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谍行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谍行天下- 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文和,有两个知情者,你却是清理不掉的。”韩涛看着贾诩淡淡地说道。

    贾诩微微一怔:“主公所说的这二人是谁?”

    “你和我!”韩涛很严肃地回应着,“尤其是我,你更是清理不掉。”

    贾诩不理解地看着韩涛:“属下一时没有悟到您话里的深意,还请主公明示。”

    “文和,我承认,用你的方法杀死丁原,奉先无主可依,会优先选择为我效忠。”

    “而且,我也相信帮你有能力,让奉先永远无法知道,是我杀了丁原。”

    “但是你可曾想过,我以后每天面对奉先的时候,我的良心是否平静,我又会不会担心,有人为了得到奉先而来杀我?”

    “身处乱世,我们的确需要用一些手段,才能安身立命。但我们是否要留有一丝良知和底线?”

    韩涛看着贾诩,语气低沉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你可以说我迂腐,甚至说我傻。但是我做人也就是要以仁义和诚信对人。”

    “一个连下属都欺骗的主公,又怎能真的让属下忠诚,又如何能让天下归心?!”

    “若奉先与我有缘,早晚会归于我的账下。若是无缘,强求得来,也必定不能久长。”

    韩涛向贾诩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是绝不愿用这种卑劣的手段去诱骗吕布留在身边。

    “文和,我知你本意是为我好,也并非你的计策不够高明。”

    “而是我更希望把心计用在敌人身上,而不是用在自己人身上。”

    “若是我为了某种利益,要将你牺牲,你又该如何?这样的主公,你又愿真心跟随吗?”

    作为一名谋士,屡次献计都被拒绝,也会心灰意冷,甚至产生去意。

    韩涛当然不希望贾诩的心理产生波动,赶忙对他进行着安抚。

    贾诩看着韩涛心悦诚服地施礼:“主公仁义,属下深感佩服,以后献计,必定信守仁义诚信的准则。”

    韩涛点头,摆手示意贾诩退下,随后高声招呼着:“奉先!”

    吕布听到韩涛招呼,赶忙上前施礼:“末将在!”

    “点齐你本部兵马,即刻出发,返回并州!”韩涛向吕布下达着命令。

    吕布微微一怔,看着韩涛说道:“使君,离三月之期,还有数日,为何急于要我返回?”

    “丁使君来信,并州多处出现蛾贼余孽作乱,需要你回去协助平定。”韩涛平静地向吕布说道。

    “使君,我受借调助你平叛在先,今日正要出兵去讨贼,还是容我助你击退叛军再行离去也不晚。”吕布显然是有些舍不得离去,向韩涛恳求着。

    “奉先高义,我已知晓。料想丁使君必定是遇到麻烦,才会派人星夜来请奉先回去。我又怎可置丁使君安危于不顾?”

    “我这边自领兵马平叛,还有董使君相助,亦可破敌。奉先不必担心,尽可率兵离去。”

    韩涛却没有听吕布的话,随后向一边的兵士下令:“去,将赤菟牵来。”

    兵士们快速飞奔着离去,不一刻将赤菟马牵来。

    “奉先,这马赠予你,你骑上它,可以早日返回并州,见到丁使君和嫂夫人。”韩涛指着赤菟对吕布说道。

    北宫伯玉已死,赤菟马已经无主。

    韩涛自觉武艺不够,不想埋没这匹好马,本就打算送给吕布。

    吕布听到韩涛竟然要把赤菟马送给自己,慌张地赶忙摆手:“不可,我怎可接受使君如此厚礼。”

    “奉先有飞将之称,却始终无好马相配。只有赤菟才能配上你的身份,有了此马,奉先才更显盖世神威。”

    “你我相交一场,就当我临别留念之物,奉先切勿推辞!”

    韩涛坚持着将赤兔马的缰绳送到了吕布的手里。

    吕布感动地看着韩涛,单膝跪倒,向着韩涛行礼。

    吕布低声说道:“使君非但不行诡计残害丁使君强留吕布,还以赤菟宝马相赠,这份坦荡胸怀和高义,吕布钦佩之至!”

    韩涛听到吕布的话,却是心中一惊,他是如何知道自己拒绝用计害丁原的?!



    第321章 分别

    

吕布看着韩涛,知道他是在诧异自己如何听到了他和贾诩的对话。

    “使君,吕布自幼练习弓箭,不光要练眼力,更要练听力,百步之内蚊蝇飞过,亦能看清和听到,所以……”吕布低声向韩涛解释着。

    韩涛听到这里,只觉得后背一阵发凉,他虽然知道吕布神勇,但没想到他竟然能有如此听力。

    也幸亏自己没有同意贾诩要加害丁原的计策,否则现在吕布只怕就不会再和声细语地说话,早就挥刀相见了。

    “文和也是为了我能留住你,你莫要怪他!”

    韩涛知道吕布不会怪罪自己,但唯恐他伤害贾诩,赶忙劝说着。

    “使君放心,文和先生也是为主公着想,吕布明白。”

    “何况他只是献策,但使君高风亮节,已经拒绝,我又怎会怪罪他。”

    吕布赶忙向韩涛表明着态度,让他不必为贾诩担心。

    有了吕布这个表态,韩涛的心里踏实了许多。

    “如此最好,奉先。那就请骑上赤菟,尽快回去,别让丁使君等候太久。”韩涛对吕布说道。

    吕布感激地看着韩涛:“多谢使君厚意!”

    “高顺!”吕布高声地呼喊着。

    高顺赶忙上前,对吕布施礼:“在!”

    吕布对韩涛说道:“使君,高顺为人忠义,且十分勇猛,尤其对兵士训练极为严苛,我手下精兵多为他训练出来。”

    “使君部下兵马多为新军或降兵,还需严加训练,方可委以重任。”

    “布愿将高顺留下,助使君训练新兵,还望使君恩准。”

    韩涛对高顺当然也是非常喜爱,此时吕布提出,正中他的下怀。

    但他还是迟疑着说道:“高顺能够留下固然可以帮我训练新兵,但丁使君处……”

    吕布主动说道:“丁使君处,自有吕布前去禀报,使君不必担心。”

    韩涛看向高顺:“那高将军意下如何?”

    高顺赶忙说道:“愿为使君效犬马之劳。”

    话说到这个地步,韩涛自然不再推辞:“既然如此,那就多谢奉先厚意,也有劳高将军了!”

    吕布将高顺留给韩涛,这才翻身上了赤菟,拱手向着韩涛道别:“使君,吕布走了,日后若有机会,定要到并州来相会。”

    韩涛看着吕布也是依依不舍地挥手:“奉先一路保重。”

    吕布带着兵马缓缓前行,一步三回头,不断地向着韩涛挥手。

    看着逐渐远去,慢慢消失在视线中的吕布,韩涛的心里也是无比的惆怅。

    吕布的武勇与他所熟知的形象完全没有差别,但他的忠义却是让韩涛也极为欣赏。

    这样的一名忠武的猛将,却最终不能收归帐下,让韩涛也是十分的遗憾。

    此时自己的身边,文人谋士倒是不缺,荀氏叔侄、贾诩、阎忠各有所长。

    韩冲、马原经过数日的磨炼,也已成长很多,渐渐地可以担起暗影使者的重任。

    唯有武将却十分稀缺,也就黄忠一人算是顶级武将。

    文谡作为黑甲军的统领,更多的要肩负保护自己的重任。

    其余的诸如周仓、管亥,只可算是二流武将。管承、谭初之辈也就算是领军的头目,派不上大用场。

    好在吕布将高顺留了下来,历史上他的八百陷阵营可是一支虎狼之师,值得依仗。

    但就算如此,手下的武将人才还是极为稀少,这一点和董卓比起来就尤为明显。

    韩涛意识到,尽可能多的招募武将,是自己未来的一个重要任务。

    要争霸天下,还是少不了猛将的冲锋陷阵……

    吕布带着魏续和部下兵马,辞别韩涛,向着并州返回……

    ……

    吕布的兵马离开狄道,缓缓地向着并州方向而去。

    吕布坐在赤菟马上,此等良驹配上吕布高大的身躯,显得他更加挺拔威武。

    此时的他显得心事重重,愁眉不展。

    和韩涛相识数日,他的豪迈、义气和重诚信,已经深深地打动了吕布。

    在吕布的心中,其实早已有了追随之心,只是碍于对丁原的承诺,才不得不克制着自己。

    本想着还可以帮助韩涛平定叛乱,再回并州,却没想到丁原的一封书信,让两人不得不提前分离。

    想到今日一别,别说跟随效忠,日后何时才能再见,亦是无期,吕布的心中无比的惆怅失落。

    魏续是他的同乡,两人自幼相识,立刻猜到了吕布的心事。

    “奉先,你既有心跟随韩使君,又何不直言?”魏续直接开口问道。

    吕布轻声叹息:“韩使君仁义为本,更重承诺,此等明主世所难遇。”

    “但当年若无丁使君,吕布哪有今日,自当饮水思源,岂可背信弃义?”

    “更何况红昌尚在并州,我若不归,她又该如何?”

    “或许这就是天意,注定我和韩使君没有君臣之缘,只能日后有机会再见。

    “我将高顺留给韩使君,也算是聊表寸心,可以让心里稍安罢了。”

    魏续劝说着吕布:“你也不必太过介怀,若真与韩使君有缘,日后定当还有见面机会,只愿他能早日平定凉州叛逆吧。”

    吕布默默点头,心中怀着对韩涛的不舍之情,带着兵马继续前行。

    ……

    送别了吕布,韩涛出动大军前进,准备迎战叛军。

    部队缓缓前进,却有探路的斥候飞马来报。

    “主公,紧急军情。马腾率五千铁骑千里奔袭,已经直奔司州而去,欲突袭长安。”

    韩涛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惊,本从陇西出发,本就是想拦截住叛军部队向中原进发的脚步。

    却没想到,叛军竟然会派出马腾带领骑兵,直接突袭长安。

    吕布离去,自己部下已无骑兵部队,想要追赶马腾肯定是来不及了。

    “文若,公达,马腾已经率铁骑突袭长安,我军已经来不及拦截,又该如何是好?”

    韩涛向着跟着身边的荀氏叔侄询问着。

    “主公不必过于担心,三辅重地,先皇皇陵尽在,朝廷必会调派重兵防守。”

    “马腾铁骑虽快,但只擅于平原作战,攻城略地非其长项,想要突袭长安,只怕并不容易。”

    荀攸马上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安慰着韩涛。

    “不错,我军既然已经无法追赶,索性也就不去追赶,不如挥师去拦截后面的边章、韩遂的部队。”

    “若能将边章、韩遂后续兵马与马腾部队的联系,马腾长途奔袭,却无粮草供应,则不攻自破,可保三辅无忧。”荀彧也很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韩涛听了荀氏叔侄的建议,缓缓点头。

    他们说的也正是他的念头,与其徒劳地去追赶马腾,不如直接针对边章、韩遂下手。



    第322章 黄忠斩三将

    

清晨,韩涛军营中军大帐。

    韩涛及部下围坐在帐中开始议事。

    “主公,为防止叛军进击三辅,朝廷指派皇甫嵩将军领兵抵御马腾的突袭。”荀攸向韩涛做着战况的汇报。

    韩涛微微点头,这个结果和他熟知的历史倒是没有出入。

    作为汉室朝廷的重将,皇甫嵩又是镇压黄巾起义的功臣,调他来抵御叛军的冲击,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皇甫将军能攻善守,有他在前方抵御,马腾应该很难越雷池。”韩涛很是平静的说道。

    只要不给叛军进军中原的机会,韩涛就可以按照原定计划在凉州境内对他们继续进行清剿。

    “主公,还有一个消息。如今边章、韩遂已经分兵,韩遂领兵三万往畜官去攻击护羌校尉夏育。”

    “凉州刺史杨雍已经派汉阳郡长史盖勋前往救援。”

    “边章则领兵三万,直奔我军而来。”荀彧向韩涛汇报着了另一条信息。

    “边章?这个胆小谨慎的家伙,这次怎么会主动找上我?”听到这条消息,韩涛十分的诧异。

    在他的认知中,边章是个非常小心,却疑心极重的人,他能领兵来对战自己,的确是有些没有想到。

    贾诩听到这里笑了:“正因为边章是个小心、多疑的人,这次他才不得不亲自来督战。”

    “因为他派来对付主公的,是目前他手里最强大的队伍,也就是羌人族长昌明的部队!”

    贾诩的话,让韩涛瞬间明了。

    昌明毕竟是羌人,而且和北宫伯玉实际上已经达成了要向自己投诚的意向。

    北宫伯玉的行动暴露被杀,边章对昌明施加压力,才迫使他又重新效忠边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