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是汉军主将之一的朱儁亲自迎战何曼,波才的心里稍稍踏实了一点,随后低声向身边的赵裕吩咐着:“你去东门做好准备,一旦这边开战,你就看准时机冲杀出去!”
赵裕拱手向波才施礼:“渠帅放心,赵裕一定不辱使命,带回援军!”
波才点头,目送着赵裕转身向着东门方向而去,然后转头又看向了城下的战场。
帅台上的朱儁挥动手中旌旗下令:“冲!”
伴随着朱儁的命令,前阵的汉军怒吼着,如红色巨流一般冲向了黄巾军的战阵。
当汉军进入到黄巾军的射程当中,何曼将手一摆:“放!”
站在前排的黄巾军弓箭手开始放箭,一波箭雨飞射向汉军士兵,带走了冲在最前面的数十名汉军的性命。
但这对于奋力前冲的汉军来说,并无太大的影响,在火红的洪流中连浪花都未泛起。
黑压压的汉军甲士如汹涌的潮水一般向前席卷,汉军军阵中,无数将校同时大吼:“举盾!”
无数汉军甲士举起大盾,缓步向前,黄巾军中大量的羽箭攒射而出,透过大盾、甲叶射进了汉军士卒的身躯,汉军冲锋的势头随之一顿。
但黄巾军的软弓对汉军并未有多大的杀伤,除了少数的人倒在地上外,更多的汉军依旧缓步上前。
两军相隔四十步,进入了最佳射程。
汉军弓弩手此时开始还击了,数波箭雨向着黄巾军的战阵射去。
相对于黄巾军,汉军的弓弩的射程和威力更加强大,尽管黄巾军前阵之中早已竖起大盾,但汉军射出的重箭之下,仍然不时便有人倒下。
两军相隔三十步,波才发出一声怒吼,阵中激昂的战鼓乍然响起。
黄巾军阵本来如龟甲一般的阵型顿时破开,前阵兵士挺盾出击!
汉军阵中也同时传来了响亮的步鼓。
汉军甲士齐声大喊迎着黄巾军冲锋,火红色的直线演变成了曲线。
转瞬之间,火红的洪流便撞上了黄潮。
在山呼海啸的喊杀声中,两军短兵相接,军卒凄厉的惨叫声此起彼伏,鲜血一阵阵迸发出来,锋利的环首刀和戟戈收割着战场上廉价的人命,惨烈的肉搏战开始了!
号角急鸣,战鼓通通,两军的士卒在血潭里疯狂地挥舞兵刃,在战场上搏杀争命!
汉军大营中的朱儁看到这一幕,也是暗自触目惊心,暗道这何曼不愧是黄巾军的悍将,部下兵士也是黄巾军的精锐主力。
在装备并不占优的情况下,能和汉军保持对等厮杀,已经足以说明对方的骁勇。
城楼上的波才看到战局的发展,也是极为的震撼,同时也感到了些许的无助:倘若不是唐周告密,导致起义仓促进行,多给他一些准备时间,让部队的装备再精良一些,他相信以何曼的彪悍,是完全有战胜汉军的实力。
可感慨归感慨,眼前的现实,却是双方的鏖战,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由于缺少了守城时地形的优势,在平原上作战,汉军的战术素养、完善的训练体系,和丰富的作战经验,慢慢地显现了出来。黄巾军死伤的人数开始逐渐地增加。
波才开始心疼手下的兵士,但此时还不能下达退兵的指令,他要给赵裕争取更多的时间,去冲出汉军的重围……
眼见己方出现劣势,何曼发出了一声怒吼。
一声苍凉的号角声突然在汉军阵中响起,黄巾军听到号角声,迅速向两侧让开。
何曼手持兵刃,从战阵中冲出,亲自加入了厮杀中。
他凶狠地向着面前的汉军兵士挥舞着武器,伴随着声声惨叫,一个又一个汉军兵士丧生在何曼手中。
主将身先士卒,而且接连斩杀敌兵,让黄巾军的士气瞬间提升,他们怒吼着跟随着何曼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冲杀……
此时,阳翟城的东门缓缓地打开了,赵裕带着百名死士,催动座下快马,向着城外不远处的颖水河边,还在挖掘河道的汉军冲去……
第147章 文谡立功
赵裕等人的速度极快,只是短短的几个呼吸之间,他们就已经冲到了颖水河边,挥动着手中的兵刃,向着丝毫没有防备的汉军兵士砍杀而去。
挖掘河道的汉军都是掘子军,本身就不具备战斗力,又事先都得到了皇甫嵩的交代,看到赵裕等人冲来,只是简单地抵抗了几下,就丢下手里的挖掘工具,四散着奔逃离开。
赵裕看到汉军逃走,也不追赶,迅速清点人数,百人只损失了几人,大部分还在。
赵裕指着停靠在岸边的汉军遗留的小船和木筏,大声向部下下达着命令:“快,牵马渡船!”
手下的兵士们迅速驱赶着战马上船,船不够用,有些人就直接坐上木筏,一起向着河对岸撑去。
颖水的河岸并不是很宽,很快赵裕等人就顺利渡河成功。
赵裕招呼着部下迅速下船上马,此时他们的面前是一马平川,再也没有汉军阻拦,他们向着远方飞驰而去。
阳翟城头的黄巾士兵看到赵裕远去,立刻向着北门方向飞跑,去向波才汇报,赵裕已经成功突围而去。
此时,阳翟北门外的汉军和黄巾军的战斗还在继续着,红潮与黄潮狠狠地撞击着,激起无数血花。
何曼冲入战阵,带起黄巾军士气发挥的爆发力已经慢慢消散,汉军又开始慢慢地控制住场面,占据了优势。
此时的汉军已经冲破了最前方的黄巾军的阵型,一队汉军正在疯狂地冲着何曼所在的主将位置。
迎接他们的是无数根带着寒芒的长枪和长刀,怒吼声从无数黄巾军兵士的喉咙中并发出来,他们拼死护卫着自己的主将,阻挡着汉军的冲击。
看到黄巾军的战阵被冲开,汉军大纛旗下的朱儁露出了喜色,原本只是演戏和对方厮杀,但现在却看到了斩杀何曼的机会。
毕竟那是黄巾军的主将之一,能将他斩杀,不但是大功一件,也可以进一步打击黄巾军的士气,那绝对是意外的惊喜。
所以他也不再留力,不断地下达着冲锋的命令,汉军将士如同潮水一般,不停前冲,去冲击何曼的黄巾军主阵。
可惜事实证明他却是小瞧了何曼,也小瞧了黄巾军,也忽略了信仰的力量。
何曼带的这批军士,尽皆是无比狂热信奉黄天的死士。
面对不断涌来的汉军铁骑,他们虽然恐惧,但已退无可退,唯有用血肉之躯迎上汉军的马队,守护着他们的主将。
城楼上的波才心疼地看着不敢下达撤兵的命令。
波才亲自抢过鼓槌,擂动着最大的一面战鼓,在他的带领下,城头的黄巾军不停地擂鼓呐喊,为何曼等人鼓舞士气。
终于,从东门赶来的哨兵跑到了波才的跟前,急切地呼喊着:“渠帅,赵裕屯长突破汉军的防守,渡河成功,已经远去了!”
波才听到这句话,终于长出了一口气,随后大声地下达着命令:“快,鸣金收兵,让何曼撤回来!”
伴随着波才的命令,城头上的呐喊和鼓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代表着撤兵的铜锣声。
苦苦支撑的何曼听到撤兵的命令,意识到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也清楚地知道自己低估了汉军的战力。
以黄巾军的战力,想要正面击败装备精良的汉军精锐,还是非常艰难。
“撤兵!”何曼大声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在他的指挥下,黄巾军开始有序地向着阳翟城门的方向撤退。
看到黄巾军开始缓慢地撤退,朱儁也马上下达了撤兵的命令。汉军犹如海水落潮一般,也缓慢地撤离了战场;
血红的夕阳映照着血染的大地,在落日的余晖下,两军士卒拖着疲惫的身躯,拖着各自的伤兵蹒跚着脚步缓缓回撤。
朱儁的大纛旗缓缓地向着汉军大营撤回,他心里惦记着,韩涛和曹操伏击的结果怎么样了……
……
此时的赵裕,带着部下的那近百名死士,策马疾驰,已经奔出了数十里的距离,远离了阳翟的战场和汉军的军营,一路狂奔,无论是人还是马,都已经疲惫不堪了。
赵裕刚想下令让部下稍作休息,眼睛看着前方却一下愣住:远处的地平线出现了一道黑线,随后渐渐清晰,竟然是一字排开阵型的汉军,人数足有千人。
赵裕大惊,迅速歪头向两边看去,发现两侧的平原上,也各自出现了一支汉军的队伍,也各有千人左右。
赵裕意识到不对,迅速向着部下下令:“不好,有埋伏,快撤!”
他率先带着部下,向来路飞奔,然后才奔出不远,他就不得不勒马停住,因为他的来路方向,也出现了一支千人左右的队伍,此时赵裕带领的这支突围求救的小队,已经被汉军团团包围。
韩涛、曹操提早带兵来到了这片区域潜伏了下来,专门等待着赵裕和手下疲惫之时,才率兵杀出,从四面将他们团团围住。
正对赵裕的汉军队伍中,冲出了一个彪悍的武将,他手持一对双鞭,厉声地大喝着:“下马受降,饶尔不死!”
他正是韩涛部下义军的队长文谡,之前的战斗,他更多是负责守卫韩涛、马原等人,这次人数处于绝对的优势,急于立功的他率先冲了出来。
赵裕自然不会就这样下马受降,他将牙一咬,从马鞍桥上取下了自己的长枪,催马向着文谡直冲而去,想着斩杀文谡,然后杀出一条血路再次突围。
文谡看到赵裕催马而来,却是心中暗喜:想着你这恶贼是来给我送功劳了!
文谡当即也催马挥鞭向着赵裕猛冲而去。
赵裕催马逼近文谡,挥动手中的长枪,向着文谡狠狠刺去。
文谡看到赵裕的长枪刺来,却是根本不加闪避,猛地抡起手中的双鞭,迎着枪头狠狠地抡砸了过去。
只听一声响,赵裕手里的枪被文谡狠力地一砸,竟然把握不住,直接被砸飞了出去。
文谡打飞了赵裕的武器,手中的双鞭不停,向着赵裕的肩头打去,一鞭将其打落到马下。
韩涛远远地看到文谡将赵裕打下马,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心里想着:也该轮到文谡立功受赏了……
第148章 快乐的刑罚
文谡将双鞭交到左手,飞身从马上跳下,右手从腰间抽出割鹿刀,抵在了赵裕的脖子上。
赵裕的肩膀被钢鞭击打,疼痛难忍,根本没有反抗和闪躲的机会,只能无奈地看着面前的文谡。
赵裕的部下看到屯长被擒,又看着四周不断逼近的汉军大队人马,自知没有取胜的机会,纷纷下马投降。
韩涛和曹操汇合在一起,两人看着赵裕等人,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夜幕降临,汉军大营内安静了下来,苦战了一日的朱儁部队已经早早休息。
朱儁和皇甫嵩在中军大帐内,等待着韩涛和曹操带回消息。
韩涛和曹操快步走进,曹操兴奋地说:“二位将军,子真猜得没错,波才果然是想派人去求援,已经被我们拿下了。”
韩涛上前,将从赵裕身上搜出的波才写给彭脱的亲笔信呈上。
皇甫嵩和朱儁接过信件看着,都露出了笑容。
“子真,现在有了这封信件,那就可以按你说的计划,去引诱彭脱了。”朱儁兴奋地说道。
“只是,要派何人前去彭脱送信?必须是个精明能干,且熟悉蛾贼习性的人才行,不然很容易被识破的。”皇甫嵩一时想不出合适的人选,为难地皱起了眉头。
“我有一个非常好的人选,这次送信的重任,非他无人可以完成。”韩涛回答着皇甫嵩,随后冲着大帐外喊着,“元福,进来!”
已经等候在大帐外的周仓听到韩涛的招呼,大步走了进来,来到韩涛的跟前,拱手施礼:“主公!”
韩涛对周仓说道:“元福,来见过两位将军!”
周仓恭敬地向朱儁和皇甫嵩行礼。
韩涛向二人介绍着:“此人名叫周仓,原本是张梁的部下,现在已弃暗投明,成为了我的部下。他在黄巾军中多年,熟悉黄巾军中的规矩和情况,由他代替赵裕去送信,最合适不过。”
皇甫嵩和朱儁看着周仓,都是连连点头,显然对于他的身份和形象都非常满意。
皇甫嵩开口说道:“周仓,此次前往汝南送信,责任重大,若能成功,自当记你首功!”
周仓拱手道谢:“谢将军!”
韩涛将波才所写的求救信交给周仓,然后叮嘱着:“元福,跟随你去的百人,都是我从部下中精挑细选,可以以一当十的猛士。你万事小心,一旦彭脱答应起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