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数匈奴骑兵,只是一个短兵交接,立刻被秦军巨大的力量给劈落下马!

    这是……什么情况?

    看到这一幕,冒顿整个人都惊呆了!

    秦军怎么可以从奔跑当中的马背上直立起来?

    他们怎么可以双手握剑,进行斩杀?

    冒顿一脸惊恐和骇然,满脸的不敢置信。

    因为他简直想不明白,秦军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只见此时的秦军骑兵,一个个在马背上直立身体,双手高高举起秦剑,那模样,就像是一群从地狱里冲出来的魔鬼一般,在匈奴的队伍中收割着人命……

    不仅冒顿惊得瞪大了眼睛,所有匈奴将领们全都是满脸的不可思议和震惊。

    身为游牧民族,他们自然懂得要在马背上直立起身体,和双手握住武器斩杀,这是有多么不切实际的事情。

    而这一切,秦军居然能做到?

    就在这短暂的愣神中,一名匈奴将领惊叫道:“看!他们的马上装了东西,他们可以站在那个脚蹬上!”

    冒顿一看,果然如此。

    只见秦军的马背上有能坐的垫子,马肚旁边还有脚蹬。

    这一刻,冒顿终于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也就是看明白秦军骑兵装备了这种马镫马鞍的这一刻,冒顿的心都凉了。

    完了,这下败局已定了!

    秦军装了这种神器,直接将骑兵变得如此神勇,那他妈这场仗还打个毛线啊!继续下去,那不得落个全军覆没?

    想到这里,冒顿一阵心塞,几近吐血。

    此时,三万大军,才经过一刻钟的拼杀,一下子就少了一万人。

    “撤!快撤!”

    看到转瞬功夫,匈奴骑兵就已经死伤近半,冒顿绝望的急忙大叫了起来,然后赶紧催马后撤逃窜。

    “主帅,敌军逃窜,是否追击!”

    传令校尉问道。

    李阳道:“令韩信,领两万铁骑追击!”

    “喏!”

    传令校尉立刻打马冲向阵中的韩信,传令过去。

    很快,韩信就分兵两万,朝大败而逃的匈奴残部追了上去……


………………………………

第二百二十七章 收东胡

    匈奴残军一去,空旷的草原上,就只剩下一万余秦军,及不远处的一万余东胡残军。

    此时的东胡残军,已是惊愕一片!

    秦军与匈奴的对战,简直是让他们大开眼界,震憾不已。

    一刻钟不到的功夫,原本气势凶凶的匈奴骑兵便大败而逃,这落败的速度,着实是让人大跌眼镜。

    更重要的是,那些秦军骑兵的战力,更是让所有东胡残兵感到心惊。

    这样的战斗力,莫说三万匈奴骑兵,就是七万匈奴骑兵,估计也得败下阵来不可啊。

    可以这么说,此时的东胡残军,已经是完全被秦军铁骑的战斗力给震慑在了当场,一个个面面相觑。

    当然,他们心里也有一个疑惑,那就是秦军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的?

    而就在东胡人心中疑惑不解之时,李阳也已经集结了剩下的秦军,然后朝东胡残军这边赶过来了……

    对于李阳来说,这可是胜利果实啊,自然得采摘到手里来。

    很快,李阳就带着近万铁骑,及五千羽林军,浩浩荡荡的来到了东胡残军的阵列前。

    此时的东胡残军,一见到清一色黑旗黑甲,肃杀一片的秦军队伍逼近阵前,立刻就惊慌了起来。毕竟,李阳所率领的可是精锐,而且那五千羽林军,更是精锐当中的精锐,玄黑的盔甲,及头盔上面,还有一支长长的羽毛,看上去就好像是五千将军阵伍一样,威风凛凛,极为的有冲击感。

    “你们可是东胡军队?”

    李阳打马走出阵列,大声喝问道。

    见秦军没有冲杀过来,东胡残军倒是略微镇定了一些。

    这时,大当户也立刻走出军阵,来到前头,深深一揖,道:“在下东胡大当户,谢秦军相援!敢问将军姓名?”

    李阳道:“我乃大秦国政院院长李阳。”

    “国政院院长李阳?”

    一听这话,东胡人纷纷惊讶,这么一个年轻人,竟然是大秦国政院的院长,掌领朝政的人?

    许多人都感到暗自惊讶。

    而大当户也是暗自心惊,原来传说中具有通天之智,治世奇才的那位大秦国政院院长,居然这么年轻?

    大秦国政院院长李阳的大名,他可是听说过的。

    献仙药,封丞相,改秦律,倒赵高,解饥荒,造纸术,变新法,入朝短短一年不足,功绩却盖过朝中所有百官,乃是大秦皇帝身边最爱宠信的红人,同时,也被称为是大秦百年不遇之能臣。

    大当户有点意外,没想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居然就会是传说中的那个大秦能臣李阳。

    当然,更让大当户诧异的是,大秦国政院院长李阳,乃是秦国的文臣,在朝中主导新政,他怎么会率军跑到东胡来了?

    大当户赶紧一揖,道:“在下代表东胡,见过大秦院长。”

    李阳点点头,问道:“东胡王可在?”

    大当户回道:“回大秦院长,匈奴突袭,我东胡王庭被破,我王已经阵亡矣!这是我东胡的小王子。”

    小王子立刻见礼:“见过大秦院长救命之恩。”

    东胡王死了?

    李阳一听,心中大喜,这就更好了。

    劝东胡王归顺大秦,还有点难度,毕竟人家是一个东胡王,而要让一个国破的小王子归顺,则是容易许多的事情。

    想到这里,李阳立即对小王子道:“我大秦此来,一为救援,二为有意想让东胡投诚归顺我大秦。小王子,你可愿意投诚归顺我大秦乎?”

    小王子和大当户都是一怔,显然没有想到,大秦居然会要他们东胡归顺。

    不等小王子表态,李阳就接着道:“当然,我大秦绝不是匈奴,大秦行新政,轻徭役,均分田,不管是河套地区还是南边的百越之民,我大秦都一视同仁。所以,东胡归顺我大秦,我大秦绝不会视为奴隶,而是一视东胡百姓为我大秦之百姓,草原还是你们的草原,小王子本院也可以请旨皇帝,封侯爵,一世衣食无忧,享尊贵荣华,而东胡的将士,则为我大秦之将士,享我大秦同等地位和待遇,此等条件,本院可保大秦全部做到。”

    小王子一听,双眼一亮,明显动心了。

    因为此时的他,因匈奴突袭,王庭被破,大军死伤歹尽,父王身死,所以整个人就犹如一条丧家之犬。前一刻还在担心自己会死在匈奴人的手里,如今大秦却给出这种高规格的待遇,岂能不高兴?

    当即,小王子就开心的道:“好,如果大秦真的能保证说到做到,我当然愿意。”

    说到这里,小王子赶紧转头看向大当户,问道:“大当户,你说呢?”

    大当户苦笑不迭,还以为大秦打败了匈奴大军,东胡终于得救了,以后要以再慢慢壮大,可是……

    自己想的还是太天真了啊,人家大秦率军跑到东胡的领地上来了,怎么可能平白无故的来帮你呢?

    原来,人家也和匈奴人一样,是想要灭了东胡的。

    只不过,大当户心里也知道,东胡已经完蛋了,大秦就算不来,东胡也得被匈奴吞并。而如今听大秦的国政院院长李阳所言,倒是归顺大秦,比被匈奴吞并结果会好上很多。毕竟,他也是知道河套和百越,在大秦的眼里,都是一视同仁,均视作大秦子民。

    这一点,眼前这个大秦国政院院长,倒是没有说谎。

    就在大当户沉吟之时,李阳又道:“本院此次还有一个身份,那便是北征主帅,统领长城大营,北征匈奴,誓要灭了匈奴。只要东胡归顺了我大秦,日后大秦可保东胡百姓从此不再受匈奴欺凌,永保太平。”

    李阳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就是告诉对方,此次大秦北征,三十万大军,匈奴要灭,而你东胡归顺则好,不归顺投诚,那就一块灭了。

    很显然,这话起了作用。

    大当户微微一怔,这时方才明白,原来大秦铁骑会到东胡,并非偶然,而是冲着北方这块草原来的,不仅是匈奴,还有东胡。

    想到这里,大当户苦笑了一下,于是道:“东胡王庭已破,如若东胡百姓能得大秦庇护,与大秦百姓一视同仁,我等愿意投诚归顺。”

    这时,其身后的一万余残军,没有人有反对的意见。

    很显然,大家都清楚的知道,东胡亡了,而在小王子身上更是看不到对未来的任何希望,所以大家都没有选择的余地,归顺大秦,且结果听上去并不太坏。

    李阳大喜,笑道:“好!我代表大秦接受东胡的投诚归顺,从此以后,东胡百姓,即大秦百姓,东胡疆域,即大秦之土,东胡与中原,即为一家!”


………………………………

第二百二十八章 我太苦了

    李阳真的太高兴了。

    谁会想到,此次北征,匈奴会给自己准备这么多惊喜呀?

    冒顿带着匈奴的大军全跑来打东胡,这不仅使得匈奴本土空虚,让秦军有机可乘,扫荡整个匈奴草原的畜产,不用担心有任何抵抗力量。而且,还能让自己上演了一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好戏,轻松摘取匈奴大军的战争果实,不费力气统一东胡,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

    更重要的是,匈奴与东胡之战,虽说是突袭,但是却也使匈奴死伤近半。最后更是被秦军大败,七万大军,逃窜而去的残军两万不足。

    所以,匈奴经此一战,已然是元气大伤了。就算冒顿回去,重整大军,那也不可能短期组织出一支数万的军队了。

    加上王离他们趁此机会,如果扫荡匈奴的畜产行动成功了的话,那匈奴便真正的不足为惧了。

    一个没有强大军队,又没有畜产过冬的匈奴,对于统领长城大营三十万大军的李阳来说,已经可以轻松解决了。

    想到这里,李阳心情大悦,接着拉着大当户和小王子,了解起东胡的现状。

    原来,东胡的贵族构成,其实很简单,就是百多个部族的族长,因为东胡就是由上百个小部族而构成的一个政体。

    也就是说,只要掌控住这百余个部族,就等于掌控了东胡。

    而眼前的大当户,则就是东胡势力比较强大的部族族长。

    除了他,东胡较大的部族,就是小王子的王族,还有大都尉、及左右都尉的部族,都是东胡较为强大的部族。

    只不过,王族守护王庭,已经元气大伤。而左都尉执掌东胡左庭,也已经战死,目前几个最大的部族首领,眼下就属大当户和右都尉二人。

    有了这一了解,李阳当下就把那位右都尉叫了过来,然后道:“本院决定,将东胡分设两郡,置若干县,大当户和右都尉,为两郡之郡守,如何?”

    “谢院长厚恩!”

    大当户和右都尉一听,顿时感激涕零,赶紧谢恩。

    对于投降之人,却还能得到如此重用,这可是二人有些没想到的。

    当然,李阳之所以将东胡分成两郡,且任命二人为郡守,这也是有原因的。

    一来,李阳要重整东胡,能让这两个在东胡最有势力的部族首领帮忙,肯定事半功倍。二来,这两个最有势力的部族首领,都是郡守,各自地位平等,谁也不会听令于谁,如此东胡就不会再有东胡王。

    加上两郡下面,设若干县,县令由秦人来担任,截断这两个郡守统领东胡人的权力通道。另外,再将东胡上百个部族通通拆散,再分化成无数个小族落,组建乡、亭。将来按乡、亭划分草场,取代以往的按部族划分草场,加上每个乡亭互不干拢,如此一来,整个东胡就不再有部族,只有乡、亭。

    毕竟,以往之所以会形成部族,是因为部族越强大,草场就越大,所以为了土地资源,他们必须形成强大的部族,听令于部族首领的号令。

    而一但按乡、亭划分草场,部族的存在就没意义了。

    何况,东胡这么大,置设的乡亭,何止上千个?

    由当初百余部族,分化成了数千近万个乡、亭,谁他妈还能有这个本事,能再次号令聚成部族?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而且,这些乡、亭,是由秦人担任的县令来管辖。可以说,利用郡县制,东胡因各大部族构成的不稳定因素,便彻底的分化、解决了。

    得到了高官恩赏的大当户和右都尉,心里也明白,李阳给予郡守之位,自己肯定要出力的,所以二人立即表忠心道:“院长但有吩咐,我等必将尽力遵从。”

    “好!”李阳大笑一声,十分满意,道:“本院将立即让朝廷派人前来,实施郡县制,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