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这一次韩信真的靠五百人,就平定了几万人的乱贼,还夺回了城池,这就证明了他有孙膑在世的用兵之才能,皇帝自然会重用于他。而此时,正好京师卫戍中尉一职有缺,还不就正好填补上去了?

    想到这里,众人是面面相嘘!
………………………………

第一百一十章 回家

    司马欣的话,虽然全是猜测推断,但是大家却觉得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如果真如司马欣说的那样,那这个李阳的权谋心机就太恐怖了!

    原本在大家眼里,他就是一个为人轻狂嚣张的得志青年,现在却突然发现,这人的心思,竟如老狐狸一般深谋老算,是个人都会有一种倒吸一口凉气的感觉。

    章邯也怔了,过后才道:“就算他想谋京师卫戍中尉一职,那也得看他有没有那个本事,如果真的靠五百人能荡平反贼,陛下让那个韩信掌执京师卫戍中尉一职,我章邯也是心服口服。”

    众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在军伍当中,他们佩服的不是权谋之道,而是用兵之道,如果韩信真的能做到大家都做不到的事情,大家自然无话可说。

    当然,如果军政寺的这番谈话,若是被李阳听到的话,肯定会吃上一惊,对司马欣更是会无比的诧目。

    因为,司马欣的这番猜测推断,竟然全部说对了!

    是的,李阳之所以要接受这个挑战,为了减少大秦军民的伤亡人数,这是一方面,其实更深层的原因,就是为了图谋京师卫戍中尉一职。

    带几万人,让韩信去平乱,胜之,亦是小功。

    只有带五百人平乱,方显韩信兵仙的军事才能,让皇帝诧目,委以重用。

    为了日后布局世界的战略大计,军队当中,必须要早早的布局一枚自己的棋子,以后才好为我所用。

    日前,御史台官员弹劾自己官商勾结,就是最好的例子。

    无论你掌执多大的权力,只要手里没有忠实支持你的人,一切高高在上的权力,都如同是皇帝的新衣,李阳现今看似执掌律政大权,实则什么都没有。所以,要想让以后自己的理想得以实现,无论律政还是朝政,亦或军政,都需要布局上自己的人,如此以后自己的策略,方才不会沦为空谈。

    这对李阳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这次出兵平乱,这种涉及用兵打仗的事情,在李阳看来,就是最为值得去争取把握的,一次布局全盘的大好机会。

    只要能荡平反贼,韩信这个自己人,就算是在军政体系当中立足了。

    这么好的机会,李阳怎么可能不要呢?

    当然,如果真的去和武将们争功,那又显得太有企图心了,所以吹点牛逼,看上去像是在和章邯斗气,倒是可以欲盖弥彰。

    只不过,李阳恐怕做梦都料想不到,自己的这个心思,连冯去疾他们都没人看出来,却会被一个武人给看出来了。

    其实,历史上的司马欣,虽然不像蒙恬、章邯等人那样出名。

    但是,他确实是一个不简单的人。

    可以说,断送秦朝,也有他的一份。

    在原本的历史上,司马欣辅佐章邯作战,巨鹿之战战败后,章邯、司马欣、董翳投降项羽,秦灭亡后,由秦人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获得关中之地。分别为雍王、塞王、翟王,号称三秦。

    而为何司马欣乃章邯的一个副将,后来投降项羽后,会和章邯齐名呢?

    其实,章邯投楚,就是司马欣搞的鬼。

    历史记载,司马欣一直是章邯的亲信,巨鹿之战以后章邯连败之际,章邯派司马欣至咸阳见赵高,但司马欣没见到赵高,自己跑了回去告诉章邯,说赵高要杀你。章邯前有虎后有狼干脆投降了,就这样把秦朝断送了。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巨鹿之战以后章邯连败之际,楚方通过曹咎私下联络了司马欣,制定了逼反章邯的计谋。因为尽管章邯屡战屡败,可是手下还有二十多万劲旅,项羽要想彻底击败狡猾善战的章邯非常困难。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师,是最好的选择。

    司马欣为项羽得天下立下了大功,因此得以名列诸侯。

    章邯带二十多万劲旅归降后,项羽坑杀全体秦军,只留下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这也侧面说明章邯之降不是那么简单。

    由此看来,司马欣这个历来为人忽视的人物,其心机亦是极为的深沉,直接把章邯及整个秦朝最后的二十万秦军全给坑死了!当然,秦朝也就是在这一刻,才真正的算是完蛋了。

    …………

    经过连日的行军,数日后,李阳带着五百羽林军,终于是进入了大江流域。

    李阳并没有选择直接去会稽郡、沛郡、泗水郡平乱,而是直接进入了东阳郡。

    是的,就是他自己的封地。

    其实,东阳郡、会稽郡、沛郡、泗水郡,都是相邻的,用后世的话来说,都是属于江苏省的管辖范围。

    东阳郡守王又贤,得知中丞相李阳,此次亲自挂帅平乱,会从自己所属之郡的淮阴县路过,早早的就带着郡中属官,去到了淮阴县,于城外恭迎。

    淮阴县的百姓,更是自发的清扫城中道路,聚于城外等候他们的阳侯大驾,一睹这位恩人真容。

    在东阳郡的百姓心里,他们对李阳都是心怀感激之情的。

    东阳郡,作为李阳的食邑封地,李阳不仅免了他们东阳郡百姓三年的赋税,而且此次饥荒,更是推行工程招标新政,以商人振灾,救活了他们当地的百姓。

    如今,家中男子都去往了工地务工,而他们这些老弱妇嬬们,则得到了商人预付的钱粮,得以活命。

    如此大恩当前,得知阳侯将至,怎能不夹道恭迎呢?

    淮阴城外,已是聚成了人山人海。

    忽然,不知是谁,遥指前方大叫一声:“快看,来了,阳侯他们来了!”

    顿时,无数人都赶紧举目朝着远处遥望过去……

    只见,在远处的山丘后面,一簇黑影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当中。

    随着那簇黑影越来越近,大家渐渐听到了震天动地的马蹄声,放眼望去,一群黑旗黑甲的洪流正朝这边涌来。

    再待得那阵洪流更近些时,众人便看见在那道黑旗黑甲的黑色洪流的最前面,一道白影份外引人夺目。

    此人身着威风无比的盔甲,骑着一匹白驹,腰配铁剑,犹如天之骄子,威风神气。

    众人惊艳之时,这群羽林军阵便至。

    顿时,僵绳收紧,马嘶齐鸣,几百人组成的骑兵羽林军方阵,停在了众人的面前。

    这些羽林军,因为身上的盔甲跟边军与各地驻军有明显的区别,不仅盔甲玄黑厚重,显的更加的威武,而且他们的头盔下面,还有一块黑铁面具,玄黑的面具狰狞恐怖,看上去就让人胆寒,犹如地狱当中跑出来的魔鬼。

    加上他们的头盔上面,还有一根长长的羽毛,一个个看上去根本就不像是兵士,反而就像是一大群威武赫赫的将军方阵。

    总之,这些从没见过羽林军的百姓们,都是被这种肃杀气息,镇得噤若寒蝉。

    倒是这些魔鬼一般的方阵面前,那位英俊的白马小将,倒是让人感到一丝温和之气。

    大家知道,这位白马小将,就是威名赫赫的大秦中丞相,阳侯。

    “东阳郡守王又贤,参见中丞相!”

    王又贤见到了李阳,喜笑颜开,赶紧拱手躬身一礼,恭迎道。

    其身后的郡吏和淮阴县吏,亦纷纷躬身一揖:“参见中丞相。

    “淮阴百姓,恭迎阳侯!”

    数万百姓,亦拱手躬身,一起齐呼,声势震天!

    李阳听到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心中也是无比的激动。

    在自己的食邑封地,能得到百姓们如此热烈的恭迎之礼,李阳还是十分感动的。

    自己这次也算是“回家”了!
………………………………

第一百一十一章 调兵

    看着眼前无数出城相迎的百姓,做为一个穿越者,李阳心情澎湃之余,又感慨良多。

    大秦之所以穷,其实军功爵位就是其中最为至命的原因。

    虽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取消了分封诸侯的制度,除了侯爵以外,其它爵位只食俸禄,没有封邑,但是经过了上百年的战争,特别是统一六国的战争,获军功爵位者无计其数。

    比如秦国“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当中最低的等级“公士”,只需斩获敌人甲士首级一枚,就可获得“公士”爵位,而且还可获得田一顷,房一间,仆人一个。

    而这些军功爵位者,就成了大秦最致命的负担。

    他们不但有田,有房,还有仆人,平定天下后,更有俸禄。

    所以,自秦一统六国后,数十万的军功爵位者,便不事生产,成为了秦国最大的地主阶级,既食国家俸禄,又剥削底层佃农。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根本就不再军队服役了,可以说,秦国的赋税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养着那群有军功爵位的新贵地主阶级。

    后世,因为国力强盛,可负担几百万的体制内退休人员,尚使社保大有亏空,何况这个年代的秦国,就更是犹为的困难了。

    特别是自己这种侯爵,更是直接将一郡之地的赋税,成为了私人财产。

    可以说,秦统一六国后,是民穷,国穷,反倒是数十万立了军功爵位的新贵们,和以往的老秦士绅贵族们,一个个过得逍遥自在,富裕无比。

    这也是为何,巴家酿的白酒,价高亦是畅销抢手,因为秦国虽穷,只是因为一国之财富尽入了这些新贵和旧士族的手里了。

    李阳知道,要想让秦国真正的强盛起来,光靠轻徭役是不行的,还需斗地主,分田地,把眼下的土地私有制,改成国家公有制,搞土地承包的发展路线方可。

    当然,这个眼下是不可能轻举妄动的,因为这个牵涉到了权贵们的利益了,一但轻易改革,可能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所以只能一步一步来。

    以往的立公法,废连坐,轻徭役,这些改革都没有动任何权贵们的利益,所以哪怕冯、蒙两家欲压制李阳,但亦会支持这样的新政,原因就是这样的新政对他们的利益没有丝毫的损害。

    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李阳在心中叹了口气,然后将心中思绪压下,回头笑着对王又贤等人拱手,亦对无数百姓拱手:“诸位,此次本相领兵平乱,途经此地,多有打扰了!”

    众人回道:“阳侯出兵平乱,我等之福!”

    李阳很高兴。

    看,这就是民心啊!

    此时因为实行了工程招标,对于这些本为饥民的百姓来说,他们的心都是向着秦国的,希望天下太平的。

    如果没有实行工程招标,他们都没有活路的话,估计民心则不是这般样子了。

    有一个人,心中的激动澎湃之情,可一点也不比李阳小,此人自然就是韩信了。

    此是淮阴,正是他的老家。

    离开时,他是被人冷眼,受人唾弃,甚至还被一个卖猪肉的地痞欺负,让他钻胯受辱。而今,他却跟随在中丞相的身边,成为了此次平乱的大将。

    哪怕只有五百兵,但如今能以这种身份姿态回到故乡,他心里还是有着难以按奈的激动和骄傲。

    这时,王又贤向前几步,来到了李阳的身前,笑道:“大人一路辛苦了,后续大军之营房,大人欲设在城中还是城外,下官好命人前去安排。”

    李阳大声道:“此次本相入城只是稍作休息,不会久留,三万铁骑尚在后方直取沛县,所以不劳烦王郡守了。”

    李阳说起谎来,那也是慷慨激昂,振奋人心。

    当然,这个谎言也是和韩信一早就商定好的。

    没办法,眼下难免有反贼的耳目,而自己就五百人,这要是被反贼知道了老底,那就真的什么都做不了了。

    众人听到此次平乱,来了三万铁骑,无不人心振奋。

    王又贤点点头:“哦,既然大人已有安排,那下官便不再多问了,大人这便随下官入城吧!”

    当下,百姓纷纷自觉的让出了一条大道,迎李阳进城。

    李阳带着五百羽林,纷纷下马,牵着缰绳,在百姓们的夹道欢迎之下,朝淮阴城走了进去……

    就在进城之时,果然,有当地人一眼认出了韩信,不由众人惊诧无比,一位妇人对身边的老妇道:“王婆,你快看啊,那人不是韩信吗?他……他当将军了!”

    那位婆婆老妇人,看见韩信,亦是整个人都无比的激动,招着手唤道:“韩信,韩信,你是韩信吗……”

    韩信听到老婆婆的声音,转头看去,顿时一愣,接着便赶紧朝老婆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