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这家伙也大方,一路赏钱。

    就这样,扶苏乐此不疲的一路微访,最后整条街的百姓都知道他是扶苏了。

    到了这时,也不用他问了,众人纷纷对他行礼,齐呼“殿下万年”。

    也就是在他最为得意的时候,突然,人群中传来了一道不合时宜的呼喊声:

    “冤呐,冤呐!”

    “殿下,求求您为我做主啊!”
………………………………

第三百六十六章 律法与正义

    “冤呐!”

    这是一道喊冤声,在这一片歌功颂德的感谢声中,显得是那样的突兀和格格不入。

    一时之间,感谢声嘎然而止,周围的人群全都安静了下来,纷纷往鸣冤声的方向望了过去。想知道是什么人居然这么大的胆子,居然敢当街喊冤。

    要知道,这可是死罪。

    以前,也有百姓拦截始皇帝东巡的车驾,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别说见皇帝,自个儿都没了命。

    此时的扶苏和李阳听到这突如其来的鸣冤声,不由也是怔住了。

    因为这种情况,来的太过突然,谁会想到这次出来想听听百姓们的感激之情,居然会发生当街鸣冤的呀?

    这实在是出乎了意料。

    当下,便有几位羽林军立即挡在扶苏和李阳的前面,然后唰的一声,拔剑而起,其中羽林校尉则冲喊冤声的方向大喝一声:“大胆!是何人在此造次,给我拿下!”

    “喏!”

    几名羽林军,立即就朝前方的人群冲将过去,显然是要去拿下那名胆敢造次之人。

    “慢!”

    不过,就在这时,李阳却立即喝止一声。

    人家明明就是有冤在身,极其可悲之境地,你们却还要问罪拿人,这还是人干的事吗?

    羽林军听见李阳的喝令声,不由停了下来。

    “此乃鸣冤声,何来造次一说?退下!”李阳手一挥,将羽林喝退。

    这时,人群已经纷纷退开,将那名鸣冤者展露在了众人的眼前。

    只见,那是一名不到三十岁的女子,跪在地上,脸上挂着泪痕,怀中还抱着一个不足两岁的孩童。也许是孩童受了惊,此时正哇哇直哭。

    女子一边用手轻轻拍着,安慰怀中的孩童,一边心急忧伤的喊着:“殿下,救命啊,呜……”

    女子显然是遇到了什么十分绝望的事情,要不然也不至于当街向扶苏鸣冤。

    看那样子,估计她是到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地步吧?总之给人十分可怜的样子。

    李阳何时见过这种情形,心中更加好奇这女子,到底遇到了何冤情。

    “殿下,此人既然有冤,不如问清事由,看看是否真的有冤情。”李阳转头对扶苏道。

    “太傅所言极是,孤亦是此意。”扶苏点点头,然后对那女子问道:“你是何人,有何冤情?”

    女子见扶苏问话,赶紧答道:“民妇山东人,民妇之夫因与入室行凶之歹徒搏斗,伤了人命,入狱判了死罪,秋后便将问斩。呜……殿下,冤枉啊,民妇之夫,向来忠厚老实,从不为恶,此次若不是为了保护我跟孩子,岂会与人搏斗,此次伤了人命,亦是意外,绝非有意伤人。”

    “如今,家中突遭横祸,家中上有六旬老母,下有两个孩童,民妇之夫若死了,叫我们这个家还怎么活啊,呜……”

    “老天不公啊,老天不公啊,民妇之夫,何错之有,何错这有?居然要遭逢此等灾劫,冤啊,求求殿下救救我们家,民妇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如果殿下也不能救民妇之夫,民妇……民妇也不活了,便死在这里算了,呜……”

    女子泣不成声的诉说着自己家的冤情,无比伤心绝望,许是因为她这一哭,怀中的孩童亦哇的一声哭闹了起来。

    这真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令人无不生心同情。

    亦或许是这女子所遇之事,确实太过悲惨倒霉,围观的人群也纷纷摇头叹惜了起来,看上去像极了深有同感。

    扶苏听完女子的诉说,不由露出了诧异的表情,转头对李阳道:“太傅,与入室行凶之歹徒搏斗,我大秦律法,也是有罪?”

    李阳:“…………”

    大秦律法,虽然是李阳主导改革的,但是……具体的律法条文,他也是不可能全部一一经手修改制定。所以,大秦律法,李阳只是制定了框架,而律法的内容其实是廷尉署那班人在制定的,也就是现今的刑部。

    也正因此,被扶苏一问,李阳也是无言以对了。

    扶苏显然是同情这个女子,愤愤不平道:“此……何罪之有!何罪之有!”

    其实,这种案件对李阳来说,可并不算是新鲜事。

    这倒并不是说他在秦国见过很多,而是他在穿越的那个时代见闻过太多太多这样的事情了。

    比如歹徒入室抢劫,屋主与其搏斗,结果反而惹上官司,这样的事情早就司空见怪了。

    更奇葩的,哪怕电瓶车放在楼下,小偷去偷,被电身亡,你都得惹祸上身。

    还有甚者,小偷爬窗行盗,不小心摔下去身亡,屋主也得赔钱,理由居然是……谁叫小偷是从你的窗户外摔死的。

    简直荒唐可笑,滑天下之大稽!

    而更可悲的是,这样的情况,居然是屡见不鲜,甚至沦为常事。

    在穿越前,李阳每次在微脖上,抖音上见到这类事情,往往都是愤怒无比,忍不住像个愤青一样,写下愤怒的评论。

    李阳至今还记得,当初自己像个愤青一样写下的那些评论。比如:“狗法官!”、“草泥马,还有正义可言吗?”、“这条律法明明存在问题,欺负好人,毫无正义!”、“明明违背正义,为什么不修改法律,你们都吃屎了吗?”、“正当防卫就因为你们这些糊涂法官沦为了笑柄!”、“所以,我们以后得礼貌的打开门,让小偷进屋偷,因为不开门的话,万一小偷爬窗可就惨了”…………太多太多写过的愤怒评主,李阳一时都记不住了。

    总之,他每每看到这种让受害者、守法者反而受伤害的事情,总是会忍不住莫名感到愤怒。

    只是,以往的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网民,就算愤怒,又能如何,最多就是在评论下面骂上一句,这还得看博主是不是允许评论。不允许评论的话,你就是愤怒,都没办法去骂,亦或者骂得太过份了,事后还得赶紧去删了,免得惹事。

    以前,他根本改变不了存在问题的律法,也改变不了案件的判决,甚至新闻下面写评论,都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而如今的他,不同了。

    自己如今可是大秦帝国的镇国君,国政院院长,大秦律法改革,就是由自己主导修改的。

    所以,当他今日在这个世界,也听到了这样的荒唐案情,心里便下定了决心,决不会让大秦律法,让正义的一方受到伤害。

    因为律法,它不仅仅是惩罚做恶者,更应该有保护守法者、保护正义的功能和作用。

    如果不能保护守法者,不能保护良善,不能框扶正义,反而压制正义的风气,助长恶人坏人的无理要求,那这律法显然就是存在问题的,是需要适当修改的。要不然,这个社会,正义便会慢慢消失,最后变得人心冷漠,不讲对错,不讲善恶,只讲得失。

    不扶老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为人们都不在乎扶老人是不是对错了,人们只在乎得失,如果扶了老人,会使自己受到损害,那人们就不会去扶了,哪怕扶老人这种行为是对的,是善的,可是……那又如何?

    这种悲哀的社会风气,李阳是绝不允许在大秦出现的。

    李阳允许律法不代表正义,但是绝不允许律法压制正义。

    所以,当下李阳便对扶苏道:“殿下,此事不如交给臣吧,臣定会公正处理。”

    扶苏点点头:“也好,正好大秦律法改革是由太傅主导的,此事由太傅来处理,比孤更为合适。”

    这时,李阳便对女子道:“我是国政院院长李阳,你的案件本君会替你重审。”


………………………………

第三百六十七章 律法与正义(二)

    “国政院院长李阳?”

    “原来他便是镇国君!”

    李阳的话音一落,顿时全场响起一片惊异之声,每个人的双眼皆是为之一亮。

    很显然,李阳的大名对这些百姓来说,早已是如雷贯耳,只是他们没有料到扶苏身边的这位年轻人,居然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镇国君。所以,一时之间感到惊喜和意外,也就不足为奇了。

    “太好了,有镇国君重审案件,这回有救了!”

    “是啊,镇国君一定会还她公道的。”

    “…………”

    围观的百姓,纷纷为那女子感到庆幸。

    而那女子身旁的人,则赶紧对那女子道:“你还愣着做甚?那可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镇国君啊,他帮你重审案件,你夫君一定不会有事的,还不快点谢谢镇国君!”

    女子被身边的人一说,方才从惊愕当中回过神来,因为他也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位居然就是镇国君李阳。

    说起来,她此次从山东,不惜千里赶来咸阳,其目的就是想找镇国君的,因为有人对她说过,大秦律法明文规定,伤人性命便是犯法,所以要想救她夫君,世上只有寥寥数人可以做到,要么就是皇帝,要么就是镇国君李阳。

    其原因就是,大秦律法是由李阳主导改革制定的,所以也只有他可以将不公的律法重新做出修改。

    所以,这虽然只是一线希望,但是她为了救自己的夫君,为了救这个家,还是带着最后的希望,来到了咸阳。

    只是,刚到咸阳,没想到就能遇到自己要找的镇国君李阳,这……

    女子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一般。

    这一定是老天爷显灵了!

    也正因此,女子听到要重审案件的人是镇国君李阳,所以才会一时没反应过来。

    “谢殿下,谢镇国君!”

    此时,女子赶紧连连磕头,感动的泪流满面。

    她知道,自己的丈夫这次终于是有救了!

    扶苏道:“你也不用太担心,你夫君是否死罪,镇国君自会秉持公道正义判决。”

    女子连连点头。

    说完,扶苏便先行离去,打算去中央公园看看。

    扶苏一走,李阳也不打算回宫了,而是转头问众人:“尔等还有谁遇到不公之事否?”

    是的,李阳打算趁此机会,看看大秦律法,到底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正的。

    这一问,还真就有人立即就站了出来,道:“回禀镇国君,庶民也遇到了不公之事。”

    “哦?”

    李阳没想到还真有人回话,不由有些意外,于是赶紧问道:“是何不公,尽管说来。”

    站出来的人,是一个中年男人,衣着华丽,应当是一个有钱的商人。

    此人小心翼翼的回道:“庶民是一个医者,在咸阳亦有药铺,一生济世救人,行善积德。就在数月前,有一老人行至庶民的药铺门前,突然犯病倒地,庶民见到这种情况,自然立即出去上前施救。可惜的是,老人身患某种急病,庶民尽力施救,却还是无回天之力。可是,就是因此,庶民却惹上了一场灾祸。那老人的子女得知此事后,并讹上庶民了,说老人是因庶民乱医而死的,扬言要将此事报官。”

    “此事如若报官,庶民又无力自证清白的话,庶民定然是要赔上性命的,最后只得任其讹诈,庶民……实在是冤啊。唉!”

    说到这里,中年男子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满是愤愤不平。

    秦国,因为秦律改革后,讲究的是民不举,官不究。而这位中年男人的事情既然没有报官,李阳自然也就没必要去帮他翻什么案了,因为他本身这件事都没立案。

    但是,李阳还是挺替他感到同情的,这种事情,不管是谁遇到,基本上都是只能认栽了。哪怕在李阳来的那个世界,也是如此。

    当然,中年男子的遭遇,也是让围观的人群纷纷感到同情,直呼好心没好报,那老人的子女太不要脸了。

    一时之间,可谓是群情激愤。

    这时,又有一老人道:“你这还算是好的,我有位邻居,比你还倒霉。他侠肝义胆,为人正义,可是就在上个月,他在洒馆喝酒,见到有一富家公子调戏姑娘,因为其仗义执言,站出来制止了富家公子,结果与那富家公子打将了起来,然后却为此犯下了私斗罪,罚狱三年,唉,无妄之灾啊!”

    众人听闻此事,亦无不摇头叹惜。

    有人道:“如此下去,这世道还如何叫人敢乐于施助,如何叫人敢见义勇为,打抱不平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