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谍行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谍行天下-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失败的话可以铲除掉一个眼中钉、肉中刺;成功能逼董卓退军,无论韩涛此行是什么结果,对于张宝来说,都是有益无害,他自然是最为满意的。

    韩涛走到众黄巾军的中间,停下了脚步,面对着眼前的众人大声地招呼了一句:“兄弟们!”

    众黄巾军听到韩涛的招呼,慌忙地放下手里的饭碗,一起起身列队,齐声恭敬地回应着:“神上使请吩咐!”

    韩涛平静地看着众人:“兄弟们,你们可知道,今天为什么要把你们从原有的部队中抽调出来,集中在这里?”

    韩涛问这句话的话,有意地观察着那几个重点的怀疑对象,观察着他们的反应。

    那几个人的表情镇定,似乎看不出一点波动。

    反而是一些相对单纯懵懂的黄巾新兵反应较大的回应着:“不知道啊,请神上使明示!”

    “是因为有一件重要的任务,今天要由我带着大家一起去完成。”韩涛大声地向着众人宣布着。

    听到韩涛的话,众黄巾军面面相觑,甚至有人开始低声议论:“我们都是一些新兵啊,能有什么重要任务让咱们去干?”

    “是啊,还是神上使亲自带队,这事儿肯定小不了。”

    韩涛等众人议论了一会,才高声地说道:“各位兄弟猜得没错,这件事非同小可,因为我准备在今晚带着大家去突袭汉军的粮草所在地——平乡!”

    新兵们惊呼起来,显然没想到韩涛所说的重要任务,竟然是去突袭平乡。

    平乡和广宗一样,都是巨鹿的一个县,距离并不是太远,但那里从卢植领军的时候,就是汉军的粮草大本营,一直是有重兵把守。

    前不久董卓刚刚继任的时候,张角想趁其不备,命令管承领军去偷袭过一次,却遭遇顽强抵抗,最后大败而归。

    这件事刚刚过去没有多久,黄巾军们谈起此事还是心有余悸。

    “神上使,就我们这些人去吗?还有其他部队吗?”一名新兵看看四周,发现只有他们聚集在这里,试探地询问着。

    “只有在场的各位和我。”韩涛淡定地回应着。

    这句话一下让新兵们炸了窝,都露出了惊恐的神色。

    当时管承带领的是五千黄巾军的精锐,尚且遭遇惨败,现在却只有他们这几百新兵前去,那不是纯粹是去送死吗?

    韩涛似乎早就猜到这些黄巾军的新兵会有这样的反应,淡定地对众人说道:“各位兄弟,我们是要去奇袭,自然不需要太多的兵马!”

    但他的解释对于面前这些的新兵显得十分的无力,他们依然保持着惊惧的状态,毕竟他们中的大部分刚刚入伍不久,甚至有的人还一次战场都没有上过。

    “你们怕死吗?”韩涛大声地询问着。

    没有人开口回应,但他们脸上的表情已经给出了答案。

    “那你们觉得我怕死吗?”韩涛再次大声地问道。

    众黄巾士兵依然是面面相觑,只有一个胆子大的人回应着:“我昨天看到过神上使身上的伤,我们都敬重您是个不怕死的好汉!”

    “你说错了,其实我很怕死,甚至比你们在场的每个人都更怕死!可我现在还是要和你们一起去奇袭平乡,你们觉得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我有必要这样做吗?!”韩涛大声地回应着那个士兵的话。

    韩涛的这句话让在场的士兵们有了小小的触动,如果此行过于凶险,以他神上使的身份,的确没有必要亲自领军。

    “打仗打的是战术,是勇气,是头脑,是所有能力的综合展现!董卓的骑兵刚来的时候,厉害不厉害?不还是让管亥将军用几把镰刀就给破了?”

    “我们大家是新兵,但每个老兵,甚至将军不也都是从新兵过来的?谁生下来就会打仗?谁生下来就不怕死,不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吗?”

    “既然拿起武器当了兵,就早晚得有上战场的一天。我愿意舍命带着大家走出这一步,就看你们愿意不愿意相信我了!?”

    韩涛开始大声演讲,鼓舞着黄巾军新兵们的士气,听了他的话,众新兵的脸上的恐惧慢慢退去了。

    “神上使如此尊贵的身份,还愿意亲自带领我们去战斗,我们还有什么可怕的?!誓死追随神上使!”一名新兵率先振臂做出了回应……

    有一个牵头的,马上就得到了回应,黄巾新兵的情绪们被调动起来,一起振臂高呼,表示着韩涛誓死跟随效忠。

    韩涛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习惯性的微笑。他知道,他计划的第一步已经成功了……



    第188章 比对指纹

    

“既然兄弟们都愿意跟随我,那我也向大家保证,今晚的行动只要成功,必定重赏所有人!”韩涛大声地对所有人说道。

    “要是人死了,给再多赏金也拿不到啊……”尽管众人已经决定跟随韩涛,但听他提到赏金,还是有人提出了顾虑。

    “大家既然要跟我同生共死,那就是我赵裕的生死兄弟!我说过的话自然不会食言。今日就让我们大家歃血为盟,结为兄弟,我会把所有人的姓名、年龄以及家住何处都记录下来,出发前交到大贤良师手中。倘若有人今晚不幸遇难,也定会将赏金抚恤到他的家中手中!”韩涛赶忙说出了自己的方案,安慰着大家。

    随着说话,他的手一摆,两名亲兵抬了一张桌案过来,上面已经摆好了笔墨纸砚。

    韩涛知道黄巾军大多不识字,于是亲自拿起纸笔,让所有黄巾军士兵依次上前报出自己的名字,他将名字记录在纸上。

    每记录完一个人的名字,韩涛都要求他用几案上备好的匕首刺破手指,在旁边的酒坛中滴下指血,并在纸上记录的名字

    虽然古代还没有指纹识别的技术,但其实自汉代起就已经有了“画押”方式,所以众人对韩涛这个要求并没有太多疑议,按令执行。

    很快所有人的名字都已经登记完毕,而且也在纸上都留下了各自的指印。

    韩涛最后也在纸上写下名字,并按下了自己的手印,在酒坛中留下了指血。

    他将手一摆,亲兵们将准备好的酒碗分发给面前的众新军,并依次给每人都倒上了一碗血酒。

    韩涛看到所有人都已经端起了酒碗,这才举起手中的名单,先向众人展示一番,大声地对众士兵说道:“各位兄弟请看,所有人的名字我都已经记录清楚,绝无差错,请绝对放心。”

    展示完毕后,韩涛将名单收好,也端起一碗血酒,对着众兵士说道:“喝下血酒,我们就是兄弟,从此同生共死,今晚共创奇功!”

    韩涛说完,举起血酒一饮而尽,随后将酒碗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众新军纷纷效仿,也都喝下血酒后,将酒碗在面前摔碎,齐声高呼:“共创奇功!”

    韩涛大声宣布道:“各位在此稍待,我安排人为大家准备兵器、随身携带的干粮,和今晚突袭所用的一应物品。两个时辰后,我们出发前往平乡!”

    韩涛宣布完毕,转身大步走出人群,来到了还在外围观看的张宝身前。

    “神上使果然不一般,这一番话鼓舞士气的话,说得人热血。”张宝故意恭维着韩涛。

    “将军谬赞,时间紧迫,赵裕要赶紧去做出发的准备。大贤良师那里,我就来不及去告辞,就唯有请将军代为通禀了。”韩涛对张宝说道。

    张宝本来还担心韩涛要去向张角辞行,会被张角阻拦劝说,听他主动说到不见张角就走,自然是求之不得。

    “神上使放心,大贤良师那里,我自会去替你通禀,我们会一起备下庆功酒宴,恭候你得胜归来。”张宝顺着韩涛的话回应着。

    韩涛也不多说废话,向张宝一拱手,快速向着自己的营寨返回。

    时间有限,他要马上去开始自己计划的第二步,那就是比对所有人的指纹。

    从张宝提出要让韩涛处死这些新兵之后,韩涛就已经计划好了后面的每一步行动方案。

    前一晚和管亥、管承一起喝酒的时候,韩涛有意地不断套问两军的情况,也得知了之前管承战败的事情。

    他对此非常感兴趣,不断追问,将所有细节都了解得非常详细,并已经发现了董卓布防的弱点。

    对于董卓这个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韩涛自然是不会好印象。

    毕竟双方在某种程度上,还算是盟军,所以韩涛当时也没有想过要把这个秘密说出来。

    但现在既然要在黄巾军这边表现立功,韩涛自然也就不会再对董卓客气。

    按照历史进程,未来董卓是诸侯割据、乱世爆发的始作俑者之一,现在能有机会对他进行一番打压,甚至是提早将这个祸患除掉,韩涛自然是不会放过。

    所以他才做出了要亲自带领这些新兵去袭击平乡的决定,至少这样他在张角面前又立下了一份大功劳,可以进一步取得信任。

    韩涛安排所谓的记录名单,并且歃血为盟的目的就更直接,既然张宝帮他圈定了范围,他正好借这个机会明确那些潜伏的“间谍”身份,争取在这次一起外出行动的时候达成共识,就可以在返回张角大营后,一起开展后面的行动。

    回到营帐内,韩涛迅速取出暗藏的那份指纹拓印,开始跟手中名单上的那几个指纹开始尝试对比。

    毕竟是没有任何工具的辅助,也没有任何高科技的手段,单纯的是靠着肉眼去判断,其实准确性不高,难度极大。

    韩涛唯有尽量地让自己保持着冷静,尽量地观察着每一个指纹的基本形状。

    指纹通常有三种基本形状,分别是斗型、弓型和箕型。

    他在环首刀上发现的指纹是弓形,所以他用排除法,首先剔除了另外两种形状的指纹,再从余下的弓形指纹中,一一对比着指纹形成的纹路。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一个又一个的指纹被排除,却始终没有找到可以与之匹配的。

    当最后一个指纹被韩涛放弃的时候,他发出了一声叹息,这些指纹中竟然没有一个是和环首刀上的指纹一致。

    韩涛唯恐自己看得有疏忽不精准的地方,他先走到一边用清水洗了一把脸,并且闭眼让眼睛休息片刻后,又重新进行了一番比对。

    但最后的结果和刚才还是一致的,这些指纹当中就是没有他要找的人。

    韩涛无奈地发出了一声叹息,但随后也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

    他要找的那个人并不是新兵,而是已经在黄巾军当中潜伏了一段时间的老兵,甚至是已经取得了一定地位的人物……



    第189章 绣衣直指

    

这个结果显然是有点出乎韩涛的意料。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却没有找到他想找的那个人的线索。

    他本以为,对方和自己一样,也是刚刚潜伏到张角身边不久,可没想到他其实是一个已经潜伏了很长时间的卧底。

    不过冷静想一想,也能够理解。

    正月的时候,唐周向朝廷举报马元义,随后朝廷就展开了对太平道人的追捕。

    随后黄巾起义爆发,延续到现在已经是七月下旬,过去了大半年的时间。

    光是派出官兵和张角对峙作战也已经有了数月时间,或许从最开始抓捕太平道人,又或者是两军刚刚对垒的时候,就已经有汉军的“间谍”潜伏到了张角的身边。

    张梁没有去往洛阳之前的时候,更多的是他在出谋划策,指挥黄巾军的作战。

    张角都是藏身在幕后,想要找到他并不容易,那个间谍也就一直没有等到合适的刺杀机会。

    随着张梁在洛阳被杀,广宗、颍川的战局不断变化,张角不得不更多地亲自出来指挥作战。

    韩涛的到来,更是让张角直接出现在普通兵士面前的机会增多,让潜伏者感觉有了下手的机会,才会在近期频繁行动。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就是:这个人本身身手一般,又是孤身潜伏,所以不敢行动。

    那些武功稍好的助手,是因为董卓失利,导致汉军出现败势,才刚刚潜伏到了黄巾军内部,所以他们才在近期开展了行刺行动。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人显然才是所有潜伏“间谍”的首脑,现在他隐藏在幕后,并没有让韩涛借着这次机会找到,还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看来只能趁着进攻平乡的行动之前,尝试接触一下那些新兵中会武功的那几个人,进行一番试探,看看能不能从他们身上找到线索,然后尝试接触了。

    时间紧迫,韩涛已经不可能再采取其他的方式去展开调查,只能这样在心里安慰着自己,迅速将名单收起来,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营帐外传来了一个声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