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子含羞低着头,指着自己的肚子:“这里有了一个小子真,所以不舒服了……”
第330章 战昌明
小子真?
韩涛短暂的一愣后,反应了过来,惊喜看着拉巴子:“你的意思,你有了我们的孩子?”
拉巴子含羞地点了点头,随后指着玉儿说道:“不光我,玉儿也是。”
韩涛惊喜地看向了玉儿:“真的?
玉儿也含羞点了点头。
韩涛看着二女惊喜不已,他没想到这么快自己就要为人父,而且还是一下就有了两个孩子。
韩涛首先想到的就是要给二女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去安胎养胎,不能让他们再继续跟在军营里吃苦受罪。
好在现在韩遂已经归顺,榆中县城也就不再归叛军所属,重新被韩涛收回。
韩涛将韩遂请来,专门询问了榆中城内的情况,选下了一处宅院,给二女去养胎。
韩涛专门派了沈翰带着五十名黑甲军日夜轮守。
经历过马原被北宫仲玉劫持一事之后,韩涛对自己的亲人都格外的小心,随时都派有重兵保护,就是怕有人再对亲人下手。
安排好了住处,韩涛又精心地请了数名有照顾产妇经验的女子到宅院做下人,精心地照顾二女。
看到韩涛把一切都安排得极为妥当,照顾得细致入微,拉巴子和玉儿的心里都十分开心,都安心地养胎,等待着孩子的降生。
张温的回信很快就到了,听说韩涛劝降了韩遂和马腾,张温欣喜不已,当即表示马上亲自回洛阳,去禀告韩涛的功绩,并为韩遂和马腾争取特赦。
韩涛当然知道,张温一定会尽力掩饰自己和周慎不听劝阻,贸然进兵的损失。
他现在对此并不是十分在意,他更惦念的是韩遂写给昌明的信,一直没有回复。
昌明能够带领羌人一起归顺,才是韩涛真正的收复金城郡,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发展的关键。
……
榆中县衙的临时帅府,韩涛和部下的谋士、武将们一起议事。
韩遂神态郁闷地从外走进,来到韩涛的跟前施礼:“主公。”
韩涛看着韩遂郁闷的表情,已经大概猜到了结果,开口问道:“昌明拒绝归顺?”
“是,他回信痛骂了我一顿,说我不顾羌人的死活,背信弃义,归顺朝廷。”
“还说不相信主公你真心对羌人好,他不肯归顺,更不肯退出允吾县。”韩遂一脸恼火地回应着。
“昌明本来听了北宫军师的话,已有归顺之意。”
“偏偏后来又受了边章的蛊惑,再加上你们内部有了分歧,才让他对汉人失去了信心,也不能完全怪他。”
韩涛对昌明的内心分析得十分透彻,安慰着韩遂。
“主公,我愿领兵马前去征讨昌明,定要将他拿来献给主公!”韩遂主动请命。
“主公,我愿为先锋!”马腾也站出来请命。
韩涛想了想,却轻轻摇头:“文约(韩遂的字),你部下兵马多为羌人旧部。”
“若是派你前去征讨,无异于羌人自相残杀,岂不是又变成了朝廷过往以羌治羌的那套策略?”
“要想让昌明真心归顺,还需我亲自前去,先以威压征服,再用柔策劝化,才能使他真心臣服。”
韩涛知道韩遂、马腾立功心切,真派他们前去征讨,必定要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反而会让羌人更加仇恨他们,难以臣服,所以才决定亲自前去征讨。
“汉升,你领五千兵马为先锋,先行出发,兵发允吾县!”韩涛首先派出了黄忠。
毕竟他曾经连斩昌明三将,能够从心理上给予昌明足够的威慑,让昌明不敢出城偷袭,给后面的兵马争取更多的行军时间。
“喏!”黄忠上前施礼听令。
“阎忠、高顺,与你二人两万兵马,驻守榆中,严防叛军偷袭,断我粮道!”
粮草供给以及大本营的安全,是韩涛极为看重。
高顺为人沉稳,阎忠熟悉凉州地形,二人是最合适的人选。
“喏!”二人上前接受了命令。
“其余众人,与我率领大军一起赶往允吾!”韩涛做出了最后的指令……
……
数日后,允吾县城外。
韩涛的人马都已赶到,在允吾县城外扎下了营寨。
次日清晨,伴随着战鼓声,汉军就摆开了阵势,开始向羌人发出了挑战。
昌明倒是没有丝毫的惧怕,带着兵马出城,也摆开了阵势。
韩涛再次策马持枪走出战阵,来到了两军阵前:“有请昌明族长出来叙话。”
立刻就有兵士将韩涛的邀请,传到了昌明的跟前。
昌明策马出战,来到了两军阵前。
他冷冷地看着韩涛喝问着:“韩涛,你又有什么话要说!?”
“昌明族长,前日我曾在阵前对你进行过劝说,又曾让文约写信与你,表达诚意。”
“为何你还要执迷不悟,与我为敌?”
“还请族长以数万羌人利益为重,停止干戈,岂不是对双方都极为利好的结果?!”韩涛还想尝试说服昌明。
“想让我投降,你能赢了我再说!”昌明却根本不听韩涛多说,拍马挥刀向着韩涛杀去。
韩涛没想到那昌明一言不合,直接开打,也只能挺枪迎战。
昌明的力气很大,韩涛用枪只招架了一下,就感觉手臂发麻,感到招架不住。
韩涛和昌明二马交错,韩涛不敢再战,但此时战马无法向着本方战阵兜头,只能向着战场斜向策马飞奔。
昌明哪肯放过,立即拍马挥刀追了上来。
韩涛唯恐被昌明追上,只能策马疾驰,冲出战场,向着旁边的山谷逃去。
昌明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拿下韩涛的好机会,策马紧紧追赶。
韩涛无奈,只能向着山谷中奔逃,昌明策马追了上去。
随着二人先后进入山谷,山谷两侧的山林突然响起了一阵梆子声。
随后从林中冲出数名汉军士兵,手持刀盾直接封堵了出谷的道路。
昌明发现退路被堵,正自惊慌,就将山谷之中冲出了一队人马,接应上了韩涛。
随后队伍中冲出一将,策马直接向着昌明杀来,口中高喝着:“昌明,你可认得我黄忠!?”
昌明看到是黄忠出现,自然知道他的武勇,惊恐不已。
黄忠催马举刀,向着昌明杀来……
第331章 攻心为上
昌明看到黄忠冲来,惊慌不已,只能举刀迎战。
黄忠此时正处于巅峰时期,又岂是昌明这种只有蛮力的羌人可以匹敌。
两人交手不过三个回合,昌明就感到抵挡不住。
昌明不敢再战,开始寻找逃跑的路线。
谷口的位置已经封堵,韩涛又带着兵马挡在往谷里深入的道路,这两个方向自然是都无法通行。
昌明眼珠一转,突然虚晃一刀,然后向着山谷两侧的山林策马而去,打算潜入山林逃窜。
他才刚刚冲到山林跟前,却见地上突然伸出了无数条的绊马索,挡住了去路。
韩涛早就已经想到了昌明会往山林逃窜,已经做好了埋伏。
昌明猝不及防,被绊马索绊到了马腿,战马一下站立不稳,猛地刹住。
马上的昌明受到惯性的影响,身体前倾,直接从马头上方飞了出去,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黄忠策马追到,举起手中的大刀,顶在了昌明的脖子上。
昌明无法闪避和抵挡,只能无奈地闭上了眼睛。
数名汉军兵士上前,直接将昌明按住,用绳索捆绑了起来。
韩涛远远地看到昌明被捕,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微笑。
韩涛算到昌明对自己恨之入骨,如果自己向他邀战,昌明很有可能会直接动手,所以故意出阵进行引诱。
昌明果然中计,一路追踪韩涛,被他引到了山谷,成功活捉。
韩涛向着黄忠下令:“带他回营!”
黄忠带着兵士押着昌明,跟随韩涛一起返回大营。
韩涛与昌明先后离开后,负责压阵的韩遂迅速下令收兵,将汉军稳稳地撤回到大营之中。
昌明不在,羌人阵中的副族长昌都也不敢贸然出击,看到汉军撤退,也赶忙鸣金收兵,随后迅速派人去搜找昌明。
韩涛与黄忠押着昌明回到大营,直接来到了中军大帐。
“替昌明族长松绑!”韩涛下达着命令。
立刻有兵士上前,替昌明解开了绳索。
昌明一脸不服气地歪头瞪着韩涛,也不说话。
“昌明族长,如今你已被我擒拿,可愿遵守诺言,归顺朝廷?!”韩涛开口询问着。
“哼,我并非被你真实的本领大败,是中了你的诡计,我心中不服!”昌明高声地叫嚣着。
“我们汉人有句话叫兵不厌诈,战场上只要能够获胜,又哪会计较用什么手段?”韩涛笑着回应道。
“不过昌明族长你既然心里不服气,我也不会逼迫你。”
“这样吧,我放你回去,你整顿兵马,我们来日再战,如何?”韩涛微笑着对昌明说道。
听到韩涛竟然要放自己回去,昌明吃了一惊,瞪大眼睛看着韩涛,不敢置信地问道:“你不杀我,还要放我回去?”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杀你,只是希望你能带领羌人真心归顺。”
“既然你心中不服,那就回去再战,看看我不用计策,能不能擒住你。”韩涛平和地回应着昌明。
“你放我回去,我整顿兵马与你再战,若是你凭真本事能赢我,我就归顺!”昌明大声地对韩涛说道。
“好,送昌明族长回去!”韩涛将手一摆,下达了命令。
昌明也不向韩涛道谢,依然昂着头,跟着领头的兵士,大步走出了中军大帐。
看着昌明态度如此蛮横傲慢,韩涛部下的战将都露出了不满的神情。
韩冲忍不住出列,对韩涛说道:“兄长,我有一事不明,还请兄长解惑。”
“你是想问,我为什么不杀了昌明,反而要放走他?!”韩涛已经猜到了韩冲的问题,直接地说道。
“是,如今金城郡只剩下了羌人作乱,若是我们斩杀昌明,其他羌人群龙无首,必定大乱。我大军到处,必定可以将他们直接击溃。”
“兄长完全可以将羌人全部征服,然后任命你的岳丈达那基担任族长。”
“他和我们关系密切,必定会带着羌人一心归顺,再无变故,岂不省事许多,何必非要放昌明回去,再次厮杀?”韩冲将自己所有的疑惑都说了出来。
“我岳父若是做了羌人族长,倒绝对是会跟我们亲近,一心归顺。只不过冲弟你忽略了几个细节。”
“我岳父的部落是羌人四大部落中实力最弱的,他做族长,只怕难以服众。”
“而且他的年事已高,担任族长一职,纵然短期内可以归顺,但时间未必能持久。”韩涛讲出了让达那基担任羌人族长的弊端。
“何况,羌人性情刚烈,强行征服难以让他们真正的心服。我可不想他们日后变成一盘散沙,成为我们永久的心腹之患。”韩涛接着说出了不杀昌明的另一个理由。
“主公所言极是,对付羌人,应该攻心为上。昌明在羌人中威望极高。而且年富力强,若是他能真心归顺,才是可以保羌人和汉人长久平安的最好方式。”荀彧主动站出来,对韩涛的想法表达了迎合。
“正是,我正是要攻心为上,让昌明真心归顺,为我所用,才能永保羌人不再叛乱。”韩涛对荀彧的话表示着认同。
当知道昌明坚持不降的时候,韩涛的内心中其实就已经想好了降伏昌明的难度,也已经明确了对待他的策略。
尽管历史上对于诸葛亮是否真的有过七擒孟获,并没有记载,但诸葛亮对待孟获为首的南蛮的态度和方式,却是值得韩涛效仿学习的。
他不惜也对昌明采取这样的方式,去真正的表达诚意,直到昌明真心臣服。
听了韩涛的解释,韩冲恍然不悟,不得不从内心中承认,韩涛的处事方式,的确是够高明,自己这次又学了一招。
“传令全军,小心戒备!十日之内,无论昌明如何挑战,我们都不可出营接受挑战。”韩涛向众人下达了命令。
昌明被自己击败,甚至擒拿,这对他来说,绝对是奇耻大辱。
昌明肯定非常的恼火和不甘心,必定要集合兵马期盼与汉军正面交锋来报复,在这种情况下,避其锋芒,是最好的选择。
韩涛相信,当昌明的怒火无处发泄时,也就是他再次犯错,给自己可趁之机的时候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