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谍行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谍行天下- 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丁原死了,袁绍跑了!?

    何太后听到这个消息,再也无法保持平静,一下呆住了……



    第450章 加官进爵

    

董卓和韩涛低着头,见何太后半天不出声。

    董卓提高调门又说了一句:“微臣未经太后允许,先斩后奏,杀了丁原,今特来请罪,请太后和陛下责罚!”

    责罚?!

    丁原死了,袁绍跑了,自己身边已经没有任何可以倚仗的对象,这个时候提出责罚董卓,那不是找死吗?!

    你嘴上说得好听,来请罪,其实还不就是来示威的

    何太后此时已经彻底回过神来了,自然不会傻乎乎地顺着董卓的话去做。

    “董卿家刚才不是也说了,丁原密谋造反。董卿家杀他,必定是情况紧急,来不及请示,那也是为了大汉江山社稷,又何罪之有?哀家不予追究。”

    何太后知道这个时候断然不能得罪董卓和韩涛,赶忙说出了不追究的话。

    “谢太后恩典。”董卓和韩涛齐声说道。

    “既然太后不追究臣等之罪,臣等还有本要奏!”董卓谢恩之后,立即又提出了新的话题。

    何太后当然明白,对方说请罪不过是个幌子,接下来的话,才是至关重要的。

    “董卿家有话请说。”何太后现在不敢得罪对方,只能让董卓尽情发挥。

    “那袁绍既然叛逃,自然不能再担任大将军之职务,臣恳请太后和陛下,撤销他大将军一职,另选有才之人担任。”董卓马上向何太后提出了撤销袁绍官职的条件。

    “准奏!只是不知道董卿家可有合适的继任人选?”何太后自然是不敢违拗董卓的意思,赶忙开口询问,他想安排谁来做大将军。

    “臣推举当朝驸马韩涛,他本就是先帝临终托孤重臣,更是原西园军上军校尉,被先帝授予掌管天下兵马一职,由他来做大将军乃是实至名归。”董卓毫不客气,直接推荐韩涛。

    何太后听到董卓推荐韩涛做大将军,微微迟疑了一下。

    看到何太后没有马上表态,袁隗却是第一时间走了出来,来到大殿正中说道:“太后,老臣也赞同董刺史的建议,由驸马接任大将军一职。”

    “大将军年轻有为,平定黄巾叛乱,荡平西北羌乱,都曾立下大功,更有西北战神之称,除了他再无其他人可胜任。”崔烈也站出来附和着袁隗的话。

    看到他们二人居然站出来支持自己,韩涛颇感意外,忍不住偷偷看去,却发现在群臣当中的曹操在向他使着眼色。

    韩涛瞬间恍然,必定是曹操邀请百官一起入宫的时候,提醒了二人。

    毕竟他二人德高望重,有他们一起推举自己,何太后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

    而且曹操的提醒,他二人还无法拒绝。袁绍逃走,袁隗怕遭到牵连。

    崔烈在董卓第一次带兵入洛阳时,又曾得罪过他。

    两人现在必定是极力地想要讨好韩涛和董卓,避免招来杀身之祸。

    袁隗和崔烈这样一带头,其余百官也纷纷出列:“臣附议!”“臣也认可驸马担任大将军!”

    何太后听到文武百官都支持韩涛担任大将军,知道此事已经不可逆,只好轻轻清了清嗓子,然后说道:“既然众卿家都推举驸马,哀家也觉得驸马的确是担任大将军最好的人选,那就拟定圣旨,由驸马接任大将军一职,掌管天下兵马。”

    韩涛赶忙跪倒,回应道:“臣谢太后洪恩!”

    何太后明白,董卓替韩涛争取了职务,若是不给他一个职务,只怕他也不会甘心。

    何太后主动说道:“董卿家劳苦功高,既然现在车骑将军之职务空缺了出来,不如就由卿家你来担任可好?!”

    董卓赶忙跪倒回应道:“回太后,微臣年事已高,已无力再领军征战,这车骑将军一职还是交由年富力强者担任为好。”

    “臣心中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原并州刺史帐下主簿吕布,此次臣可以发现丁原叛变,并将其斩杀,多赖吕布之功。”

    “此人骁勇能战,有飞将之称,可由他接任车骑将军一职。”

    何太后没听过吕布的名字,但既然是董卓提出,自然也是他的嫡系,不好拒绝。

    “准卿所奏!”何太后不想再耽误时间,直接批准了董卓的提议。

    “臣替吕布谢太后洪恩!”董卓表达了对何太后的感谢。

    “各位卿家,可还有事要启奏?”何太后见自己主动要赐董卓官职,他却推让出去,也不知道他到底打的什么主意,索性直接开口询问着。

    “太后,洛阳已多日不曾下雨,此事司空刘弘深有其责,理应将其罢免。董刺史平叛有功,理当由他接任司空之职。”崔烈为了讨好董卓,赶忙主动为董卓争取着官职。

    因为不下雨罢免司空?

    韩涛听到这个理由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不等于是强行给董卓安排官职。

    韩涛再次看向了曹操,用眼神向他询问着。

    曹操向他使着眼色,韩涛明白这又是他的授意。

    韩涛本想开口阻止,最终又忍住,一者因为自己和董卓的同盟关系,而且若是不给董卓一个合理的官职,只怕他也不会答应。

    司空位列三公,对董卓来说也是晋升,想必他也应该满意。

    想到这里,韩涛也不再说什么,静静地等待着何太后的回应。

    何太后听到只是罢免一个司空,把官职给董卓,自然也没有任何意见,立即点头:“准奏!”

    这件事就这样也定了下来。

    何太后想着董卓和韩涛都已经得到了晋升,应该会满意了,于是开口说道:“众卿家所奏,哀家都已批准,会即刻下发圣旨,众卿家若是无事启奏,就请退下吧!”

    出乎何后意料的是,董卓和韩涛却没有一点想要离开的意思。

    二人齐声说道:“臣等今日觐见太后和圣上,还有一件事,希望太后可以恩准!”

    罪也免了,官也封了,你们还想干什么?

    何太后心里暗暗地骂着,但脸上自然是不敢表现出来,只能是保持着平静问道:“两位卿家还有何事?”

    “臣恳请太后还政与陛下,准许臣等辅政,推行科举选拔人才,整顿吏治,从而中兴汉室!”韩涛大声地向何太后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还政?

    何太后没想到韩涛针对的竟然是自己,她的心中又是一沉……



    第451章 何太后的心计

    

何太后自然是不会轻易答应这样的要求,她的脑子快速的转动着,思索着要如何去回应董卓和韩涛。

    “二位哀家能够辅政,自然是可以替哀家分担许多烦恼。只是何人辅政,乃国家要务,不知其他文武百官意下如何呢?”

    何太后短暂的思索后开始搪塞,故意把矛头引向其他官员,希望他们可以帮自己来应付。

    但她忽略了袁隗和崔烈此时自然是不敢得罪董卓和韩涛,又怎么会帮她说话?

    袁隗和崔烈二人带头说道:“臣等认为大将军与董司空辅政乃众望所归,请太后恩准!”

    其余百官也齐声说道:“臣等复议。”

    何太后一下愣住了,她此时才明白,文武百官早已屈服于董卓和韩涛,他们断然是不会帮助自己了。

    而她也清楚,如果此时同意二人的提议,真的还政出来让他们二人辅政,只怕不光是自己会失去权益,日后刘辩也会被彻底架空,那局面将更加难以收拾。

    可群臣如此相逼,她自然也不能不在此作出回应。

    何太后眼珠一转,有了主意。

    她突然手扶额头,做出一副痛苦状,并发出了轻微的呻吟:“哎呀!”

    刘辩听到母亲呻吟,赶忙回头询问:“母后,你怎么了?”

    何太后做出一副痛苦的状态回应着:“哀家这几日日夜思念你父皇,一直寝食难安,无法安睡。”

    “每当一想起先帝对哀家的百般恩爱,就会头疼欲裂,痛不欲生。”

    “众位卿家,哀家实在太过难受,不如今日就先到此,待我先回寝宫休息,恢复之后,认真考虑众位卿家的建议,再做回复。”

    何太后打算用装病的方式,将此事蒙混过去。

    “太后身体有恙,更应在此时将辅政大权交给臣等。太后自然也可以安心静养。”董卓当然不愿意在这时候放过何太后,继续紧逼着。

    “哀家都说了难受万分,需要休息。董卿家,难道就一刻都容不得哀家吗?”何太后故意做出一副委屈的语气回应着。

    韩涛意识到,如果此时再继续相逼,虽然百官也会配合他与董卓,但难免会给人以逼宫的嫌疑。

    想到这里,韩涛主动说道:“太后既然身体有恙,就请先回宫安歇,等太后身体恢复后,我们再行商议就是。”

    董卓本来还想再说,但韩涛先提出了让步,让他也不好再说什么,他转头用眼神看向韩涛,不理解他的用意。

    韩涛小声说道:“此事不宜逼得太紧,且暂缓行事吧。”

    董卓轻轻点头,随后也开口说道:“既然太后身体有恙,就请太后先行回宫休息,日后我们再商议吧。”

    何太后见二人都已同意,赶忙答应:“既然如此,退朝!”

    何太后说完,如同逃跑一样,在内监的搀扶下快速离去。

    刘辩也随后起身,跟着何太后一起离开。

    二人离去后,群臣纷纷起身,围拢向董卓和韩涛。

    “恭喜董刺史荣升司空。恭喜驸马晋升大将军。”

    “驸马爷文韬武略本就天下无双,大将军一职本就是非他莫属。”

    “董刺史劳苦功高,担任司空一职更是众望所归。”

    众人齐声道贺,并向二人溜须拍马着。

    韩涛明白众人心中所想,只是微笑着淡淡回应,并不多说什么。

    董卓却显得十分得意,一直笑着向众人进行着回应:“各位客气了,客气了。董卓初来乍到,还要有赖各位同僚多多扶持才是。”

    韩涛趁着董卓享受众人道贺的机会,快步走向站在一边的曹操。

    “孟德,群臣的反应,应该都是出自你的安排吧。”韩涛轻声的询问。

    “大将军掌管天下军权,自然是不能让它落到董卓的手里,所以我才举荐驸马你为大将军。”

    “司空位列三公之位,由董刺史担任,对他也是一种晋升和安抚。想必这样的安排,驸马你没有太多的意见吧?”曹操也低声地回应着。

    韩涛轻轻地点头,对曹操的安排表示认可,其实这一切也与他本来的想法不谋而合。

    董卓看到二人在一边闲谈也走了过来,伸手轻拍着曹操的肩膀,笑着说道:“孟德,今天的事你安排得很是妥当,我很满意。”

    曹操赶忙回身做出一副谦恭的样子回应:“多谢司空夸奖。”

    “你放心,等太后同意我和子真辅政之后,我们自然也会给你争取一个像样的职务。”董卓向曹操做着承诺。

    “多谢司空栽培,”曹操向董卓表达了谢意。

    “好了,时候不早了,我们先回去吧。”董卓招呼着韩涛和曹操向大殿外走去。

    众人走到大殿外,有小黄门上前伺候着众人穿草靴。

    一名小黄门走到韩涛的身边,为他递上朝靴,然后用身体挡住别人,暗暗地向韩涛伸出三个手指做出暗号。

    韩涛立刻认出这是暗影使者特有的暗号,连忙压低声音,向小黄门询问:“有何事禀报,速说。”

    小黄门压低声音汇报着:“回禀主公,弘农郡的兵马已经回到了洛阳,黄忠将军以及两位荀先生都已经到了驸马府。”

    韩涛听到黄忠和荀氏叔侄回来,心中暗喜。

    他赶忙回头对董卓说道:“阿翁,我有要事,需要先行回去处理,就此告辞。”

    韩涛说完,蹬上朝靴,快速离去。

    董卓看着韩涛离开,本也想跟着一起走,此时却有一名内监走到了他的身边,低声对他说道:“董司空,请留步。”

    董卓疑惑地看着对方询问着:“你有何事?”

    “何太后有请司空到寝宫相见。”内监低声的对董卓说道。

    何太后,她刚刚不是才装病离开吗,为什么要单独召见自己?

    董卓听到这里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尽管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但他知道何太后找他,必定是和刚才谈到的辅政还政一事有关。

    他自恃身有武艺,此时洛阳和皇宫之内,也再无袁绍的余党,也不怕有人行刺加害,当即决定去见何太后……



    第452章 风韵犹存的何太后……

    

皇宫内院,董卓以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