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和成果,但是这一两个月来,国政院还是陆续的收到了各地呈送的公文,他们可都是在积极的、不畏艰难的、热情高涨的推行新政土改啊,可以肯定,我大秦基本上已经全面完成了新政土改。”
“…………”嬴政和李斯、曹参、张苍等人,都有一种想死的感觉。
他们甚至都开始要怀疑,这还是不是自己认识的那个李阳了。
因为他们印象当中的那个李阳,虽然喜欢口出狂言,同时也很骄傲自大,但是却也不会狂妄自大到目空一却,近乎愚蠢的地步啊?
而今日的李阳,居然真的自信到,认为一纸土改限期令,就能让各地郡县认真完成土改……
这叫什么?
这叫得意忘形、自我陶醉!这是彻彻底底的被之前取得的成就,迷失了心智!
这一刻,嬴政是真的生气了,怒目而视李阳。同时也很后悔,后悔当初给李阳封君,后悔对他太过宠信,要不然怎会让他变得如此的忘乎所以?
与此同时,冯去疾和白正等人,则是彻底的塌实了。
在此之前,大家心里还略有担心,生怕李阳又一次想出什么令人意想不到的妙计来。而如今,听得李阳亲口承认对此毫无办法,那么大家是彻底的放心了。
他们知道,这次……稳了!
李阳没办法了,他输定了!
冯去疾笑道:“镇国君真是成竹在胸,胜券在握啊!”
李阳得意的笑了笑,自豪的摆了摆手:“哪里哪里,本院只不过是对我大秦充满自信罢了!”
“…………”嬴政等人彻底对李阳放弃了!
这时,李阳一呆,下意识的道:“对了,既然在此之前,各地都上报在认真推行新政,如此看来,各地关于恢复秦国土地旧制的进度和成果的核察一事,倒是没必要了,不如直接进行赏罚就可以了。”(PS:为了以免“土改”二字有影射古今的嫌疑,改用全称“恢复秦国土地旧制”代称呼土改新政。因为秦国的土地旧制,就是公有制。)
???
众人一头雾水,满脸问号。
嬴政强行忍住自己的暴脾气,极为不悦的道:“各地恢复秦国土地旧制的进度和成果都没有核实,何谈赏罚?你今日是没睡醒吗!”
众人连连点头,心想镇国君难道真的在美色当中沉沦了,变糊涂了?要不然,怎会说出如何莫名其妙的话来。
哪知,李阳地不以为然的道:“陛下,臣并没有犯昏。只是……臣至始至终就没想过要去核察各地恢复秦国土地旧制的进度。”
大家都懵了,越听越糊涂了。
嬴政也眉头微皱,道:“没打算核察各地恢复秦国土地旧制的进度?那你所谓的赏罚……如何进行?”
是的,这在嬴政看来,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李阳一笑,道:“各地有没有认真完成恢复秦国土地旧制,百姓最是清楚了,只要发一道政令,让各地百姓自发成立督察队,朝廷给他们撑腰,哪个地方恢复秦国土地旧制没完成,哪个地方的官员就挨斗,哪家地主有抗法,哪个地主就抄家。所有没完成恢复秦国土地旧制的,一律由百姓成立的督察队来完成分配。”
这一刻,嬴政、李斯等人都震惊了。
让百姓来督察、督办新政?
这一招,可不就要了各地官员的命吗!
要知道,关于新政的政令、标语、口号,可是传遍了大江南北,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百姓都在苦苦盼着土地均分,结果各地官员、士族、新贵们却无视朝廷政令。可以想见,这显然是让百姓内心无比的愤怒。亦可以说是,敢怒而不敢言。
而如今,按李阳的办法,朝廷把督察的权力交给百姓,那这些平时敢怒不敢言,心中充满怒火的百姓,还不把那些官员、士族、新贵给斗死啊?
而恢复秦国土地旧制一事,则是顷刻间便能完成。毕竟,自己给自己分田地,谁会不积极呀?而且,分得也一定公平,要不然其他百姓也不会同意。
想到这里,嬴政等人都惊呆了。
难道……这就是李阳的妙计?
而冯去疾等人,则是彻底的傻了!
他们万万也没有想到,李阳居然会想出这么一条毒计来!
可以预见,如果真的按李阳所说的来做,那么各地官员、士族、新贵们,不死也得脱层皮。
这一刻,冯去疾等人狠狠地打了一个寒颤!
他们感到了一股毛骨悚然的感觉。
这是一种他们从未有过的害怕,惶恐和不安,甚至都不敢去想那个后果了。
想到这里,冯去疾大惊失色,急道:“这……这不就是让百姓造……造反么?”
李阳摇了摇头:“冯相说笑了,这怎么会是造反,这是对那些没有在限期内完成恢复秦国土地旧制的抗法份子的惩治!当初‘限期令’就说的很清楚了,没有在责令内完成恢复秦国土地旧制的地方官员、以及抗法不遵的地主,必将严惩。何况,这些百姓是朝廷授予其惩办抗法份子的权力的,这造反一说,从何谈起?”
冯去疾真的慌了,李阳这招,实在是太阴狠、太毒辣了,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李阳能想出这样的一条令人感到恐怖的计策来,这个人……简直太可怕了!
心胆惧寒的冯去疾,赶紧又道:“虽说百姓督察、督办恢复秦国土地旧制的权力,是朝廷授予的,但是一但他们不受控制,岂不将酿成大祸矣?”
说到这里,冯去疾赶紧转头对嬴政道:“陛下,镇国君此策,万万不可啊!”
白正等人,也急忙出列,齐道:“镇国君此策,万万不可!”
有人道:“镇国君此策,乃是一招凶险之计,一但百姓凌驾于各地官府之上,大秦危矣!”
更有人指着李阳斥责道:“镇国君这是置大秦社稷于不顾,有亡我大秦之心,此人当诛啊,陛下!”
白正等人一齐谏道:“此人当诛!”
顶点
………………………………
第二百五十九章 角斗
满朝文武,群情激愤,义愤填膺,就好像李阳是一个十恶不赦,祸国殃民的大奸贼似的,唯有杀之而后快。
让百姓惩斗各地官府,以及兼并土地的士族、新贵们……
这还不得让天地都变色!
想想冯去疾等人都感觉后背冒寒气。
大家心里都十分的清楚,此时的百姓都知道朝廷在推行新政,要没收兼并的土地进行再分配,但是各地官府却阳奉阴违,使得他们的希望破碎,底层百姓可以说是没有不怨恨的。
可是,为什么百姓会敢怒不敢言呢?
是怕各郡县官府里的那一点点官吏差役吗?
显然,他们怕的并不是这些。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这些郡县官府的背后,还有朝廷的几十万大军。
你会因为朝廷下发的政策,地方没有执行,而敢去大闹地方官府吗?
答案很显然,没人会这么去做。
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把这种失望和愤怒的情绪压在心里,没有谁敢闹事,更没有谁敢造反!
可是,一但朝廷振臂一呼,大秦的几十万大军不再是地方官员和权贵们的靠山,那么这些底层百姓还会害怕吗?
以往所受的欺压与欺凌,以往的那些敢怒不敢言的窝囊气,通通都将疯狂的发泄出来……
可以想见,星火燎原之势的情景之下,各地官府和兼并土地的权贵们会死得有多惨!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就是一场风暴,大风暴!这场风暴一但成势,将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也没有任何权贵可以在这场大风暴当中幸免于难。
除非……你把兼并的土地一早就主动交出来了。
可是,各地真正积极完成恢复土地旧制的郡县有几个?
可以说,除了咸阳周边的关中郡县,其它地方几乎就没有一个地方在推行新政。
也就是说,大秦的士族、新贵近乎要全军覆没。
对于冯去疾来说,自己与李阳在朝堂上的斗争,其实就是两个利益集团的一场角斗。
自己代表的就是贵族利益集团,老氏族、士族、土豪新贵们都是自己的拥护者。
而李阳代表的则是劳苦大众,轻徭役、改律法、废连坐、招标济灾、恢复秦国土地旧制均分田地,这哪样不是为了劳苦大众?
所谓的新政,其实就是富民以强国。
而要想富民,土地就是第一步,所以损害的便是贵族利益集团的利益。
如今,上至朝堂,下至地方,所有贵族利益集团都拧成了一股绳,齐抗新法。正所谓,法不则众,就算皇帝也没办法,因为这一切都事关江山社稷,事关朝廷能否正常运转。
也就是说,李阳单靠皇帝的恩宠和赐予的权力,其实已经是必败无疑了。
很显然,李阳也是看清楚了这一点,所以他想出了借助底层百姓的力量,来打赢这场政治斗争。
如此一来,他李阳的身后就不再是只有皇帝一人了,而是有数百万,上千万的庞大势力,这股势力一但也拧成一股绳,根本就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
一但各地的贵族集团全军覆没,朝堂上的这些个大臣、老氏族,就真的什么都不是了。
关于这一点,不仅冯去疾心里一清二楚,殿内的其他人也都洞若观火。
也正是因此,所以大家才感到了害怕,才会群情激愤的欲要诛杀李阳。
只不过,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皇帝又怎么会看不透呢?
杀李阳?
笑话!
杀了李阳,大秦的强国梦难道靠你们这些只顾一己之私利的老氏族和新贵们吗?
所以,此时的嬴政自然不可能听信冯去疾等人的话,而且要不是这是在堂朝上,他甚至都想给李阳点个赞,夸一句“真棒”了。
什么叫人才?这就叫人才!
什么叫厉害,这就叫厉害。
此时的嬴政终于明白李阳当初为何敢信誓旦旦的说能让自己见证奇迹了,这……就是奇迹!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李阳这个计策就是神术妙计,明明一个死局,一招便是扭转乾坤,简直妙策神谋。
嬴政心中暗自赞叹的同时,其实他心里也有一丝小小的担忧。
因为李阳的这个计策虽然非常的高超,但是却也很疯狂。
其实,冯去疾他们所说的谏言,也并不是完全的无理胡谄。万一百姓真的不受控制了,江山社稷便会有危。
所以,嬴政沉吟了一下,道:“冯相所虑,不无道理。镇国君,如果百姓万一不受控制了,你可有考虑过后果啊?”
李阳回道:“陛下放心,百姓不会乱,更不会反,也不敢反!”
“哦?你如此自信?”嬴政眉头微微一挑,好奇了起来。
李阳道:“理由有三。其一,心。朝廷收归兼并土地,是为了天下百姓谋利,百姓皆知。是故,他们的心,是向着朝廷的,是向着陛下的。”
“其二,利。百姓响应朝廷的号召,督察、督办新政,矛头是批斗那些抗法之官吏、土豪,从而均分土地。所以,这场全民运动,他们是有目标的,这个目标一但达成,便会停歇,不会不受控制的恶化下去。”
“其三,威。大秦有几十万大军,军威赫赫,何人敢趁势作乱乎?”
嬴政听到这话,不由点了点头,也觉得甚是有理。
这时,冯去疾道:“陛下,镇国君此乃皆是一厢情愿的猜测之词,一但发起这种批斗官吏、无视官府的运动,天下必将失去控制,届时,朝廷的法令亦传不出去,我大秦将有灭顶之灾啊!”
白正等人也连忙齐道:“是啊陛下,各地官吏一但遭到百姓的批斗,朝廷的政令如何下发?那些丧心病狂报复官府的百姓,就将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再也不受朝廷控制了,朝廷想让他们停止,他们也不会再听从的。陛下啊,镇国君居心叵测,乃是有亡我大秦之心啊!”
“放屁!”
李阳冷喝一声,怒道:“百姓若敢生乱造反,我大秦几十万大军,难道成了摆设不成?”
白正此时也豁出去了,转头怒视李阳,质问道:“各地官吏都被百姓批斗,朝廷法令如何下发?”
说实话,这个问题确实很刁钻,也很现实。
因为一但各郡县的官吏缺勤罢工,国家机器就等于是停止了运转,朝廷的法令自然就无法传至天下各地了。
也就是说,整个大秦都将不受朝廷的统治了,这可是非常之危险的事情。
这一刻,嬴政也不得不认真对待了,一脸凝重的表情,转头看向了李阳。
李阳并没有理睬白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