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我王错了。”大当户摇了摇头,笑道:“臣所言,主动对大秦出手,并非指用兵。”

    “哦?那你是何意?”月氏王好奇道。


………………………………

第三百七十八章 豪情万丈月氏王

    不得不说,月氏王是有容人之量了,自己的臣子卖着关子,他却没有现出丝毫的不悦。

    不过,其他人就有点受不了了,不由催道:“大当户,你就别卖关子了,究竟是何对策,还是快点说出来吧。”

    大当户点点头,估计也觉得这个时候不太适合装逼,于是赶紧道:“大秦之强,我大月氏自然是不可用兵的,用兵,无异于以卵击石,尤其是在我大月氏分兵合击羌和乌孙之时。不过……若要想牵制秦军,让其无暇在此时出兵进犯我大月氏,倒也不难,只需让大秦自己生乱就可。”

    “让大秦生乱?”众人眉头一皱,然后摇了摇头,觉得这太不切实际了。

    大王子道:“大秦帝国,在那个国政院院长李阳的改革下,如今已是国泰民安,一片祥和之象,岂会生乱乎?”

    “是啊,据我们部族前往大秦经商的人说,如今的大秦百姓对秦国充满了感激之情,生乱,想都不用想。”另一位贵族说道。

    月氏王问道:“难道大当户有能使大秦生乱之妙计?”

    “哈哈哈!”大当户仰头大笑三声,道:“我王英明,臣确实有一计策,或可使秦国生乱。”

    “哦?”月氏王大喜,赶紧道:“大当户快讲。”

    大当户点点头,道:“大秦百姓拥护秦国,这是事实。然,大秦北方之草原,若说他们也拥护秦国,这就不一定了。”

    “你是指匈奴、东胡、肃慎、夫余各部?”

    一听这话,众人立即就明白了过来,双眼一亮。

    确实,如果说中原的百姓拥护秦国,没有人会否认。但是,若说草原这边的部落也拥护秦国,那就纯粹是放屁了。

    草原被占,部族被分化,各部勇士每天在秦军银威的统治之下,这些草原部族的勇士们岂会甘心?

    可以说,匈奴、东胡、肃慎、夫余各部,皆对秦军痛恨无比。

    大当户道:“我王完全可以派密使前往北地草原,联络匈奴、东胡、肃慎、夫余各部,联合抗秦!只要北方草原一乱,大秦自顾不暇,哪里还会出兵进犯我大月氏乎?”

    “只是……如何保证他们一定会愿意反秦呢?毕竟大秦镇守北方的边军可是有三十万啊。”一名将领问道。

    大当户道:“我们可以骗他们,我大月氏届时会派大军增援他们抗秦,有我强大的大月氏做他们的后盾,他们必然不会再惧那三十万边军。加上他们本就痛恨秦军,如今有如此机会报仇血恨,又岂会不反?”

    “此计甚妙,大当户真是足智多谋,无人能及啊!”众人一听,纷纷叫好。

    月氏王也双眼放光,微微点头,赞道:“此计倒似乎可用,如果匈奴、东胡、肃慎、夫余真的愿意反秦,我月氏确实可保无忧矣。”

    这时,一位大将略感担忧的道:“大秦镇守北方的边军有三十万,就怕匈奴、东胡、肃慎、夫余等部联合反秦,亦难成功啊。”

    大当户轻笑一声:“哼,联合反秦,若是不敌那三十万边军,我们岂不正好将匈奴、东胡、肃慎、夫余的残部一举收编,如此我月氏瞬间再次强大。”

    “对呀,还是大当户想的周到,哈哈哈!”众人一听,大声叫好。

    那位大将又问:“那如果他们反秦成功,又当如何?”

    大当户笑了笑,一脸自得的道:“他们若能敌得过那三十万边军,届时我大月氏便与他们联合抗秦,一举解决大秦这个威胁。”

    月氏王听完,也微微点头。

    大当户接着道:“只要匈奴、东胡、肃慎、夫余各部反秦成功,大月氏必然是他们的联盟之首领,只要谋划得当,统一大秦,亦不是不可啊。”

    “统一大秦?”

    众人听到这话,无不热血澎湃。

    如果大月氏能带领匈奴、东胡、肃慎、夫余各部统一整个秦国,那将是何等的一番伟业啊!

    这时,大王子也忍不住心中的激动,道:“若真有那一日,我大月氏再回过头来将匈奴、东胡、肃慎、夫余各部统一,届时我大月氏之疆域,南起南边之海,西至整个伊犁河流域,北达翰海(今贝加尔湖一带,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东至肃慎之地(黑龙江),我大月氏之强大,当可称是这天下最大的帝国!”

    一番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话说下来,月氏王也是听得内心激荡,豪情万丈。

    “就按大当户说的办,派使秘密联络北方草原部落。”当下,雄韬伟略,盖世无双的月氏王,便直接下了决定,然后问道:“大当户,你看派何人前往?”

    “父王,儿臣愿往。”大王子赶紧请缨道。

    “你去?”月氏王眉头微皱,有些迟疑。

    大王子急忙道:“儿臣前往北方草原最为合适,我是月氏的大王子,必然更能取信于北方草原各部。”

    大当户沉吟了一下,也点了点头:“我王,臣认为大王子此话甚是有理,由他是再合适不过了。”

    月氏王见大当户也如此说,也就不疑有它了,点点头:“那便由大王子前去北方草原联络吧!”

    “喏!”

    大王子心中大喜,赶紧领令。

    …………

    一晃,几日过去。

    除夕到了!

    整个大秦,鞭炮齐鸣,举国欢庆。

    咸阳宫,也少不了要庆祝一番,几百箱烟花,直接将整个咸阳都城照亮。

    绚烂的烟花,不间断的燃放,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充斥在每一个咸阳百姓的心间。

    “驾!驾!驾!”

    “快,快,前方就是咸阳了!”

    就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一队奇装异服的人,风尘仆仆,正拼命的拍着马,朝着前方的咸阳城的奔来……

    “嘭!”

    一道火箭在咸阳城中飞窜上天空,然后随着一声巨响,在夜空中绽放而开。

    “好美啊!”

    这队奇装异服之人,显然从未见过烟花,一时也被咸阳城夜空中的烟花给震憾到了。

    只不过,他们显然有什么十万火急之事,此时哪怕夜空当中的烟花十分的美丽和多彩,却是无暇多看,感叹一声,便立即目视前方的咸阳城门,继续打马急行……


………………………………

第三百七十九章 普天同庆

    嘭!嘭!嘭!”

    满城的夜空,烟花处处绽放,欢庆的人流,使得整个咸阳城的街道热闹无比。

    在这普天同庆的节日里,朝中百官,也在咸阳宫的城头上欣赏这烟花盛典。

    不久前,李阳将端午、中秋、春节这三个节日定为了大秦的法定节日。除端午和中秋举国休假一天之外,春节更是有半月的假期。

    不管是民间的作坊,还是国家工程项目,皆应遵守国假法定节日。

    当然,如若实在不能放假的,应付三倍之工钱,曰加班费。

    除此之外,李阳还规定,每月初一、十五,亦为休息日。亦称月初、月中双休日。

    表面上看,每月休息两日,显然是会影响民间作坊的生产,以及国家工程的进度,但是李阳明白,只有劳逸结合,方能真正的提高生产效率。

    特别是在秦朝这个时代,一切劳动,皆无机械可替代,全靠人力完成,尤其像修运河这等国家土木工程,更是艰苦无比。

    这类国家工程实行招标制之前,苦徭之下,一年下来,减员近半,都是十分正常的事。不过,就算如今这类国家工程实行招标制,承包给商人了,百姓有了自主权,可选择做工期限,做一个月?还是三个月?亦或半年?一年?

    但是,百姓若想一年做到头,那也几乎等于是要拿命去换。

    所以,如此高强度的苦力劳作之下,基本上很难有人能坚持太长时间,这也大大的影响着工程进度。

    如此一来,每月适当的给予休息日,就显然是很有必要的。

    像后世那样,每周工作五天制,显然在眼下的秦国不太实际。但是,每个月休息两天,则合情合理。

    一来,不影响工期;二来,可提高工作效率;三来,又可保障民工的身心健康。

    只不过,当时的人,尚不明白这一变革的益处。只有李阳自己知道,这虽说是只前进了一小步,但是这一小步却是历史的一大步,亦是一次大变革。

    这个变革,往小了说,是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往大了说,是社会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意义深远。

    也正因如此,大秦成为了人类史上,第一个实行法定假日的国家。这一创举,自然也成为了后世学生历史课必考的题目。

    “太傅,看看这如今的大秦,百姓丰衣足食,大秦国泰民安,这一切孤以前可是做梦都不敢想。”扶苏看着咸阳城上空的绚丽烟火,以及城下街道上欢庆的臣民,心潮澎湃,激动地对李阳喊道。

    李阳微微一笑,因为他也不曾想到,仅仅三年时间,大秦就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当然,在场的文武百官,在此情此景之下,亦是难掩心中之激动。

    谁会曾想过,当初之大秦,老弱耕不足温保,军饷赋税更是征无可征的严重之局面,仅仅三年时间,新政便彻底的扭转了局面。

    如今,不仅粮食增产,国库充盈,而且还统一了北方草原,这一切试问朝中上下,又有何人曾敢想?

    当下,扶苏便端起手中酒杯,一脸敬意的对李阳道:“大秦能有今日景象,太傅居功至伟,我等当敬太傅一杯!”

    众人听到这话,纷纷端起手中酒杯,齐道:“敬镇国君!”

    “今日之大秦,乃万众一心之结果,本君敬诸位!”

    装逼和居功自傲那是两回事,这点分寸李阳还是自知的,所以赶紧起身,端起手中酒杯,谦虚的与众人饮。

    “嘭!嘭!嘭!”

    在众人举杯共庆大秦这刻,咸阳城的烟花似乎都在等待这一刻,不约而同的飞在天空,绽放而来……

    在这绚丽的烟花遥相呼应之下,扶苏只感到一股热血涌遍全身,从未有过的热血豪情,油然而生。

    身为监国之职的大秦长公子,他深深的明白,唯有让大秦国富民强,方不负大秦的江山社稷,不负这天下苍生。

    想到这里,扶苏将酒一饮而尽,空杯一举,无比振奋的呼道:“大秦变革,举国同心!国富民强,万世永存!”

    群臣似乎也被这种气氛所感动,不由一同齐呼:

    “大秦变革,举国同心!国富民强,万世永存!”

    “大秦变革,举国同心!国富民强,万世永存!”

    “…………”

    咸阳宫万余禁军,似乎也被这热血豪情所染,亦振声齐呼:“大秦变革,举国同心!国富民强,万世永存!”

    振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从咸阳宫内,一直蔓延于宫外,继而整个咸阳城万千百姓,一同齐呼:

    “大秦变革,举国同心!国富民强,万世永存!”

    “大秦变革,举国同心!国富民强,万世永存!”

    “…………”

    呼声震天,直冲云宵,响彻整个咸阳城。

    就在这振奋人心的时候,一位兵部校尉匆匆来到兵部尚书韩信面前,禀道:“报,韩将军,边关传来紧急军情!”

    此话一出,韩信脸上的笑容立即淡去,忙接过军情密报,一看,然后速对扶苏道:“启禀殿下,边关传来军情密报,月氏于数日前向乌孙、羌族起兵!”

    “哦?”

    众人一听这话,纷纷愣住了。

    而李阳也是怔了一下,因为他记得月氏对乌孙出兵,按原本的历史记载,秦末时期,难兜靡统领的乌孙是一规模不大的游牧部族。在春秋战国时期,乌孙和月氏族都生活在河西地区,分居于河西走廊的东西两端,西为乌孙,东为月氏,大致以今张掖之山丹县为界。

    公元前177年,大月氏向游牧于河西走廊的西部(今甘肃张掖至敦煌一带)的乌孙发起攻击,最后乌孙战败,国王难兜靡战死。乌孙残部逃往匈奴,大月氏控制了敦煌一带。

    也就是说,月氏对乌孙发起攻击的年份,应当是在公元前177年,而如今是公元前207年,等于是说月氏对乌孙的攻伐整整提前了三十年。

    怎么……这事提前了?

    不过,转念一想,李阳也就恍然了。毕竟因为自己的穿越,使得整个大秦周边局势都有了巨大的改变,如今的匈奴各部,都被大秦统一了,这对月氏来说,显然是一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