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谍行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谍行天下-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轮石弹投出之后,不过片刻,一轮新的石弹就发射了出来。

    在骑兵距离汉军阵地还有相当长距离的地方,又有数十名战马被砸倒。

    而由于马匹的速度已经冲起,前面被砸倒的马匹以及翻滚的巨石,成了后面继续冲杀的骑兵的挡路石。

    又有数名骑兵来不及闪避,被直接绊倒,翻落在地……

    看着羌人骑兵被投石车的石弹重创,站在大纛旗下观战的韩涛露出了微笑。

    自己及时从北地新城调来的,周仓赶制的秘密武器,果然发挥了奇效……



    第334章 平定西凉

    

在第一次将昌明释放,紧闭营门不接受挑战的那几天,韩涛就一直在思索着要如何才能彻底击败昌明,并让他彻底臣服。

    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想到了自己安排到北地新城的周仓的那三千兵马。

    周仓被派去新城已有数日,已有消息传来,按照韩涛提供的图纸,已经造出了多部连弩箭。

    用强力弹簧作为动力的投石车、强弩车也已制作成功,射程较之寻常器械,多了数倍有余。

    周仓带兵手下兵士日夜操练,对于三种新式武器,都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可随时上阵。

    韩涛安排管亥带兵三千到新城去顶替周仓,继续在工坊制作武器操练兵马,下令周仓带领兵器、器械驰援。

    二擒昌明之前,周仓正好带兵赶到。

    韩涛知道昌明性格火爆,容易冲动,但又很重承诺约定,于是想出了和他赌赛输赢,决定命运的方式。

    韩涛派周仓领兵与昌明的三千兵马对战,又派文谡领黑甲军压阵,这样的配置,在韩涛的眼里,已经是最强的阵容。

    战斗开始之后的局势,也完全是按照韩涛的预想发展,只是最远程的投石车发动,就已经对羌人的铁甲骑兵造成了重创。

    随着羌人骑兵的逼近,强弩车也开始发威了。

    三丈余长,碗口粗细的弩箭在强力弹簧的作用下,呼啸着平射向迎面而来的羌人骑兵。

    强大的冲力,直接贯穿了骑兵或战马的铁甲,依然余力不减,直接洞穿了后面的骑手或战马。

    投石车和强弩车的强大威力,使羌人的骑兵还没有靠近汉人的部队,就遭到重创。

    随着骑兵速度冲起,逐渐逼近汉军的阵地,连弩兵的作用也开始发挥了。

    四百名连弩手一起半蹲,将手中的弩箭端平,向着骑兵们开始了平射。

    韩涛让周仓制作的连弩,是他根据自己研究各国冷兵器的图鉴而设计出的。

    在加入了强力弹簧的基础上,也做了箭匣的设计,一次装箭,可以连射十支,而且装填的速度也极为简便快捷,可以在短时间内持续输出。

    无数的弩箭向着骑兵的马腿飞去,出于不想多伤人的焦虑,韩涛让这些连弩兵配备的都是燕尾箭。

    燕尾箭与寻常锋矢箭不同,剑刃呈燕尾形张开,平时多用于切割和削断物品所用。

    此时这些燕尾箭的目标就是没有铁甲防卫的战马的马腿。

    密集的箭雨削割着急冲而来的马腿,战马吃痛纷纷摔倒,连带着马上的骑兵一起坠落,瞬间丧失了战斗力。

    昌明的双眼瞪大了,他没有想到,韩涛的兵种竟然如此强大。

    双方甚至都没有展开贴身战,只靠着远程武器,已经使他的三千铁骑损伤达到半数以上。

    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希望,他依然坚信,只要他的骑兵能够冲入汉军的阵地,开始斩杀,就能够起死回生,反败为胜。

    现实又一次狠狠地打了昌明的脸。

    骑兵好不容易冲过远程武器的阻击,杀到汉军阵地前时,手持着钩镰枪的步兵出动了。

    钩镰枪的疯狂挥舞,又导致了多匹战马受损。

    汉军的连弩也没有因为骑兵的靠近而失去威力。

    韩涛设计的连弩,相对其他的弩箭,不光是射程远、可以连发,而且精准度也更强。

    更为可怕的是,那些原本操作投石车和强弩车的士兵,随着骑兵靠近,也纷纷从车边拿出了连弩。

    尽管他们没有像连弩兵那样配备众多的箭矢,但是人数众多,加入之后,立刻对骑兵又形成了一种围攻的形势。

    即使骑兵已经和钩镰枪兵开始了混战,弩箭依然可以精准地穿过人群,对骑兵和战马进行射杀。

    随后,汉军的枪兵、圆盾兵和黑甲军也一起出动,直接对骑兵展开了冲杀。

    尽管由于骑兵的冲力强大,汉军也开始出现了伤亡,但相对于骑兵的损耗速度,汉军的损失可以说是非常小。

    而且随着双方短兵相接,骑兵的速度也减缓了下来,冲击力也大大降低,直接影响了战斗力。

    汉军人数、兵种的优势越发明显,羌人的骑兵完全被汉军团团围住,被全部剿杀只是时间问题。

    看到这里,昌明黯然地低下了头,此时的他也明白,失败的命运已经不可逆转。

    汉军的大营内突然响起了无数传令兵的齐声呐喊:“放下武器,可留活命!汉羌一体,万世久长!”

    传令兵的喊声不断地在战场上空回荡着。

    在明知必胜的情况下,韩涛不忍心对剩余的骑兵进行屠戮,命令传令兵大声喊话,希望昌明能够为了羌人性命着想,放弃抵抗。

    听到这震天的呐喊声,看到自己的骑兵已经完全被包围,昌明无奈地闭上了双眼。

    “传令,放下武器,投降!”昌明下达了指令。

    韩涛都能爱惜羌人的性命,发出这样的劝降呐喊,他若再不投降,那就真是白白断送铁甲骑兵的性命。

    昌明当然也不想去做这种无谓的抗争。

    伴随着昌明的命令,羌人阵地里响起了号角,那是停止进攻的指令。

    听到号角声,还在勉强厮杀的羌人骑兵们停止了冲杀,缓缓后退,聚拢在一起,放下了武器。

    看到羌人骑兵放弃抵抗,韩涛迅速下达了停止进攻的指令。

    一场带有赌斗性质的厮杀,以韩涛军队碾压式的胜利而告终。

    韩涛下令让自己的兵马让开道路,放羌人骑兵回归本队。

    随着羌人骑兵撤回,昌明策马冲出本阵,向着汉军阵地而来。

    韩涛立刻挥动令旗,汉军士兵自觉地分开,给昌明让了一条道路出来。

    昌明纵马直接来到了韩涛的跟前,飞身下马,向着韩涛恭敬地跪倒:“罪人昌明拜见韩郡守,我情愿归降!”

    韩涛慌忙下马,上前搀扶昌明:“族长快快请起。”

    “郡守只以弓箭射伤马腿,随后又不妄开杀戒,给羌人留活路。如此仁厚待人,让昌明羞愧不已。”

    “我坚信郡守今后必定会信守诺言,对羌人施以仁政,情愿带领先零羌全族归顺,永不再生二心!”

    昌明诚恳地向韩涛表达着归顺的诚意。

    韩涛扶着昌明的肩膀,微笑着点头。

    此时他的心终于踏实了下来,历时数月,在凉州辗转多地,他终于将羌人的叛乱彻底平定……



    第335章 枪法准我有什么办法

    

昌明归降之后,韩涛立即将叛乱平定的的消息向朝廷修书做了汇报,等待着朝廷的批示。

    数日的时间很快又过去了。

    这一日,韩涛正和韩冲、马原二人一起在自己的居所中喝茶聊天,却接到斥候来报,董卓带着董白来到了允吾城外。

    “这个董卓,我们在美阳和金城与羌人苦战的时候,不见他的兵马出现。如今叛乱平定了,他倒来了。”马原显然对董卓十分不满,抱怨着说道。

    韩涛只是淡淡的一笑,对马原说道:“董卓来了,说明洛阳的天使也差不多快到了。”

    马原不理解地看着韩涛,显然不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韩冲笑着解释着:“马兄,董卓在朝中广布眼线。他早不来晚不来,偏在这个时候出现,想必就是朝廷对我们的封赏到了,他也来听封的。”

    “没错,说不定天使已经去过陇西,是和他一起来的呢。”韩涛继续地说着。

    “这个老狐狸,打仗不出力,摘果倒积极。”马原嘟囔着。

    对于董卓的这种表现,韩涛一点也不意外,董卓能在东汉末年的乱世崛起,除了他在凉州根深蒂固的兵力,就是他对于朝政的敏锐嗅觉。

    这些正是目前的韩涛最为欠缺,也是他需要尽快补强的。

    有了凉州做为自己的根基第一步,进入洛阳这个汉室的权力中心,才是韩涛可以进一步扩大名望,并且可以大展宏图的关键。

    “我去迎接董卓,我交代你们找的人,你们要尽快安排人手,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找到。”韩涛对韩冲、马原交代着任务。

    西凉一战,历时数月,让韩涛深刻的感觉到,自己手下人才的匮乏。

    谋臣方面,有荀氏叔侄、贾诩、阎忠,勉强还算够用。

    但武将方面就明显不足,韩遂的能力更适合统领一方,但不适合领兵作战。

    马腾、周仓、高顺、文谡、管亥、管承都是冲锋陷阵的将军,但却都够不上帅才。

    真正能够独挡一面的只有黄忠,这对于图谋大业的韩涛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他想到了要去招揽更多的猛将和帅才。

    他按照记忆中一些名将的出身地,列举了一份名单,交给了韩冲和马原,让他们安排暗影使者去尽量招揽。

    韩冲和马原起身向韩涛拱手后告辞,韩涛则赶忙更换了衣服,去迎接董卓祖孙俩。

    ……

    “大哥哥!”一见到韩涛,董白就情不自禁地扑了上来,一头扎到了韩涛的怀里。

    数日未见,她的个子似乎长到了一些,已经快到韩涛胸口的高度了。

    韩涛有些尴尬地张开双手,不敢去触碰董白。

    董卓赶忙喝止:“小白,一个女孩家,不可如此无礼。”

    董白却娇惯地继续搂着韩涛不撒手,冲董卓做着鬼脸:“不嘛,我就是想我大哥哥嘛。”

    董白无奈地看着韩涛笑着:“这个孩子,真是越大越不懂事,让子真你见笑了。”

    董卓现在官居刺史,已经成为了韩涛的上司,自然也就换了称谓。

    “使君千万别这么说,小白也是真性情流露而已。使君堂内请。”韩涛向着董卓施礼,向堂内相让。

    “大哥哥,我们来了,你准备给我做什么好吃的呀?拉巴子姐姐和玉儿姐姐呢,我去找她们打野味吧。”

    来到正厅坐下后,董白也不老实,兴奋地向韩涛追问着。

    “这次你两个姐姐恐怕是不能陪你去打野味了,只有大哥哥我能做些好吃的陪你了。”韩涛向董白说道。

    “为什么啊?”董白一脸遗憾地追问着。

    “因为你两个姐姐都坏了小宝宝,要安心休养。”韩涛向董白解释着。

    “啊?姐姐们要生小宝宝,那大哥哥你就要当爹了?”董白看着韩涛叫着,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惊讶,也隐约带出了几分失望。

    “你不是比我没有大几岁嘛,干嘛那么着急当爹啊?那孩子你怎么能说有就有了?”董白掘着小嘴问着。

    韩涛有些尴尬地看着董白不知该怎么回答,枪法准正中靶心,这个事也不是我能决定的。

    “小白,男人大丈夫,建功立业,传宗接代,都是正常,你不要胡闹了。”董卓开口制止着董白继续追问下去。

    “好吧,那这次就算了,等到下次小宝宝生出来了,我要带着他们一起玩。”董白无奈地答应着。

    几人正说话,却有一名下人匆匆进来汇报:“启禀郡守,洛阳派来宣读圣旨的天使已到允吾城外,让您出城迎接。”

    韩涛和董卓听到,不敢怠慢,将董白交给随同前来的侍女带到侧厅玩耍,他们二人则出城前去迎接天使。

    天使被接到之后,当即向董卓、韩涛宣读了圣旨。

    和韩涛猜测的一样,圣旨上果然是先对董卓进行了封赏,因平叛“有功”,加封破虏将军、台乡侯。

    韩涛则被封为讨逆将军,禄亭侯。

    对于一个杂号将军和亭侯的封赏,韩涛并未太看重,他最欣慰的是朝廷接受了他对羌人安抚的方式,允许他在金城郡内自行处理羌人的问题。

    韩涛盛情招待了宣旨的黄门后,他满意地返回洛阳去复命。

    黄门走后,董卓假惺惺地对韩涛进行了一番恭喜后,也告辞回转陇西。

    韩涛明白,董卓此行,主要目的一是为了听封赏,另一个目的就是拉近两人的关系,防止韩涛在金城郡做大,不再把他这个刺史放在眼里。

    所以他也做得是滴水不漏,对董卓显得十分尊重,和董白也十分亲近,使两人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