为行事方便。待我们攻下洛阳,剿灭董贼,再重新为你安排官职。”
曹操理解地点头:“多谢本初厚意,一起都由你安排就是。”
片刻后,坛场安排妥当,众人一起来到坛场前,准备会盟。
那坛场高三层,遍列五方旗帜,在坛上摆下了白旄黄钺和兵符将印
袁绍在众人的目光中走上坛场,先焚香跪拜祭天,然后将准备好的誓文大声念诵:“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惑乱朝纲,弑杀天子,残害众生。”
“袁绍与各路诸侯为保汉室安稳,决心匡扶社稷,在此举义军结盟,共讨董贼!”
“今日会盟者有:渤海郡太守袁绍,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陶谦,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长沙太守孙坚,北海太守孔融,行奋武将军曹操,共计十七路人马。”
“入此盟者,必定同心协力,尽汉臣的本分,纵然身死也不变心!”
“如有违此言,天人共罚,断子绝孙。皇天后土,祖宗明灵,请共同见证!”
袁绍念诵完毕,首先歃血,其余众人也都是慷慨激昂,一起歃血为盟。
待到歃血完毕,所有人回到了中军大帐,然后分列两旁而坐。
曹操再次起身说道:“今日盟主已经选定,以后大家要听从盟主调遣,共赴国难,勿得以官职高低,实力强弱而计较。”
众人一头答应,等待袁绍发号施令。
袁绍起身对众人说道:“袁绍不才,既蒙诸位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还望各位谨遵号令,勿得违犯!”
众人齐声回应:“一切听从盟主调遣!”
袁绍随即开始布置:“我军共计十七路人马,现分兵三路,直取洛阳。”
“北路由我亲自统领,另有冀州刺史韩馥,与河内太守王匡、北平太守公孙瓒、北海太守孔融;”
“中路也即是目前的酸枣这里,由孟德统领,连同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国相鲍信;”
“南路则是南阳方向,由吾弟袁公路统领,连同徐州刺史陶谦,豫州刺史孔伷、上党太守张杨、长沙太守孙坚。”
“各路人马分兵进击,务必攻入洛阳,拿下董贼!”
众人齐声应诺,就要起身按照袁绍的吩咐分兵行动。
就在此时,一名兵士从外匆匆跑进,向着袁绍汇报道:“启禀盟主,外面又有人前来会盟!”
第485章 幕后的推手
袁绍听到又有兵马来投十分兴奋,向兵士问道:“来会盟的是何人?”
兵士回应:“来人自称名叫刘备字玄德。”
袁绍疑惑地嘀咕着:“刘备刘玄德?我好像没听说过此人,他带了多少人马来?”
兵士回应道:“连他在内,一共只有三个人。”
“三个人?开什么玩笑,他到底是什么人?官居何职?”袁绍皱起眉头问道。
“他自称是白身。”兵士有些尴尬地回答着袁绍的问话。
“白身的三个人,你懂不懂规矩?今日来会盟都是刺史、郡守,最少的一路也有几千兵马。他一个白身,三个人,来投军我们都未必需要,还说什么会盟?我们正在讨论兴兵的大事,不要在这里讨论了,快将他们打发走!”袁术听到兵士的话,忍不住站出来奚落着他。
兵士有些委屈的回应:“我刚才也是这样回应他的,可那刘备却坚持说,讨伐汉贼是天下人的事,人人都应出力,所以坚持让我进来禀告。”
袁绍有些不耐烦地摆手:“好了好了,赶紧将他打发走吧,不要影响我们这里谈论大事。”
兵士刚要转身离去,曹操却在这时想起了什么,站起来说道:“本初稍等,我好像想起这刘备是何许人了。”
“哦,他是何人?”袁绍向曹操问道。
“当年讨伐黄巾叛乱之时,这刘备带了五百义勇军,曾在颍川救过我和朱儁将军,也曾一起参与长社之战,立下过战功。”
“他当时自称是卢植的徒弟,又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汉孝景帝玄孙,也算是皇亲国戚。”
“只是自长社一战之后,我们便分开,后来他曾到阳翟搬救兵去救援广宗,我们就再无交集。”
“他今日到此,想必也和当年讨伐黄巾叛乱一样,是要跟随我们一起讨伐董卓。”曹操向袁绍等人介绍着刘备的身份。
“如今我们正共襄义举,讨伐董卓。刚刚也说过不计较个人官职高低,这刘备好歹也是皇亲,就请他进来一起会盟吧。”曹操向袁绍建议着。
公孙瓒此时也站了起来,对袁绍说道:“盟主,这刘备我也认识,当年的确跟我一同拜在卢植门下学习,与我有同窗之谊。请盟主准他会盟。”
“既然有二位举荐,那就请他进来吧。”袁绍向传话的兵士吩咐着。
兵士出去不多时,带进来三人,正是刘备,关羽,张飞。
曹操看到刘备已经认出了他,笑着上前相迎:“玄德兄,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啊。”
刘备赶忙向曹操还礼:“孟德兄,得知你有举义军讨伐董卓,我兄弟三人特来会盟,助你一臂之力。”
曹操笑着说道:“多谢玄德了,快来拜见袁盟主和各位将军。”
曹操引领着刘备来到袁绍跟前,为他们做着介绍:“盟主,这位便是刘玄德、玄德,这位便是袁盟主。”
刘备恭敬地向袁绍施礼:“刘备拜见袁盟主!”
袁绍傲慢地点了点头:“好,既然是来投军,又和孟德与公孙将军都熟识,那你就自选一人投到他们帐下,跟随作战吧。”
张飞听到这里却不愿意了,开口反驳道:“我们听说你们共有十七路诸侯会盟,我大哥会盟,理当自成一路,岂有投到他人帐下的道理?!”
袁术却在此时站出来奚落着:“三个白身之人还想自称一路诸侯?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刘备却不与袁术斗嘴,转而向曹操询问着:“敢问孟德,参与会盟,可有身份与兵力要求?”
曹操笑着回应:“讨伐董卓乃是义举,岂会设此限制?”
“既然没有限制,我大哥身为汉室宗亲,自成一路,又有何不可?”关羽带着几分傲气地询问着。
曹操笑着转头对袁绍说道:“盟主,玄德兄弟所言也有道理,就请恩准他们作为第十八路诸侯,参与会盟,一起讨伐董卓吧。”
袁绍有些不耐烦地点了点头:“好,既然玄德要自成一路,那就让他跟随公路这路人马,一起从南路进攻洛阳吧。”
刘备立即带领关羽、张飞,躬身向袁绍施礼:“谨遵盟主调遣!”
袁术听到袁绍安排刘备跟随自己,很是不满,但又不好公开反驳,只能是不屑地撇着桃园三兄弟,露出了鄙夷的神情。
袁绍收纳了刘备三兄弟,转头对众人说道:“如今我十八路人马已然聚齐,立即按照我刚才的部署,分头进军。哪一路先杀进洛阳,擒获董贼,就为首功!”
众人一起起身施礼:“喏!”
……
数日后,洛阳城外韩涛的大营。
中军大帐内,韩涛正和荀氏兄弟以及贾诩、韩冲、马原谋士聚集在一起。
“诸位,我刚刚得到线报,共有十八路诸侯在酸枣进行会盟,组成了联军,分三路向洛阳进军,讨伐董卓。”
“他们打出了铲除汉贼,匡扶汉室的旗号,更拿出了三公联名的书信,共集结了三十万人马,倒也算是声势浩大。”韩涛向众人讲述着自己刚刚的情报。
贾诩轻笑着说道:“曹操逃走之后,主公就想到了他必定会联合袁氏一起举兵讨伐董卓,只是没想到他们的动作如此之快,而且还聚集了这么多路人马。”
“这还得多亏文和你提醒,让我提前伪造三公的名义,给桥瑁写去了那封书信。有了这封书信的号召,可以使袁绍他们名正言顺,行事也就容易得多。”韩涛笑着回应着和贾诩。
原来桥瑁拿出的那封书信,其实是韩涛安排人伪造,并且利用桥瑁的身份,特意送过去的,就是为了让袁绍等人师出有名。
“现在反董联军已经组成,并且向着洛阳进发,一切都按照我们的设想在顺利进行。兄长,我们该怎么做?是要配合联军内应外合,一起对付董卓吗?”韩冲开口向韩涛询问着。
韩涛笑着摇了摇头:“不,我继续选择做幕后推手帮助了袁绍等人举兵,又怎能着急出手?先继续养病,坐山观虎斗,看董卓和袁绍好好打上一场再说……”
第486章 诛杀袁隗
洛阳的相国府内。
此时的董卓已经接到了十八路诸侯联合起兵讨伐他的消息,他正在和牛辅一起商议对策。
“袁家这两个兔崽子,当初为了笼络士族,我没有派人追杀他们,没想到他们现在却敢和曹操联合一起起兵反我!”董卓愤恨地捶着桌子怒骂着。
“岳父,现在后悔已经没有意义,还是想想我们该如何应对吧!”牛辅一脸无奈地回应着董卓。
“我得到的消息,是这些反贼分兵三路向洛阳进发,我们自然也有抽调兵马分头迎战才是!”董卓回应着牛辅的话。
“岳父,举兵对抗反贼那是必须的,但在此之前却有件大事必须要办!”牛辅提醒着董卓。
董卓马上意识到了牛辅所说的是什么意思,愤恨地说道:“没错,出兵之前,先得把洛阳内部稳定住。”
“袁隗现在还在洛阳,还有其他袁氏的旧部,他们都会成为袁绍他们的内应,必须马上除掉!”
“牛辅,你现在就安排李傕、郭汜,带上兵马,把袁隗全家老小都给我杀了!”董卓愤怒地向牛辅下达了诛杀袁氏的命令。
“岳父,不必急在一时,我的建议是明日早朝的时候,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袁隗拿下,然后再将袁氏上下一并斩杀。”
“这样不但可以绝了后患,也可以给那些对袁氏抱有幻想的朝臣一个震慑,让他们不敢再轻举妄动!”
牛辅阻止了董卓马上动手杀人的想法,开口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没错,那些反贼不是还拿出了什么三公的书信吗,这些家伙都有关系,一个都不能放过。”
“还有周毖和伍琼,当初就是他们劝我放过袁氏兄弟,还给他们官职,他们肯定也是袁绍的内应,也要一并杀掉!”
董卓露出了凶狠的目光,认可了牛辅的提议……
次日清晨,洛阳皇宫的朝堂。
文武百官今日全部到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