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谍行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谍行天下- 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任红昌再次飞身避开丁原的飞扑,但此时她被逼到了屋角的床边,已经无处可退。

    丁原似乎也察觉到了这点,所以并不着急扑向任红昌,而是目露淫光,上下打量着任红昌,琢磨着下一步从哪里下手。

    “来人啊,救命啊!”任红昌着急地呼喊起来。

    丁原放肆的大笑起来:“这是我的刺史府,你看看谁会来救你?!你就从了我吧,小娘子!”

    任红昌知道求救无望,她一边关注着丁原的动作,防备着他再次扑上。

    一边观察着屋内的陈设,寻找着可以当作“武器”的物品。

    任红昌的目光落在了床边立着的一个青瓷瓶,她猛地扑上前,一把将青瓷瓶抱在了怀里。

    丁原看着任红昌拿起青瓷瓶,却是没有丝毫的紧张,他也是武将出身,又怎会在意一个手持瓷瓶的弱小女子的攻击。

    没想到,任红昌拿着青瓷瓶,却没有向丁原发动攻击,而是握住瓶口,将瓶身重重地砸在了墙上。

    瓶身在重击下立刻粉碎,任红昌手中只剩下一块碎片。

    任红昌迅速回手,将瓶身碎片抵在了自己的脖子上,瞪着丁原厉声地喝道:“不许过来,不然我马上死在你面前!”



    第367章 情窦初开的少女

    

丁原看到任红昌贞烈的样子吓了一跳,他对貂蝉垂涎已久,自然是不忍还没到手就看着她血溅当场。

    “别,你别冲动,我不过去就是。”丁原停住脚步,哄着任红昌,脑子里却在想着要怎么哄着她放下手里的碎瓷片。

    “把门打开,放我出去!”任红昌厉声地下达着命令。

    丁原听到这里,却是冷哼了一声:“放你出去,把今天的事宣扬出去是吗?你觉得我会给你这个机会吗?”

    他是舍不得任红昌死,但如果放任红昌出去,让她把消息散布,引起魏续、宋宪这些吕布的亲信谋反,那肯定是他不愿面对的事情。

    任红昌听了丁原的话,也明白这个时候让他放自己出去,绝无可能可又不甘心真的就这样赴死。

    只因她这样死了,就没有机会把吕布被陷害致死的消息传递出去,替他报仇。

    所以她还暂时不能死,她要留下有用之身去报仇。

    “你滚出去,否则我马上就死在这里!”任红昌再次厉声地下达了命令。

    她手中握着的青瓷片紧紧地抵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她已经拿定了主意,如果丁原坚持不出去,她唯有一死来保住清白。

    好在丁原是真的垂涎任红昌的美色,不忍心看她就这样死,做出了让步。

    “我,我出去,我出去,你别冲动。”

    丁原走到门前,脸朝着任红昌的方向盯着她,防止她趁机逃跑,然后向门外下令:“开门!”

    门外的兵士听到了丁原的命令,赶忙上前用钥匙打开锁,将门打开。

    丁原迅速出去,然后将门再次关闭并锁好。

    貂蝉也趁这个机会,迅速上前将门从里面插上,防止丁原再次进入。

    丁原一时无法得手,只能隔着门对貂蝉说道:“小娘子,你最好想清楚,这样僵持下去对你没有任何好处。”

    “吕布已经死了,你何必要死守着他,跟了我,我不会亏待你的!”

    任红昌哪里会听他的劝说,只是愤恨地怒骂着:“你这个恶贼,我死也不会屈从你,你滚!”

    丁原知道这个时候没法劝服任红昌,只能悻悻地对身边的兵士吩咐着:“给我安排人看好门窗,绝不能让她跑了!”

    兵士连声答应着,招呼着几个手下将房子围住。

    丁原这才带着几分不甘和愤懑地拂袖离去。

    任红昌听到外面的脚步声,知道丁原远去,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她着急地观察着屋里的情况,屋内可以出入的门窗外面都有人看守,她根本不可能在这个时候逃出去。

    她想到吕布已经被丁原所害,自己又被困在恶魔的巢穴,心中一阵委屈,眼泪如断线珠子一般流下……

    ……

    京兆尹附近的野外。

    董卓所率的兵马的大营。

    他接到何进的调令之后,精心挑选了八万精兵,备足了粮草,才从陇西出发。

    董卓听从了牛辅的建议,有意地放慢行军速度,且故意沿途造出声势,展现自己兵马的强大。

    他的目的就是要在进入洛阳之前,就让何进和韩涛都看到自己的实力,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就在刚刚他接到了韩涛发来的命令,让他暂时停止前进,屯兵在河东郡一带,等待新的指令。

    董卓赶忙将牛辅找来,一起商议对策。

    “岳父,韩涛此举一定是忌惮您的兵力和实力,唯恐我们进入洛阳之后对他形成威胁。”牛辅沉吟片刻说出了自己的分析。

    董卓很是不满地说道:“这个还用你说?我要的是办法,现在该怎么办,难道真的就这样止步不前?”

    “大老远从陇西跑到河东郡耗费粮草,这又有什么意义?”

    董卓有些动了肝火,眼见就要进洛阳了,却被直接喝止,让他的心里极度的不舒服。

    他甚至内心中对牛辅有了一些埋怨,如果不是他建议自己放缓行军速度,他们现在可能早就到了洛阳,也就不存在被阻拦的命运了。

    但现在韩涛毕竟掌管着天下兵马的调动大权,他下令不许自己兵马在前进,董卓不得不遵从。

    韩涛的命令里却只说暂时屯兵河东郡,不提后续安排。

    八万人马的日常消耗甚大,一旦粮草耗尽,他将陷入进退维艰的地步。

    “岳父,其实留在河东郡,也有留下来的好处。”牛辅赶忙安慰着董卓。

    “好处?有什么好处?”董卓显然不认可这样的说法。

    “大将军和驸马交恶,整个洛阳弥漫着一股杀气,两人之间谁先动手谁就有可能占据主动。”

    “但他们都犹豫着不动,就是因为他们都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这个时候进洛阳,我们要如何选择,其实是极为艰难的。”

    “暂时屯兵河东,等待洛阳的形势发展,最后他们两方拼个两败俱伤,我们再坐收渔翁之利,岂不更好……”牛辅向董卓说出了自己的分析。

    “你这么说倒是有几分道理,可如果他们双方持续不动手,我们一直这样消耗自己的粮草,也不是长久之计。”董卓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岳父不必担心,现在让您屯兵河东郡,其实也是韩涛削弱何进实力的举措。”

    “他们双方早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这种表面的平衡持续不了太久的。我们只需稍微耐心等待一段时日,必定会有结果的。”牛辅安慰着董卓。

    董卓刚想说话,就听到帐篷外传来了喊声:“阿翁,阿翁……”

    随后,一个少女闯了进来,而她正是长大的董白。

    此时的董白,已经十二、三岁的年纪,个子高了许多,身体也已经明显发育,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阿翁,我刚刚听啥呀?”董白着急地向董卓询问着。

    得到指令后,董卓知道无法违拗,已经向

    “是啊,刚刚接到驸马的指令,他不允许我们进入洛阳。”董卓做出一副一脸无奈地回应着董白。

    “驸马?阿翁你不是说大哥哥现在做了驸马嘛,你的意思是他下令不让我们进洛阳?这又是为什么?”听到这个消息,董白十分的意外。

    “为什么我哪里说得清楚,但军令如山,我只能服从。”董卓回应着。

    “我们数年未见,大哥哥为什么要拦阻我们,难道他不想见我们吗?”董白有些失落地低声呢喃着。

    董卓看着董白的样子却只能无奈地轻轻摇头,从他得到调令要来洛阳,董白就兴奋不已,坚持要跟随。

    一路上她不停埋怨董卓行军速度慢,不能早点见到韩涛,现在又是这副样子,就更让董卓笃定,这个孙女心里惦念的必定是韩涛。

    这个小姑娘此时已经情窦初开,暗动芳心了……



    第368章 下有对策

    

洛阳皇宫御书房外,何进在一名内监的引领下匆匆走来。

    许久未得到召见的何进却忽然得到了内监的传话,灵帝要见他。

    尽管他内心中对灵帝已经有诸多的不满,但还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赶忙入宫见驾。

    何进走进御书房,看到灵帝正在桌案前批阅奏折,赶忙上前跪倒行礼:“臣何进拜见陛下!”

    灵帝放下手里的奏折,做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招呼着:“何爱卿来了,快快请起。”

    何进站起身,恭敬地看着灵帝:“不知陛下召微臣觐见,有何差遣?”

    灵帝看着何进笑着回应道:“最近有件事,让朕的心里更是不安和烦躁,思来想去,也只有大将军你可以为朕分忧了。”

    “不知陛下为何事烦心?”何进听到这里赶忙问道。

    “朕得到线报,益州有贼人马相、赵祗等人起兵绵竹,他们自号黄巾,杀了刺史郤俭,进击巴郡,最主要是那马相竟然还自称天子,实在是罪大恶极。”

    “此等反贼若不及时剿灭,必定会招致更多人效仿,则天下大乱,汉室江山危矣。”灵帝做出一副痛心的样子,对何进说道。

    听到灵帝是为益州的叛乱闹心,何进的心里反而踏实下来。

    现在各地反叛不断,这天下早就乱了。

    何进的心里暗自念叨着,脸上却做出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回应着灵帝:“陛下原来是为了益州反叛的事烦心,那臣等马上安排人前去剿灭就是。”

    “此事不宜拖延,我听说你之前调了凉州刺史董卓入京,他的兵马驻扎在河东郡。”

    “这董卓在西凉多年,也屡立战功,就派他带着部下兵马去益州平叛吧!”

    灵帝却是直接下达了调拨董卓去益州平叛的命令。

    何进没想到灵帝会这样安排,微微一怔,刚想要回应,灵帝却又继续吩咐着。

    “这西园新军成立多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也该是让他们建功立业的时候了。你再派中军校尉袁绍和典军校尉曹操,带上西园军配合董卓入益州平叛。”

    灵帝的这个指令让何进是猝不及防,他一下没有反应过来,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灵帝却不容何进有任何思索反驳的时间,马上继续说道:“这件事就这样定了,我即刻颁发圣旨,何爱卿回去就马上安排出兵。”

    “益州叛乱一日不除,朕心中一日难安,爱卿一定要尽快为朕分忧!”

    灵帝一连串命令根本不给何进反应的机会,他也只能无奈地低头听命:“臣遵旨!”

    离了皇宫,何进渐渐地冷静了下来,慢慢地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从洛阳出兵到益州平叛,这根本就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任务,至少需要数月甚至经年的时间。

    灵帝一道圣旨,就将他调来协助自己的董卓支走不说,还将袁绍和曹操两个最得力的助手也一并调走。

    此举无异于是直接斩断了何进的羽翼,如果韩涛接下来要对他采取行动,他将陷入无人可用的被动局面。

    何进马上意识到,这必定是韩涛向灵帝的谏言,目的就是进一步削弱自己。

    可现在灵帝当面下旨,让何进根本无从反驳,否则那就是抗旨不遵,可以直接对他治罪。

    何进再次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他唯有快速返回府邸,召集袁绍、曹操和众多幕僚协商对策。

    袁绍等人听完了何进的描述,也都陷入了沉思,眼前的局面的确是一个死局,让他们不知该如何去化解。

    “大将军不必着急,我有一计,可以化解眼前的危机。”众人都沉默时,曹操却主动开口回应。

    何进欣喜地看着曹操催问:“孟德,你有何良策,快说。”

    “大将军可以马上写一道奏章给陛下,表示会遵旨出兵。”

    “但入益州的道路极为崎岖难走,军粮调动也极为不易。需调拨粮草,准备入川的车马,而且为保证平叛顺利,也需多募集士兵才能出战。”

    曹操向何进说出了自己的计策。

    袁绍马上领悟到了曹操计策用意,附和着说道:“大将军,孟德此计甚妙。你既遵从了圣旨,也给自己争取了时间。”

    “只要我们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尽快完成我们的原定计划,也就完全无需顾忌这份圣旨了。”

    何进听完二人的话,心中也是豁然开朗,欣喜地连连点头:“没错,我马上就去写奏折,回复陛下。”

    ……

    御书房内。

    站在灵帝面前的人换成了韩涛,灵帝接到何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