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顶点


………………………………

第一百八十六章 退婚

    (PS:政务院,修改为国政院。)

    当天的早朝,在别人的眼里,李阳那是双喜临门,一是擢升为国政院院长,真正的成了秦国有史以来第一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二是,被皇帝赐婚,即将迎娶秦始皇最疼爱之小公主,阴嫚公主为妻,这两件事可是无数人一辈子也奢望不到的啊。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天晚上,李由、萧何、曹参、韩信、徐福等人,纷纷去到了李阳的府中道贺。

    一来贺他擢升为国政院院长,位极人臣。二来,贺他马上就要与公主完婚,即将成为皇室宗亲。同时,也算是来感谢李阳对他们的提携之恩。

    徐福为此还备上了一份贺礼,好大一箱子的“仙果”………猕猴桃。

    这些人,现在可都是执掌着一个中央部门啊。

    萧何是教育部尚书,曹参是文化部尚书,徐福是外交部尚书,基本上所有文官,都在李阳的提名下,成为了独挡一面的朝廷大臣。可以说,没有李阳,就没有他们的今天,他们能不感激吗?

    当然,军系那一块,韩信和周勃虽然没能成为一部之长,但是却也是位高权重,掌执着京师卫戍之职,地位可以说是至关重要。

    要知道,当初掌执京师卫戍之职的内史腾,可是位居上卿,身兼军政寺内史一职的,可见谁能掌执京师卫戍之职,日后晋升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而李由,本身就已经是护军副都尉,禁军、羽林军皆归护军正副都尉统领节制。所以,李由可以算是皇帝的亲信之人了。加上原本的护军都尉李信,调任了兵部尚书,李由的护军正副都尉,扶正也快了。

    其实这次改制,所有各部的尚书人选,都是李阳提名,与嬴政两个人商议的。

    比如兵部的尚书李信,就是李阳向皇帝举荐的。

    因为皇帝本身就对兵权份外的在乎,丝毫不容得兵权被他人独掌,比如之前太尉一职久久空缺,无非就是蒙家在军中的声望太高,如果由蒙恬一人独掌军权,嬴政不放心。

    所以,一开始商量改制的时候,就没想过让蒙恬任兵部尚书,执掌兵部。让他直接入国政院,才是最合适的。

    只不过,这样一来,兵部就没有了能堪掌执军政的将领了。

    章邯,虽然他是历史上,秦末时期秦军的名将,更是秦末最后的一位上将军。可是,这个时候的章邯,其实并没有那么出名,无论资历,还是声望,都还不能堪任执掌兵部尚书一职。而且,历中上这个家伙可是把秦国给卖了啊。

    而王贲之子王离,虽说出身于秦国名将之后,是武成侯王翦之孙、通武侯王贲之子,身世极好,而且还袭封武成侯,拜上将军,率兵戍边备胡,接替着蒙恬之前的职位,掌重兵。可是,此人一直是蒙恬的部下,让他当兵部尚书,执掌大权,等于和蒙恬执掌着兵部,没有丝毫差别。

    所以,看遍整个秦国军中诸将,最后也只有老将军李信才是最合适的。

    一来,他资历老啊,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算是王离的叔父辈了。

    而且,李信在灭燕国之战中可是立有大功。

    只不过,后来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时,被楚将项燕大败。

    虽然李信打了大败仗,但嬴政并没有治罪于他,而是一直担任着护军都尉一职,执掌军政,统领诸将。

    也因为李信最后的统一战争当中,大败而归,所以声望比不过王翦、王贲父子,甚至在现在的军中连蒙恬的声望都高于他。

    但是,人家怎么样也是一位老将军,所以就算蒙恬见到他,也要无比的尊重他,私下里得喊一声叔伯。

    加上护军都尉,本身就是执掌军政,统领诸将。属官有中护军,领军史,掌禁军,参与武将的选补事务,遇将军率军出征时,则驻该军监督军政。所以,让这位老将军暂时掌执兵部,正好可以截断蒙恬对军权的控制,这也是嬴政最想要的人事安排。

    当然,让这位老将军任兵部尚书,李阳也是有私心的,因为人老了,迟早就要退的,过个几年,到时候说不定韩信这些新人就有机会了。

    今日,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

    土改,改制,如都预料中的一样,如期的宣布实行。

    只是,李阳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最后嬴政这逼竟然会给他赐婚。

    关于赐婚一事,李阳心里也知道,那是嬴政对他天大的恩宠。对于一个古代的皇帝来说,能将公主赐婚于你,不仅是因为看重你,更是为了保你将来无忧。

    因为行新政,进行改革,比如这个土改,就会得罪许多士族,甚至皇室宗亲里也不乏兼并土地之人,将兼并之土地,全数收归朝廷,这对一些人来说,就是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所以,嬴政把公主赐婚于自己,显然是因为这是一张保命符,身为皇室的人,和普通的外臣,两者那完全是大有区别的。

    话说,当初秦孝公为了能保商鞅,也是将自己的妹妹赐婚给了他,为的就是能让商鞅有保命符。只不过,商鞅得罪的人是太子,还有太子的叔伯公子虔,要不然,其它的老士族根本就不可能致商鞅于死地。

    虽说李阳心里十分的感激嬴政的用心,但是这个赐婚,却反而让自己无比的难堪了。

    当然,李阳也理解嬴政为什么要威胁自己接受这个赐婚,因为如果拒绝了,皇室的颜面就没了,兹事体大,嬴政能不威胁自己吗?

    只不过,这个威胁是不是真的,就只有嬴政自己心里清楚了。

    当晚,萧何等人离开后,李阳便出了门,朝巴家赶去……

    …………

    与此同时,巴家。

    “宓儿,你没事吧?”

    巴适担忧的站在巴宓的房门外,对里头关心的询问了一声,脸上尽是忧郁之心。

    今日中午,巴宓听闻了皇帝赐婚于李阳的消息,便一个人闭门于房中,一个下午了。

    做为兄长的巴适,心里着实担心。

    可是,房内久久没有应答,巴适示意身后的下人,将饭菜放在了房门口,道:“宓儿,饭菜就在门口,你记得一定要吃一点。”

    房内,依旧没有回应。

    巴适叹了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正准备转身退下,结果这时房门却吱呀一声打开了……

    “兄长,我没事,你不须替我担心。”房门一开,巴宓强装笑颜的说道。

    巴适一看,眼睛红肿,明明就哭过,怎会没事?

    当下就道:“宓儿,你先别难过,要不……兄长这就去一趟相府,我要问一问他李阳到底是何打算。”

    巴宓摇了摇头,道:“兄长,你实话告诉我,他真的当众想拒绝皇帝的赐婚吗?”

    巴适一怔,点点头:“确实,兄长认识一位议大夫,据他讲,皇帝赐婚于李阳,李阳以已有婚约在身,原本想拒绝的。可是……中车令在李阳面前说了一句悄悄话,接着李阳就改口接诏了。”

    “兄长,是何悄悄话?”巴宓似乎很想弄清楚这件事情,睁大着眼睛问道。

    巴适看了一眼妹子,摇了摇头:“那位议大夫也不知道中车令对李阳讲了什么,没人能听见,据那位议大夫猜测,应该是皇帝有要挟之意吧!毕竟当众拒绝,有损皇室颜面,皇帝不可能让那样的事情发生。”

    巴宓点了点头,沉吟了一下,然后道:“兄长,你帮我去一趟他府中,帮我把婚事给退了吧!”

    巴适一愣,诧异的看着自己的妹子。

    顶点


………………………………

第一百八十七章 还能再见吗?(为月票满5000票加更)

    “宓儿,他虽说有皇帝的赐婚,但是我想他对你是真心的,要不然也不至于在朝堂之上,当着百官之面,提及到自己有婚约在身一事,我想他日后必会来迎娶你过门。”

    “不了,我不想他为我这么做。”

    巴宓苦涩一笑,道:“何况,兄长可见到迎娶公主之人,可曾纳妾?李斯丞相之子,李由便只有公主一妻,就连以前的那位商鞅,据说他本有原配夫人,却也是因为秦孝公的赐婚,娶秦孝公之妹,而无法与原配再续夫妻之缘了。兄长若不退婚,岂不是置他于两难之境地了?”

    说到这里,巴宓自言自语道:“他今日敢在文武百官面前,有意拒绝赐婚,这对我来说,已经足矣了。”

    巴适听到这话,更是难过了,这说明自己的妹子,对李阳是动了真情了。

    “宓儿,你真的决定要这么做吗?”

    巴宓坚定的点点头,然后却是笑了笑,道:“兄长,你说,从古至今,有比他更有才华,更为天下苍生着想的人吗?”

    巴适不明白妹子为何突然问这样的话,但还是如实回答道:“李公子的才华横溢,无人可比,而他平乱时所说的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便可见他的理想之崇高,亦是古今无人盖之。”

    巴宓点点头:“既然兄长也这么评价于他,我又怎能因我而误了他?”

    听到这话,巴适一时哑口无言,只得叹惜一声:“宓儿,对他可谓是一往情深,只可恨婚事未早成,如今便隔蓬山一万重!哎!”

    巴宓心中一酸,泪水掉落,擦拭了一把,强颜装出一副已然看开的样子,道:“兄长不用替我叹气了,这样也好,他欠了我们巴家一份人情,这份人情他永远也还不清,这不是兄长一直想要的吗?”

    巴适再次叹了口气,于自己的妹子沦为伤心人,要这些利益又有何用呢。

    “兄长,你去跑一趟吧,就说我已经回巴蜀去了,让他以后不用惦记我,更不用再来寻我。也许,我与他注定了就是有缘无分吧!”

    说到这里,巴宓自己也叹了口气,心中甚为伤心。

    巴适也知道,自己家是不可能能与皇室对抗的,所以只得无奈的点点头,算是答应了自己妹子。

    只不过,他还是问了一句:“你真的要回巴蜀?”

    巴宓点点头:“我想回巴蜀老家,还望兄长莫再劝了。”

    巴适点点头,知道妹子已是打定了主意,所以也就没再多说。

    “砰砰砰!”

    而就在这个时候,巴家的院门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管家问道:“何人?”

    门外传来一道声音:“是我,李阳!”

    一听这话,巴宓一怔,然后赶紧对巴适道:“兄长,就按先前讲好的对他说吧,就说我已回巴蜀去了。”

    话落,巴宓赶紧转身进了屋,一把将房门关上,倚靠在房门上,泪水哗啦啦流了下来……

    只听见,院落中。

    李阳问道:“巴兄,宓儿呢?我要见她!”

    “公子,你来晚了,我妹已经离开了。”

    “你说什么?离开了!”

    “是啊,因为她听说了皇帝赐婚一事,为以免你为难,所以他已回巴蜀老家去了。”

    “巴兄,你莫要骗我!”李阳的声音似乎很着急,然后拼命的朝内院喊着:“宓儿,宓儿……”

    巴宓听着李阳在院中一声声喊着自己的名字,蹲在了地上,捂着嘴,已是泣不成声……

    那一声声的“宓儿”,每一声,都唤得让她肝肠寸断,心如刀绞,内心痛得象刀割一样。

    她很想冲出房去,很想应答一声,可惜现实如此,只恨今生已无缘,纵是不舍也枉然……

    “公子,你不用喊了,宓儿真的已经走了。”

    “她是乘马车吗?走了多久,我现在就去追她!”

    “公子,不用追了,他午后就动身走了,已是追不上了。而且,你已有皇帝的赐婚,你追上了我妹,又能如何?”

    “对了,我妹要我转告你,之前的婚约作废,她让公子不要再惦记她了,更不用去找她,她希望你好好的,今后能在朝堂中施展胸中之抱负!”

    …………

    许久之后,巴适来到了巴宓的房门外,正欲伸手敲门,却是听见里面的低泣声,不由将手缩了回去,只是说了一句“他走了”,然后便一个人回到自己的房中,哀声叹气起来……

    房中的巴宓,听到这话,只是轻轻的抚摸了一下自己还未隆起的腹部,又轻声低泣了起来……

    …………

    而与此同时,李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巴家的。

    他感觉自己万般的难过。

    没想到自己来到古代,竟然会负一女子。

    更加让李阳没想到的是,这女子居然为了不误他,而主动离开了。

    一边往回走,脑海中却不断的闪现着巴宓的模样……

    第一次在天下居,相遇时的场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