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总之,在此之前,世人是无一人想到过这种印刷方法。

    这叫什么?

    这就叫聪明才智!

    只有像中丞相这种通天之智的人,才会想得出来这种方法快速印书。

    这时,众人无不对李阳的聪明才智,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李由当下就拍起了马屁:“大人真是才高八斗,聪明绝顶,出手不同凡响啊。竟是只从一个小小的印章当中,便能想出此等惊天地,泣鬼神的印刷之术,这等出类拔萃的智慧简直是空前绝后,无人可比,令人不得不仰视。这次能有幸参与这等大发明当中来,真是下官一生之荣幸,回家定要烧香祭祖,感谢先辈积下的阴德啊!”

    扶苏、萧何等人也点点头:“我们也是。”

    李阳摆了摆手:“本相说过多少遍了,做人要低调,要谦虚!”

    众人赶紧点点头,一副受教之色,心中无不感叹,中丞相为人之谦虚,世上无人能比啊!

    顶点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旷世奇才

    看到众人一脸崇拜的目光,李阳心里还是挺得意的。

    不过李阳知道,雕版印刷术虽然牛逼,但活字印刷术其实才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其实,李阳一开始也想直接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不过因为时间上的不允许,最后他还是选择了暂时用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必须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这比制作雕版麻烦了许多。而且,印刷的时候也还需要将这些单字的字模排列在字盘内,这对于印刷千遍一律的教科书来说,反而费时费力不讨巧。

    另外,活字印刷术,它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印刷的工人必须识字。这对于眼下的秦朝来说,亦是一个缺陷。

    而雕版印刷则不同,它非常符合教科书的印刷需求,一本教科书要印刷十万份,所以只要制作出一块雕版,任何一个工人,都能直接反复印刷。

    李阳算了一下,三本教材加起来有几百页,也就是有几百块雕版,只需几百名印刷工人,每个工人每天哪怕印刷一千页,三个月也就印刷出十万份来了,最后装订成册,每门功课的教科书都将有十万份。所以,在明年开春的时候,完全可以保证顺利推广义务教育。

    而且,以后还能利用这些雕版,继续印刷明年、后年、未来数年所需的一年级教科书。所以,在印刷教科书方面,雕版印刷术胜于活字印刷。

    对于李阳来说,只要雕版印刷术发明出来了,那么接下来的活字印刷术,只需提点一下,将作少府他们就可以松轻的去研究出来,完全没必要自己再去操心了。

    所以,李阳当下便对何章道:“这种印刷术,叫作雕版印刷术,优点是只需一块雕版,便能重复印刷无数次。非常的简单、方便、快捷,适合类似教科书这类大批量的书籍印刷。”

    众人点点头,他们已经看出了雕版印刷术,对于印刷教科书的作用有多大了,所以一个个都兴奋的道:“大人真是天资聪明,这种雕版印刷术,必将如同造纸术一般,震动天下,更是对我华夏文化,必将有着深远的影响,大人真可谓是功德无量啊!”

    这对于何章他们来说,这并不是在拍马屁,而是真心话。

    因为眼下的知识和文化,都是靠手工抄录,留存传播。

    而这就必然造成,知识资料,留存有限,所以无法广泛的传播。

    而有了这种雕版印刷术,那么以后知识资料的留存,就将不再是问题了。只要是好的知识,好的资料,好的文化,都可以制出雕版,然后大批量印刷,这可以大大的加快知识和文化的传播。

    试问,这世上还有什么能比这个发明,意义来的更重大的吗?

    这时,他们也终于明白,为何李阳之前会说,印刷术有着和造纸术一样的地位了。

    看来,中丞相真的没有骗人。

    就在大家无比敬佩李阳的时候,李阳却开始嫌弃雕版印刷术了,道:“其实,雕版印刷术也有着它的缺点。”

    大家一听,不由苦笑。

    中丞相就是中丞相,雕版印刷术的作用,都将要影响这个世界了,他居然却对此还感到不足。

    这时,就听见李阳道:“雕版印刷术,因为每块雕版都是固定的,所以只能印刷同一份资料,若要印刷其它资料或书籍,就得重新雕刻新的雕版。所以,并不灵活。”

    萧何道:“这有什么,要印刷其它书籍,重新制作雕版就是了。”

    何章等人也连连点头:“是啊,它已经是这世上最先进的印刷术了,大人又何必自我苛刻。总不可能,这些雕版可以自由变换文字吧!”

    李阳点点头:“你说的没错,其实本相确实还懂得一种更先进的印刷术,它可以自由变换文字。”

    嘎!

    众人直接一个趔趄,差点一头栽到地上去。

    “大……大人,你说什么?你还有一种能自由变换文字的印刷术!”

    顿时,几个人一脸震惊的望向李阳,简直惊得说不出话来。

    雕版印刷术已经足够震惊世界,将对华夏文化带来重大的影响了,他竟然说还知道一种比这更先进的印刷术……

    造孽啊,这家伙还是人吗?

    萧何等人顿时有了一种自卑感,跟李阳一比,自己等人好像就成了渣渣般的存在。别说跟得上人家的见识和智慧,就是触摸都触摸不到啊。

    李阳可不知道这些家伙被虐了,点点头道:“本相懂得另一种印刷术,叫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众人一听这个印刷术的名字,就感觉到了它的高大上。

    李阳点点头:“没错,活字印刷术,其实说起来也并不复杂,就是先制出一个个的文字模,然后按照需要印刷的内容,把需要的文字模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如此一来,无论要印刷什么内容,都可以灵活印刷了。是不是比雕版印刷术更先进?”

    话落,抬头一看,只见萧何等人都像见了鬼似的,一个个瞪着一双牛眼看着自己。

    萧何等人是真的惊呆了!

    他们已经完全无法理解,大家同样都是人,为什么李阳就可以这么的聪明绝顶。

    这才刚刚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接着竟是又想出了活字印刷术,而且这种活字印刷术,其精妙程度,又是如此的惊天地,泣鬼神。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字模,就可随时拼版,印刷一切想要印刷的书籍!

    我的天啊!

    中丞相简直就是盖世无双,无与伦比的旷世奇才啊!

    当上,众人无不倾倒。

    李由赞道:“大人真是旷世奇才,智慧卓绝,奇思妙想运用的更是出神入化,随便想出来的一个点子都是那么的惊天动地,影响着华夏文明的发展进程,世上任何赞美之词,都不足以用来形容大人的经天纬地之才。总之,下官对大人的景仰之情一直都是有如滔滔长江之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啊。”

    众人也再次点点头:“我们也一样。”

    对于这群马屁精,李阳也是无言以对了。

    摆了摆手,道:“马屁就不用拍了,如今印刷术已经告诉你们了,接下来教科书的印刷事宜,就交由何章你全权负责了,萧何你教育署也帮忙监督啊,教科书事关重要,不容有误。”

    “喏!”何章和萧何等人立即领命。

    沉思了一下,李阳又道:“还有活字印刷术,何章你以后可以着人慢慢研究,字模可以用硬木,如果能用铜制出字模来,那就更好了。”

    何章一脸兴奋:“等匠人完成了教科书的雕版,下官便让他们继续尝试活字的字模。”

    李阳点点头,活字印刷术其实也并不困难,他相信将作少府应该能很快发明出来。

    印刷之事,终于搞定,李阳也终于松了口气,接下来就等着雕版制出来,开始印刷了……

    “中丞相,可算找到你了!陛下章台召见!”

    就在李阳准备回相府的时候,这时,宫里的刘喜找了过来。

    “陛下找我?”李阳一愣。

    刘喜点点头:“正是,中丞相这就随我进宫吧!陛下正等着呢。”

    李阳好奇道:“不知陛下找我有何事?”

    刘喜摇摇头:“这个……下臣倒也不知。”

    好吧,李阳只好随刘喜,朝章台宫赶了过去……


………………………………

第一百六十三章 你是谁?

    不多久,李阳随刘喜,来到了章台宫。

    皇帝二话不说,直接将左右屏退,整个殿中只有嬴政和李阳二人。

    这让李阳有些看不懂了,心中有些好奇,嬴政这逼这是要和老子商量什么机密大事吗?

    “陛下,找臣过来有什么事吗?”李阳出声询问道。

    嬴政指了指自己的身旁,示意李阳坐到他的旁边,同时道:“李阳啊,你自入朝以来,算算时日,已有一年了,功绩赫赫。”

    “都是陛下的雄韬伟略,运筹帷幄,臣不敢居功。”李阳嘿嘿地笑了笑,坐到了嬴政的身边。

    嬴政虽然知道李阳这是在拍他马屁,但还是很受用的,笑了笑,道:“新法、轻徭役、倒赵高、解饥荒、招标制、平暴乱,如今更是又有民族融合五策,即将解决大秦北方之大患,这一年来的诸多功绩,冯去疾和李斯二人十余年加起来之功绩都不可比啊。”

    李阳有些诧异,嬴政今天这是怎么来,把本屌叫过来,屏退左右,就跟我说这些功劳的?

    这逼不会现在就觉得本屌功高盖主,要除掉我了吧!

    李阳一想,不太可能,自己这点治世功劳,虽然亮眼,但是却毫无兵权,根本不足以对皇帝产生任何的威胁。

    当下,李阳便道:“谢陛下夸奖,其实臣能干出这些事情来,都是因为陛下的信任和支持,要不然就是新法都不可能实施,就更别说可持续性发展及招标制这些颠覆古今之政策了。”

    嬴政一笑:“平时可不见你这般谦虚啊,不过这些赫赫功绩,是你的便是你的,朕是想不出你这些治世之策啊。”

    说实话,嬴政是真的很佩服李阳的治世之能,这才一年时间,整个秦国已经是焕解决了几大难治之患。

    此前,秦国最大的难疾,自然就是徭役带来的疾苦了。

    身为一国之君,嬴政并非是昏君,天下的疾苦,他自然是看在眼里,甚至也明白天下之人为何痛骂他是无道暴君。

    这一切,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徭役苦秦久已。

    但是,作为秦国的君王,嬴政也是有苦难言,明知徭役苦秦,明知世人痛斥,但是他不得不继续这么做。

    长城能不修吗?

    不修长城,中原就将尽在游牧民族的马蹄之下,任他们侵袭抢夺,来去自如,介时不仅是边疆,就连整个中原都将是永无安生之日。

    边疆之乱,这日不解决,大秦就永远也别想着发展,永远也别指望可以有太平日子。

    所以,就算是被世人唾骂,就算是明知徭役给秦国百姓会带来的苦楚之大,嬴政还是得背天下之人,以举国之力修筑长城。

    因为只有长城,可稳保中原之太平。也只有天下太平了,方可开始打造一个兴盛的大秦帝国。

    说起来,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天下百姓能有更美好的生活。

    这是嬴政的理想。

    只不过,世上没有一人能理解他的苦心。

    也正是因为徭役繁重,给秦国带来了诸多严重的问题。

    以至于严重到田地无人耕种,国库空虚,民不聊生,整个大秦乱象频生之危局。

    而就在这种局面之下,李阳的一条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直接将病入膏肓的大秦,扭转乾坤。

    轻徭役,改招标,彻底的解放了苦秦。

    而今日早朝上的融合五策,更将是彻底解决游牧民族之患,天下大定在即,太平即将来临,嬴政真的是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此生都担心达不到的目标,这一年时间就被李阳轻而易举的做到了。

    甚至说李阳挽救大秦于危难,都一点也不为过。

    大秦拥有此人,完全可以说是大秦之幸。

    在嬴政的心里,李阳之才,从古至今,都无人可出其右。

    虽然嬴政对李阳的才能,无比之佩服,但是也正是在这些赫赫功绩之下,他对李阳是越加的感到好奇了。

    因为从李阳这一年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的认知,才学,见识,给嬴政的感觉就是,已经完全超越了当今的任何人,就好像天外之神仙,完全不是这个世界里的凡人。

    是的,在嬴政看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