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冯去疾。

    他现在是真的被李阳惊地目瞪口呆了。

    为什么每次大家以为这个家伙要完蛋了,他却总能起死回生,转危为安?

    而且每次的结果都是叫人大跌眼镜,这是人干的事吗?

    每个弯都转得这么急,有没有考虑过大家的感受!
………………………………

第八十三章 太贱了

    PS:看了很多人的评论,有部分读者将新法废连坐,与诛族罪一概论之,不得不解释一句。

    其实连坐和诛族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连坐是普通刑律,比如一人犯法,同一个队伍,或邻居不管知情与否,都要受到牵连受罚,这就是连坐。而诛族,这是属于谋逆、造反之类的大罪,而且是死罪,只诛杀犯人亲属,不责周围的邻居之类的,或不责同一个队伍里的其它人。

    这就是为什么新法废连坐,并不妨碍诛九族或夷三族。废连坐,说直白一点,就是让法律更公平,诛族罪是为了让人不谋逆造反,两个概念。

    还有夷赵高九族之事,虽然他是皇族,但只要往上三代,跟嬴政不是同一条支脉的,对嬴政来说,灭了赵高那条支脉,根本就不会放心上,要知道历史上的胡亥,连自己二十多个兄妹都能杀光。

    ………………

    书归正转!

    赵高倒台,胡亥被贬,此事自然是震动朝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更让朝野上下感到惊愕的是,做到这一切的人居然是一个年不过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刚刚入朝的中丞相李阳是也,这简直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就连咸阳城的商人,巴适听闻到这个消息,都是惊得目瞪口呆,感叹一句:“公子之智谋手段,真是深藏不露,其心思之深,不可测也!”

    每个人都知道,赵高不同于李斯、冯去疾等外臣,赵高是宫里的近臣。

    历来,无论在哪个皇帝的眼里,外臣始终是外臣,而宫中身边的近臣宦官,却是真的当成了自己最为值得信任的人。

    一个刚入朝的外臣,在朝中毫无背景,更无深厚家世,却将皇帝身边秉笔兼监印的宦官赵高给打倒了,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二十二岁入朝,拜相封侯,开府变法,成为自古以来年龄最小的丞相。

    入朝不足半年,一举打倒赵高一党,结束秦朝储君之争。

    这一事件,载于史册,后世史称“弹指定储位”,被后人津津乐道,由此编成的戏文更是版本众多,令后世无数人称赞李阳的足智多谋,及其神机妙算之本事。

    当然,这一“弹指定储位”历史事件,更是千年后,秦史正剧的必演桥段,中学生历史答卷上必考之试题,甚至很多网络小说作家们,还将主角穿越成赵高,试着与历史中的李阳斗法,以博小说之爽感。

    当然,后世的这些事情,李阳是不可能知晓的。

    此时的李阳,除掉了赵高后,倒是一时朝中无人敢招惹他了。

    赵高厉害吧?

    厉害到连冯去疾和蒙恬联手都无法打败的人,最后还不是栽在了李阳的手里了?

    这个时候,谁要是还敢轻易的去招惹李阳,这不是脑残就是大傻逼!

    中丞相府。

    “太傅,学生扶苏,谢太傅替大秦除去奸臣逆贼!”

    李阳散朝后,前脚刚回到丞相府,后脚扶苏便赶了过来,对着他便拱手深深一揖。

    经此一役,李阳在扶苏的眼里,已然是当成了神一般的存在。

    之前,李阳立新法,轻徭役,发明造纸术,在这些方面反映出来的治国才能,就已是让扶苏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了,如今这次和赵高一役,在扶苏更是对他佩服到了极点。

    在他扶苏的心里,已是完全的将李阳奉若神明一般膜拜了。

    弹指之间,便叫赵高灰飞烟灭……

    这句话,日前听到自李阳口中说出,自己还以为那只是他喜爱吹牛皮说的一句玩笑话罢了,可是,事情的结果真的是如他所说的那般,直接一个将计就计,就将赵高这个奸臣逆贼给铲除了,这世上简直就没有谁能比他更厉害了。

    心中震憾,扶苏看向李阳的眼神,都变得高山仰止一般,带着满满的仰慕。

    李阳笑了笑,道:“谢本相替大秦除奸臣?怎么……难道就不谢本相替殿下你赢得了这盘储君之争的棋吗?”

    扶苏一笑,赶紧再次一揖:“学生自然亦是万分感激!如果没有太傅,也许将来的大秦江山,说不定就会落入亥弟与赵高这些人的手里,他们连弑父、弑君之事都敢做,大秦若是落入他们手里,大秦危矣。”

    说到这里,扶苏一脸敬佩的看着李阳,道:“好在太傅您料事如神,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今日竟是将他们的狼子野心一一揭露,更是一举将他们铲除干净。学生此刻,对您的敬仰那真是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犹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也!”

    一旁的李由翻了个白眼,扶苏这货竟抢了自己的台词,于是只好赶紧也道:“俺也一样!”

    “…………”李阳一脸黑线。

    这两个家伙,越来越贱了!

    完全到了不要脸的地步……

    李阳反手就……又是一个爱的抱抱,夸道:“不错,殿下也学会拍马屁了,说明你这段时间还是有长进的,不似以前那般死板了。哈哈……”

    扶苏嘿嘿一笑:“都是跟李由学的。”

    李由骄傲道:“我是跟中丞大人学的!”

    李阳一愣,这么贱也敢说是跟自己学的,那岂不是在说他李阳其实比他们更贱?

    想到这里,李阳脸一沉,指着李由,道:“你,罚你中午不得吃饭!”

    李由都傻了,问道:“大人,这……为何啊?”

    李阳道:“你那么贱,也敢说是学的本相,不该罚么。”

    “…………”李由都震惊了!

    这都什么狗屁理由啊,神经病啊,简直就没天理啊!

    一旁的扶苏却是笑得捂起了肚子,这家伙拍马屁,结果拍得连午饭都没得吃了,这确实让人忍禁不住想笑。

    然而,这时……

    李阳觉得扶苏笑的也太贱了,于是道:“你笑什么,跟他一丘之貉,中午也别吃饭了!”

    “…………”

    扶苏的表情瞬间凝固。

    …………

    与此同时,冯府。

    冯劫散朝回到了家,难掩心中的兴奋和激动,找到父亲冯去疾道:“父亲,这下好了,赵高一党尽皆铲除,胡亥亦被贬为平民,长公子的太子之位指日可待……”

    话还没讲完,冯劫却是一愣,因为他发现自己的父亲,并无半点兴奋和高兴的样子,反而是眉头紧锁,满脸的忧色,似有什么难言的心事。

    “父亲,今日赵高、胡亥尽除,父亲为何不喜,反忧?”冯劫皱眉问道。

    冯去疾抬眼看了一眼冯劫,眼中带着深意,叹气道:“你真的就这么开心?”

    冯劫一时问得一头雾水,道:“父亲和蒙恬将军,与赵高明争暗斗多年,如今赵高一党终于除去,难道这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吗?”

    冯去疾略有失落的叹了口气,苦笑道:“冯儿啊,你还是太过天真了。”

    冯劫懵了!

    完全就搞不懂这是个什么情况。

    见冯劫一头雾水的表情,冯去疾也不多绕弯子了,直言问道:“为父问你,李阳此人比之赵高,谁智高一筹?”

    “自是中丞相智高,中丞相发明造纸术、风筝,还有前些时日想出来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皆说明中丞相此人智慧卓绝,有着通天之智啊。”冯劫当即答道,眼中还带着几分崇拜之色。

    冯去疾又道:“李阳此人与之赵高相比,谁计高一筹?”

    冯劫想了想,又答:“论计谋心思,在此之前,儿定会说中丞相与赵高完全不可比,可今日之事……儿敢说,中丞相之计谋心思,深不可测,甚至过于赵高之老谋。”

    答完这两句话,冯劫更是不解了,问道:“父亲为何问儿这些?”

    冯去疾道:“既然你如今也知道李阳他不仅智高于赵高,心计亦甚过赵高,那赵高于我等来说都如此难以对付,这位中丞相,岂不更难?”

    冯劫蒙了:“对付中丞相?”

    冯去疾道:“待它日长公子继位后,军政谁来掌,军或许蒙恬是志在必得,那这政呢?还会是我冯家吗?你有想过此事吗?”
………………………………

第八十四章 任重而道远

    冯劫怔住了!

    他这时方才明白,夺储之役大胜,父亲为何会不喜反忧。

    因为在李阳没有出现之前,为了助扶苏坐上太子之位,冯蒙两家联手与赵高明争暗斗,甚至为此与赵高结下了死仇,不管最终谁胜,败的一方必死无疑。

    而冯、蒙两家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不久的将来,秦国的军政之权力。

    蒙家,三代秦将,蒙恬作为军系领军人物,又是扶苏的兵法老师,只要助扶苏争得储君之位,将来待扶苏登基之后,秦国之兵权,自然是由蒙恬执掌无疑。

    而他们冯家,父亲冯去疾官拜右丞相,领百官,执掌朝政,只要助扶苏夺得秦国储君之位,这将来朝政这块的百官之首,自然依旧将是他们冯家的。

    毕竟冯劫眼下已官拜御史大夫,乃上卿之位了(相当于副丞相),将来成为下一任的秦国右丞相,亦是板上定钉的事。

    按照以前的想法,李斯虽是左丞相,但因其并非是扶苏的人,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将来必然不可能对冯家构成任何威胁。

    而李阳,虽然位居中丞相,还是扶苏的老师。可是,此人毕竟年纪尚浅,加上朝中毫无背景,冯家还是有信心能压得住他的。

    可是,如今方才发现,事情完全就不是这样的。

    李阳虽然看上十分的年轻,虽然他在朝中毫无身世背景,可是他却厉害到令人感到恐怖的地步!

    赵高厉害吧?

    可是人家今日轻而易举的便将赵高给弄死了!

    这样一个足智多谋,心机更是深不可测的竟争对手,冯家日后真的还能压得住他吗?

    答案显而易见,这个人甚至要比赵高还难以对付,要想压住他,怎么可能!

    说实话,冯劫想到这里,自己都没信心了,将来大秦的百官之首,已是变得有些渺茫了……

    见到自己儿子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了,冯去疾知道,儿子已经被他点醒了,于是叹道:“这个李阳隐藏的实在是太深了,若不是赵高要动他,我等恐怕至今都不会知道他的厉害,甚至还会以为他只是一个为人轻狂的才子。”

    冯劫惆怅道:“父亲说的是,执掌朝纲,原本我冯家是势在必得,可是如今……将来执掌朝纲之人,恐怕得是中丞相的了!”

    冯去疾也是一阵心塞,最后叹了口气,道:“为今之计,只得尽量压制了!”

    冯劫点点头。

    当然,眼下冯去疾也不会蠢到就与李阳作对,先不说扶苏不会同意,就是皇帝都不会同意。而且,现在也还不到那个时候。

    虽说李阳可以说是冯家未来的强敌,亦或者说是未来的心头大患,但冯去疾还是有信心,将来与他一搏的。

    毕竟,自己总领朝纲,在朝堂上耕耘多年,根系壮大。而他李阳,虽说总领律政,其实却是孤身一人,其相府下边的律政机构,御史台是他冯家在执掌,而廷尉署则是蒙家在执掌,所以说起来李阳只不过是一个光杆丞相,真正到了要竟争的时候,他根本无可用之人,将被完全架空。

    也正是深知这一点,所以冯去疾知道,眼下要做的事,就是尽量压制他,不让他将触手伸向其它方面去,就让他死死地给我呆在总领律政的位子上,如此,日后便可不用惧他!

    只不过,冯去疾不知道的是,在李阳的眼中,什么右丞相、左丞相,未来能在朝堂上说了算的人,得是能给朝廷赚钱的大臣。

    这个时候的李阳,已经在心里萌生了要打造“国有企业”的念头了。

    自从将作少府将纸造出来后,李阳就发现了将作少府的巨大潜力。

    将作少府里可都是人才呀,凝聚着无数秦国顶尖的能工巧匠,完全可以成立一个工科院,给这些匠人身份和地位,加上自己这个穿越者的点拨,未来“工业革命”可就靠他们了。

    当然,这是一个长远的规划,眼下却是不可能立刻实现,甚至自己这辈子能不能实现,李阳也是没有信心,他只能暂时遥想、规划。

    因为工业革命,可不仅仅要的是各行业的匠人,还要各种学科的科学基础知识,所以科学基础知识的普及,也是迫在眉睫。

    对于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