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有,就是他引兵杀入我们的大营,用大斧子砍倒了吕布将军的大旗,我军兵士才失了方寸,从而大乱溃败。”兵士赶忙回应着韩涛的问话。
听到徐晃真的出现在杨奉的身边,韩涛心中暗喜: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一定要趁这个机会将他收到帐下。
“怎么,子真,你知道这个人?”董卓见韩涛如此了解徐晃的情况,十分的好奇,开口询问着。
韩涛当然不能告诉董卓自己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更怕说出徐晃的武勇和能力,引起董卓的注意,让他抢先截胡。
韩涛向董卓掩饰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白波军的情况,我之前也曾派人调查过,知道杨奉身边有一样一个副将。”
”原来如此。子真,如今奉先和牛辅战败,我们该如何是好,是否要派兵前去增援。”董卓果然没有对徐晃产生兴趣,他更关心如何挽回败局。
“阿翁,这杨奉能击败奉先和牛辅将军,看来他的实力不可小觑,不如由我领兵前去增援会一会他!”韩涛主动提出要领兵去战杨奉。
董卓听到韩涛要亲自出马,颇有些意外:“不过是一伙贼寇,安排一名将领去就好了,子真你又何必亲自跑一趟呢?你现在可是大将军,不可轻出啊。”
“奉先他们出战之前,阿翁你曾说过,这是我们辅政之后第一次出兵,是打出我军士气的第一战,不容有失。”
“那杨奉能用计击败奉先和牛将军,其智谋武略都非同一般,若派其他人前去,万一再有闪失,恐会引起更大的动荡,招来更多叛军对我们的冲击。”
“我亲自领兵前去,以雷霆之势将他们一举拿下,既可壮我军军威,也可对黑山军和其他黄巾余孽派军形成威慑,让他们不敢轻易来犯,保洛阳和阿翁的平安。”韩涛义正言辞地向董卓表达着自己坚持出战的态度,并做出了一副对董卓关心的样子。
其实韩涛要亲自出战,除了要去收服徐晃,也是为了躲避董卓的“催婚”。
这个理由显然没能说服董卓,他眉头紧皱,并没有马上做出回应。
韩涛见董卓犹豫不决,再次说道:阿翁放心,我此次领兵前去,快则一月,迟则一季,必定能得胜归来,到时候携大胜之勇再迎娶小白,岂不是双喜临门?”
韩涛明白董卓的心事,赶忙顺着他的心意哄着他,其实心里想的是:真出去了,多久回来,那可就看我自己了。
韩涛这样一说,董卓才舒展开紧锁的双眉点了点头:“那好吧,要带什么人去,要带多少兵马,你自行安排,我的部下你也可以随意调动。”
“不用,阿文,洛阳还需稳定局势,凉州兵马不宜轻动。我金城郡的兵马已经到了洛阳,我从中挑选一些人跟我去就是了。”韩涛谢绝了董卓的建议。
“那好,你可千万小心,我等着你得胜归来的消息。”董卓最后叮嘱着韩涛。
“对了,阿翁,我出征的消息,你千万不要告诉小白,更要将她看管好,免得她非要跟随,反而倒让我为她分心。”
韩涛对董白的脾气性格很清楚,最近这段日子她频繁地往自己家里跑,有事没事就粘着他,已经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四夫人”。
如果让她知道了自己带兵出征,非要跟随,那才是天大的麻烦。
“放心,我自会看好小白,你快去快回就是了。”董卓一口答应了下来。
……
韩涛回到大将军府,立刻召集部下的兵将做出了安排。
他亲自带领张辽、高顺以及伤愈复出的典韦,还有管亥、管承以及贾诩,领三万兵马前往河东郡支援吕布。
他把黄忠、周仓以及高览和韩冲、马原、荀氏叔侄带三万兵马留守在洛阳,防备袁氏暗中搞事。
韩涛特意叮嘱了三位夫人连同貂蝉和两个孩子,让他们千万不能向董白透露自己的行踪,然后趁着夜色带领大军离开了洛阳,向着河东郡进发。
经过几日的行军,韩涛的大军来到了河东郡附近,与牛辅、吕布的兵马汇合在一起……
吕布和牛辅见到韩涛都十分的羞愧,认为是他们出战不力,折了大军的锐气。
韩涛对二人进行了一番安慰,让他们不必把一时胜败放在心里,随后他就带着众人先去勘查地形了解杨奉军的情况。
河东郡的整个地形东高西低,东边是山地,中间是丘陵地带,西部则是平川盆地。
杨奉兵马的大营驻守在中部丘陵地带的边缘,面朝西扎下大营,以丘陵作为背后的屏障。
“这杨奉还是很懂得扎营的技巧啊。他这样安排,我军就只能驻扎在他们前面的平川地带,没有任何地形的屏障。”
“而他们自己则可以利用丘陵地形做掩护,使我军不方便展开迂回攻击。”韩涛观察完杨奉军的大营后,发出了赞叹。
“是,我军就是吃了地形的亏,才会被他们在夜里偷袭。”牛辅懊恼地回应着。
“文远,明日清晨,你领军向杨奉挑战,试探一下他们的虚实。”韩涛向张辽发出了指令。
本来上次韩涛安排张辽和高顺去并州剿贼,就是想给他一个锻炼的机会,却变成了在黄河边溜达,这次韩涛决定要让张辽好好展现一下能力,所以派他打头阵。
”末将得令!”张辽也完全明白韩涛给他表现的机会,立刻上前接过了韩涛的军令……
第463章 张辽对徐晃
次日清晨,伴随着震天的战鼓声,一身橙色战袍的金城郡兵马冲出大营,开始在平原上列阵。
随着汉军开始列阵,白波军的大营中先是响起了号角,随后也擂响着战鼓,随后将士们也开始出营列阵。
双方都是只出动了五千兵马,摆开雁翅阵进行对决。
韩涛在其他众将的护卫下,站在中军大纛旗下,远远地观战。
白波军的阵中,此时站在大纛旗下的正是他们的副帅杨奉。
他已经得到探马消息,得知此次带兵前来救援的正是新任大将军韩涛。
对于韩涛的大名,他也略有耳闻,今天亲眼看到韩涛部下的将士,尤其是那鲜艳的橙色军服,的确是给人感觉威武雄壮。
“公明,这韩涛的军马看上去的确是十分强悍呀!”杨峰有些担心地冲着站在自己身边的徐晃说道。
徐晃端坐在马上,平静地安抚着杨奉:“副帅不必紧张。前几日那吕布号称飞将,连斩我军数将,最后还不是败在我的计策之下?那韩涛的兵马再强,也同样是血肉之躯,只要我们指挥得当,也照样可以胜他!”
杨奉听了徐晃的安慰,这才踏实了一些,强自让自己保持着镇定。
张辽催动胯下战马,手持一柄长刀自汉军阵中缓缓而出,在两军阵前停下,高声喝道:“雁门张辽请白波杨副帅出来一战!”
听到张辽点名挑战自己,杨奉自然是不会亲自出战,他转头看向了徐晃:“公明!”
徐晃自然明白他的意思,马上应道:“副帅放心,看我去斩了敌将,先挫挫那韩涛兵马的威风!”
徐晃从马鞍桥上取下自己的大斧,催马而出,来到两军阵前。
徐晃高声回应着张辽:“你这无名鼠辈,怎用我家副帅亲自出手,看我徐晃来取你项上人头!”
徐晃说完直接亮开了自己的大斧。
大纛旗下韩涛看到对方出战的人手持大斧已经料定他就是徐晃。
张辽对徐晃,到底谁能更胜一筹,就看接下来的这场对决了。
张辽听到徐晃叫阵的语言,也端起了自己的大刀,仔细地打量着对方。
只见那徐晃手持大斧,浑身上下透出一股逼人的霸气。
张辽感受到对方身上的气息,没有丝毫的怯懦,反而在嘴角露出了一丝浅笑,初次对战就能遇到这样的强敌,让他有了一种莫名的兴奋。
徐晃看着面前的张辽,也隐隐的感觉到了对方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
他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手握大斧紧盯对方,做好了动手的准备。
“杀!”伴随着一声怒吼,徐晃手持大斧率先策马冲向了张辽。
随着徐晃前冲,张辽也挥动了手中的大刀,催马向着徐晃对冲而去。
砰!
伴随着一声巨大的兵器撞击声,两人的刀斧对撞在一起。
两人都感到手臂微微发麻,不禁暗自感叹对方的力量竟然如此强悍,随后迅速拔马分开。
转眼之间二人已交手了二十个回合。
徐晃手持大斧,大开大合完全处于攻击模式。
而张辽更多的时候,只是用大刀去拨挡对方的进攻,却很少有还击的机会。
看到这里,韩涛的脸上渐渐露出了担忧的神情。
尽管平时相互切磋,他知道张辽也很强,但这毕竟是他的首次出战,论作战经验,他肯定是远远不如徐晃。
看徐晃那进退有度,斧法精湛,就能看出他久经沙场。
两相比较之下,本来实力在伯仲之间的两人,或许就要因为作战经验的高低而分出高下。
本来是想给张辽一个表现的机会,同时也检验一下徐晃的战力,但现在看起来,却有些玩火的意味。
仅仅二十个回合,张辽就完全处于下风,这完全出乎了韩涛的意料。
倘若这一战导致张辽出现了闪失,那可是让他后悔莫及的。
“典韦,你做好准备,随时接应文远!”韩涛肯定是不能看着张辽出事,立刻向着身边的典韦吩咐着。
“主公多虑了,文远不会有事的,他只是在消耗对方的气力,等待反击的机会。”典韦赶忙开口安慰着韩涛。
典韦这样一说提醒了韩涛,他立刻镇定下来,仔细观察,也发现了端倪。
张辽虽然一直处于防守的姿态,但却表现得神态自若,并没有出现丝毫的慌乱。
他每次挥刀都是巧妙的牵引卸力,并没有太多的消耗。
反而是徐晃,持续的攻击使他开始出现了疲态,攻击的速度已经明显的慢了下来。
原来是这样!
韩涛的心里发出了一声赞叹,别看张辽是初次作战,但头脑和应变能力却完全展现出了一流武将的能力。
从一次刀斧相碰之后,他就已经判断出了徐晃的力气和他在伯仲之间。
徐晃的大斧攻势虽猛,但消耗也相应地更大,难以持久。
所以张辽不和他争强斗狠,却引着他不断攻击,消耗他的气力,一旦徐晃力竭,张辽就可以有反击的机会。
韩涛和典韦看出了张辽的意图,徐晃也开始有所察觉。
刚开始的时候,张辽一直处于守势,还让他以为张辽是招架不住自己的攻势,所以才疯狂进攻,想着一举将张辽斩落马下。
随着战斗的深入,徐晃发现自己的攻击被对方不断地牵引化解,自己的消耗巨大,但却没有给张辽造成任何的伤害。
徐晃意识到再这样打下去,自己的气力必定要被对方消耗干净,最终落败。
徐晃当然不会让自己就这样输掉,当二马再次错开之后,他迅速掉转马头,却没有再和张辽对冲,而是直接返回了本方的阵地。明知自己不可能取胜,他果断地选择了撤退。
张辽拔马回来,看到徐晃竟然“败走”,他哪会放过这样的进攻机会,立即高举大刀,向着本方阵地的兵士发出进攻的怒吼:“杀!”
在张辽的呐喊声中,橙色的兵士出动了,他们高举着手中的兵器,怒吼着犹如一股洪流,向着前方的白波军阵地杀去……
第464章 僵持
白波军看到张辽引领着大军杀来,却不紧张慌乱,镇定地从中间分开,向两侧移动,给徐晃让出一条通道,让他从中间通过。
徐晃进入到白波军阵地以后,白波军又迅速合拢,封住了张辽兵马追击的线路。
随着张辽大军的逼近,前排的白波军半蹲下来,将手中的长矛等武器斜向举起,给身后的一排弓箭手留出了射击的角度。
早已蓄势待发的弓箭手手持弓箭,向着前方猛冲而来的汉军,开始整齐地攒射。
漫天的箭矢犹如雨点一般,向着猛冲而来的汉军袭去。
汉军冲在前排的是高举着巨大盾牌的盾兵。
看到箭雨袭来,他们迅速停止脚步集结在一起,将盾牌高高举起,形成了整齐的盾阵,抵挡着箭雨,护卫着身后继续前行的其他部队。
弓箭射在盾兵高举的盾牌上,发出了“砰砰”的撞击声,基本上都被防御住,并未给汉军造成太大的损伤。
徐晃则已经趁着这个时间冲回到白波军的大纛旗下。
他镇定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