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方展开全面的封锁,连鸽子都无法在城内飞行,这必定是为了限制他传书通知荀彧、黄忠发动进攻。
这也就意味着韩涛原来的设想很有可能会落空,荀彧等人收不到消息,肯定是不敢进攻,会按原计划继续撤往弘农郡。
洛阳城内,西园新军已经返回,还派兵挨家挨户地搜查,刘表的居所也不见得绝对安全,危机随时会降临在头顶。
“看来我们必须要改变原有的计划,不能继续潜伏在城里,得想办法出城,去往弘农郡和大部队汇合,再伺机杀回了。”
“好在典韦的伤势没有生命危险,我们可以带着他和两位皇子一起离开。”
韩涛短暂的沉思后,做出了撤离的决定。
“那我们就等夜色降临,还用我们入城的方法,从排水渠道出城吧。”韩冲向韩涛提议着。
韩涛微微点头,同意了韩冲的建议,随后安排部下立刻吃饭休息,准备等夜深再开始行动……
……
张让的府邸正厅内。
张让坐在正中等待着,赵忠等其他几位中常侍陆续到来,纷纷落座。
张让始终双目微闭一言不发,等待着人到齐。
赵忠等人知道张让这个时候召集他们,一定是有非常重要的事宣布,也不敢多问,只能静静地等着。
等到郭胜最后一个走进厅内落座后,十常侍到齐了。
赵忠这才上前,小声地提醒着张让:“张公公,人已经到齐了。”
张让微微睁开了眼睛,看着众人问道:“搜捕还没有结果吧?”
赵忠缓缓点头:“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张让猛的瞪大了眼睛:“所以我们不能等了,必须马上行动!现在就进宫,召集文武百官,宣读先帝遗诏!”
众中常侍互相看着,都是面面相觑,谁也没有猜透张让的意思。
“公公,这个时候宣读遗诏是何意?”侯览小心地开口询问着。
“韩涛现在何处,我们根本无从得知,如果让他先带着两位皇子出了城回到他的兵营,他必定要推举刘协为帝。”
“他会以刘协的名义发布圣旨,把我们的都定义为反贼,以调集天下兵马来讨伐我们。”
“他有天子在手,就算是袁绍、曹操的北军和西园军,甚至董卓和丁原,也不敢抗旨不遵,那我们就全面被动了。”
“如果我们抢先宣布遗诏,宣布先帝传位刘辩,但因其年幼,安排何后垂帘听政,再由我们辅政,则我们就名正言顺。”
张让看出了众人的疑惑,开口解释着自己的用意。
“一旦宣布何后垂帘听政,我们再以何后的名义昭告天下,称韩涛劫持新帝,意图谋反,可以邀天下兵马共同讨伐。”
“那时候韩涛兴兵就是谋反,他就算再骁勇,也不可能和全天下为敌。”赵忠毕竟和张让共事多年,最为默契,马上就做出了回应。
二人这样一解释,众中常侍都恍然大悟,交口称赞张让的反应快,这样行动是抢占了先机。
众人达成一致,再没有任何的犹豫,立刻集合起来,一起入宫去见何后。
何后经历了连番的变故,此时已经是精神恍惚,听完了十常侍的来意,哪里还敢对张让等人提出疑议。
“哀家现在心里烦乱的很,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垂帘听政?我只求能救回辩儿,让我们母子能安度余年就是了。”何后一脸哀怨地回应着张让等人。
“太后放心,老奴等自当全力营救陛下,您既无心朝政,老奴等也会替太后和陛下分忧。”
张让假意地安慰着何后,其实话里的意思就是让何后什么都不要再插手。
何后自然也不会多说,只是点头:“一切由公公安排,哀家配合就是。”
有了何后的首肯,后面的一切就变得简单和顺利。
十常侍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宣读了“先帝遗诏”,随后又宣布了驸马韩涛杀害了董太后和大将军何进。现在又劫持了两位皇子阴谋造反,要全力搜捕。
皇宫里的变故,以及洛阳城内兵马的频繁调动,百官们早已有所耳闻。
但他们也都明白成王败寇的道理,现在既然张让抢先发布遗诏,又有何后的首肯,自然是只能听命。
他们也明白,随着灵帝的驾崩,围绕着皇位的纷争又一次展开。
原本已经千疮百孔的大汉江山又将迎来一场浩劫……
第409章 发现秘密的曹操
曹操带着一队兵马沿街一路搜寻,挨家挨户地盘问调查着往前走。
前面不远处出现的是一间歌舞坊。
跟在曹操身边的副将询问着:“曹都尉,这里是不是就不用盘查了?那韩涛不至于心大到这个时候还去这样的地方吧?”
“任何地方都不能放过,有时候越是你觉得不可能的地方,才越有可能错过!”曹操回应着副将。
副将听到曹操的指令,不敢怠慢,跟随着他,带领兵士走进歌舞坊。
老板看到曹操带兵进入,赶忙迎了出来:“军爷来了,您快楼上请,您是要听曲,还是要看跳舞?”
副将冷眼回应道:“我们是来搜捕反贼的,说,你们这里有没有生人?”
老板一脸无奈地回应着:“军爷,我们这儿肯定是老有生人,我们也不可能只做熟客的生意啊?”
副将懒得再和老板废话,直接向身后的士兵吩咐着:“搜!”
士兵们立刻分散着扑向了各个房间。
尽管现在是大白天,客人相对较少,但士兵们的闯入,还是让房间内惊呼不断。
曹操也不去干涉,任由部下去搜查,自己却摆手招呼着老板闲聊着:“老板,最近生意可还好?”
“还,还好。”老板尴尬地回应着,心里想着就你们这么来搅和,原本再好的生意,也给搅和了。
“最近有没有什么奇怪的客人来过?”曹操继续询问着。
“奇怪的客人?”老板嘀咕着,随后点着头,“您还别说,今天还真来了一波奇怪的人。”
“怎么个奇怪法,说说看?!”曹操赶忙追问着。
“天还没亮,来了一波人,浑身湿漉漉,身上散发着臭味,来了以后就给钱让我给他们安排房间洗澡,换衣服。”
“我跟他们说,一大早没地方准备衣服,他们就让我把客人的衣服拿来给他们穿,然后出钱让我给客人买新衣服,出手很阔绰!”老板如实地描述着。
“哦,这些人本来穿的什么衣服?你可留下了?”曹操越听越有兴趣,继续追问着。
“那些衣服都臭死了,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我都安排人丢到后院去了,军爷要是想看,我安排人给您取来。”
老板看出曹操对这些客人十分感兴趣,赶忙主动说道。
曹操安排了一个士兵跟老板一起去,不一会儿就用箩筐抬了一堆衣服回来,整个屋里瞬间臭气熏天。
曹操却丝毫没有在意,上前翻看着衣服,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笑容。
因为他看出,这些衣服都是统一着装,正是韩涛布下黑甲军日常所穿,证明他的猜测是对的。
“这些客人长什么样子,可有什么明显的特征?”曹操赶忙再次向老板询问着。
“嗯,为首给钱的是一个瘦子,说他是个人干儿都不过分,一阵风就能给吹跑了。”
“还有一个长得白白净净的,一个留着络腮胡子,长相凶悍的。”老板努力回忆着,向曹操进行着描述。
听到这里,曹操已经完全确定了这些人的身份,就是马原、韩冲和文谡,毕竟他对韩涛的部下都太熟悉了,张让所说的援兵应该就是他们。
城门早已关闭,他们是如何能够进到洛阳,又把自己弄得浑身湿漉漉还散发着恶臭呢?
曹操再次上前拿起臭衣服,放在鼻子前仔细闻了闻,这次他嗅出了衣服上散发出的味道,有了自己的答案。
曹操迅速起身,直接向外冲去。
老板和曹操部下的士兵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只能赶忙地跟了出来。
曹操冲出歌舞坊,来到路边排水的水沟边,探头一闻,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
水沟里的味道和衣服上的臭味一模一样,他可以断定,马原等人就是通过排水的水渠从洛阳城外潜入进来的。
曹操露出了笑容,能用这样的方式进城,就很有可能还用这样的方式出城,那我还抓不到你!?
……
大将军府正厅内。
袁绍、逄纪、吴匡等人坐在厅中,袁绍毫不客气地坐在了正中的位置。
“什么先帝遗诏,根本就是张让这老阉狗搞的把戏!”袁绍带着几分愤恨地骂着。
听到召集百官宣读先帝遗诏,袁绍本以为会对自己有所加封,没想到却是丝毫未提,只是宣布了何后垂帘听政,十常侍辅政的消息。
“是啊,先帝之死就是张让搞的鬼,他驾崩之前更是只召见了韩涛一人,又哪里会有什么遗诏让张让宣读,这分明是他自己编织出来的!”
逄纪一直跟随在何进身边,了解所有的内幕,对张让的把戏更是了然于胸。
“让我们调动兵马跟韩涛拼命,这些老阉狗却作威作福,不给我们一点儿好处,凭什么?!”袁绍越想越气。
“本初兄,其实我一直对大将军之死有所怀疑的,他和何苗将军带了数百亲兵进宫,韩涛怎么可能那么轻易杀了他?!”一直沉默的吴匡此时开了口。
“我也深有此感,我觉得这件事一定有问题,已经再设法调查,或许很快就有消息了。”逄纪也附和着吴匡的话。
“本初,查到了,我查到了!”曹操一边兴奋地高声吆喝着,一边大步从外边走进。
“孟德,你查到什么了?”袁绍看着曹操赶忙追问着。
“韩涛的援军是如何进城的方式,我已经查到了。”
“他们是从城外的环城河中潜入,通过排水的水道,进入穿城的河道,最后从小巷中的沟渠钻进来的。”曹操向众人讲述着自己的发现。
“原来是这样,果然够狡诈。”袁绍恍然地点了点头。
“本初,他们既然是用这样的方式进了城,极有可能还会有这样的方式出城。”
“我们只要在出城的排水水道埋伏,就极有可能将韩涛拦截擒获!”曹操向袁绍说着自己的计划。
袁绍刚要表态,外面管家匆匆走进,对逄纪说道:“逄先生,您的信!”
逄纪赶忙上前接过,转头对袁绍说道:“我用重金收买了张让身边的贴身内监潘隐,询问大将军的死因,应该是有消息传来了!”
逄纪将信取出,认真地看着,随后发出了一声惊叫:“大将军是张让带人杀的!”
第410章 野心爆发的袁绍
众人听后都是脸色大变,袁绍上前,一边从逄纪的手里抢过了信看着。
潘隐在信中将何进被诱骗到何后寝宫,被众多宦官乱刀杀死的情况做了详细的描述。
“我就奇怪韩涛刺杀大将军,怎么会是乱刀所杀,原来是张让这个老阉狗做的!”逄纪愤恨地咒骂着。
“张让,我非要杀了你不可!”吴匡愤恨地站起身,对袁绍说道,“本初兄,我现在就带兵马去杀了他们!”
他是被何进一手提拔起来的副将,对何进心怀感激,追杀韩涛就是为了替何进报仇。
现在知道其实是十常侍杀了何进,更是怒不可遏,马上就要去杀人。
袁绍却没有表现出激动的情绪,反而是冷冷地呵斥着吴匡:“杀十常侍?”
“今天刚刚宣读先帝遗诏,他们被任命为辅政大臣,你这个时候带兵去杀他们,难道是想造反吗?”
“那难道大将军的仇就不报了吗?”吴匡明白袁绍顾忌的地方在哪里,却又不甘心就这样放过十常侍,着急地询问着。
“我们是大将军的部下,但并不是他的私兵,而是朝廷的命官。”
“替他报仇只是我们跟他的私人情谊,但并不是我们应该做的本分。仇当然还是要报,但不是现在!”
“十常侍手里又没有兵马,我们随时可以杀掉他们,又何必急在一时?现在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那就是抓住孟德刚刚带回的线索,去伏击韩涛,先把他铲除掉。”袁绍冷冷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不错,十常侍随时可杀,不必急在一时,但是抓住韩涛的绝好机会,却是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有。”逄纪马上对袁绍的想法表示了认同。
“本初,韩涛并非是杀害大将军的凶手,这是不是也就意味着,董太后和董重也非他所杀,他根本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