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皇子协若是即位,肯定还需要子真多多辅佐才是的!”董卓替韩涛挡着袁绍的提议,更把话题直接引到了新帝的人选上……
第432章 剑拔弩张
董卓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改变初衷,又重新选择要立刘协为帝,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目前局势的变化。
他最初选择立刘辩为帝,是因为看中了刘辩的昏庸无能,外加胆小懦弱,觉得更利于自己对他进行控制。
而且当时袁绍、曹操等人的实力明显地弱于韩涛,自己的加入必定可以得到袁绍等人的重视,也就相当于得到了士族的支持。
现在因为丁原的加入,袁绍等人的实力已经明显的增强,甚至已经凌驾于韩涛之上。
丁原更是对袁绍表现得十分“忠心”,这就让董卓意识到,此时再加入袁绍的阵营毫无意义,不但得不到实惠,还有可能会遭到轻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貂蝉的原因,他已经对丁原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敌意,更不屑于和他为伍。
韩涛在这个时候主动向他示好,也让董卓意识到,此时跟随韩涛才能得到更多的好处,所以立刻做出了改变。
论起审时度势见风使舵的能力,恐怕在座的没有人能超越董卓。
董卓的话,无疑是向袁绍和曹操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自己是站在韩涛一边,支持让刘协来做新皇帝的。
两人的脸色瞬间变了,意识到原本对他们有利的局势,已经演变成了他们最担心的双方对峙的局面。
韩涛听到董卓说出这样的话,自然是心中暗喜,一番拉拢已经起到了效果,董卓已经站在了他的一边。
但韩涛也明白,这样的局面必定会惹怒袁绍,他很有可能会在一怒之下,让外面埋伏的伏兵冲杀进来,所以自己必须马上提前行动。
韩涛用眼神看向了身边的韩冲和马原,马原会意地轻轻点头。
马原趁着场内没人回应董卓的话,暂时冷场的机会笑着起身。
“昨日不知吃坏了什么东西,肚子很不舒服,我得先去如厕方便一下。失陪了。”马原对着众人作了一个罗圈揖,然后捂着肚子快速向外跑去。
马原平时说话做事就是较为粗鄙,不分场合乱说话,众人也都知道他的性格,所以并不在意,看着他走了出去。
曹操意识到董卓的表态,实际上是和韩涛站在了一起,这样的局面已经是很难通过谈判而改变,于是扭头看向了袁绍,用眼神示意他动手杀人。
然而,不愿口头被击败的袁绍,此时却是在绞尽脑汁想着要如何去回应董卓的话,并没有去看曹操,再次错过了动手的时机。
“宴席开始之前,本初曾经提到过立新帝的问题,当时董使君和驸马都说,不在今日商议此事。”
“怎么董使君现在却又提了起来,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丁原见袁绍并不回应,站出来替他回应着董卓。
“我们刚才不过是在讨论,谁担任什么职务,又由谁去驻守凉州,不过是顺便提到了立新帝一事。”
“何况我们也不过是表达一下自己的意愿,并非就在今日决定,说说也无妨。”董卓知道话题已经打开,也不想再掩饰,故意笑着打着哈哈回应丁原的质问。
“既然董使君说到此事,那我不妨也表达一下自己的态度,皇子辩本就是先帝的长子,自然是理应由他即位,才是天下归心。”丁原自持有伏兵在侧,也不怕得罪董卓,直接也向众人表达了自己支持刘辩即位的态度。
其实即使他不开口,韩涛和董卓也早已猜到他的心思。
只是他此时如此积极地表达出自己的态度,无疑是把场内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
“丁老弟你要这么说,老夫可不敢苟同了。先帝驾崩之时,驸马就在其身边,亲耳听到了他的遗诏是要立皇子协为帝。”
“如今先帝尸骨未寒,难道你们就要违背先帝的遗诏不成?”董卓的话语已经明显地变得犀利起来。
“先帝驾崩之时,只有驸马一人在其身边,先帝到底说了什么,也只有他一人知道。谁又能保证驸马此时所说就一定是先帝的遗愿?!”丁原毫不客气地反驳着董卓。
马原此时从外面返回,并向着韩涛使了一个眼色,示意一切都已经安排好。
韩涛看到这里,心中踏实了下来,也不再做任何的避让,开始直接回击丁原。
“丁使君,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你刚才这番话的意思可是说我韩涛在假传圣旨,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我又如何担当得起?”
“你如此信口开河,诬陷朝廷大臣,是何等罪名,你也应该很清楚。”韩涛反过来也给丁原扣起了大帽子。
“驸马不要动气,丁使君的质疑也并非没有道理。毕竟先帝驾崩之时,只有你一人在身边,又没有文字遗诏留下。”
“当时先帝到底说了什么,只有你一人知晓。而你与皇子协的确关系非同一般,若是由他即位,驸马你自然就是首席辅政大臣,其中牵扯的利益关系,也难免会让人产生质疑。”
话题已经引到了新帝的人选,而且双方已经开始争执,曹操也不再谦和,直接站出来回击着韩涛。
“你们想要立皇子辩为帝,还不是因为他是已故大将军的外甥,而你们又是大将军的旧部,也是想从中多谋取利益吧。”
“说来说去,都是为了一己私利,还不是乌鸦站在猪身上看不到自己的黑?!”董卓也不再客气,直接站起来大声地回怼着曹操。
袁绍看到这个局面,知道双方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也不再有任何的犹豫,伸手拿起了面前的酒杯,就准备要往地下摔,去提醒伏兵杀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却听到大将军府的各个方向突然传来了数声惊天的巨响。
咚咚咚!
声音犹如数声炸雷一般,来得出其不意。众人都吓了一大跳,不约而同地转头向厅外看去。
只见大将军府内,多个方向都燃起了冲天的火光。
接着就传来了下人和婢女们惊慌的喊声:“不好啦,走水啦。”
这突来的变故,让袁绍微微一愣,没有把手中的杯子摔落在地。
韩涛的反应却极快,在喊声响起的同时就已经起身站起,拉着身边的董卓一起向外走,边走边喊着:“快去救火!”
华雄和文谡等人也迅速反应过来,快速护卫到二人的身边,一起快步向外撤……
第433章 脱身
曹操看到韩涛和董卓就要逃出正厅,那精心布置的埋伏也就彻底白费。
他不愿错失良机,迅速拿起自己面前的酒杯,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发出了“啪”的一声响动。
躲在廊道外的鲍信听到信号,立刻带领身后的刀盾兵从身后的廊道和窗子一起冲出,进入了正厅之中。
他按照原定的计划护在了袁绍、曹操、丁原等人的面前。
吕布虽然不情愿,但听到了指令也不敢不行动,只能也带着身后的刀斧手一起冲了进来,只是他的动作明显比鲍信慢了许多。
就在吕布和鲍信带人冲入正厅的同时,高顺与李傕、郭汜也分别带领着韩涛和董卓的兵马从大将军府的正门冲了进来,直接来到了正厅的门口。
他们迅速地护住了董卓和韩涛等人,将吕布和他身后的刀斧手都挡住了。
突如其来的兵士,让吕布和鲍信也吓了一跳,迟疑着没有敢上前动手。
看到这一幕,韩涛的心里才踏实下来,自己的精心安排在这一刻终于奏效了。
从知道丁原来到洛阳的时刻,韩涛就已经预感到这场宴会绝对没有那么简单,袁绍等人必定会设下埋伏,很有可能这已经变成了一场鸿门宴。
尽管如此,他又不得不必须去参加这场宴会。否则会给袁绍等人留下口实,烙下一个他心怀鬼胎,不敢参与人家宴请的名声。
所以他特意招呼了文谡和高顺,带着黑甲军和陷阵营这两大王牌部队一起出动。
但他同时也想到了袁绍和曹操既然设下埋伏去对付他,必定会找各种托辞不让部队进入,所以他也准备了第二套预案。
韩涛交代韩冲和马原准备了大量的面粉,分别交到了身边的黑甲军以及暗影使者的手中。
一旦他们在大将军府的门前遭到阻拦,不能让兵士们进入府邸,这些持有面粉的黑甲军和暗影使者就会迅速行动。
他们会想尽办法分散在大将军府外各个位置,等待统一指令,然后用火焰去点燃面粉,制造爆炸,同时燃起大火,制造恐慌。
这个方法是当年韩涛刚刚穿越到这个年代,为了越狱去进入县衙套取证据时所使用过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这次算是故技重施,只不过这一次不再需要定时操作,而是可以人为地控制爆炸和起火的时间,操作起来的难度也就低了很多。
刚才他向马原使眼色,就是让马原离开正厅,暗中通知潜藏的暗影使者开始行动,接应他们从大将军府撤离。
他也早已交代了高顺,一旦火光响起,就马上带人以救火的名义冲入大将军府,那时候不管谁敢阻拦,格杀勿论,要第一时间赶到正厅去营救他。
一切的时间韩涛都把握得非常准确,高顺等人进入时,正好是吕布与鲍信的伏兵杀出的时候,他们正好护卫住了自己和董卓。
看到韩涛和董卓被各自的兵士护住,曹操的心里懊恼不已,如果不是袁绍优柔寡断浪费时机,他们断然不会错失可以击杀韩涛和董卓的最好时机。
袁绍看到这个局面,也明白自己的犹豫错失了良机,心里也同样十分后悔,但也明白悔之晚矣。
鲍信看着韩涛和董卓身边凶悍的金城郡兵和凉州兵士,自知不是对手,不敢再上前。
但他已经带人冲出又无法退回,只能尴尬地站在原地看着袁绍和曹操,不知如何是好。
吕布看着韩涛,也是十分尴尬地搓着双手不好意思上前,只能用求助的目光去看向丁原。
丁原对此也表现得十分无奈,他也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董卓此时也看明白了形势,分明是袁绍等人布置下了埋伏,想要击杀他和韩涛。
若不是韩涛及时反应拉着他走出了正厅,而李傕、郭汜又正好带兵冲入,也许他现在已经被刀斧手砍成了肉酱。
董卓有心发怒,命令部下发动攻击,但看到看到对面的吕布,他又犹豫了。
吕布的武勇他是亲眼见识过的,就凭眼下的这些兵士,即使都冲上去也未必是他的对手。
“本初、孟德,你们不让我带兵进府里,却要丁刺史的兵马进入,原来是让他们来护卫我们的安全,你们这样的安排可真是想得周全呀。”董卓带着几分讽刺意味对袁绍和曹操说着。
曹操看到韩涛和董卓的兵士,也意识到此时再要动手肯定也不是对方的对手,反而会引火烧身,赶忙掩饰着,冲着鲍信等人喊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快去救火呀。”
鲍信这才反应过来,慌忙带着身后的刀盾兵一起跑开。
“董使君不要误会,我等只是守护在大将军府的侧门,也是听到着火的动静后才冲进来守护的。”吕布赶忙上前对董卓和韩涛做了解释,在这个时候他还是必须要维护丁原的。
“原来是这样,真不愧是有飞将之称,进来的速度是真快。”董卓略带讥讽地说了一句,也没有再去深究。
“本初兄,孟德兄,既然大将军府失火,今日这宴会必定也无法继续,你们先去救火,这宴会今日就到此为止,会上所说之事,我们日后再议吧。”
韩涛唯恐董卓再继续跟对方斗嘴,会把矛盾重新激化,赶忙主动提出告辞。
曹操当然明白韩涛此举不过是给双方留点脸面,避免正面冲突,赶忙就坡下驴地说道:“多谢驸马的理解,那就请二位先行回去休息,我等先救火,日后再重新安排议事时间。”
董卓冷哼了一声,不再搭理袁绍和曹操,起身向外走去。
韩涛看着吕布,关切地问了一句:“奉先,别来无恙?”
吕布有些尴尬赶忙低头回礼:“多谢驸马惦记,吕布一切安好。”
韩涛知道此时不宜和吕布多说,也转身向众人抱拳施礼后,带着兵士跟着董卓一起离开。
众人走出大将军府,董卓招呼着韩涛:“子真,今天的酒没喝尽兴,不如随我一起回馆驿,我二人在痛饮一番如何?”
韩涛知道董卓约喝酒是假,其实目的是想和自己达成同盟,商议如何对付袁绍和丁原自然也不会推辞,当即应允,二人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