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谍行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谍行天下-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开口骂了起来。

    “咱们要是事先知道了,肯定不会哭得那么真,就该被别人看出来,走漏消息了。荀先生肯定也是怕咱们绷不住,所以等咱们走远了,才让周仓给咱们信,让咱们安心。”玉儿向拉巴子解释着。

    “我不管,子真这个浑蛋,害咱们这么伤心,等他回来,我一定不会轻饶他!”拉巴子带着几分嗔恨地说着。

    “没错,等他回来,一定要好好收拾他!”玉儿也附和着。

    二女虽然嘴里说着埋怨和嗔怪的话,但其实脸上的表情早已经出卖了她们惦念韩涛的内心……



    第168章 深入虎穴

    

“阿嚏!”正靠在路边一棵大树下休息的韩涛,重重地打了一个喷嚏。

    他抬头看看远处的夕阳,心里默默地想着:按时间来看,拉巴子和玉儿应该是已经离开阳翟往山阳返回了,他们这时候应该是看到我留下的那封信了,估计是拉巴子发火再骂我了。

    拉巴子,对不起啊,不是我有意的要瞒着你,实在是这次我要做的事,太过凶险,要是提前告诉你,你肯定不会让我去做。但这是我现在想到了可以快速除掉张角的唯一办法了……

    时间回到了几天前的晚上,站在夜风里吹了一夜的韩涛,思来想去,觉得可以快速除掉张角的方法,除了行刺似乎再没有更好的办法。

    但他也非常明白,如果效仿张梁行刺皇帝的方式,自己绝不可能成功,所以他最终决定,用自己最擅长,也是最向往的一种方式,效仿西施和众多历史上有名的间谍手法——卧底!

    只要能够成功赢得张角的信任,来到广宗,留在他的身边,韩涛就有杀死他的机会。

    可是用什么样的身份才能赢得张角的信任,并且留在他的身边,才是最重要的。

    韩涛的脑海中闪过了《林海雪原》中杨子荣的影子,他就是利用“胡彪”土匪的身份,成功打入到威虎山内部,赢得了座山雕的信任,最终配合大部队一举剿灭了威虎山。

    韩涛仔细联想后,想到了赵裕,他的职位不高,处于广宗的张角等人应该不会认识他,自己可以冒充他的身份。

    有了身份,还有需要取信张角的信物,韩涛就想到了利用波才。

    波才被生擒之后,经过郎中的救治,已经醒了过来,但是他的神智却没有恢复,变成了痴呆。

    如果带着他一起走,既可以表现赵裕的忠心救主,还不用担心他会泄露自己的身份。

    但是,光有赵裕的身份和带着痴呆的波才,肯定还是不够,还需要一样可以取悦张角的东西,就好像胡彪当时带了一张“联络图”一样。

    可现在赵裕带什么去,可以取悦张角?

    韩涛瞬间想到的就是自己的人头。

    按照封谞的说法,张梁被斩杀的消息早已经传到了张角的耳朵里,自己作为擒拿张梁的人物,肯定是张角最为痛恨,也是最希望杀死的人。

    如果“赵裕”能够解救波才,再带着“韩涛”的人头返回,必定会受到张角的重赏。

    想好了方案,接下来就是要具体的实施。

    这个计划必须要绝对的隐秘,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样才能确保不走漏风声。

    韩涛悄悄地找到了荀彧,只向他一个人透露了自己的计划,让他带着众人跟随皇甫嵩一起前往广宗,未来与自己里应外合,对付张角。并且留给他一封信,让他等到绝对安全之后,才可以交给拉巴子和玉儿。

    韩涛的担心和玉儿的猜想是一致的,就是希望她们可以在众人面前演出真实的感觉,才能不被看出破绽。

    尤其对于封谞,他是必须要保密的。谁知道这个鼠首两端的人,会不会为了保命把自己出卖了,韩涛可不想冒险。

    至于随行的助手,韩涛想过带上黄忠或者文谡,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

    虽然两人的武功值得倚重,但他们的身份特殊,一旦“失踪”必定会引起怀疑。

    所以韩涛最终选择了没有告诉他们,只从义军营内带走了四个身手和头脑都比较不错,而且经过特工训练的部下。

    选好了人选,韩涛果断了采取了行动,他带着四名部下首先来到关押赵裕的牢房,用提前准备好的迷烟将看守迷晕,带走了赵裕和几个与他关在一起,顽固到底的黄巾军士兵,伪造出集体越狱的假象。

    随后,他们又如法炮制带走了波才。

    最后,韩涛将自己的衣服换给了赵裕,将他带到小院的房间内杀死,割去人头放在床榻上伪装成自己的尸体。

    韩涛之所以选择赵裕,除了他特殊的身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身材与韩涛比较接近,而且也是不到20岁的年纪,所以相互置换之后,没有太多的违和感,更容易让人相信。

    韩涛等人又将四个黄巾军的士兵也换上了义军的服侍杀死后,用刀将脸砍花,使人无法辨别身份。

    韩涛带着四名部下,完成了瞒天过海,迅速带着波才逃离了阳翟。

    此时,经过连日的奔波,他们已经进入了冀州的地界,离广宗已经是越来越近了……

    夜幕笼罩下的广宗的黄巾军大营,位于群山的树林之中。

    夜,黑得像看不到边、窥不见底的深潭。

    树林里一片漆黑,绝无树叶触擦的声音,也绝无夏夜的那种半明半昧的清光。

    高大的权丫狰狞张舞。枯萎丛生的矮树在林边隙地上瑟瑟作声。

    长大的野草在寒风中鳗鲡似的蠕蠕游动。蓁莽屈曲招展,犹如伸出了长臂,张爪攫人。

    急促的脚步踩在林中的落叶之上,发出“沙沙”的声音,伴随着头顶树梢树叶被风鼓动发出的声音,参差错落,时而如战鼓齐鸣,时而却有鬼语低吟,在这暗夜中,给这树林增添了许多的肃杀之气。

    穿过树林的正是身着太平教二号人物张宝,他匆匆来到张角的大帐之外,稍微整理了下衣衫,快步走进。

    张角身着道袍端坐在大帐正中盘膝运功,听到张宝走进睁开了眼睛。

    张宝急切地向张角汇报着:“大哥!有人带着波才回来了!”

    张角微微一怔:“带着波才回来了?什么人?”

    “他说自己是波才部下的一个屯长叫赵裕,他还说,他带回了韩涛的人头!”

    “韩涛的人头?!”张角听到这里,瞬间双目放光,“是那个害了三弟,并且献计火烧长社,导致波才大败的韩涛吗?!”

    “没错,这个赵裕说他救了波才,杀了韩涛,费劲千辛万苦才逃回到广宗的。”张宝向张角汇报着。

    张角听完张宝的话,反而冷静了下来,沉吟片刻,才开口说道:“好,你带他到中军大帐,我要亲自见见这个赵裕!”

    ……

    黄巾军的军营中,韩涛和四名部下,搀扶着痴呆的波才,捧着装有人头的盒子,跟随着领路的黄巾军缓步走向中军大帐的位置。

    韩涛努力地让自己保持着平静,他心中明白,真正的对决,将从现在开始拉开序幕……



    第169章 验明正身

    

伴随着中军帐内的一声传唤,韩涛和四名手下得到了进入的指令。

    他努力地保持着平静,用眼神向四个手下示意,让他们保持镇定,然后一起缓步走进了中军大帐。

    一走进中军大帐,韩涛就感到了四周透出的杀气。

    数名黄巾军的主要将领分列在大帐的两侧,现在都用带着寒意的目光审视着他。

    大帐正前方的主位上端然坐着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他身着杏黄色的道袍,身材消瘦,慈眉善目,颔下有几缕胡须,手中还握有一柄拂尘,若是在寻常街道碰上,这分明就是一个仙风道骨的道士。

    可韩涛知道,这一切不过是表象,这个人就是东汉末年乱世的始作俑者之一——太平道的教主大贤良师张角。

    韩涛走到大帐中间停下了脚步,随后恭敬地向着张角躬身施礼:“拜见天公将军!”

    因为此时是在军营之中,所以韩涛用的是张角另一个身份黄巾军领袖天公将军来称呼他。

    张角双目微睁,显得精神状态不是很好,上下打量着韩涛,微微点了点头:“你就是赵裕?!”

    “是,属下就是颍川郡渠帅波才帐下屯长赵裕!”韩涛朗声回答着张角的问话。

    张角听完了韩涛的回答,微眯着双眼看着他,又开始上下打量,不知道在思索着什么,却是一句话都不再说。

    坐在张角侧面,大约三十五六岁,体格健壮的一个汉子正是张宝,他见张角不说话,于是开口问道:“就是你救了你们波才渠帅,还杀了那个韩涛?”

    韩涛点头:“是!”

    韩涛摆手,他身后的一名手下捧着木盒上前一步。

    韩涛说道:“这就是韩涛的首级!”

    张宝一摆手,坐在旁边的一名黄巾军将领上前,从韩涛手下的手中接过了木盒,送到了张角面前,摆在了几案上,将盒子打开,让张角观看。

    张角只是微微抬眼看了一下盒里的首级,就摆手示意那将领将盒子盖好,随后又不说话了。

    那些黄巾军的将领看到盒子里的首级,却都按捺不住激动,有人开始低声议论起来。

    韩涛的名字他们都已经听过,数日前洛阳传回消息,得知张梁被擒斩首,抓捕他的人就是韩涛。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一向沉稳老道,喜怒不形于色的张角破天荒地大发雷霆,更是当众发誓,定要斩杀韩涛替张梁报仇。

    可谁也没想到,今天真的有人带回了韩涛的首级,张角却是如此的冷静。

    “阳翟现在有多少官军啊?”张角突然睁开眼睛,开口向韩涛询问着。

    “五万左右吧。”韩涛镇定地回答着。

    “能在五万官兵的地盘,单枪匹马杀了他们的主要谋士,还救出了波才,你很厉害呀!”张角阴涔涔地说道,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戏谑和怀疑。

    对于张角的怀疑和盘问,韩涛早有准备,他平静地开始回应:“救人和杀人都不一定非要凭蛮力,五万人也不可能随时聚集在一个地方,只要找准机会,做到这两点并不难!”

    韩涛的话显然让众多黄巾军将领难以相信,都开始低声议论着,从他们的表情和态度可以看出,他们都对此充满了质疑。

    “赵裕,你把当时阳翟到底发生了什么,原原本本地给我们大家说说。”张宝见张角又不说话,开口直接向韩涛询问着。

    韩涛点了点头,清清嗓子开始了讲述:“当日阳翟被官军所围,他们挖掘河道,断我城中水源。波才渠帅命我带领一百死士突围出城,前往汝南向彭脱渠帅求援。”

    “为了方便我突围,渠帅安排何曼将军与汉军对峙,吸引汉军注意。我等突围之时,未受太多阻拦,就顺利冲出,随后就日夜兼程赶到了汝南。彭脱渠帅得知阳翟有难,当即就带着三万人马亲自赶忙救援。”

    “可不料我们从汝南回来的时候,官兵提前在大鸿山布下了埋伏,我拼命想保护彭脱渠帅逃生,但还是没能做到。他死于乱军之中,我也只和几名亲近的兄弟逃生。”

    “逃生之后,我想回阳翟向波才渠帅汇报,但当时阳翟被团团围困,我根本没有突围入城的机会。而且很快官军就用计将波才渠帅骗出了城进行伏击。波才渠帅不幸被擒,何曼将军和城里的大部分兄弟全部战死……”

    韩涛深知绝对不能在自己的话语里掺杂太多的谎言,一定要尽量地用真实的经历做掩护,只在适当地的关键时刻,加上几句对自己的伪装,才更容易让人相信。

    “谁让你说这些了,问你怎么救人和杀人的?!”坐在张宝旁边的一名黄巾军将领,大声地催问着,他是张宝的亲信,名叫高升。

    高升一开口,其他黄巾军将领也都按捺不住,一起高声催问着。

    张角依然是双目微闭,一言不发,脸上波澜不惊,丝毫看不出任何的情绪波动,仿佛入定了一般。

    韩涛却丝毫没有被周围的声势吓住,依然镇定地接续往下讲述:“我猜测那些汉军取得大胜之后,必定要大肆庆祝,防卫会相对松懈,于是就潜伏在阳翟周边,寻找到时机,潜回到城中,并暗中探明了波才渠帅的关押之地,以及那韩涛的居住之所。”

    “我先和几个兄弟抓了几个韩涛手下的兵士,将他们杀死后,穿上他们的服装,伪装成他的部下,顺利地潜入韩涛的住所。在他熟睡的时候,潜入他的卧室,一刀将其砍死,拿下了他的首级。随后又用韩涛部下的身份,接近牢房,偷袭了守卫,才救出了波才渠帅。然后趁着夜色逃出阳翟,一路返回到广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