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涛赶忙谢绝着董卓的邀请。
你个老色鬼,一日无女不欢,我带着两个漂亮媳妇儿住在你家,谁知道你会干出什么,绝不给你这个机会!
董卓见韩涛婉拒自己,也不好强求,只能作罢。
韩涛又给董卓和董白做了一些炸鸡腿和炸鸡翅,够他们食用后,带着两位妻子离开郡守府,回到了隔壁的豪宅。
韩涛叮嘱文谡看好宅院,随后在沈翰等数名近卫黑甲军的护卫下,前往城外的军营。
他已经许下了要给周仓一支部队的诺言,现在就要去进行兑现。
周仓从天刚亮,就来到了军营门口不停地溜达,等待着韩涛的到来,此时终于把他盼来,慌忙迎上前去。
“主公!”周仓郑重地向韩涛行礼。
随同韩涛一起来的还有黄忠。
韩涛对黄忠吩咐道:“汉升,我交代你准备的三千人,可曾备好?”
“回主公,昨晚我和奉先一起行动,将叛军兵马全部控制,除少数顽抗者当场格杀,其余人等都已归顺我军。”
“我已从中挑选了三千名精干有力的兵士,随时可听从主公差遣。”
黄忠马上向韩涛回应着。
“元福,这三千兵马我就交给你了,你带上他们,立即出发,返回新城。”韩涛向周仓交代着。
周仓疑惑地看着韩涛问道:“主公,咱们大军都在陇西,从这里向金城进军路途也更近,为何却让属下领兵回新城?”
周仓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兵马,就想着上阵杀敌立功,听到韩涛让他回新城,立刻不满地询问着。
韩涛笑着从怀里拿出几份图纸递给了周仓。
“元福,我要你带着三千兵马回新城,是要你与羌人配合,尽快回复工坊,打造图纸上所需的物品,然后装备你的部队。”
“日后,你的三千兵马,才是我军的绝对主力!”
从决定进军凉州开始,韩涛其实就在规划着自己的部队。
由于他的部下多是由过去的黄巾军组成,装备较差,且以步兵为主,缺少兵种配合作战的能力。
想到以后要攻打金城郡,乃至与争霸天下,都离不开征伐,所以韩涛开始设想要加强自己的兵种建设。
东汉时期的弓弩、投石车和强弩车都还使用最为原始的方式,射程有限。
韩涛根据17世纪胡克的弹力公式,设想出了制造金属弹簧,从而加大弩箭和投石车、强弩车射程的方法。
他交给周仓的图纸,就是他自己设计出的强力弹簧和各种强力武器的图纸。
周仓接过图纸看着,韩涛的图纸绘制得清晰了然。
周仓加入韩涛部下后,韩涛一直交代文谡、黄忠带领众人通过快速识字法提高文化。
所以即使是周仓这样过去的粗人,现在也可以看懂韩涛图纸上所写的文字,理解构造的基本原理。
周仓看着图纸,马上意识到图纸上的“弹簧”和强力武器如果制造出来,将有何种的威力。
韩涛说得一点儿都不夸张,配备上这些装备,周仓的三千兵马,绝对会成为众兵种中的主力。
“怎么样,元福?这个任务你可愿接受?”韩涛微笑看着周仓。
周仓兴奋地抱拳施礼:“属下遵命,一定不辱主公所托!”
韩涛满意地点头,示意周仓跟黄忠去整顿兵马准备出发。
有了强力的武器,如果北宫伯玉再能策划行动,收拾掉边章、韩遂,带领羌人归顺。
那自己就可以在凉州稳步发展,等待合适的时机进军中原,称霸天下……
第315章 怀疑
金城郡治允吾县内,叛军的帅府内。
韩遂在马腾的极力护卫下,躲过了韩涛兵马的围追堵截,才从陇西逃出回到了这里。
但他所带的兵马全部被扣押,北宫伯玉也被韩涛捉去,让他十分狼狈。
此时,他和边章、昌明三人坐在帅府之中,依然是情绪低落,十分懊丧。
“我早说了,太容易得到的一定有问题,可你们就是不听。”
“白白的损失了一万兵马不说,还把军师也丢在了陇西。”
“这次的损失比起在北地新城,李文候的死还要严重。”
边章很不客气地指责着韩遂,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奚落对方,发现不满的机会,他自然是不会错过。
韩遂本就心中憋闷,还要受边章的数落,更加的恼火。
“如果当时我们集合所有的兵马一起去陇西,有绝对的人数优势,也不至于我们中了埋伏,没人接应。”
韩遂嘴上一点儿都不肯服软,反过来抱怨着边章。
听了这句话,边章更加恼火,厉声斥责着韩遂。
“你还有脸埋怨我?人家有十余万兵马,就算我们把全部兵马都带过去,你能保证顶得住人家的偷袭?”
“最后还不是损失的更多,弄不好就全军覆没了!”边章丝毫不客气地数落着韩遂。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你有能耐,带上兵马去打那个韩涛,让我看看你的本事!”
韩遂本就对边章心存不满,哪里肯受他的气,直接开口顶撞着他。
“你还敢出言顶撞,你眼里还有我这个首领吗?!”
边章见韩遂敢顶撞自己,拍着面前的桌子站了起来,怒斥着对方。
韩遂丝毫不示弱,也站了起来,反驳着。
“没有大家推举,你能坐上这个首领的位置?你真以为你有那个本事!”
边章大怒:“你要试试我的宝剑够不够锋利吗?”
韩遂冷笑:“就你那点儿本事,你觉得我会怕你?”
两人剑拔弩张,大有马上就有动手一战的趋势。
“二位,你们这是干什么,自己人吵几句发泄下就是了,怎么还要动手?!”
昌明看到两人真要动手,赶忙站起来挡在两人中间劝说着。
有了昌明劝说,边章和韩遂才稍微克制了一下情绪,但依然还都在怒视着对方。
“好啊,真是厉害!没想到你们不想着怎么去打败汉军,却在这里自己人打自己,真是英雄!”
一个熟悉的声音带着几分讥讽从大厅外传来。
三人转头看去,刚刚从厅外走进的正是北宫伯玉。
北宫伯玉风尘仆仆,满身的尘土,身上也破破烂烂,血迹斑斑,显然是吃了不少苦头,才回到金城郡。
“军师,你回来了?”看到北宫伯玉返回,昌明喜出望外,兴奋地迎上前。
“怎么样,有没有受伤?”昌明关切地询问着。
“族长放心,都是一些皮外小伤,不碍事。”北宫伯玉安慰着对方。
北宫伯玉安慰完昌明,径直地走向了还相互怒视的边章和韩遂。
“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的确是不够小心,中了韩涛的奸计,被他算计折损了兵士。”
“但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该相互指责埋怨,更该团结一心,重振旗鼓去复仇才对!”
北宫伯玉开口劝说着边章和韩遂。
他在叛军当中威望极高,平时对所有人也都是一视同仁,所以他说话,众人还都是会给几分面子。
边章、韩遂都慢慢把目光从对方身上转开。
北宫伯玉走到韩遂身边,低声地劝说着:“韩首领,这次的确是我们不够小心,怪不得边首领责怪。”
“何况他毕竟才是大首领,总领所有兵马,若是我们对他过分顶撞,让
北宫伯玉说到总领所有兵马的时候,故意加重了语气。
韩遂马上听出了对方话里的意思,自己损兵折将之后,已无太多亲兵,现在跟边章翻脸必定吃亏。
韩遂感激地看着北宫伯玉点了点头,借着他给的台阶,向着边章赔笑拱手。
“边兄,损兵折将让我心中烦闷,适才多有得罪,还望恕罪!”
北宫伯玉赶忙对边章说道:“首领,一切还应以大局为重啊!”
边章看了北宫伯玉一眼,这才冲着韩遂说道:“你我本是兄弟,一时动气,不妨事。”
北宫伯玉劝开二人,赶忙又向昌明使眼色,示意他去拉开韩遂,自己则将边章请回座位。
几人重新回到各自的位置落座。
“军师,你是怎么从陇西逃回来的?”韩遂这时才想起关心北宫伯玉的情况,开口询问着。
“唉,当晚我赶到马厩,赤菟马已经被韩涛的人控制,我只能奋力冲杀突围。”
“也幸亏我二弟奋力拖住了敌人,才给我争取到了逃生的机会,只可惜我二弟却被敌兵抓去了。”
北宫伯玉煞有介事地编织着谎言,说到最后神色黯然下来,丝毫看不出作伪的成分。
“首领,我们现在还有数万兵马,还请早日整顿,杀往陇西,击杀韩涛,替我二弟报仇才是。”
北宫伯玉故意做出了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鼓动着边章出兵。
此时的边章当然不会选择轻易出兵,马上推搪道:“这件事还需从长计议,军师和韩老弟都是好不容易才回来,先好好休息几日,咱们再考虑出兵的事情。”
韩遂早已不想多留,听到边章这样说,直接起身向着众人拱了拱手,率先离开。
昌明本就没有太多主见,也起身向外走去。
北宫伯玉见昌明要走,也起身向着边章施礼后,跟着昌明一起离开。
边章看着北宫伯玉的背影,却微微皱起了眉头。
韩遂身边有马腾的保护,能够杀出重围讨回来,他是没什么疑惑。
可北宫兄弟的本事,他是知道了,实在是稀松平常。
尤其是北宫仲玉,说他能顶住韩涛手下猛将,给北宫伯玉争取逃生的机会,就更让边章心生疑惑。
边章沉思片刻,摆手招呼来一名亲兵,在他的耳边低声地交代着……
第316章 煽动
夜已深。
一轮明月挂在夜空中,将一片银光洒向大地,也照亮了位于允吾县城北部的一个小院。
这里是羌人首领昌明的住处,此时他正和北宫伯玉相对坐在正厅中。
两人的面前摆着酒坛和一些下酒的小菜,此时昌明的脸色已有些微红,显然是进入了微醺的状态。
北宫伯玉一直偷眼观察着昌明的情况,觉得时机成熟,他故意将手中的酒碗往小桌上一放,发出了一声叹息。
昌明疑惑地看向北宫伯玉,询问着:“军师,还在为陇西的事烦心?”
北宫伯玉轻轻摇了摇头,看着昌明反问着:“族长,你可还记得,我们当初为何要兴兵起事?”
昌明被问得一愣,随后回应道:“还不是因为那汉室朝廷逼我们逼得太紧,让我们羌人都活不下去了,除了造反根本没有活路啊。”
“从我们起兵到现在也数月有余,我们有真的得到我们想要的一切了吗?”
北宫伯玉继续引导着昌明询问着。
昌明听到这里也忍不住轻声叹了一口气。
起兵数月,虽然拿下了金城郡作为据点,也可以暂时不必再缴纳苛捐杂税,但其实羌人的生活并未得到太多改善。
“我们羌人本就过惯了游牧生活,真的占据了城池,我们也根本不会治理。”
“金城郡本就物资匮乏,仓储极少,纵然夺下对我们也无实际大用。”
北宫伯玉观察着昌明的表情变化,开始添油加醋地刺激着他。
“是啊,我们也正是觉得不懂得如何治理和发展,才劫持了边章和韩遂。把他们奉为首领,希望他们可以带领我们走出困境。”
昌明回应着北宫伯玉的话。
“可族长你觉得,这两位首领到底给我们羌人带来了什么?我们羌人真的得到实惠了吗?”
“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过羌人的死活,只是把羌人更多地组织成军队,转变成他们的部曲。”
“他们想的只是去攻城略地,去给自己争取地盘,去奢华享受而已。”
北宫伯玉见昌明的情绪已经被自己挑起,开始尝试表达着对边章、韩遂的不满。
“谁说不是啊。从进入金城郡开始,他们就只知道自己修建府邸享受,根本就没考虑过如何给羌人实惠。”
“一旦粮食物资不够了,就只是派我们羌人去四处劫掠。”
“若不是他们的强行要求,李文候将军又怎会去远征北地新城,最后送了性命。”
昌明和李文候的交情很好,想起李文候的死,心中就越发的不满。
“以前他们还只是贪图享受,好歹抢来的物资也能分一些给羌人,让大家可以勉强度日,可现在呢?”
“他们二人已经有了分歧,每个人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每天想的都是互相排挤,争权夺利。”
“今天的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