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听令,立即向西南方向撤离!”李文候无奈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叛军的兵马开始缓缓地向着西南方向撤退,准备离开新城,向着金城郡的叛军大本营返回。
……
“启禀主公,叛军的兵马开始有动作,在向着西南方向撤离。”叛军的动向立刻被斥候发现,并向韩涛做着汇报。
“太好了,这些叛军总算是撤离了,我军也总算可以喘一口气了。”听到叛军撤走,一直没有机会说话的谭初欣喜地说道。。
本来他只是负责押送俘虏,并且带兵看管,没想到却意外的变成了带兵作战,还是实力悬殊的苦战。
坚持到现在,他的心态已经接近崩溃,听到叛军撤走,他也感到巨大的压力终于消失了。
“是啊,堂兄,你们一路奔袭,总算吓退了叛军,可以好好休整一下了。”韩冲也附和着谭初的话。
“叛军撤离,各位,可有什么想法?”韩涛却没有去接他们二人的话,向着荀氏叔侄还有贾诩、阎忠询问着。
竒 書 蛧 W W ω 。 q í s ú W à N G 。 c c
这是一个很好的检验部下心态和智谋的机会,所以韩涛虽然心里已经有了想法,却没有直接说出来,反而是询问着他们的意见。
“穷寇勿迫,围城必阙,敌军既然退去,我们认为我军可固守营盘,但敌远去,再做计议。”阎忠首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作为稳妥的想法,他的建议并无过错,至少可以保证汉军不会有大的闪失。
韩涛没有马上表态,等待着其他人的表态。
荀攸沉吟片刻,开口支持着阎忠的说法:“附议。”
荀彧沉吟着没有马上说话,似乎还在纠结着什么,没有拿定主意。
贾诩见他不说话,抢先开口道:“除恶务尽,我倒认为,现在是个出兵追击,再度重创敌军的好机会。”
“文和,叛军虽然退走,但其兵力并不弱于我军,且我军兵马大部分都是长途奔袭而来,体力消耗极大,纵使追击也难以取胜,反而徒增伤亡的。”阎忠见贾诩反对自己的建议,立刻开口反驳着他。
“主公,我倒是认为,文和的意见极好,我军也的确有一支部队,可以完成追击任务。只是此举的确也较为凶险,所以才迟迟未敢说出。”一直沉默的荀彧此时却开口了。
贾诩见荀彧同意自己的意见,甚至直接说出有一支部队适合追击,转头看向了他,显然是对荀彧和自己想法一致略感诧异。
到了此时,韩涛已经尽知四人的想法,荀攸、阎忠偏于安稳,建议按兵不动;荀彧、贾诩却都想到了追击之策。
“文若、文和所言不错,我们的确有一支部队适合追击,这就是谭将军部下的新城兵士。他们一直固守新城,并无劳师之疲,今日也并未直接参与作战,应有足够的体力追击敌军!”韩涛这时开口了,表达着对荀彧、贾诩意见的认同。
听到韩涛也和自己想法想通,贾诩的眼睛再次一亮,虽然他听从阎忠的举荐同意为韩涛效命,但韩涛毕竟只是十六、七岁的少年。
贾诩身处西凉,也没有听说过韩涛是如何多次用计大破黄巾军,心里对于这位年轻的主公,还是存有一些疑虑。
此时对方的一席话,让贾诩瞬间意识到,韩涛年纪轻轻,能够做到郡守之位,的确是有过人之处。
“韩使君,我部下的兵士,只有少部分是从中原带来的兵士,其实大部分都是原来蛾贼的俘虏转为的工匠,据城而守还勉强可以发挥作用,追击敌军,只怕……”谭初对韩涛的说法提出了疑议。
“谭将军说得没错,这些兵士大部分都是自中原迁移而来的黄巾俘虏,他们背井离乡,远赴苦寒之地。好不容易才将新城建设得初具规模,其中很多人也转为了工坊工匠,有了一技之长,可以安身立命,平静生活。”
“却因为叛军的攻击,家园被毁,亲友被杀,他们是不是最恨这些叛军的人?!若是给他们机会去击杀叛军报仇,他们是不是会全力出击,将半月来的仇恨全部发泄,这种状态下爆发出来的战力,是不是会更加恐怖?”韩涛向谭初以及在场的众人讲述着自己的想法。
“我坚持追击叛军,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我韩涛已经来到凉州,要借此战立威,让这些叛军对我军心生敬畏。这对我们以后兴兵征讨,收复金城,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韩涛明白,从这一刻开始,他也将正式开始凉州平叛的征伐,给敌军造成心理震慑,对未来的战争走势,是有着深远影响的……
宜将剩勇追穷寇,现在该是他出手的时刻了!
第260章 诱饵
“主公说得没错,这正是我军立威的时机,理应追击!”贾诩马上迎合着韩涛的话。
荀彧也是缓缓点头:“敌军料定我军疲惫,必定不敢追击,急于撤军未必有防备,此时反而是我军追击的最佳时机。”
阎忠和荀攸也不再反对,一起躬身:“在下附议。”
看到所有人都支持让自己的部队去追击,谭初的脸瞬间拉长,意识到自己是躲不过去了。
谭初无奈地起身:“既然诸位都建议追击,那末将现在就领兵前去。”
韩涛却在这时摆手说道:“不,谭将军,我只说你的部下作为追击的部队最为合适,却无需你领兵前去。”
谭初听到不用自己领兵前去,立刻长出了一口气,回应道:“那韩使君准备安排何人领军?”
吕布率先站了出来:“末将愿领军前往!”
韩涛看着吕布,却笑着说道:“奉先,你连番作战,已经太过辛苦,这次就不劳烦你了。你们谁也不要跟我争功,这次我要亲自领兵追击。”
“什么?主公要亲自去领兵追击?!”听到韩涛的决定,在场的所有人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虽然大家都觉得追击有可能重创敌军,但实际上大家也都清楚,其中还是充满了风险,李文候毕竟还有数千骑兵精锐,追击的部队极有可能陷入苦战,甚至遇到危险。
“兄长,追击敌军还是有一定风险,你身为主帅,怎可轻易犯险?还是把这件事交给某位将军去吧。”韩冲首先站出来提出了反对,毕竟血脉相连,他还是很担心韩涛的安危。
黄忠也马上站出来说道:“是啊,主公,您担心奉先将军辛苦,我可以领军前去!”
“诸位不必再劝,因为只有我领军追击,我们才有机会全歼敌军!”韩涛的态度非常坚决。
全歼敌军?
听到韩涛的话语,众人更加惊愕。就连荀彧、贾诩也都瞪大了眼睛,显然他们都没有想到韩涛要亲自追击的意图到底是什么。
“李文候围攻新城半月,最后却损兵折将,不得不败走,肯定心中充满怒气。我军进行追杀,他必定更为气恼,尤其是见到领军的人是我这个汉军主将,必定会全力回击,将我击杀来泄恨。”
“当他全力回击我所率兵马时,两翼必定空虚。汉升、奉先,你们可各领一只兵马从两翼杀出,与我的兵马形成三面合击之势,敌军定然难以招架,必遭全歼。”
“我军远行疲惫,若是全军追击,此计恐难以奏效,也无法吸引李文候中计。”
“所以,我所谓的追击,其实是为了吸引李文候回击,给你们争取行军时间,完成致命一击。”韩涛向众人讲述着自己的计划。
众人听完韩涛的想法,都是瞠目结舌,为他的大胆而震惊。
“兄长不惜以身犯险,吸引敌军,让汉升、奉先二位将军完成两侧包抄,最终夹击歼敌。但若是兄长的部队抵挡不住李文候骑兵的冲击,等不到两翼兵马的迂回夹击,就将深陷险境。此计虽巧妙,但太过凶险,我不建议兄长如此行事。”韩冲首先提出了反对。
“是啊,我斩杀了李文候的两个副将,他必定对我恨之入骨。使君,我领兵去做诱饵,你和汉升领军夹击就是。”吕布再次主动请命。
“奉先,李文候虽对你也有怨恨,但也深知你的武勇。你领兵追击,他未必敢回头应战,倒会加速逃走,我们的计划反而难以实现。只有我去,而且带的还不是我军精锐,才有可能让李文候回军出击。”
“时间紧迫,我们再继续讨论,恐怕敌军就撤远了,我军追击难度更大。此事听我安排就是。”韩涛坚持着自己的意见。不容众人再劝说,做出了最后决定……
片刻后,韩涛更换了战甲,来到了已经列队站好的新城兵士的面前。
韩涛手持长枪,振臂下达了命令:“随我追击叛军,杀敌报仇!”
新城兵士中大部分都是长社一战的黄巾军俘虏,都知道是韩涛救了他们的性命,把他视作再造恩人。
此时他带领众人一起出战,自然是群情激愤,一起振臂高呼着跟随韩涛杀出大营,向着远方而去。
韩涛心里知道自己这么做的危险,但他依然坚持的原因,并不是鲁莽和逞强,而是他知道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为了最后的胜利,这个险他必须冒,这是身为主将必须要承担的!
荀彧等人也赶忙按照韩涛的计划,布置吕布、黄忠各自带领兵马从大营两侧迂回而出,配合韩涛追杀敌军。
……
李文候的兵马撤退的时候,也是做了妥善的安排。
由于步兵和弓箭手在新城内被大火烧伤严重,所以他特意让这些兵士走在队伍的前面,让骑兵队伍在后压阵,也是防备汉军追击时,可以有最强的兵力去抵挡。
由于大营被劫,没有了粮草辎重,大军行进的速度倒是比平时快了很多。
夕阳西下的时候,他们已经离开新城走了三十里的距离。
李文候刚想要下令让部下短暂休息,一名斥候却飞马来向他汇报:“禀告将军,后方烟尘四起,有汉军追来了。”
听到有汉军追击,李文候的心里一惊,想到吕布的武勇,也是暗暗心悸,赶忙问道:“是汉军的骑兵吗?”
斥候赶忙回应:“不是,是新城内的步兵队伍,打起的大旗是金城郡守。”
李文候听到不是吕布,心里稍安。
随即意识到这个金城郡守身为汉军主将,一定是不懂兵法,立功心切,才亲自带兵来追击。
既然你自己找死,那我就成全你,正好可以出了这口恶气!
“传令全军停止前进,骑兵队伍列阵迎敌,步兵队伍、弓箭手队伍原地待命!”李文候立即下达了指令。
韩涛领兵疾驰了三十里,才追赶上李文候的兵马。
此时的夕阳逐渐西沉,正好落在李文候兵马的方向,借着夕阳的余晖,韩涛看到叛军的兵马停了下来,骑兵开始列阵。
“全军列阵,准备迎敌!”韩涛也立即向部下的士兵发出了指令。
汉军的兵马也停了下来,双方各自列阵,一场恶战即将在夕阳下展开……
第261章 三叠阵
很快,叛军的骑兵列好的阵势,等待着李文候的攻击指令。
李文候看着远方汉军的阵型,却微微地皱起了眉头,因为汉军的阵型是他从未见过的。
在阵型的最前方,是一排拒马,在拒马的后面是手持长枪的长枪兵,他们手持长枪,坐在距离拒马大约十步的地上,将枪尖微微向着斜前方竖起。
“将军,这个进城郡守该不会是个傻子吧?他该不会以为用这种方法可以抵挡住咱们的铁骑吧?”朵尔基在李文候的身边,看着远方的汉军阵型,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羌人的骑兵速度极快,且冲击力强,想靠这样的方式来阻拦,的确无异于痴人说梦。
李文候也忍不住露出了轻蔑的笑容,显然心里也对韩涛这种阵型十分的不屑,这样的主将也该带兵来追击,这不是纯粹送死吗?
“朵尔基,让他尝尝咱们羌人铁骑的厉害,一个不剩,全给我杀光!”李文候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对手的实力弱,就要尽快斩杀,不做太多的延误,毕竟他们缺少粮草,拖延太长时间,对他们的行军极为不利。
朵尔基得到指令,挥动手中的马刀发出了一声怒吼:“杀!”
他一马当先,率先向着韩涛所率汉军的阵地杀去,紧随其后的是数千名叛军的骑兵。
他们的奔速极快,在荒原上犹如一条奔涌的洪流,向着汉军阵地涌去。
汉军的阵地上,所有的步兵排成了三叠,一层一层地排列。
在最前方的长枪兵身后,大约三十步远的地方,是数名手持硬弩的弩手,他们单膝着地,弓已上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