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谍行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谍行天下- 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要登高一呼,转眼之间,组起一支十万、二十万的人马也不是什么问题。”

    “这些人马,比起何进手下那些,连蛾贼余孽都无法清除干净的酒囊饭袋可要强上百倍。”另一名中常侍侯览也赞同着赵忠的意见。

    “张公公,您觉得这韩涛的实力如何?”郭胜不想和赵忠斗嘴,转而去询问张让。

    “陛下韬光养晦多年,这次敢在公开场合直接跟何进对抗,必定是觉得韩涛能够和何进抗衡,才能这般的有恃无恐。”

    “他和何进单论实力,各有优势,很难说谁更胜一筹。”张让冷静地分析着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当年的一只不起眼的小虾米,我一时心软,放过了他。想不到短短几年,他倒翻起了浪花,能够直接和何进掰手腕了。”

    张让想起当初韩涛杀死郭典的事情,又不禁耿耿于怀起来。

    “既然张公公也觉得这韩涛和何进的实力相当,那他们二人现在已经产生了矛盾,而且这个矛盾未来只怕会越演越烈,我们几人又该如何应对?”

    曹节看着众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那韩涛与张公公有旧恨,当年的封谞被举报,据说也和他有着关系,他必定对我们十常侍不会存有亲近之心。”

    “反而何后毕竟是我们一手扶持起来,平时对我们还算照顾,这个时候我们自然还是应该支持何进才对。”

    赵忠首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赵公公说得有理,韩涛纵有兵马,毕竟远在西凉,当下在洛阳,还是何进的实力更强一些,我们还是该支持他才对。”

    侯览马上对赵忠的话表示着赞同。

    其他几位中常侍也纷纷点头,只有张让一直阴沉着脸没有说话。

    “这个时候站出来支持何进,你们是要公然地和皇上对抗吗?”沉吟了片刻,张让忽然开了口。

    他这句话让所有人一下沉默了,站在韩涛背后的毕竟是当今的大汉天子。

    公然的和韩涛为敌,那等于就是抗旨不遵。

    “张公公的意思,我们应该去支持韩涛?”赵忠小心地询问着。

    “我们这些人,支持谁,反对谁,还不是就为了给自己争个安稳舒服的日子。”

    “可要想安稳,咱们就得想清楚,这未来的皇权到底归属谁。”

    “别看现在陛下,张口闭口的称我阿父,那是他知道我可以帮他去平衡朝政,限制何进还有董氏。”

    “现在看似是韩涛和何进在开战,其实背后带出了可是太子之位的争夺。”

    “若韩涛胜出,陛下必定会废何后,立皇子协为太子,未来由他继承大统。”

    “韩涛帮了太子的大忙,将来更会得到重用,那我们可就永无翻身之日。”

    “反之,如果何进胜出,陛下孤立无援,那就只能立皇子辩为太子。”

    “未来他继承大统,何后身为太后对我们自然会有更多关照。”

    “所以,要想保住我们的地位,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支持韩涛或者何进,而是要想办法确定未来的皇权可以落到刘辩的手里。”

    张让冷静地分析着韩涛和何进争斗背后牵扯的利益纷争,并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可现在陛下明显地更倾向于立皇子协为太子,如果再让韩涛取胜,我们就难让陛下改变了。”郭胜着急地说道。

    “陛下总是觉得自己正当壮年,所以一直犹豫不决,没有册立太子。”

    “你们不觉得,这对我们而言,反而是更有利的吗?”张让冷冷地看着几人说道。

    几位中常侍回味着张让的话,似乎都听出了他话语里暗含的意思,都惊恐地瞪大了眼睛。

    “张公公,你的意思是要……”侯览紧张地想要把那句关键的话问出来。

    坐在他身边的曹节反应快,一把捂住了他的嘴,低声呵斥着:“住口,张公公什么也没说,要说也是你说的。”

    侯览反应过来,连连点头,不敢再说话。

    “这件事现在只是个想法,不适合马上行动。我的意思是,先静观其变,两不相帮。看那韩涛和何进争斗。”

    “若是何进能够取胜,我们只需做个顺水人情,也无需冒险。”

    “但若是那韩涛胜出,那对于咱们也就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那个时候再铤而走险也不迟!”张让阴冷地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众人听了张让后边的一番话,都纷纷点头。

    张让的眼睛看向了眼前的烛火,他深知几人未来的命运就和这烛火一样,摇摆不定。

    现在所能做的就是静观其变,根据形势的发展在适时行动……



    第354章 争取各方的支持

    

车骑将军府邸的正厅内,一阵欢声笑语传来。

    韩涛与车骑将军董重坐在正厅之中,两人的面前都摆放着酒菜,正在对饮交谈。

    董重的脸上此时两颊已经微红,显然是心情不错,已经喝了不少。

    他拍着胸脯对面前的韩涛说着:“驸马你放心,以后有什么差遣你尽管开口,我保证全力支持你。”

    韩涛赶忙举起酒杯回应:“那就多谢叔叔了。”

    与何进已经公开撕脸,韩涛很清楚,自己很需要一股势力去协助。

    十常侍肯定是不会站在自己这边,他自然地也就选择了董氏家族去作为同盟的对象,亲自登门来拜访董重。

    虽然董重在洛阳的势力比起何进还是要稍有逊色,但也能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也算是现阶段韩涛很重要的助力者了。

    而韩涛刚刚得到灵帝的器重被封为西园新军的上军校尉,总领新军,甚至连何进都要受他的节制,这对于董重来说也是极力想要拉拢的对象。

    对于韩涛的主动示好,董重自然是喜出望外,两人一拍即合,很快就攀上了“亲戚”,相约一起对付何进。

    得到了董重的支持,韩涛也没有太多停留,就告辞回府,马上约了荀氏叔侄来商议。

    “主公,我们给颍川的各大士族发去的信件,都已经得到了回应。”

    “他们都表示会效忠朝廷,肃清寰宇,重振汉室。”荀攸向韩涛汇报着联络士族的结果。

    韩涛听了荀攸的话很满意地点着头,随后向荀氏叔侄说道:“文若,公达,除了士族之外,还有一些人,也是我们要去尽力争取。”

    “他们的帮助,从某种程度上,甚至还要强于士族的力量。”

    荀彧马上领悟到了韩涛所说的意思,回应道:“主公说的是掌握实权的汉室宗亲,刘氏家族的官员吧?”

    “不错,就是他们!”韩涛点头认可着荀彧的话。

    经过几年时间的磨合,荀彧也越发成熟,而且和韩涛之间的默契也越来越高,两人彼此很容易就能猜到对方的心思,交流起来也更顺畅。

    “光武帝中兴大汉之后,为了防止再发生七王之乱这样的事情,加强了皇室集权,对于汉室宗亲掌权限制极为严苛。”

    “明帝执政之后,更是屡兴大狱,株连甚广,使得汉室宗亲大部分只有名号和爵禄。封国所有事务都是由朝廷派来的相国处理,手中拥有实权者不多。”

    “这几年,为了巩固皇权,一些汉室宗亲也被分封为诸侯,拥有了实权。”

    “比如幽州牧刘虞,益州牧刘焉,还有兖州刺史刘岱,他们都算是汉室宗亲中颇具实力的人物。”

    “对于他们来说,维护皇权,也就是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力,所以他们也要成为我们努力拉拢争取的对象。”

    韩涛向荀彧和荀攸说着自己对于汉室宗亲的态度和认知。

    “主公说得极是,这些汉室宗亲虽然职位不高,但在自己的属地都有极高的影响力。”

    “而且有他们的助力,更能说明我们的行为是正统所为,一切和我们对抗的实力,都可以被扣上反叛的罪名。”

    “这对于我们未来行事,会有极大的方便。我会即刻也安排,给刘虞、刘焉、刘岱发去书信,争取他们的支持。”

    荀彧一边补充着韩涛的话,一边开始回应着要如何安排。

    “除了他们三人之外,还有一个人,你们也要尽力找到。他就是曾助力剿灭黄巾叛乱的刘备刘玄德。”

    韩涛特意地向荀彧补充交代着。

    按照韩涛了解历史,此时的刘备因为鞭打督邮的事件,应该处于弃官逃亡的状态。

    虽然他现在没有足够的兵力,但是他手下关羽、张飞这两个万人敌的实力,还是非常值得依仗。

    尤其刘备一直以皇室宗亲自居,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这个时候打着灵帝的旗号去拉拢他,成功概率应该极高。

    “主公放心,我会安排妥当。”对于桃园三兄弟的实力,荀彧也非常清楚,立刻认真地回应着。

    “主公,还有一个人,我们是否也要考虑拉拢?此人名叫刘表,字景升,现为何进大将军府的掾属。”荀攸在此时开口询问道。

    “刘景升?八俊之一。”刘表的名字,韩涛自然是很熟悉,也知道关于他的过去。

    “正是他,当初他受党锢之祸被迫逃亡。后党禁解除,他受何进征辟为掾属,出任北军中候。”

    “刘表此人颇有才学,必定看不起出身贫贱的何进。但他在何进手下做事多年,若他真能来投,必定会帮助我们了解很多何进方面的情况。”

    荀攸介绍着刘表的情况。

    “公达所说不错,这个刘表我会安排专人去尝试接触,尽力争取。”韩涛回应着荀攸的提议。

    对于刘表这样的人物,最好的使用办法并不是将他征辟,而是让他暂时留在何进身边做内应,传递何进方面的消息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这样的策反工作,当然不是荀氏叔侄这样的正人君子可以完成,还是需要王盖动用绣衣直指的力量,甚至需要韩涛去亲自争取才有可能实现。

    “主公,除了汉室宗亲之外,还有一些人,我们也可以尝试争取,他们都是当代名仕,也都对朝廷极为忠心。”

    “比如崔烈、郑玄,有他们的加盟也可以扩大我们的影响力。”荀彧继续向韩涛补充着。

    对于荀彧的提议,韩涛连连点头,也是给他提了一个醒。

    这样的名仕的确也是他的阵容需要的,而且还有一些历史上有名的,对汉室朝廷忠心的人其实也可以尽力争取。

    比如为了维护汉室尊严刺杀董卓而死的越骑校尉伍孚,还有现任长沙太守的孙坚。

    “文若说得不错,你将这些人士整理一份名单出来,我看后确定人选。在洛阳者,我会亲自拜访争取。”

    “不在洛阳的,我们也可以致信表达敬意,去尽力拉拢。”

    “现在我们就是要尽快地扩大影响,争取更多的支持。”韩涛向荀氏叔侄交代着。

    荀氏叔侄领命,向韩涛施礼后退出离开。

    两人走到大厅门口,恰好韩冲从外来到,与二人打个招呼之后,匆匆步入正厅。

    “兄长,刚刚得到暗影使者传回的消息,又找到了一个名单上的名将,只是他杀了人,马上就要问斩了。”韩冲急切地向韩涛汇报着。

    “你说的这个人是谁?”韩涛赶忙追问着。

    韩冲赶忙回答道:“陈留人典韦……”



    第355章 不畏权势的满宠

    

典韦?

    听到这个名字,韩涛喜出望外,这可是被曹操称之为古之恶来的狠人,更是曹操的贴身侍卫。

    历史上,好色的曹操贪图张绣婶婶的姿色,将已经归降的张绣逼得再次反叛。

    若不是典韦拼死营救,只怕他当时就交代在宛城,也就没有后来的三分天下了。

    对于这个又忠心又能打的猛将,韩涛一直十分心仪,也是派出暗影使者查找了多年,却始终没有找到他的消息。

    谁又能想到,来到洛阳之后,正值与何进要展开正面交锋的时候,却得到了关于典韦的消息。

    这对于此时的韩涛来说,绝对是一个特大的喜讯。

    “他被关在何处大牢,赶紧设法营救啊。”韩涛赶忙向韩冲询问着。

    “他人就在巩县,暗影使者已经特意找到了巩县县令,并且亮出了驸马府的身份,请县令放人,可那县令却坚持不放。”韩冲向韩涛汇报着。

    “哦,难道他是想要索贿之后再放人?”

    按照韩涛的理解,大汉的官员多数都是贪财之辈,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敛财的好机会。

    “暗影使者也是这样以为,所以特意带了重金送给那县令,没想到那县令不但不肯放人,还以行贿朝廷官员的罪名把暗影使者也抓了起来。”

    “我后来又特意让人带领驸马府官印的书信去请县令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