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是大县,落花亭又是县中的大亭,亭舍的门面很气派。
隔着大老远就能看到在亭舍内有一根丈余长的柱子高高耸起,柱子的上端有两个大木板,交叉横贯。
此物名叫华表,又叫桓表,是上古遗制,用来给行人指示道路方向,做路标用的,也是亭的标识。
“少爷,我们为什么要到这里来?”玉儿一脸疑惑地看着面前的韩涛。
自打铁匠们打造出了第一把割鹿刀之后,后面的事情进展非常顺利。
铁匠们按照成功的方法如法炮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又陆续打造出了二十把质地优良的割鹿刀。
按照铁匠头的估计,剩下的材料在余下的时间,应该至少还可以再做出十五到二十把割鹿刀,也就是共有四十把左右。
一把上好的百炼刀可以卖到一万五千钱到两万钱,割鹿刀的锋利程度远胜百炼刀,卖到三万一把应该都不成问题。
照这种趋势看,最后这批武器连本带利,应该可以拿回百万钱左右,相当于翻了5倍的收益。
这样的暴利,相信韩冲是绝对没有可能超越了。
眼看着离一月之期越来越近,韩涛的心里却越来越不平静。
他心心念的是:为什么到了现在还没有任何关于黄巾叛乱的消息。
如果黄巾叛乱不爆发,官府也就未必会大量采购武器装备部队,那自己的武器就算再贵,是不是也难以卖出去。
今日天气极好,韩涛实在不甘心在家里苦等,这才带着玉儿一起出行,来到了落花亭。
外县的驿人(信差)带着紧急公文来到,必定要先经过这里。
韩涛来到这里,也是想看看能不能第一时间得到自己最想要的消息……
时间一分一秒地度过,转眼已是夕阳西沉,官道上的行人逐渐地少了。
“少爷,快天黑了,我们要回去吗?”玉儿上前询问着韩涛。
韩涛有些失望地点了点头,准备起身跟着玉儿走出亭舍,返回山阳。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韩涛下意识地转头向着远方看去,只见一骑快马飞驰而来。
骑在马上的正是一名身着制服,头戴红巾、臂围红袖套,背负白色背囊的驿人。
韩涛看到那个驿人,却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嘴里小声叨念着:“终于来了!”
玉儿一脸疑惑地歪头看着自家少爷,显然是不太明白,少爷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等待一名驿人的出现。
驿人来到亭舍前,将马勒住,然后飞身下马。
早有亭舍的亭父上前接过马匹。
驿人着急地向亭父说着:“快,为我换马,我要马上赶往山阳县衙,有紧急公文呈交县令!”
亭父连声答应,让驿人稍待,自己赶忙去往马厩为其牵马更换。
驿人抓紧有限的时间,从腰间取下水袋,在亭舍内的井内打水注满,然后大口地喝着。
韩涛走到驿人的身边,恭敬地拱手:“这位小哥,可是从冀州来的?”
驿人被问得一愣,看到韩涛衣着华丽,也不敢轻视,赶忙拱手还礼:“是,敢问公子如何得知?”
韩涛不答继续问着:“可是冀州出了叛乱?”
驿人更加惊愕:“你,我正是来传递公文报告此事,你为何会提前知道?”
韩涛却不回答驿人的问题,只是淡淡的笑笑,回身招呼着玉儿:“快,回山阳。”
驿人一脸疑惑地看着远去的韩涛,还是想不通,这个华服少年如何得知自己的来意……
夜幕降临,月光洒向了山阳县的县衙。
县衙后堂,县令李祝和县尉冯钟正在紧张地商议着下午刚刚收到的公文。
马元义被押解到洛阳后,朝廷将其车裂处死,随后大力逮捕太平道信徒,并在冀州追捕张角。
张角随即在冀州发动了起义,他自称“天公将军”,两个弟弟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
他们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掠,因为他们都是头绑黄巾,所以被称为“黄巾”或“蛾贼”。
张角起义后,全国各地的众多太平道信徒纷纷响应。
短短数日,就已经有多处州郡遭到了叛军的袭击。
朝廷大为震惊,所以立即下发公文,提醒各州郡县乡做好抵御叛军的准备……
“真是没想到,这些太平党人,竟然真的造反了!”
“幸亏我们之前下手早,抓了马元义之后,马上就把县内的同党都抓了,不然现在我们恐怕也要遭到冲击!”
“不过,就算如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加强巡视防御,防备有其他地方的蛾贼杀来。”
李祝后怕地对面前的冯钟说着。
“大人放心,属下已经调动县内的所有兵力,严密守卫,不会给蛾贼一点机会。”冯钟赶忙向李祝做着保证。
一名衙役快步来到门外,向他禀告:“老爷,有客求见。”
李祝微皱眉头,这个时候会有谁来见自己?
“什么人?”
“是韩家长房少爷韩涛。”衙役向李祝汇报着。
“韩涛?!”
李祝听到这个名字微微一愣,自公堂一别已有数日。
一直忙着处理事务,也没有到韩府去表达对韩顾夫妻的吊唁,没想到韩涛却又找上了门。
“他有没有说有什么事?”李祝询问着。
对于韩涛在公堂上的表现,他是记忆犹新,敏感地感觉到,他的到来必定不简单。
“他说是来给大人献宝。”衙役回答着。
“献宝?”李祝更迷糊了。
他沉吟片刻后交代着:“请他进来吧。”
衙役答应着离去,片刻后带着韩涛和一名随从进入。
韩涛进入后,恭敬地向李祝和冯钟行礼:“韩涛拜见县令大人,县尉大人!”
“坐吧!”李祝摆手招呼着韩涛。
韩涛走到客位坐了下来。
“韩公子今日前来有何事?”李祝开门见山地问道。
韩涛微微一笑,摆手示意身后的随从,将已经配好刀鞘的一把“割鹿刀”送到了李祝和冯钟的面前。
李祝疑惑地低头看着面前的刀,向韩涛询问着:“这是?”
韩涛走上前,拿出一串铁片摆在冯钟面前:“请大人验刀!”
李祝把刀递给身边的冯钟。
冯钟将刀从刀鞘内抽出,那夺目的寒光立刻映入了他的眼帘,他瞬间愣住。
李祝看到割鹿刀,也是微微一惊,他虽是文官,但也一眼看出,手中的刀绝非凡品。
冯钟挥刀斩向那一串叠好的铁片,铁片应声而断,刀锋却是丝毫无损。
冯钟转头看向韩涛,诧异地询问着:“韩公子,这刀是……”
“这是我店内新近铸出的割鹿刀,特请二位大人验看,看看可用否?”韩涛解释着。
冯钟点头赞许着:“此刀用钢考究,锋利无比,重量、手感都极为舒适,比起寻常百炼刀都要强横许多。”
韩涛笑着回应:“那不知二位大人可有意添置一些,配给县内官兵?!”
冯钟立即对李祝说着:“大人,若县内官兵可以配备此刀,真有蛾贼来犯时,战力当可增加数成,确保县城可抵御冲击!”
李祝听到此言,也是面露喜色,向韩涛询问着:“那不知韩公子手中还有多少,作价几何?”
“明日晚间,可一共铸成四十把,大人若愿全部拿下,就百万钱交易如何?”
韩涛马上报出了价格……
第27章 你是我的人
听到这个价格,李祝微有些咋舌:“四十把刀,要百万钱?”
韩涛并不多说,却看向了冯钟,毕竟他是一名武人,更清楚割鹿刀的威力和价值,由他开口比自己去说要有力的多。
冯钟自从拿到割鹿刀就爱不释手,现在见韩涛看向自己,也马上明白了他的用意。
“大人,此刀威力极大,配置四十人,可胜过寻常五百人。若以此论,百万钱委实不贵。”
冯钟十分诚恳地向李祝表达着自己的态度。
见冯钟也这样说,李祝才微有些松口,但依然皱着眉头,一副为难的样子。
“刀的确是好刀,但县内经费有限,况且现在治安稳定,也无需着急添置这样的武器……”
冯钟听到李祝这样说,有些着急,但最终还是忍住没有说话。
韩涛当然明白李祝这样说是为了压价,又或者是干脆地向自己索要返点贿赂。
韩涛微微一笑,对李祝说着:“原来如此,既然大人不需要,那就算了。”
“明日我就到临县去转转,看看那里是否需要。”
“这些刀制费昂贵,我目前也只有这四十把,谁需要就先卖给谁吧。”
韩涛说完,向着李祝和冯钟拱手施礼,就要往外走。
看到韩涛真的要走,冯钟有些着急了,不停地向李祝使着眼色。
黄巾起义的消息传来,身为县尉的他自然知道危害有多严重。
这些武器能够带来的效果,他也清楚,自然不愿错失。
李祝也没想到韩涛说走就走,赶忙招呼着:“子真,等一等!”
韩涛停住脚步,回头看着李祝:“大人还有何吩咐?”
“县内经费的确是有限,你再让一些,六十万钱如何?”李祝开始砍价。
韩涛只是淡然一笑,冲李祝再次拱手,转身要走。
“七十万!”李祝赶忙加价。
“一百万钱,一分不能少!”韩涛的态度很坚决。
其实从冯钟殷切期待的眼神,还有李祝的态度,他已经笃定,一百万钱的价格,对方早已接受。
李祝被韩涛怼得有些尴尬,一时愣在当场,似乎有些下不来台。
韩涛却在这时又开了口:“前期试错,损耗极大,成本太高,这四十把一百万钱,不能便宜。”
“但大人开了口,韩涛也不能不遵从,如果大人同意,我可以按照六十万钱的价格,再卖大人四十把,这样可以吗?”
韩涛这种先打一棍子再给个甜枣的做法,既保证了自己这次的利益,确保比试取胜,又给了李祝台阶。
李祝的脸上当即露出了笑容,一百六十万买八十把,比普通百炼刀的价格相差不多,这个价格他当然可以接受。
而且韩涛的说法,也等于给了他面子,他自然不会再拒绝。
“好,如此甚好!”李祝一口答应了下来。
韩涛和李祝当即签下契约,约定好后天一早,韩涛将四十把割鹿刀送到县衙,再收取尾款。
拿着契约走出县衙,韩涛的心里一块大石才算落了地。
辛苦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最终完成了这次交易,只要等到后天拿到货款,他也就可以在最后的比试中胜出韩冲。
按照他记忆中的历史轨迹,黄巾起义已经爆发,用不了多久,朝廷就会下令解除党锢,同时允许各州郡自行组建义军镇压黄巾叛党。
自己掌握韩家的大权后,也就可以招募义军,按照原定计划,开始自己的征途。
现在这个时候,就是一定要保证铁匠作坊的安全,顺利地打造出最后的一批割鹿刀,防止韩冲在这个时候来破坏捣乱。
想到这里,韩涛马上给轿夫下达了去往农具店的指令。
韩涛带着两个挑着食盒的随从刚刚走进铁匠作坊的院子,他就听到了一声杀猪一般的惨叫声,发出这个声音的自然就是“人干儿”马原。
韩涛抬头看去,只见马原的双手被玉儿反剪在背后扭着,正一边惨叫,一边拼命挣扎。
玉儿的脸上满是怒气,尽管马原拼命挣扎,手上却是一点儿也没有放松。
看到这个样子,韩涛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动了歪心思的马原,想要对玉儿上下其手,玉儿忍无可忍,给他一点儿教训。
韩涛径直走进作坊,根本不理马原和玉儿,指示随从放下食盒。
韩涛招呼着铁匠们:“各位辛苦了,我给大家安排了一些宵夜,先一起吃了再干。”
铁匠们听到招呼,一边向韩涛致谢,一边停下手里的活儿,走到食盒边,拿起准备好的宵夜吃了起来。
马原的手被反剪着,看到韩涛只顾着招呼铁匠,却根本不管自己,着急地大喊了起来:“老大,老大,快救救我呀!”
“你自己做了什么,得罪了玉儿,你自己去道歉摆平!”韩涛冷冷地回应着。
玉儿本来看到韩涛进来,还有些犹豫想要松开马原,韩涛的话给了她鼓励,捏着马原的手立刻加了力。
这样一来,马原更加痛苦,惨叫得更加厉害。
他连声地向玉儿求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